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贾平凹小说的语言特色

来源 :名作欣赏·评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Q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贾平凹是我国当代文学史上一位独具特色的作家。他的作品无论从思想的深度上还是艺术特色上,都对中国当代文坛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从踏入文坛至今他不仅以高产和勤奋为读者津津乐道,也从来没有停止在文体方面的探索与创新。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文学作品中的载体,语言也是作家作品风格的体现,贾平凹作为陕西籍作家其小说语言非常具有个性,本文以《秦腔》为例着重分析其小说的语言特色。
  关键词:贾平凹《秦腔》 语言特色 方言
  《秦腔》是一部农村题材的小说。这部小说主要采用流年式的写作手法描写了农村日常生活中的小人物的生存状态。另外《秦腔》这部作品是采用散文化的叙事结构,续写了地方生活中鸡零狗碎的日子,从作品的内容可以看出其作品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商州的地方习俗特色和文化内涵。并且在文中运用了大量的商州方言,使作品更富有商州地方的民俗气息,同时作者通过作品表达了自己对乡村生活的眷恋之情。
  贾平凹的每一部作品中几乎都穿插着陕西当地的方言土语,这些夹杂方言的人物语言和叙述语言都具有非常浓厚的地方特色。这些方言的使用不仅蕴含了淳朴、自然的地方特色,也蕴含了陕西乡村的文化内涵。“历经三十多年的创作历程,他的创作涵盖了一部当代中国文学变革史,他笔力所及无疑是当代文学抵达的境地,他的困扰与艰难,无疑也是当代中国文学的困境。深入解读贾平凹的创作,细读他的作品,也是在解开中国当代文学的地形图。他身上显现出来的文学意蕴如此丰厚,汇集的问题、矛盾与启示是如此之多,以至于我们如果不认真对待贾平凹的这些作品,就不能脚踏在当代汉语言文学的坚实的土地上。”
  一、方言俗语的使用
  方言词汇在写作中是富有生命力的存在,它承载着作家独特的感情和个性,方言词汇通过特定的文章语境也表现着人们不同的情感。在《秦腔》中,大量具有生命力的方言土语表现了人物的不同情感以及民俗风情。在日常生活中作家只有熟悉语言词汇的内在含义,才能更加真实巧妙地将方言词语运用在文章中,做到充分表现作品中人物的心理与情感。
  贾平凹小说语言通过“反常化”的表现手法,追求陌生化的审美效果,贾平凹对语言“陌生化”的实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旧同新用和雅化方言土语。俗语不“俗”,反而使小说新颖活泼,更加有韵昧。“贾平凹善于运用民间口语或者生活化的语词,使小说语言承载丰富的历史文化蕴涵与审美价值。贾平凹的这种语言选择主要得益于其所在的关中地区方言土语的影响。”对比其他作家,读者似乎对于这种有地方特色的语言更容易接受。作品中夹杂着雅化后的陕西方言俗语、谚语、歇后语等,读者在享受这种特殊阅读语言的同时,也能体会到作者字里行间对于故土的深深眷恋。贾平凹在文学语言的探索之路上,逐渐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语言之路,形成了一种平易流畅、文白夹杂而又韵味独特的叙述方式。贾平凹采用异乎寻常的表现方式对陕西方言土语的精髓进行吸收和改造,为读者呈现了一种陌生化的审美效果。他曾在访谈中说道:“我是大量吸收了一些方言,改造了一些方言,我语言的节奏主要得助于家乡山势的起伏变化,而语言中那些古语,并不是故意去学古文,是直接运用了方言。在家乡,在陕西,民间的许多方言土语,若写出来,恰都是上古雅语。这些上古雅语经过历史变迁,遗落在民间,变成了方言土语。”
