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振元:温和的行动者

来源 :中华儿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00G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柜,照片,会议桌,盆栽的新鲜绿植,……像很多大学老师的办公室一样,瞿振元的办公室中透着一股浓浓的书卷气。窗外,毛主席雕像昂然矗立,目光炯炯地看着校园外的车水马龙。郁郁葱葱华盖参天的一排排大树,将校园外的喧嚣与校园内的幽静分割为两个世界。工作闲暇时,瞿振元会站在窗边,静静地享受这份绿意葱茏的安静。
  
  从学者到官员的转身
  
  大多数时间,他是忙的,会议、讲话、会客、批阅文件,构成了生活的主旋律。在中国农业大学做校党委书记近十年,他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生活节奏。在他的办公室里,有两张照片很醒目,一张是与神舟六号三位航天员的合影,另外一张是国家领导人来农大视察工作时,与农大老师的合影,两张照片中,瞿振元从容地微笑着。------这是他的惯常表情,他常常是微笑的,步履从容,有着学者的儒雅。
  
  其实,他的确是学者出身。自1964年从家乡江苏启东考入清华大学,至1995年调离清华大学,三十一年的人生在清华大学度过。清华“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浸润,留给他的是务实严谨的作风。
  
  瞿振元在清华读的是自动控制。“我们的专业在当时是前沿科技,据说,高科技武器会用到我们的专业,都是涉密的。”瞿振元微笑着说:“当时,我们班的学生都很自豪,因为,学的专业可以保家卫国。”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年轻人,有着高亢的热情与单纯的爱国情怀。他们视毛主席的话为最高指示,为能保家卫国而激动。
  
  沉默内向的瞿振元在学校中渐渐发掘了自己的另一面。六十年代,那场席卷全国的“文化大革命”浩劫,并未略过清华大学。学校正常教学秩序被中断。而有意思的是,在一场武斗被制止之后,班上最先返校的瞿振元莫名其妙地被组织委派以“召集人”的重任。在此之前,瞿振元是一个只在中学时做过班级学习委员的温良学生,也从不关心身边的政治学。被临时点将的他连夜想着如何在人前讲话,腹稿打了一夜,有些许紧张,但讲话的效果却还不错。这个从来只读圣贤书,不闻政治事的温良的学生,开始了另一番体验。这番体验,或许可以看做他此后转身做政治工作的启蒙,有偶然的成分,却也有承接偶然的能力与学习力。
  
  1970年,大学毕业,学校择优留校,瞿振元被选留校。“我人生的很多转折点,好像都是被选择。”瞿振元如此打趣,其实,这也是时代使然,那个年代,有谁的命运不是如此呢?七十年代初,中华大地依旧在各种运动中喧嚣着,个人的命运仿佛是海浪中的一粒沙,随着无形的力量上下翻滚。所以,1973年,瞿振元被选入“固体物理”理论研究班的这段经历,在他的人生节点上显得弥足珍贵。
  
  这里,简要地说一下这个班诞生的背景。1972年7月,周恩来总理会见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先生,李先生向总理提出希望“倡导一下基础理论的学习和研究”的意见,周恩来总理很重视,并指示有关领导,要在实践的基础上把我国基础科学研究搞上去,强调要认真实施,不要浅尝辄止,如浮云一样,过了就忘了。
  
  根据周总理这一精神,清华大学决定在1973年开办“固体物理”、“激光”、“物质结构”、“有机催化”四个研究生班。学生在清华大学64、65级学生中遴选。瞿振元再次被选中,成为“固体物理”研究生班的一名学员。这个班一共有14个人,同学中有顾秉林、范守善、隋森芳、陈浩明等,如今个个都很有成就,其中三位是院士。这段学习经历无疑是特殊的,任外面风吹浪打,他自闲庭信步,悠游在科学的殿堂中。没有经历过动荡岁月的人,很难体会风浪中的宁静中有多么珍贵,瞿振元与他的同学们在那难得的平静中,如同张开全身毛孔的海绵,拼命吸收知识的养分。他说,严格的物理学的学习就是一场缜密的思维体操训练,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升思维能力。
  
