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中小学推进高效课堂建设有效策略的思考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gjm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打造高效课堂”是当下全国中小学新课程改革前沿的最强声音。本文从当前农村中小学高效课堂建设建设的现状分析入手,着重探讨了在“关注教学,聚焦课堂”的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中小学高效课堂建设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 高效课堂建设 思考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进入到“关注教学,聚焦课堂”的攻坚阶段,“打造高效课堂”成为当下全国中小学新课程改革前沿的最强声音。受其影响,农村中小学也启动了高效课堂建设的实践探索。那么,目前农村中小学的高效课堂建设活动到底进展如何呢?怎样加快推进农村中小学高效课堂建设的进程呢?笔者就此问题,在我县的部分农村中小学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即便是在一些高效课堂建设搞的很红火的学校,课堂教学活动依然存在如下突出问题:
  1、学生感到学习不快乐。我们的问卷调查统计显示:感到学习不快乐的,小学生占23、4%,初中生占35、6%,高中生高达50、1%;对学科不喜欢的,语文占30、6%,数学占22、5%,英语占33、7%,物理占25、8%,化学占23、6%,政治占35、9%。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广大教师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教学方法过于陈旧,强调接受学习,注重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使学生学习负担过于沉重,再加上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使学生心理负担不堪重负。
  2、课堂教学效率低、慢、差、费。根据我们的调查:各学校课时安排均超过课程标准,小学18%,初中22%,高中31%;学生课外作业完成时间也严重超过要求,小学平均26%,初中28%,高中43%。但仍有相当多的学生学业不及格,小学有14%,初中有31%,高中17%(不含未升于高中的学生)。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教育理念落后,教学方法不科学。
  3、课堂教学改革未形成區域性氛围。我县也有不少成功的典型和经验,但都是一节课、一个教师、一个学校的改革,这些改革由于教师水平的不同和学校的差异,往往出现推广难的现象,难以形成规模性效益,难以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从上述存在的问题来看,农村中小学高效课堂建设虽有一定的进展,但就总体而言,还没有形成一定的气候,取得实质性进展,打造高效课堂的要走的路还很长。
  二、推进策略的思考
  1、强化高效课堂专题学习,促进教师转变教学观念。
  课堂是需要老师的情感、智慧参与的特殊的实践活动,只有观念转变了,才有真正的课堂教学的转变。首先是通过经常性的专题会议、培训等活动让全校人员都真正认识到什么是高效课堂,明确高效课堂的要素、目标等。其次通过高效课堂与低效课堂的比较(知识效果的比较、学习能力的比较、学习兴趣的比较、精神面貌的比较等)让不积极实行高效课堂的教师认识到高效课堂的价值。比较方式可以是两种课堂模式的同课异构,也可以是学生的上课体会对比等。
  2、改革教学评价标准,促进课堂教学行为转变。
  考什么,教什么;评什么,做什么。充分运用评价的导向作用促使全体教师改变课堂教学行为。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要改变由“看教师为看学生”,并把学生的表现和收获作为评价一节课的最主要的甚至于唯一的标准。学生学业水平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水平的评价,也要关注学生能力水平的评价(采用何种方式进行,有待于进一步思考)。对教师一学期教学效果的评价,不仅要评价其任教学生的学业成绩,也要评价其任教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情感(可以通过调查问卷进行评价)。
  3、立足常规,抓实课堂高效的关键要素。
  课堂教学的本质是教与学的辩证统一,高效课堂就是最大限度地挖掘和体现课堂教学的本质要素及其优化组合问题。为此,农村中小学在高效课堂建设中,应在认真学习和掌握高效课堂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立足常规,抓实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要素——即集体备课。比如我校将所有教师按学科分成四个教研组,建立每周集体备课机制,每次集体备课,做到“三比三研”:比教学目标的确定,研更贴近学情的目标;比教学过程的设计,研更激发兴趣的环节;比教学策略的运用,研更利于达成的方法。有了务实的集体备课,课堂高效才有保障。
  4、整合提炼,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
  高效课堂是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值最大化和效益最优化,高效基于有效。为此,农村中小学在高效课堂建设中,应采取以年级为单位,教师结对进行“同课异构”的研究活动。从四个方面进行探究:一是教师特征与教学的有效性,二是课堂教学活动与教学的有效性,三是教学环境与教学的有效性,四是教学媒体与教学的有效性。通过对系列问题的研究、探索,整合提炼形成共同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与此同时,根据不同课型进行了深入研究,借助互相观摩、听评课、反思交流等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把现代学习方式在行为层面上加以较好地阐释和发展,使之形成“看得见、可操作、能检测”的客观存在;把新课改的三维目标加以实化,实现“从知识到兴趣、再到能力、抵达智慧的飞跃”;从而更好地落实课程理念,增强高效课堂模式的适用性。