  我们再回到《秦腔》中,随处可见小说中使用的大量方言词语都是极具地域性色彩的词语,简而言之,有的是特定地区民众才会使用的特殊词汇,比如“衆水”“披红”“马勺”等,对于陕西以外的读者群初读这些陌生的词语会有不同程度的困惑。因为这些事物普及面不广,是地方性的,有的普通话里根本没有,只能用方言词记录,有的普通话里虽然有,却不如方言词那般贴切。这些方言俗语的特性反而从某种意义上说明《秦腔》是一部写实作品,是记录真真切切生活着的人、发生过的事,这随处可见的方言词语的表达才是最准确的。例如“言传”在《秦腔》中多次出现。
  他不言传了,过了一会儿又说。
  两人又笑了一回,都不言传了。
  白雪笑了笑没有言传。
  “你吟不言传呢?”白雪就不言传了
  夏天义没言传,抄着手回家了
  “言传”,普通话中的意思是用言语表达或传递信息,例如“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言传身教”等词语。陕西方言中“言传”是说话的意思。上面几句话中的“言传”大概都表达了一个含义,就是说话的意思,但同一个词放在不同的语境里,每处的“言傳”又不只是说话这一种含义,有的时候是“不说话,不表达”的意思,有的时候是指打招呼或者示意的意思,有时又有提醒对方的含义在,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环境下被赋加上了另一个层面的意思,单独看起来直白的土语放在贾平凹的小说中反而显示出一种活泼与灵动,更形象地表现了人物的特征与性格中的细节。
  二、叠词、拟声词的使用
  贾平凹小说不仅对方言的使用自成一派,而且在语言的音韵节奏上,同样形成了独特的语言表现风格。通读贾平凹的作品,我们发现作家在语音学、语义学、训诂学等古代汉语方面的修养极高。他善于凭借直觉灵感去挖掘潜伏在语句中的格律美,并擅长通过运用重叠、反复和断句等手段来强化语言的自然音律。在对汉语形式美的深层发掘中,凸现鲜明的审美个性。汉语文学与西方文学相比,最大的优势就在语言本身。“汉语是世界上各种语言中审美因素最多的语言之一。这里且不说汉语词汇之丰富,语法之简洁,单拿语音这一点来说,可供作家利用的审美因素就比许多语种强得多。”字词的重复可以增加语言表达效果,更会使表达具有节奏感。《秦腔》中随处可见的对话、叙述都充分展现了这一特点。比如下面叠字的使用:
  前边台下秩序还好,就灰沓沓靠到麦秸堆上发蔫了。
  白雪端端往戏楼走
  三踅收了手脚,骂骂咧咧回去了。
  哑巴仍扶了梯子,哇哇地叫。
  花坛上种着月季,花红艳艳的。
  夏天智端着拜铜水烟袋走来,两人叽叽咕咕了一阵。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将根据体育游戏化教学的价值所在以及发展现状进行阐述,为体育游戏化教学提供有效对策,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体育;游戏教学  一、当前小学体育游戏教学的发展现状  伴随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纵向延伸,其教学模式也发生了颠覆性的转变,“游戏课堂化”和“课堂游戏化”的充分融合,使得小学体育教学课堂呈多元化的态势,但是随之也带来了一定的制约。例如,传
摘 要:朱淑真是宋末四大女词人之一,其词“清新婉丽,蓄思含情”{1}。不同于“男子作闺音”,她的词更多的是对女性自我意识的书写,通过将自己坎坷、悲情的生命体验融入到词的创作之中,《断肠词》表达了朱淑真在不同生命阶段对女性意识的书写。  关键词:朱淑真 《断肠词》 女性意识  朱淑真,号幽栖居士,浙江钱塘人,生卒年不详,经今人考证,多以为南宋人。善诗词,晓音律,通书画,是宋代著名的女诗人和词人,也是
