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花开”文学社

来源 :作文周刊·小学五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uupppp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弘扬祖国传统文化,培养青少年儿童人文素养和热爱文学的情感,帮学生扩大视野,充实业余生活;为激发学生对儿童文学兴趣,营造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挖掘本校写作特长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写作,给广大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风采和相互交流的空间,学校特成立“梧桐花开”文学社。
  乌鸦三斗狐狸
  丁学忠
  这天,狐狸又看见那只叼肉的乌鸦,眼珠子一转,又是一番“甜言蜜语”:“乌鸦大婶,哦,不,呸!乌鸦小姐,您的羽毛乌黑光亮,真是太美了!如果您能再高歌一曲,将是我莫大的荣幸。”
  乌鸦听了,心想:还来这种老掉牙的招数。于是,乌鸦硬是闻声未动。
  狐狸见这招不灵,便改变策略,换了嘴脸,破口大骂道:“你个黑乌鸦,从头到脚全是黑的,丑得要命,飞起来就像一块黑抹布。怎么,你不想骂我几句吗?”说完,狐狸对着乌鸦做了个鬼脸。
  乌鸦听到狐狸血口喷人,恶毒诽谤,立马火冒三丈,把肉放在树杈上,与狐狸对骂起来。
  狐狸见此计未成,还被臭骂一番,便悲伤地大哭起来,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唉!为什么我这么笨,连食物都找不到,难道我那些孩子们要饿死了吗?”
  谁知聪明的乌鸦吸取了上次的教训——狐狸说话八分假,两分真,决定将计就计。“狐狸兄弟,”乌鸦故意装作抹眼泪的样子说,“我很同情你!你往后退十步,我就把肉丢给你。”
  狐狸一听,立刻数起数来:“一、二、三、……”十步还没到,便听见“扑通”一声,原来狐狸掉入了河中。不一会儿,从河里传来狐狸的尖叫声:“啊!救命!臭乌鸦,我恨你,我下辈子一定要把你打死,再用火烤着吃……”
  狐狸的尸体被河水的急流冲走了。这下,乌鸦再也不用害怕狐狸来骗它的肉了。
  (指导老师:朱瑞娟)
  妈妈流泪了
  江梓萱
  在一个雪花漫天飞舞的夜晚,妈妈激动得热泪盈眶。
  那天是媽妈的生日,她却不记得了。清晨,妈妈像往常一样早早地上班去了。我和爸爸洗漱好,早饭也没吃就去订蛋糕了。来到蛋糕店一看,这里的蛋糕不仅品种繁多,而且造型多样。我笑嘻嘻地问阿姨:“阿姨,这里有抹茶味的生日蛋糕吗?”“有啊!”“那有适合送给妈妈过生日的吗?”“当然有呀!”阿姨肯定地说。说完,她拿出了一个精美诱人的大蛋糕。“这个是以康乃馨为主题的蛋糕,送给妈妈过生日最合适了。”阿姨甜甜地笑着对我说。
  晚上八点多钟,妈妈快要下班了。我们把蛋糕放在桌子中间,饭菜围在蛋糕旁摆好,手里拿着给妈妈戴的生日帽和花环,关掉灯,等着她回来。不一会儿,门外响起钥匙开门的声音,是妈妈回来了!我和爸爸打开灯,点上蜡烛,拉开门,齐声唱《生日歌》。趁妈妈换鞋时,我给她戴上了生日帽和花环。我们异口同声地说:“祝你生日快乐!”奶奶送给她一条精美的连衣裙,爸爸送给她一块精心挑选的手表,我送给妈妈一束康乃馨和一个香甜的吻。
  妈妈激动得泪流满面,这是感动和幸福的眼泪。她紧紧地搂着我,激动地说:“有你们,我真的很幸福!谢谢你们为我准备生日,谢谢你们!”晶莹剔透的泪水滴在我的手背上,又滑了下来……
  (指导老师:汤本玲)
其他文献
赏析  短文主要叙述了“我”在窃读过程中,一位店员为“我”多留了一天书没有卖的事。“终于有一天”和“终于和你相见”中的两个“终于”,运用细腻的心理描写,传神地表达出“我”再次成功窃读的欣喜以及对书的钟爱。为了读完一本新书,第一天,“小心地不敢贪婪,多串几家书店更妥当些”,突出了“我”窃读时小心谨慎的心理;第二天“看不见那本书时”,“焦急”“惨淡无神”“绝望”等词语刻画出“我”当时因无法继续读书而难
