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秋梅 解读牦牛“生命密码”的高原女博士

来源 :中华儿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六月的青藏高原,春意盎然,一片生机勃勃。进藏列车滑过绿茵茵的草原,旅客们目光所及之地,肥美的牧草蓬勃滋润,浓绿得让人心醉。镶嵌其中的犹如繁星点点的野花竞相开放,鲜明爽目。天边偶尔呼啸而过的兀鹫为坦荡的草原平添了一份情致。铁道两旁,誉有“高原之舟”的牦牛随处可见,它们在高原上一代一代繁衍生息,逍遥驰骋,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牦牛是藏族人民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为了使生活在雪域高原的人们过上更加美好的日子,20多年来,一位瘦弱的女博士长期奔波在高原之上,解读牦牛的“生命密码”。
  她,就是姬秋梅,一名土生土长的“老西藏”的第二代。
  
  艰难起步的科研之路
  
  姬秋梅出生在拉萨市当雄县的草原牧区。当雄,藏语意为“挑选的草场”,全县面积10036平方公里,可利用草场面积1050万亩,平均海拔4200米,西藏第一大湖纳木错,45%在当雄县境内,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当雄县河湖密布,牧草丰盛,环境优美,草原风光独特,是藏牦牛的天然牧场。
  姬秋梅在当雄牧区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很多时候,她会跟着牦牛,看牦牛吃草,然后带牦牛回家。在她幼小的心灵里,她就知道牦牛是藏族人民生活的基本保障,对牦牛有着特殊的感情。到10岁那年,父母把她送到了小学,她开始了自己的求知之路。
  1988年,姬秋梅以优异的成绩从西藏民族学院农牧系毕业,被分配到西藏自治区农科院畜科所从事对牦牛的研究工作。为了解第一手资料,她主动要求到条件极为艰苦的羊八井切玛乡畜牧草原综合实验点,担任农科院在该乡实施的“草场、畜医综合服务项目”执行人。那时间,姬秋梅是实验点唯一的女性,两年时间里,姬秋梅经常骑上自行车,走村串组,跟游牧民一起,实地了解畜牧饲料的枯荣,牦牛的生长过程,帮助当地牧民转变牲畜病了求神不求医的观念,写下了几十万字的笔记,为她以后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期间,姬秋梅撰写了几篇较有价值的学术论文,逐渐在西藏研究牦牛学术界崭露头角,并得到了中国农业大学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陈永福教授的赏识。1990年,陈教授主动资助姬秋梅到中国农业大学进修一年,学习转基因技术。在陈教授的指导下,她结合自己的研究,撰写了《转基因牦牛基因文库的构建及生长激素基因的分离》一文,系统的讲述了用生物技术,对牦牛进行转基因研究的过程及取得的成果。在1994年兰州召开的第一届国际牦牛学术研讨会上,姬秋梅的这篇论文得到了与会中外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该文被收入这届研讨会的论文集;同年,这篇论文还获得了西藏首届青年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那段青春岁月中,姬秋梅与畜科院的其它科研人员一道,翻山越岭,长途跋涉,对全藏区的牦牛进行了系统普查,基本摸清了目前西藏牦牛总数量、分布情况及各地牦牛的基本性能。他们深入万里羌唐草原无人区,实地考察世界珍稀动物野牦牛的活动规律、生活习性。
