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中药处方调配差错原因分析和防范

来源 :健康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bbs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调配差错;中药处方;防范对策;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R28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2-0291-02
  药房作为医院服务社会大众的窗户之一,患者到医院就诊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到药房取药。药房服务质量的高低会对医院声誉、形象产生直接性影响,与此同时,中药调剂质量和中医临床用药取得的疗效关系密切。门诊中药房具有工作任务繁重、人员流量大等特点,怎样才能避免和降低中药调剂差错事故的发生率,同时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要中医师高度重视和深入思考[1]。本文将2010年7月-2018年9月期间我院调配差错的58例中药处方作为实验样本,现作如下总结和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将2010年7月-2018年9月期间我院调配差错的58例中药处方作为实验样本,以《处方管理办法》为依据,对相关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同时分类和分析中药处方调配差错。

2 结果


  药品摆放不合理引起的调配差错为28例,百分比为48.3%;医师处方不规范引起的调配差错为17例,百分比为29.3%;调剂人员责任心不足引起的调配差错为13例,百分比为22.4%。

3 讨论


  3.1 分析处方调配差错的具体原因
  (1)摆放药品不合理:中药房中的部分中药饮片一般在炮制后,其颜色、外表、形态会有很大的相似,区分起来存在较大的难度,倘若摆放、区分的过程中未按照规范的标准进行,就会引起差错。中成药的外包装相似度较高,如果发药、配药不能够引起重视,则极易导致中药处方调配差错的情况。(2)中药调剂人员缺乏责任心,未严格把关处方质量: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由于部分调剂人员缺乏强烈的职业责任感,无法集中注意力进行中药调配或在工作的同时操作着其他事物,从而导致无法按照正常顺序进行处方调配,增加用药剂量不准、用药剂量欠缺等问题的发生概率,甚至还会导致少药或多药的情况出现。中药师对药物进行调配前,未对处方进行严格审核,对药物剂量与用法是否符合未进行充分了解,不清楚配伍禁忌、不清楚是否为超剂量给药的情况。调配处方的过程中没有将实际的操作流程作为依据,重要处方调剂的专业性及技术性都存在非常高的要求,一般情况下是安排同一个人负责完成医院处方的审核环节、配药环节、核对发药环节,其目的是为了减少差错。(3)未规范书写处方:医师开具处方时如果字迹潦草难辨,中医师往往会自己自己的直觉和印象予以判断,然后再进行配药,这样一来,差错也会随之出现。某种特殊情況下,如果外用中药未给予合理标识,容易被看作内服中药而导致差错问题,特殊中药未进行详细标注的情况下,也会导致差错问题[2-3]。
  3.2 制定和实施防范对策
  (1)重点培养药师的责任意识和责任心,制定和完善奖惩制度:作为门诊中药房负责中药处方调剂的工作人员,需要对差错可能导致的各种危害进行充分认知,增强和提高岗位责任医师,对自身细致、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进行培养,调剂药物过程中必须保证精力集中,以医师正确的用药意图为依据准确无误的完成调剂工作。医院药剂科的相关人员需要对药学人员定期开展医德医风教育和安全法规教育,增强医疗安全意识与能力,培养药学人员责任心的同时要督促其保持科学规范的工作行为习惯。同时培养其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根据本院的具体情况和工作需求,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条例规范。针对已经出现的调配差错事件需要做好登记记录,定期组织人员对调配差错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讨论,并对差错所带来的经验进行总结,汲取教训,设定相应的奖励和惩罚制度,以便为后续调配工作提供指导。(2)端正书写处方,尽可能以电子处方为主:医生对处方进行书写时必须保证字迹清晰可辨,严格依照中药饮片处方名和调剂给付规定的要求保证处方用名。尽量选择电子处方,并在处方中对配伍禁忌、超量限定、重复用药等设定提醒业务,开具处方的过程中电脑会为医师提供自动提醒,以便从源头上对差错进行控制和减少。(3)重要调剂操作规程需要严格执行和落实:药剂师需要以《中药饮片调剂操作规程》、《处方管理办法》等相关管理制度作为依据对处方进行调配,“四查十对”制度必须要严格执行,明确分工处方的审核流程、配药流程、核对发药流程,将责任落实到每个负责人的肩上。对调剂期间的审方、复核制度等进行完善,并对药物禁忌、贴数、数量等进行重点审核,确保调配有序进行,禁止杂乱无章的对药物进行摆放,做好标识,区分摆放。(4)切实提高药师的专业能力和技术能力:作为中药药剂人员,需要对中药调剂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进行充分掌握,同时对各项操作技能熟练运用,选择学术讲座、继续教育培训、定期由药剂科组织进行药物学习等方式促使中药师理论水平显著提升,同时帮助其扩宽眼界和知识面。定期考核中药调剂实践操作能力,鼓励中药药剂人员积极参与其中,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努力将其培养成优秀、高素质的中药调剂人员[4-5]。
