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者提高说话水平“六要”

来源 :领导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rdonbe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才体现领导水平、领导能力、领导魅力最直观。现实生活中,少数领导者语言匮乏、口才平平,不会说话,甚至口出“雷语”,不但影响了工作绩效,也损害了个人形象。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曾针对某些领导者的“不会说话”,有一个生动概括:“与新社会群体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青年学生说话,说不进去;与老同志说话,给顶了回去。很多场合,我们就是处于这样一种失语的状态,怎么能使群众信服呢?”这一典型而形象的概述,深刻揭示了当前一些领导者说话水平不高的现状。语言表达是一种素质,关系到领导工作的效果,反映出领导者能力的高低。提高说话水平,是领导者履职尽责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
  定位要准确。不同场合和听众以及与听众的身份关系,对领导者讲话的要求不同,这是首先必须要把握的基本问题。只有明确了这些问题,才知道应该准备什么话题,采取何种讲话语体风格,运用哪些技巧,从而做到有的放矢。每次讲话之前,不妨想一想:首先,要知道讲什么,搞清楚这一次讲话是针对什么问题讲的,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是对工作进行动员、部署、指导,还是对问题进行请示、报告、解答。其次,要搞清对谁讲,对群众讲话要亲切通俗易懂,才能得到受众的欢迎;向上级领导汇报要反映基层真实情况,既要有定性分析,又要有具体典型和相关数据。最后,要明确何时讲,是会议一开始就讲,还是会议中间讲,乃至会议结束时讲;是一个人主讲,还是几个人分别讲,等等,情况不同,讲话的侧重点要有区别。只有明确了讲话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分清了场合、对象,才能把定位搞准确;定位准确了,才不至于跑偏,不至于讲出不得体的话。
  思想要深刻。领导者讲话,是为了阐述观点,表明态度,指导工作,推进落实。领导者讲活应当有思想、有观点,坚持材料和观点的统一。如果一篇讲话中有几句能让人记忆在心、念念不忘的话,那么其思想性就非同一般。讲话因思想增辉,因思想传颂,因思想提升。所谓思想深刻,就是讲话要有鲜明的立场观点,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必须旗帜鲜明。一是要善于把上级的精神实际化,紧密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进行理性思考,创造性地提出自己切合实际的真知灼见,既会讲“普通话”,又会讲“地方话”。二是要善于把具体的东西理性化,从一般现象看出不一般本质,讲话最忌就事论事,从现象到现象,只见事不见人,或只见人不见思想。善于在形势分析中找出带规律性的东西,注重解决带有倾向性的问题,根据新情况、新任务、新问题提出工作要求。三是要善于为传统的内容赋予时代内涵,使人感到有新思想、新语言、新事例、新启发。只有真正做到用脑子讲话、用实情讲话、用实力讲话,确保上级的精神不跑调,群众的愿景不落空,才能使领导者的形象更丰满。
  内容要实在。领导者讲话的成功与否,对人有无启发,有无指导作用,关键看内容实不实、有没有针对性。大多数领导者都是做实际工作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最为重要。总结经验、提出思路、开出妙方,必须紧贴实际、实事求是,但更要立意高远、站位全局。如何使讲话内容实起来,更有针对性,更有指导性呢?首先,问题提出的起点要实,尽可能从大家关注的、熟悉的、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里引出讲话的主题。其次,分析阐述的角度要实,尽量寻找“共同语言”,寻找与对方的“共鸣点”,做到说话对方愿意听、愿意接受。最后,使用的思想和语言材料要实,拿出事实来,用事实说话。许多问题在理论上争来争去,怎么也纠缠不清,一旦拿出事实来,就会不言自明。
  情感要真挚。成功的讲话者都是感情丰富者。这种情感都是发自讲话者的内心,没有讲话者的情感投入,听众就不会有情感的付出。没有讲话者情感的变化,也就难以激起听众的层层情感波澜。语言表达是一种双向互动的交流,这种交流需要尊重、需要平等,还需要情感的碰撞。与讲话对象产生“亲密无间”的“情感效应”,在讲话的时候就容易产生心灵的相通和谐振。领导者讲话贵在推心置腹,注意平等对话,融入情感交流,不论对上级领导还是对下面群众,沟通交流都要从心理上、感情上拉近距离,用自身的人格魅力,用自己的满腔热情去感染人,做到热情而不谄媚,尊重而不逢迎,灵活而不失原则,在语言表达中增进与工作对象的感情,密切与工作对象的关系。要注重与讲话对象的心理接触和心理相容,抓住对方的“心结”,弄清他在想什么,以便有针对性地说服。
  语言要通俗。列宁说过,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等于最高限度的通俗论。领导者讲话不仅要以情感人,还要鼓舞人、引导人、说服人,使听者发生兴趣、产生行动。这一目的的实现,必须以听者听清楚、听明白为前提。不能总是故作高深,明摆着不打算和老百姓交流;总讲无聊套话,明摆着拒民众于千里之外。领导者用空话套话支撑自己的居高临下,实际上是缺乏能力、极不自信的表现。邓小平对此种现象有过深刻批评,他本人简明易懂、直白有效的文风,更堪称典范。“白猫黑猫论”“摸着石头过河”“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等等,都是童叟皆懂、长久流传。一是要运用群众语言。群众的语言是生动的,也是鲜活的,用群众熟悉的语言跟群众交流,能起到一语中的、画龙点睛的作用。二是要运用调查材料。讲话前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原汁原味”的材料,用典型事例说明观点。三是要运用数字数据。数字枯燥无味,如果运用得当,用得恰到好处,则会增强讲话的说服力、震撼力、感染力。四是要运用典故格言。在历史长河中,灿烂的中华文化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典故,所阐述的思想多含哲理,运用得当,会使讲话增色增辉。