  自1997年第二届国际牦牛学术研讨会决定下届研讨会在拉萨举办以来,姬秋梅加快了对雪域高原牦牛的研究,与其它几位科研人员合作,于1997、1998年9至11月份,对西藏帕里、嘉黎、斯布三个优良类群的牦牛进行研究,分析了各类群牦牛的产肉性能和不同部位肌肉的营养成分,氨基酸及微量元素含量,产毛、产乳特点等,先后撰写了《西藏三大优良类群牦牛的产肉性能及肉品质分析》、《西藏嘉黎牦牛产肉性能及肉品质的分析》、《西藏三大优良类群牦牛产乳性能及乳品质分析》、《帕里牦牛生产性能的研究》、《西藏三大优良类群牦牛产毛性能及毛绒主要物理性能研究》等学术论文。
  在2000年拉萨召开的第三届国际牦牛学术研讨会上,姬秋梅与人合作,共为大会提供论文7篇,成为本次会议的一大亮点。2000年9月5日下午,姬秋梅在大会上交流了《西藏牦牛资源现状及生产性能退化分析》一文,她介绍说,这个项目是在了解目前西藏牦牛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根据牦牛畜群结构、生长发育状况、产肉、产乳、产毛、繁殖等生产性能,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调查、测试和分析,弄清了各类群的品质特征,资源优势,产品质量,分析了西藏牦牛生产性能退化的幅度及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止退化措施,为西藏牦牛和草地等可更新资源充分利用和协调发展,发挥高寒牧区自然资源生产潜力,改善生态环境和维护生态环境,持续发展牦牛业及草地畜牧业提供了翔实的理论依据,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牦牛资源奠定了基础。姬秋梅的精彩发言,博得了与会专家、学者的高度赞誉。
  姬秋梅刻苦好学的精神,以及她在牦牛研究学术领域的成绩不仅得到西藏自治区的肯定,也得到了一些国际友好组织的赞赏。尼泊尔加德满都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等三个国际组织无偿资助她到秘鲁攻读博士学位。2000年9月10日,姬秋梅在北京参加硕士论文答辩后,直飞秘鲁,在那里的一个高海拔家畜生产系统拟态模型里,在秘鲁导师的指导下,开始攻读博士学位,主攻牦牛专业。
  在秘鲁期间,先后有三位导师指导过姬秋梅的学业,她的导师都是高原家畜生态体系领域的世界级大师,在全球学术界都非常著名。其中一位导师还是南美动物营养学会的主席,世界银行的农业顾问。导师尽管声名赫赫,但特别热衷于社区工作,经常组织一些慈善活动,姬秋梅也经常应邀,为当地的青少年讲述中国西藏的故事,讲述喜马拉雅山丰富多彩的动物世界,受到了当地人的称赞。三位老师从不同的学术领域,系统全面地对姬秋梅进行了培养,极大地开阔了她的事业,拓宽了她的研究领域。同时,姬秋梅在参加大量社区活动的过程中,也提高了自己的社会交流能力,培养了自己对世界、对人类的爱心。
  
   把论文写在雪域高原上
  
  学成回国后,姬秋梅的牦牛研究之旅也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为了能让西藏农牧民过上一天比一天好的日子,让他们的笑容更加灿烂,姬秋梅把自己的办公室设在了广阔的西藏牧区,而且20多年来从未改变过。现在,在西藏的牧民中间,还流传着一个利用人工饲养牦牛“借腹生子”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将全部精力都花费在了牦牛身上的姬秋梅。她带领着一个科研小组,把经过精心培育的健康母牦牛的胚胎移植到了人工饲养牦牛(受体母牛)的子宫内,结果,通过胚胎移植的4头牦牛顺利产下了牦牛幼崽。这在科技界可是件大事,因为,胚胎移植技术在牦牛领域的应用还是一个空白!