  综合上述分析,了解和掌握中药处方调配差错的具体原因,制定科学合理的防范措施,有利于减少中药处方差错发生率,提升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仕英.我院中药处方调配差错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J].今日健康,2016,15(10):308.
  [2] 周彬.调配差错原因和防范策略在中药处方的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16,28(31):207.
  [3] 郭朝民.中药处方的调配差错原因以及防范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6):190-191.
  [4] 邱冬梅.探讨中药处方调配差错的常见原因及防范措施[J].医药前沿,2014,15(35):369-369.
  [5] 朱为勤.对医疗机构中药处方调配中出现差错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8,36(29):288-289.
其他文献
在临床上笔者自拟十味消疡汤治疗胃与十二指肠溃疡收效显著,现将28例病人的治疗情况简介如下.
【关键词】托幼机构;传染病;卫生保健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R1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2-0286-02  低龄儿童本身免疫力低下,对疾病抵抗力比较差,且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托幼机构作为低龄儿童聚集的主要场所,一旦出现传染病事件,容易导致疾病的传播和流行。这不仅会影响正常教学秩序和儿童的身心健康,同时也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影响,因此托幼
【关键词】科技新突破;信息技术;病案室管理;效率  【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2-0287-01  在医院的各项工作中,病案管理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工作,因为病案室里面的资料管理好了可以整体提升医院的工作效率,病案室的管理在信息技术与病案室管理融合下越来越科学化、高效化。1 信息技术与病案管理的融合  传统的病案
期刊
【关键词】微信公众号;病案复印;病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2-0288-01  一直以来,传统医院病案服务管理工作模式中,患者等待时间长、身份审核环节繁琐以及病案复印效率低下等问题普遍存在。故此,部分医院开始积极探寻改进相应服务工作的有效方法。基于微信公众号,建立全流程病案复印新模式,可以为患者提供更为便捷的病案复印服
我们针对溃疡性结肠炎的免疫机制,开展了卡连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卡连素是以我所研制出并经证实了临床效果的卡介苗制剂为基础[1、2],结合中成药香连片而成的一种
【關键词】药品生产;质量风险管理;改进  【中图分类号】R95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2-0289-02  药品是人民群众必不可少的特殊商品,安全是其基本属性之一。当前,药品质量事件频发,直接影响了群众的生命健康和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当前的药品生产企业中,存在着数据不真实、物料存放混乱等问题,使药品生产受到了影响,药品质量得不到保证。因此
笔者于1993~1998年,运用自拟清肝解毒汤治疗妊娠期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者84例,并与转移因子治疗的60例比较,现总结报道如下.
【關键词】医院节能;管理研究;具体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2-0289-01  在医院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于整体的场所环境要求也在逐步提升,为了能够更好的满足病人和家属的需求,医院在进行建设过程中不断地增加各种多功能设备,但是这些设备增加的同时也会带来更多的能源消耗,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缓解资源
患者女,20岁,因间断咯血、发热、乏力5个月,全身浮肿1周于2009年11月17日入院。5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咯鲜血,伴发热,体温最高39℃,颈部淋巴结肿大,乏力、纳差、反复
【关键词】妊娠期;叶酸水平;活性叶酸;母儿结局  【中图分类号】R714.2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2-0290-01  叶酸会影响机体健康维持、生长发育等,是组织生长和细胞增殖的重要物质。当妊娠期妇女体内叶酸水平比较低时,就会导致不良妊娠结局。叶酸在神经管畸形 中具有重要作用,还能够明显降低儿童肥胖率[1]。备孕前服用叶酸能够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