  如果朝这条道路上走去,瞿振元或许会成为物理学大家。但是人生是一次单向旅程,选择与被选择,都注定只能欣赏一个方向的风景。或许是由于瞿振元出色的组织能力,或许是由于他良好的表达能力,他在研究生班毕业后,组织上先后安排他做学生工作和宣传工作。
  
  彼时,文化大革命浩劫结束,改革开放春风吹来,中国的年轻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激情,八十年代的青春,是经历过的人怀念,听说过的人向往的时代。年轻人充满理想色彩,纯粹,诗意,浓烈,童真。大学校园内各种思潮涌现,那样一个姹紫嫣红的世界。可以想象,整日与学生接触的瞿振元,感受到了怎样的冲击。
  
  “学生的思想工作是很实在的工作,虽然‘思想’好像是虚的东西,但是‘人’是实实在在的。”瞿振元如是说。很多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如果说,此前清华大学的自动控制,固体物理学等专业学科是精微方向的研究,那么学生思想工作,则拓宽了瞿振元的思维宏观性。清华的学子,都是出类拔萃的年轻人,他们裹挟着新鲜的空气呼啸而来,迫切地想要找人交流,分享。分管学生工作的瞿振元,往往会第一时间触摸到这些飽满的思想汁液,这些思想不一定成熟,但一定真挚,不一定正确,但一定鲜嫩。
  
  “记得,当时有一个爱思考社会问题的学生经常给我写思想汇报,每次都写得很长,里面也有一些认识是片面的。我可以告诉他,‘我看到了,里面有些东西不太对啊,你回去再想想。’这样似乎是节省了力气时间,但是并没有解决这位学生的问题,也使得自己在学生心中的威信降低。”瞿振元回忆着一个细节,“所以每次看他的思想汇报,我需要查阅大量的书籍,从理论上指出他观点的正确性和片面性,诚恳地和他进行探讨,使他乐意接受意见。虽然花了不少时间,但一方面自己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得到了提高,另一方面也培养了自己与人交往的能力。”
  
  这个小小的例子,是瞿振元工作方式的一个注解。他是负责的,学生的思想汇报,他会花时间在书中寻找理论支持。他亦是开阔的,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他不会是居高临下的教导,而是平等对视,在探讨碰撞中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
  
  这些也是瞿振元此后不自觉中运用的工作方式,他用一种开放的学习的态度去面对任何一个人,以纳海川般的谦逊,吸百家之长。这种谦逊,不仅仅是学习之心,更有一份包容之心。学习力是自我提升的攀梯,包容的心可以接纳异见-----这在其以后的工作中有迹可循----他与他的工作伙伴关系融洽,即使偶尔有意见不同之时,他亦会用平和的心站在对方立场上考虑---每一种思想,每一个想法都有其根源,倾听,并且探讨,最终达成一致。
  
  这样的开阔,必然也深深地植根在他的性格中,他不偏执,不焦躁,不钻牛角尖。阔朗地,平静地,温和地微笑---这也是他面对人生的态度。
  
  曾经固体物理学专业的学者徐徐转身,向着行政思想工作方向快步疾行。“以前的工作是研究物体,现在是研究人。”他开朗地大笑,并不为这种转身遗憾。是的,还有什么遗憾的呢?从清华大学党委学生部副部长、部长,到清华大学研究生处副处长,再至清华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助理,清华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宣传教育处处长。他的行政之路走得稳健扎实。
  
  这里,有必要提及一下的是,瞿振元在中国人民大学为期一年的进修经济学的生活。那是1986年,清华大学选送一批中青年干部前往北京大学、人民大学读书充电。瞿振元去了中国人民大学。“一年学习结束,我取得了一个B+、三个A+、九个A的成绩。”瞿振元回忆着。那一年,他修了十三门课程,其中有《资本论》,也有《西方经济学》,还有苏东国家的经济改革理论。有趣的是,当他从人大进修回到清华,清华要开设一门《<资本论>选读》的课程,选来选去,最后让他担任这一课程的主讲人。大量的阅读不仅拓宽了他的视野,而且对于他此后社科方面的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994年,瞿振元去美国做访问学者,攻读的依旧是经济学。一年后学成归来。刚刚踏上祖国的土地,便接到一纸调令----前往国家教委思想政治工作司任代司长。这一次,他依然是被选择。
  
