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良好习惯夯实学习基础r——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来源 :数学大世界(上旬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1964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根曾经说过:“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从而帮助学生夯实学习基础、提高学习效率,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个人发展奠定基础.本文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从“认真听”“仔细看”和“独立想”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其他文献
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为数学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依托于信息技术的各种形式的教学资源,可以转变教学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使得课堂效率极大
高锰酸盐指数是我国水环境质量评价和污染控制考核的重要指标,其浓度高低能反映水体受到有机物污染的严重程度.2003年三峡水库投入运行后,长江中下游干流水文情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为此,研究了长江中下游干流耗氧有机污染物的典型参数——高锰酸盐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干流水体:2004年以来,高锰酸盐指数总体趋降,且目前已处于较低水平并趋于稳定;不同江段和水期高锰酸盐指数变化趋势不一致;耗氧有机污染物以溶解态为主,且溶解态所占比例沿程趋于降低,南津关、汉口、吴淞口下23 km断面溶解态占比中位值分别
引调水是改善平原河网地区水环境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构建太湖流域走马塘东南片平原河网区一维水动力水质数学模型,研究不同引调水方案对区域水环境改善效果,确定引调水过程中的异质性因子.从决策目标、水质指标、空间指标3个层面综合考虑,构建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结合的多目标函数及评价体系,对引调水方案进行评估优选.结果表明:引调水流量较大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区域水环境状况,规划方案下引调水5 d后,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的平均改善率分别为30.7%、22.2%、26.4%;引调水时,区域河网中不同空间点位、不同水
内陆水体是全球碳循环的关键组成部分,是大气中甲烷(CH 4)的重要来源,每年从内陆淡水与自然湿地排放进入大气的CH 4约为185-357 Tg/a.通常,内陆水体中CH 4主要由分布于水层底部的厌氧区或沉积层内的产甲烷菌介导产生,其向水层表面传输的过程中易被甲烷氧化菌所氧化.甲烷氧化菌可分为好氧甲烷氧化菌和厌氧甲烷氧化菌,有氧条件下,由好氧甲烷氧化菌介导的好氧甲烷氧化过程是水体中甲烷氧化过程的主要形式,湖泊底部产生的CH 4总量中约有99%可以被上覆水体中的好氧甲烷氧化过程所消耗.本文收集文献综合分析阐明
数学测试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的指南.一份高质量的试卷不仅能够吸引学生高效学习,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为学生的下一步学
数学作为小学教育阶段的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以教授各种运算技巧为主,是学生将来学习一切理科知识的基础,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全
小学数学是基础性、工具性学科,随着新课改的发展,越来越强调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问题作为常用的教学手段,能够带动学生思维,不少教师也尝试运用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探究,
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落实在平时的点滴教学中,不断提升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与创新思考能力,使他们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
为了提高英语教学质量评估的有效性,采用决策树建立教学质量评估指标分类规则,同时采用关联规则分析对评估结果进行验证.提取英语教学质量评估的有效指标,对指标属性进行量化和泛化处理;根据待评估样本计算各指标属性的熵增益并对熵增益率降序排序,分别获得根节点和分支节点,结合节点属性值得到分支个数,构建完整的教学质量评估决策树;采用关联规则分析方法求解各指标属性的支持度和置信度,根据关联分析结果验证决策树评估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科学设置评估指标参数,并合理选择评估指标属性分段区间.通过本文方法可以较好地评估分析影响英
水体的透明度是评价水质的重要指标,在水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借助遥感技术可以获得大范围、实时数据,并且有节省人力物力的优点.本文利用岱海的野外实测透明度数据和光谱数据,针对Sentinel-2 MSI和Landsat-8 OLI卫星数据波段设置,建立了岱海水体透明度反演模型.结果表明:1)本文建立的透明度反演模型中,蓝红波段比二次模型反演精度最好,决定系数R2=0.66,均方根误差(RM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