  5、设定一个缓冲期,允许老师用一段时间进入高效课堂模式。
  强行入轨固然见效快,效果明显,但也存在一个反弹快的问题。原因是有的老师尚未真正明白高效课堂是怎么回事就被卷入其中,既没有落实高效课堂的一些动作,又丢失了原有课堂模式的一些有效措施,结果顾此失彼,成绩下降。设定一个缓冲期,目的是让老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有个适应、渐入的过程,进而真正认同高效课堂模式,并全力以赴地投入的高效课堂改革中。缓冲期中可以让一部分老师率先实行,全体老师参与研讨,逐步完善高效课堂校本化模式。当模式逐渐成熟,效果明显时,其他未实行高效课堂模式的教师自然就参与了。当然要确定最后期限。
其他文献
随着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市场中的各类型的企业都在不断地通过一体化的管理而达到企业内部的优化配置。电力企业也不例外,要想在开放的竞争市场中长远发展下去,就必须改革传
目的 观察七氟醚吸入麻醉不同时期大鼠各脑区Na+、K+-ATP酶和Ca2+-ATP酶活性动态变化规律,以了解脑ATP酶活性变化在七氟醚麻醉效应中的地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诱导期组、麻醉期组、恢复期组和清醒期组.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时期大脑皮质、脑干、海马Na+、K+-ATP酶和Ca2+-ATP酶活性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大鼠大脑皮质、脑干、海马Na+、K+-ATP酶活性在诱导期分
本文通过对低温冷库恒温室设计进行相应探讨,从而提升低温冷库设计质量水平。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sign of low temperature freezer thermostatic chamber, so as
本文主要论述了变电运维站在运维管理方面所做的具体工作,从精细化角度描述了“三卡一表一板”的具体内容。通过变电运维站具体实施“三卡一表一板”确切提高了运维管理水平。
摘要:化学世界中物质变化的多样性、复杂性,大大增加了化学课堂教学的随机性和偶然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具备其它各种能力和技能的同时,还必须具有较好的教学机智,要求教师掌握应用信息反馈原理和应变技巧调整教学,灵活自如地驾驭课堂教学进程,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中学化学 课堂教学 教育机智  化学课堂教学方案的设计为化学课堂教学提出了理想化的教学模型和优化的教学“蓝图”,但是,由于化学世界中物质变化的
摘要:中职生在现代及未来社会的激烈竞争中取得优势,除了要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培养职教生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中职学校对学生全面职业素质培养中不可忽视的一项基本任务。  关键词:语文 语言表达能力  中职生在现代及未来社会的激烈竞争中取得优势,除了要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培养职教生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中职学校对学生全面职业素质培养中
摘要:多媒体应用到数学教学中,相对于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手段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恰当使用多媒体可以优化数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 多媒体 优势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创造图文并茂、声色俱佳、动静结合的教学情境,可以使静态、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直观,可以使沉闷、单调的课堂更加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富有趣味性。学生乐学,教师乐教。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一、运用
电力营销服务体系,是供电企业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而建立起来的规范的销售活动框架。为了能够适应市场的需求,就需要根据电力市场营销实际状况建立起企业的营销理念,并逐步地完善
摘要:本文阐述了留守儿童产生的根源以及应该如何有效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长效机制来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关键词:信息技术 留守儿童 三位一体  调查显示:我国有1.2亿农民常年在城市务工经商,产生了近2000万留守儿童,其中14岁以下占86.5%.他们失去父母庇护,身心、学习、成长都面临着失管、失教和失爱,由此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对这
摘要:多媒体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机结合,产生出了新的教学方式——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新的教学方法把视听合为一体,使学生既能听到声音又能看到图象,教学效果大大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多媒体 小学英语 教学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使小学英语教学更具时代特色,为学生的继续学习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也使“从做中学”、“寓教于乐”等现代教学观念真正落到了实处。发展多媒体技术,充分利用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