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个体化康复运动对不同面积ST段抬高型前壁心肌梗死(心梗)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186例ST段抬高型前壁心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3例。对照组采用标准的运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个体化康复运动对不同面积ST段抬高型前壁心肌梗死(心梗)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186例ST段抬高型前壁心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3例。对照组采用标准的运动方案.观察组根据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制定个体化的康复运动方案。随访12周,观察2组患者临床症状、LVEF、室性心律失常、再住院率、再梗死率和病死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个体在康复运动过程中不适症状更少,动态心电图监测平均心率较慢、室性早搏较少。12周时,观察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因心血管疾病的再住院率
其他文献
“非遗”文化项目汇聚了一方区域人民的生活审美与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展现着地域的风采、精神、经验或技艺。舞蹈艺术创作以非遗项目为内容,运用现代的艺术形式和舞
采用MoSi2电阻炉在1873K下开展了含钙钡合金脱氧和非金属夹杂物控制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各组实验终点钢中夹杂物平均长度均小于8μm,并都有纯三氧化二铝夹杂物存在。采用含钙钡
<正> 盐酸哌唑嗪(Prazosin hydrochloride,Minipress)是喹唑啉衍生物,其化学结构与日前通用的其它任何降压药不同。该药通过对血管平滑肌的直接作用和α-肾上腺素能受体的阻
目的探究手术室患者引入循证护理干预对其焦虑情绪及并发症的影响,并为手术室优质护理积累循证经验。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88例行手术治疗患者,利用随机
约束理论(TOC)是由美籍以色列物理学家Eliyahu M.Goldratt博士提出的,最早为人们所识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见于他著的系列小说《目标》中。约束理论的基础思想是在每个系
利用各种临床信息如认知障碍主诉、神经心理测验、脑脊液、遗传学、神经影像、心脑血管疾病、社会人口学因素等指标来预测哪些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个体可能会进展为痴呆已经成为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总量的70%以上。然而,这个人口最多的群体却是社会上声音最弱的群体。 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市场化浪潮中,作为话语制造工厂的大众传媒
在戏剧创作中,处理好导演与演员的关系是直接关系到演出优劣成败的关键。至今,对于这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仍存在许多分歧。为此,笔者愿就此提出若干浅见,以期引起讨论。导
脑磁感应断层成像(BMIT)技术是一种新的医学成像技术,是当今国际生物医学工程学前沿研究课题之一。非接触、无创性、图象监护的BMIT技术研究,对于解决现有脑水肿检测技术存在
<正>循经感传现象是刺激穴位后沿经脉路线出现的感觉敏感现象,这个现象与早就为我们祖先所知而今天却被大多数人忽略的经络有关,古代医学家称之为"得气",《内经》明文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