  做人要实在。语言是思想和道德的外衣,讲话体现的是知识的宽度、思想的深度、做人的高度、生命的厚度。言为心声,话如其人。人们口若悬河,谈笑风生,像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领导人那样谈吐睿智、幽默,都是以思想深邃、品德高尚、学识渊博和阅历丰富为基础的。要成为一个会讲话的领导干部,首先要丰富自己的知识,培养自己的品德,磨砺自己的能力,完善自己的人格。只有这样,才能具有卓越的口才。一是要“真”。认真地修炼“官德”,敢于讲真话、道实情,一是一,二是二,实事求是,不夸大缩小,不编造虚假政绩,不糊弄上级欺骗下级,不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不搞脱离实际的增长总量和增长速度。二是要“实”。力戒华而不实、文过饰非的空话、套话,坚决杜绝言之无物的漂亮话,坚决说实话,办实事,谋实效。三是要“正”。塑造自身的良好形象,说话注意身份、考虑场合、恪守思想道德原则,自觉抵制与反对说庸俗话,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许的愿不许,真正展现新时期领导者的应有素质和浩然正气。
  作者单位:安徽省委组织部研究室
  (责编/朱艳秋)
其他文献
对于广袤的中国来说,乡土文化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一直是占主流地位的文化,形而上的乡土文化承载着中华文化发展、传播、继承与优化的历史重任,而形而下的乡土文化则起着维系农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制造业迅速崛起,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被称为“世界工厂”。然而走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现在中国制造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采购经理指数(PMI)自2012年5月以来,一直在50%的临界点徘徊,前景严峻,寒意渐浓,中国制造业亟待华丽转身。在转型已成共识的情况下,“如何转型”成为待解的命题。  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  “中国制造”主要依靠低报酬、高污染、高能耗的劳动力密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举措,是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税收是国家调控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国税机关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要自觉站在河北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充分发挥税收的杠杆作用,进一步推进依法治税,全面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加强税收征管,优化纳税服务,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河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税收支持。   一、从税收视角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中国共产党已经执政60多年,长期执政必然带来执政考验,对我党的执政智慧、执政胆魄、执政水平都提出了新课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党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实现党的十八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就必须进一步加强与改进自身建设。  由此,笔者认为管理学中的三大效应——“蝴蝶效应”“晕轮效应”和“鲇鱼效应”应该运用到提高与加强党的建设中。  防微杜渐  ——党在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将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关系,拓宽合作领域,妥善处理分歧,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这标志着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已经得到了党内的高度确认,也为继续推动中国和平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中国的和平发展遵循体系内崛起的路径,谋求突破“强国必霸”的历史怪圈,这就需要自我克制和相互包容,特别是要处理好与当前国际体系内重要大国的关系,发展出一种新型大国关系,超越冲突对抗的历史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作出了全新的表述。要想使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就必须要有一个完善的现代市场体系。正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所指出的,“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一、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现代市场体系的核心  “统一开放”:一方面,要进一步减少地方封锁,消除“条块分割”,实现商品和生产要素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