难忘那一口越南三明治

来源 :中国-东盟博览(旅游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qiqi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墨尔本的South Yarra火车站出来,左拐,我径直走进了一家著名的越南面包店,买了一个脆皮猪肉三明治吃。
  一个合格的越南三明治标配如下:
  首先,把面包对半切开,在一侧涂抹酱料,先是蛋黄酱打底,上面再抹上一层厚厚的猪肝泥,本地人称为pate;其次,放进新鲜出炉的肉类,选择何种类型全凭食客个人喜好,可以选择大排、叉烧、脆肉等,同时也有鸡肉、金枪鱼等其他种类可选;最后,就是添加各类蔬菜,为了口感更加丰富,制作者会先在肉上放上胡萝卜、白萝卜等泡菜,然后就是香菜末、黄瓜条、洋葱碎、辣椒圈,最后是绿色的生菜。
  吃的时候,蔬菜的清新,泡菜的脆爽,辣椒的辛辣,猪肉的醇香,再加上面包外脆里嫩的口感,你会感慨口中的味道竟然如此繁复,更别说还会有温润的蛋黄酱和猪肝酱来助兴。
  毫不夸张地说,那美味会让你瞬间忘掉一切烦恼,不想刷手机,也不想说话,那一刻只想不被打扰地享受属于自己的欢愉。
  三明治是越南最常见的街头美食。曾被《国家地理》杂志评为全球十大街头美食之一,旅行圣经《孤独星球》也评价它为全球最美味街头小吃,而它的英文名“Banh Mi”更是于2011年被收录进牛津英文词典。
  根据我选择的口味,越南小妹熟练又快速地操作着,她先是把一个面包对半切开,但是不切断,然后双手上下翻飞着,以让我眼花缭乱的速度放入酱料、蔬菜,猪肉,装袋递给我,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大概只用了15秒的时间就完成了制作。
  接过刚做好的三明治,咬下一口,面包的麦香、蔬菜的清新和猪肉的脆嫩一起在口腔中弥漫开来,我就知道它不仅仅是面包加肉这么简单,它更见证了当年来到澳大利亚的越南难民辛苦创业,顽强拼搏的那段艰苦岁月。
  说起越南三明治的起源,那自然要回到越南。18世纪,法国对越南开始殖民统治,同时也把自己国家引以为豪的法国长棍面包带到了越南。随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大量物资从法国被运往越南,其中就包括一些做面包的材料和工具。当地的一些企业开始生产、制作这些来自澳大利亚的食物,也包括长棍面包。但是在制作过程中,本地人却发现了一个问题,由于当地气候太过湿热,使得面团根本无法正常发酵起来,于是越南人又尝试着在面粉里面加入粘米粉,这样做不仅使得面团成功发酵,且做出来的面包意外的蓬松轻盈。
  但是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越南三明治才发展成为今天的样子。创始人是一位名为Le的小贩,他为了方便售卖和食用,把法棍的65厘米缩减到了20厘米,又由于购买的主要人群多是体力劳动者,于是他把面包切开,里面加入了大量适合本地人口味的酱料、猪肉、蔬菜等,在保证美味的同时,还解决了吃饱这样的实际问题。
  1954年,越南实行南北分治,很多人从北方的河内逃亡到南方的胡志明市,而南方相比起北方来,气候更加湿热,北方非常普遍的河粉在南方吃起来会让人难以忍受。于是大家就自然而然地开始寻找比较清爽的食物,从法棍改良而来的三明治就逐漸在南方流行起来。再加上这些异乡人又有着更加强烈的谋生需求,于是他们走上街头开始贩卖:丰富的食材、简便快捷的做法,便宜的价格,就这样使得它迅速成为全民欢迎的一种小吃。
  我还记得当年在越南旅行的时候,恰逢最热的7、8月份。在北越,每天顶着32度的高温,在湿热的气候下,我每次在吃滚烫的越南河粉的时候,一定要喝下两大杯冰咖啡。
  而到了南越,气候变得更加湿热,那些河粉店也“退居”到了室内,在街头更常见的就是推着小车的商贩,她们通常为中年女性。除了推车后座的透明玻璃箱中叠满了不少面包外,有的旁边还会放一个小烤炉,有食客来买三明治的时候,她们就会把肉和面包放在炉子上烤制一下,再手法熟练地把各种食材塞进面包中,最后用油纸包好,放进塑料袋中递给客人。
  一向不太喜欢面食的我,在南越期间,却无数次把这种廉价简单却又美味的食物作为早午餐、晚餐,甚至夜宵来食用;当我坐着火车或者大巴前往下一个目的地的时候,也不忘买上一两个带上车,它们简直就是旅行中的最佳伴侣。
  而当年越南内战爆发的时候,也产生了大量难民,他们又背井离乡地从南越逃到澳大利亚,他们为了能再一次在异乡中生存下来,开始在墨尔本和悉尼的一些偏远郊区售卖三明治,这次他们采取了“包围廉价旅馆”的路线——他们沿着旅馆周边,推着自行车开始贩卖。这一简单的街头小吃不仅又一次让他们成功地生存了下来,更是在三十年后,成为了许多澳大利亚人日常饮食的一部分。
  要知道,在澳大利亚,人们中午习惯吃得清淡和简单。很多上班族一般都会选择去临街买个三明治配饮料作午餐。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价格便宜且能迅速打包带走,还不会因为吃了过多的碳水化合物而昏昏欲睡,影响下午的工作。
  看似一个简单的三明治,其实只要一窥制作台上那些眼花缭乱的食材,就知道其实它的内里可一点都不简单。
  ·来源:“喜喜见闻”微信公众号
  ·原标题《来墨尔本,别忘了吃一口越南三明治》
  ·本文有删改  责任编辑:覃颖敏