摘要:在众多的类型文学之中青春文学一直散发着别样的文学魅力,由于和青年人的生活最为贴近,青春文学有着一种独特的青春感,通俗来说这一点在作品中最为突出的表现即在于在大多数具有代表性的青春文学作品中无论情节如何发展、人物如何变化,作品都从骨子里透露出一种孤独的情绪感受,而这一情绪感受往往对于作品的源起、人物命运的发展、故事情节的走向,乃至于作者创作意旨的表达都有着至关重要、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旨在通过
摘 要:批评话语分析和积极话语分析是话语分析的两种方法,二者都以西方马克思主义为哲学基础,但在动机、语料选择、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批评话语主张以批判和否定的态度来分析话语,揭示话语和权利关系以及意识形态的内在联系,会产生消极影响;积极话语分析则主张采取积极向上的态度,追求和平语言学,既注重研究权利因素对话语的影响,又注重通过这种积极的分析方法来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  关键词:话语分
摘 要:《午夜巴黎》是由伍迪·艾伦编剧并执导的一部浪漫喜剧和奇幻电影,是写给巴黎的一封告白信,其中的“穿越”情节,体现了广义叙述学里的时空“跨层”问题,这使主题的揭示深刻且矛盾,令人回味。此篇论文便尝试着就影片里的“穿越”情节、时空跨层叙述和主题的揭示进行解析与探讨。  关键词:虫洞 跨世界综合 分层 黄金时代  2011年5月11日,第64届戛纳电影节的序幕被伍迪·艾伦的《午夜巴黎》拉开了。这部
摘 要:柳永的咏春词在艺术上的最大一个特点就是有“情”,词中乐春和伤春情绪并驾齐驱,对传统“春恨”主题有所超越。在其乐春之作中,有对春天风物的描绘,有对社会风貌的展示,还有对青春少女的真诚赞美。伤春词中的情感内涵也大致可分为三种:伤春惜时的惆怅、居家怨女的代言与伤生悲世的自叙。  关键词:柳永 咏春词 情感  柳永为北宋词坛专力作词的第一人,著有《乐章集》,传词二百余首。其中明确以春季为背景之作多
摘 要:《聊斋》中的医道小说虽不具有充分的学理依据,但其审美的愉悦感和传统医术的文化语境,使其成为《聊斋》中别有价值的一支。这类小说突破常规医道,以独具匠心的虚构和想象凸显出作者悲天悯人的道义情怀。这种基于求索真知、挑战极限的超越精神不仅对当今的医学实践具有启发意义,更对树立医者的仁道情怀具有实证的参照价值。  关键词:医道小说 审美意蕴 普世价值  弗洛伊德说:“艺术家就如一个患有精神病的人那样
春天,让我们种些什么吧:种花,种树,种心情;种草,种菜,种春风。   我们来种几株紫薇吧。   紫薇,好像一个女孩子的名字,仙气涓涓,有点出尘的味儿;可你知道民间叫她什么吗?百日红,痒痒树,透着俗世的烟火味儿是不是?兴兴头头,热热闹闹,还有不为人知的小痒小痛。紫薇说,我只管红着。   这雅,与这俗,如此和谐地集结到了一株紫薇上。   紫薇这种观花树,本应跟那春日开花的碧桃、
摘 要:族群身份是基于族群意识的个人身份认同层次之一。在现代中国“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视角下,族裔认同具有不同的层次。本文通过对叶广芩家族小说文本《采桑子》的分析,梳理了族群身份认同建构的基础、过程和结果,思考了其中的困惑与矛盾,确定了双重身份认同建构的自发性与广泛性,同时也注意到作家写作行为中对身份重构的诉求,展示了“多元一体”下族群身份认同的复杂性。  关键词:叶广芩 《采桑子》 身份认同
摘 要:作为中医史上的名篇,袁枚的《徐灵胎先生传》对史实的叙述不够严谨,甚至多有失实。然而瑕不掩瑜,其文学成就远远超越了史学价值,因此整体而言仍是一篇兼具史才与文笔的绝妙好文。  关键词:袁枚 《徐灵胎先生传》 文史价值  袁枚的《徐灵胎先生传》既是中医史上的名篇,也是传记文中的佳作,其文史价值不容忽视。然而长久以来,学界对它的研究却一味偏重于“史”而忽略了“文”,甚至对“史”的研究也不够充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