  牦牛耐寒、耐苦、耐饥渴,然而,牦牛对各种恶劣自然环境无与伦比的耐受力,其实是在长期的自然选择过程中“被逼无奈”的结果。从生产的角度来说,这并不是优点。遇到自然条件持续发生恶劣的变化,牦牛的生产能力就会受到影响。另一方面,随着西藏地区牦牛饲养从集体放牧逐渐发展为分户散养,牦牛数量持续增加,草畜矛盾日趋凸显,这些都直接导致了牦牛生产性能的退化。
  姬秋梅和她的团队的工作就是要改变这种情况。
  要解决牦牛品种退化的问题,繁育技术是很好的选择。在国际上一些科研机构相继开展牦牛胚胎移植的研究之时,姬秋梅的团队在牦牛的故乡也开始了此项研究,并率先取得了突破。他们选取优良的母牦牛供体,进行超排处理后,获得的胚胎移植到经过精心挑选的无繁殖机能疾病、无传染性疾病等健康的母牦牛的子宫内,通过“借腹怀胎”来培育具有优良性能的牦牛类群。这是西藏科研人员在牦牛研究领域的重大创新和技术突破。虽然该项研究还没有进入到实际应用阶段,但研究成果仍然处于国内外先进水平,推动了牦牛繁殖学科和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为了解决科学放牧的重大问题,姬秋梅带领研究团队在西藏牦牛选育、高效养殖、牦牛半舍饲技术、放牧系统和生物能量分流等方面进行不断深入的研究和探索,这些研究对提高牦牛的生产性能和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其中,牦牛本品种选育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西藏全区的牦牛选育,牦牛半舍饲技术和高效育肥正在西藏的部分试点地区进行示范推广,为农牧民增收和牧业增产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0多年野外作业,高海拔地区的长途跋涉,高山缺氧的严酷环境,对本来心脏就不好的姬秋梅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长期超负荷地从事研究工作,致使心脏严重受损,最近两年,她迫不得已做了两次心脏手术,术后的她全然不顾医生的劝告,又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无怨无悔地努力地从事着牦牛研究,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长期的辛苦努力,姬秋梅的工作也得到了社会的称赞。2011年1月11日,第七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评审委员会给予姬秋梅的评语是:姬秋梅研究员在西藏20年进行牦牛的资源调查,品种选育、转基因文库构建及牦牛胚胎移植,并应用草原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建立起牦牛生产系统管理、动态监测与舍饲技术,成果显著。
  在颁奖典礼上,姬秋梅发表了演讲,她深情地把自己长期研究牦牛的真实想法进行了表达。她说,牦牛既是青藏高原的象征,又是藏族牧业的象征,同时也是西藏传统生活方式的象征。牦牛藏语称“诺尔”,意为“财富”或“宝贝”。藏族之所以称牦牛为“宝贝”,是由于牦牛为传统的藏族社会提供了人们生存的基本保障。任何地方都没有像在西藏对牦牛那么重视,现在牦牛是唯一一种能够把海拔4500米以上的光、热、水转化成畜产品提供给人类,只有牦牛才能做到。在西藏,没有牦牛就没有西藏特色的畜牧业。
  搞科研的姬秋梅,她心中想的始终是西藏人民,她把科研论文写在了雪域高原上。
  
   甘当炭火的藏族女儿
  
  姬秋梅的父亲名叫姬纯礼,1954年5月11日,他跟随慕生忠将军,与其他1000多名工兵和10辆卡车一起,向着“生命禁区”世界屋脊进发,参加青藏公路的攻坚战。7个月零4天后,1954年12月15日,公路穿越喀喇昆仑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经过无边的草原,跨越长江源头和唐古拉山,终于修到了拉萨。后来,姬纯礼遇到了姬秋梅的母亲,一位纯洁善良的藏族女子,来自两个民族的年轻人组成了一个新家庭。
  爸爸非常开明,在教育孩子方面也非常民主,经常鼓励孩子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姬秋梅非常喜欢牦牛,而且从开始选择专业到现在的20多年间,一直在坚持做。她常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非常幸福。