其他文献
炎热的街道上,一排排等待通行的车辆正不紧不慢地驶过十字街口,时不时还有摩托车在窄窄的夹缝中穿行,周围是本市最豪华的商场之一,一个个展示奢侈品牌的橱柜,一张张时尚海报大片将商场包裹起来,高架上是匀速驶过的轻轨,街道上是一群群匆匆赶路的上班族亦或是驻足欣赏城市风光的新奇游客。这里,是曼谷,这里,是曼谷最热闹地带之一;这里,也隐藏着一份不属于这个喧闹街区的宁静;这里,是137柱套房酒店。  柱府传奇,只
期刊
在东南亚的一些热带国家,皮肤的第一“杀手”就是几乎全年无休的日光。位于中南半岛的缅甸,大部分地区在北回归线以南,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各月气温偏高,紫外线强烈。当你初次与缅甸邂逅,你或许对这样的现象感到困惑:缅甸的妇女、小孩、甚至一些年轻男子,脸颊上都涂着一片黄粉。实际上,这种黄粉是缅甸人就地取材自制的一种物美价廉的天然“防晒美容霜”,缅甸人称之为“特纳卡”,其学名叫做“黄香楝粉”。这是很多缅甸人
期刊
十万大山山脉连绵,峰峦重叠,点不清,数不尽。山上气候时而云雾缭绕,林木昏暗,细雨霏霏;时而云散天晴,霞光万道,层林如洗,百鸟欢唱。位于十万大山北麓的上思县,在得天独厚的环境中孕育了各种独特的特产和美食,让人垂涎。  软滑香甜——香糯美食  因为水土肥沃,上思出产的香糯米质纯正,米粒圆大,洁白如玉,蒸熟成饭,软滑而粘,气味芳香,故有“一田种糯遍垌香,一家煮饭全村香”之说。优质的原料自然提升了食物的口
期刊
新加坡,当地时间2018年6月12日,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圣淘沙岛上的嘉佩乐酒店举行会晤。这是历史上美朝两国在任领导人的首次会晤。嘉佩乐酒店见证了这伟大的历史瞬间。  或许,你有没有想过,完全换一种方式在新加坡旅游呢?放弃大热天里在各个景点东奔西跑,汗流浃背;放弃不停地拍照直到手软;放弃不到网红餐馆、美食店打卡,直到胃装不下;放弃大包小包地疯狂购物,像棵挂满礼物手袋的圣诞树……放
期刊
诗人说:这里的瑶民,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  学者说:这里,是被誉为“中国氧都”的上思县,又有着“中华诗词之乡”的称号;  游客说:这里,比想象中更充满神奇魅力,百里瑶山诗情画意,少数民族风情永不落幕。  歌声嘹亮  在十万大山深处,散布着许多瑶寨,多数背靠高山,前临陡坡,家家户户的房舍多以竹条结扎而成,房前的晒坪以木头搭造,以竹筒引水至厨房。天然的居住环境造就了淳朴的瑶乡男女,也滋养出
期刊
遥看风岭形如翥,  近瞩龙江势欲翔。  一泓温井寒仍暖,  十万青山翠不黄。  古人曾这样称赞十万大山的磅礴气势和诗情画意,仿佛这二者就是十万大山的左膀右臂,缺其一就沦为平庸。奇险峻秀的珠江源头、山清水秀的那板水库、美不胜收的百马梯田、无山不景和无水不秀的凤亭湖水库……那连绵的千山万谷,林海茫茫,随处尽是一派色彩斑斓的田园风光。  布透温泉  十万大山布透温泉是上思县发现较早的低温地热温泉,早在唐
期刊
什么才能算是正宗的南洋菜呢?每个到往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等地旅游的吃货或许都带有这么个疑问。有些人喜欢笼统地把东南亚菜都归为南洋菜,也有人固执地坚守着在南洋菜里能吃出“在生存的绝望中选择希望”的味道,这也是为何众多南洋归侨及其后代回国后,都感叹难以找寻到“正宗”南洋味的原因。  无论正宗与否,那都是食客主观性的判断。然而在南洋,每道菜都有一个专属的秘密,酸甜苦辣香,独立而又相輔相成,如在那段南洋
期刊
The chirping and singing of hundreds of birds wakes up the vast forest from its sweet dream; the sunrise shines on the rivers and makes them glittering; rosy clouds put on new clothes on the mountains
期刊
有人说,在巴厘岛,可以错过一些“打卡”景点,但不能错过体验一次古法SPA。  巴厘岛古法SPA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芳香养生方式。早在13世纪,巴厘岛人就懂得用天然芳草、香料的植物特性来排除体内毒素,促进血液循环,保持肌肤的柔嫩、光滑。这种美容养生方式在宫廷里兴起了一股风潮,那时候,皇后及王妃们在出席各种场合前,都会用各种香料及鲜花为自己梳妆打扮一番。宫廷里若逢公主出嫁,在婚礼前的一个礼拜,公主每天
期刊
新鲜的食材、精致的礼品、特色的小吃……集市就像是一個城市文化的缩影,隐藏着最地道的城市味道。如果你有填不满的胃、逛不断的腿、空空如也的行李箱的话,就跟着小编去东南亚的特色集市走一走吧。  泰国恰图恰周末市场(Chatuchak Weekend Market)  恰图恰周末市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周末市场,15个足球场大的市场里总共有9000多家店挤在一起,展示着服装、手工艺品、古董、花草、宠物、食品以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