期刊
看,张优达同学笑着仰起了头,右手轻松地把饼干放到额头上,然后挤眉弄眼地动起来。随着眉毛的一皱一放,眼睛一睁一闭,饼干稳不住了,不情愿地从两眼中间一步一步地往下滑,慢慢地来到了鼻根处。这时,张优达把头微微向右一歪,饼干乖巧地躲到鼻梁的左侧。接着嘴巴一开一合,讓脸上的肌肉有节奏地抽动着,饼干继续小心翼翼地配合着向左嘴角滑去。快到上嘴唇边了,只见张优达那红红的舌头快速地伸了两下,把饼干卷进嘴里。成功了,
期刊
南国之秋 夏的尾声已近,你就在极度成熟蓊郁的林木间,怡然地拥有了万物。由那澄明万里的长空,到穗实累累的秋禾,就都在你飘逸的衣襟下安详地找到了归宿。接着,你用那黄菊、红叶、征雁、秋虫,一样一樣地把宇宙染上含蓄淡雅的秋色。于是木叶由绿而黄而萧萧地飘落,芦花飞白,枫林染赤,小室中枕簟生凉,再加上三日五日潇潇秋雨,那就连疏林野草间,都是秋声了!  (节选自罗兰《写给秋天》,有改动)  北国之秋 “天高云淡
期刊
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  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  【诗意】  春兰花就像是美人,不需要采摘,那娇羞的神色就主动展现在人们面前。哪怕是蓬草和艾草再多,看不到被掩盖的春兰,但是随着清风阵阵,依然时不时可以闻到那沁人的馨香。  古学今用  在春风雨露滋润下的兰花,幽香远溢,清雅沁人,风姿非同一般。尽管兰藏身于乱蓬萧艾之中,只闻其香而不见其姿,但还是被诗人发现了。“春兰如美人”,其娟秀妩媚的形貌自在
期刊
〔对比范本〕  ①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节选自朱自清《春》)  ②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
期刊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
期刊
一般来说,故事要有主角和配角,主次分明,才能錯落有致,突出重点。同样的,无论是参加比赛,还是玩游戏,我们在描写的时候,对主要人物用墨要多,对观众等次要人物用墨要少,才能有主次轻重之别。  【出错举例】  第一场比赛是接力赛,我拿着接力棒拼命向前冲。看台上的观众和啦啦队员喊着:“加油!加油!”我把接力棒传给下一位选手后,原来嗓子喊哑了的啦啦队员又像打了鸡血似的,喊得更加卖力了。在我们班最后一位女选手
期刊
“图片”记录的只是一个难忘的瞬间,是一幅静止的画面。这样一个被定格的瞬间,是单一的。为了让内容更引人入胜,就要利用大量的笔墨细致地刻画图中的人物。根据照片中的人物产生合理的想象;再选择准确、恰当的动词,把具体的动作表述清楚。连续动词的使用,不仅能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人物的个性特点,更能突出比赛激烈的场面。为了更生动地突出人物的特点,还要抓住人物表情与神态去刻画。如果能加上语言描写,那么定格后静止的图片
期刊
每个星期五,母亲总会骑三轮车来学校接我回家。春天,坐在母亲的三轮车里,微风轻轻拂过我的脸颊,舒服极了。冬天,坐在母亲的三轮车里,我的心却很疼。  又到星期五了,北风夹着雪花在教室外面呼啸着,让人不敢出门。下午放学后,我在教室里等着我的母亲。10分钟,20分钟,30分钟……一个小时过去了,透过窗户,我看见远处有一个“雪人”正艰难地蹬着三轮车向学校驶来。越来越近了,我终于看清那个艰难蹬三轮车的雪人正是
期刊
我们在描写运动会的场面时,随着时间的推移,运动会的各项比赛都顺利进行着,但我们在写作的时候不能把每时每刻、几点几分干了什么都一一罗列出来,而应该抓住关键时刻重点描写,比如什么时候开幕、什么时候比赛正式开始。另外,在需要使用表示时间的词语时,一味地使用几点几分有点单一,而应该变换形式,可以用“首先、其次、然后”,也可以用“先是”“接着”“最后”等。比如下面的这个片段:  一大清早,我把漂亮的校服穿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