  因为热爱牦牛研究事业,姬秋梅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艰辛。1998年,姬秋梅考入中科院读硕士,由于学习成绩优异,每门功课的学分都达到要求,可申请读博士,于是她要求攻读博士。姬秋梅说:“我们班里有许多人是清华、北大毕业生,他们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可我呢,一切都得从头开始。”姬秋梅第一年每个晚上只睡5个小时,其它时间全用于学习和研究。功夫不负有心人,2002年12月学成归来。跟她同班的许多同学,那时才开始考博士。
  谈起她取得的成绩时,她很谦虚,说这都是因为机遇好,自己的成绩是大家帮助的结果,她常常心怀感恩,对自己遇到的导师,对长期关怀自己的西藏农科院领导,对默默无闻支持自己的丈夫和孩子,对一直鼓励自己的母亲,她都充满感激之情。2000年,姬秋梅得到了到国外学习的机会。当时姬秋梅不是很愿意去,因为她的母亲已是60多岁,儿子才4岁,院领导党委书记洛桑旦达和尼玛扎西副院长知道了她的困难后,组织出面将她的妹妹从那曲调到了自治区农科院,为她解决了后顾之忧。她的丈夫叫张永清,是18军的后代,长期在西藏工作,对西藏也充满感情,对姬秋梅工作在改变牧区面貌方面的重要性认识更深,他全力支持自己的妻子,几次手术,他都陪在妻子身边守护。
  回顾20多年牦牛科研工作,姬秋梅说她遇上了搞科研的黄金阶段。以前,因投资不够、研究手段与设备相对落后,科研难以正常开展。2004年后,国家加大了对牦牛研究的投入,这为从事牦牛研究的科研人员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牦牛研究是一块难啃的骨头,西藏牦牛研究研究起步晚,底子薄,没有可参考依据;牦牛研究周期长,出成果慢,从事研究的科技人员少,但这些没有影响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不懈努力,2004年,他们的“西藏牦牛资源现状及生产性能退化分析”成果获得西藏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2008年,“西藏牦牛繁育综合应用技术研究与示范”获西藏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他们的研究成果牦牛半舍饲技术在拉萨、那曲地区的多个县进行示范推广效益显著,仅牦牛育肥一项2008-2009年农牧民实现增加产值1200多万元,为西藏牧业生产做出了积极贡献。
  2011年5月,姬秋梅因为心脏病情加重,又一次住进了医院,这次,医生千叮咛、万嘱咐,要她一定静心卧床休息。5月份的一天,姬秋梅在家中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住院治疗和休养中,她对自己20多年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反思,感觉自己需要静下心来,让这些年的研究成果沉淀,把那些浮在上面的和真正能够推进西藏牧业发展的真知灼见分离,出版一些关于牦牛研究的专著,争取取得科研的新突破和新进展。姬秋梅说,下一步,他们团队的牦牛研究要创新思路,不断引进新技术和新手段,把正在从事的“牦牛遗传多样性研究”项目,从牦牛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本品种选育、尝试用野牦牛提纯复壮家牦牛、牦牛繁殖技术研究、牦牛营养研究、气候变化与产业相关研究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力争多出成果。
  
  姬秋梅,女,藏族,1965年出生,西藏拉萨人,博士、研究员,中共党员,现任自治区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副所长、西藏牦牛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政协西藏第七届、第八届委员。
其他文献
张继荣在大学里工作。作为中国传媒大学的教务处副处长,多年来,他对大学的环境和氛围习以为常——覆盖着半壁爬墙虎的苏式建筑四平八稳,背着书包提着水杯的学生来来往往,去教室、图书馆,听课、读书、求知。  大学对于中国的学生和家庭,其意义不仅仅在于获取知识。多年前,“进了大学门,就是国家人”,大学一道围墙,成了“穿皮鞋还是穿草鞋”的分水岭;近些年,高等教育逐渐普及,但在人们心中的分量却丝毫没有减轻——在社
期刊
福建南安市石井镇是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故乡,这里与台湾隔海相望,泉金航线将两岸连接在一起。驻守在这里的福建边防总队石井边防工作站牢固树立大局观念,主动服务两岸交流,服务台胞,在当地传为佳话。  “边防官兵功不可没!”  个头不高、为人和善的王世哲一直致力于推动两岸经贸交流,如今他投资开发的福建闽台农产品市场,已成为大陆对台农贸最重要的平台之一。  闽台农产品市场的建立,成就了两岸农业“优势互补,共创双
期刊
李冰 CCTV-7《每日农经》节目主持人,第九届、十届、十一届全国青联委员    虽然从李冰的脸上无法看出“岁月无情的变迁”,然而,这位“七套一姐”作为优秀的央视主持人的代表已经连续三届当选为全国青联委员。  对于青联活动,她说自己“从来都是义不容辞”,“即使有一天因为年龄的原因离开青联,我也会很感激这段岁月。我感受过这个团队的温暖,青联很多优秀的朋友很值得我学习,他们让我更有进取精神。能待在这样
期刊
在“锦城”成都市,彭萍夫妇俩算得上是社会上的佼佼者:妻子彭萍是四川大学的副教授,业余还办了一所外语培训学校;先生蓝明春,在一家事业单位任主要负责人。不管是社会地位还是家庭收入,夫妇俩都让许多人艳羡。但多年来,他们倾注最多心血的,也最让夫妇俩引以为自豪的,还是对独生儿子的培养。  早在去年年底,他们读高三的儿子凭借在全国生物竞赛获奖,被西安交通大学提前录取,轰动了各自的朋友和同事圈子。半年多来,向他
期刊
“每天骑车2小时,只为准点给女儿做饭”    曾晶个子高、速度快,是个不错的篮球手。不过这是20多年前的事了,自从有了女儿小讷,或者说自从她北大研究生毕业开始,她就很难有大块的时间来锻炼自体,更别说上场比赛了。年近半百,她又把自行车拣起来了,每天骑2个小时,就为了能准点给女儿做两顿饭——小讷高三了,老师说这一年一定要加强营养。  曾晶是技术专家,小讷上初中时,她在国家某部属事业单位,工作中报告多、
期刊
阿庆在新浪高三博客圈中人气极旺,虽然她的女儿是2006年考生,去年已赴美国读研,但她对高考的关注却从未减退。她以“春来茶馆”为名的博客以写高考相关的内容为主,几年间,发表博文1300多篇,点击率达320多万,关注人气高达上千。有意思的是,她开始写博客是在她的女儿已经高考结束后进行的。她说,她写博客的目的,就是要为大家提供更多有关高考的信息和义务咨询服务,让其他人免受她在女儿高考时经历的过山车般的煎
期刊
书柜,照片,会议桌,盆栽的新鲜绿植,……像很多大学老师的办公室一样,瞿振元的办公室中透着一股浓浓的书卷气。窗外,毛主席雕像昂然矗立,目光炯炯地看着校园外的车水马龙。郁郁葱葱华盖参天的一排排大树,将校园外的喧嚣与校园内的幽静分割为两个世界。工作闲暇时,瞿振元会站在窗边,静静地享受这份绿意葱茏的安静。    从学者到官员的转身    大多数时间,他是忙的,会议、讲话、会客、批阅文件,构成了生活的主旋律
期刊
今年,是长篇小说《红岩》出版整50周年的日子。这部叫红了半个世纪的长篇小说,年年再版,有时一年再版几次,是建国以来中国当代革命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中,影响最大、最深远的一部。     经久不衰说《红岩》    为什么小说《红岩》的影响持续时间这么长?这么深远?为什么50年长销不衰?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60多年前,发生在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里的这场血与火、生与死、革命与反革命的狱中斗争,实在是太残酷
期刊
2003年,高考还是在7月。“黑色7、8、9”,首先从称谓上就将高三考生和家长笼罩在阴影中。  这一年,湖北的高考采用“3+文/理小综合”的模式,考全国卷。  这一年,湖北省黄石实验高中文科班的高三学生韩晗,跟千千万万考生一起奔向考场。9年前跟孩子一起经历的那两天高考时间,在父亲韩鄂辉的记忆中依旧清晰。但是相比于考场内外的大场面,高考之后的日子才过得令人百般回味,不敢懈怠。    高考两日    
期刊
据媒体报道,一些旁听生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游学与生存的故事,读来令人唏嘘不已。我们常常感慨北大、清华的沉沦,然而在另一些人心中,这两所大学依然是高洁的圣殿,就算堕落,那也像一个穷途末路的贵族王孙,眉宇之间照样气象万千,足以吸引他们抛妻别子、不远千里前来投奔,仅仅做一个旁听生。  想起前些年,北大曾高筑栅栏,限制旁听生入内:一是办旁听证;二是收旁听费,每学分200元,每个旁听生只能选两门课;三是旁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