  “我记得那是1995年1月23日吧,我刚从美国回来,清华大学校机关举办迎春晚会,有人开玩笑地对我说,这是欢迎会和欢送会一起举办了。”瞿振元风趣地回忆着。欢迎,是欢迎他从美国回来;欢送,是欢送他去国家教委思想政治工作司工作。从这一天开始,他挥手告别了自己呆了三十一年的清华大学。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从1995年至2002年,瞿振元历任国家教委思想政治工作司代司长、司长,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一辈子与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了。”说这句话的瞿振元心中有无限欣慰。
  
  九十年代起,中国的高考工作有了很大的变革,比如说,从固有的文理分科考试改变为“3+X”;又比如说,取消高考年龄限制,使公民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得到事实上的尊重;再比如说,决定把高考从惯常的七月提前到了六月,使“黑色七月”的说法成为历史。一系列的高考改革都在向更人性,更便捷的方向改变。还有让无数人受惠的网上录取……这些,瞿振元都在背后做了大量工作。说起这一段历程,瞿振元显得特别高兴,他说:“做工作不必张张扬扬,但要做得有声有色。在自己的岗位上把该做的事做得有声有色,这才算是履行了自己的职责!”这也算是他对“履职”二字的理解吧。那时,他还担当着教育部不是新闻发言人的“新闻发言人”的角色,教育部高考方面有新政推出或者做某种改变时,他便直接面对媒體进行解释。有人戏称,他与其他三位司长是时任教育部领导麾下的“四大金刚。”
  
  或许是此生与高校的缘分更近,2002年,瞿振元再次转身高校,这一次,是担任中国农业大学的党委书记。农业,在中国,一向意义重大,中国农业大学则是中国农业院校的领头羊,更是重中之重。瞿振元主政中国农业大学,深知自己肩上担子的份量。
  
  甫一入校,瞿振元与时任中国农业大学校长的陈章良便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概念,这一概念也得到了时任教育部部长陈至立的首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并不是心血来潮,国际上,有这样的成功的样本,如美国的康奈尔大学农学院,德州农工(TAXAS A&M),荷兰的瓦赫宁根大学等等,都是非常好的农业大学。我们不能与北大、清华一样去与哈佛、麻省理工、牛津、剑桥去角力,如果是那样,我们就失去了农业的特色,我们应当与另外一类好大学比,走自己有特色的路。”瞿振元说,“我们的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世界一流农业大学,成为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明确奋斗目标,对凝心聚力起了很大的作用。”
  
  以下的数据,看起来似乎有些枯燥,但,这是中国农业大学这十年来取得长足发展的例证。“近年来,我们引进了100多位人才。我们明显地看到学校的成果的产出,跟这些人才有极大的关系。比如,科研的经费在2001年一年的科研经费1亿元,到2010年的时候,已经是超过12亿了。而相应地,科研论文也在显著增长,在2001年的时候,我们只有100篇左右的国际论文,而2010年的国际论文到了1500多篇。从100篇到突破1000篇,多大的进步啊!”瞿振元感慨着:“我们可以想一下,当我们只有100篇论文的时候,怎们能够与国外大学平等对话呢?”
  
  改变不仅仅在这里,现在,中国农业大学,已经有了很多可以在国际学科上与之竞争的实力,“现在,在学科水平的排名上,国家的科技三大奖我们每年都有,去年获得七个大奖。在学科水平的排名上,有一个可参考的数据,这就是美国的ESI(基本科学数据),它对全球的各个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按照22个学科分类排序,我校已有四个学科进入全球的前1/100的行列。还有一些学科有希望在最近几年能够成为前1/100的行列。可以肯定,在全国有四个以上的学科能够进入前1/100的,也就只有二十所左右的大学。我们农业科学这个学科,不仅是前1/100,而且是全球的第27名。”瞿振元说这些的时候,语气里有骄傲,他有足够的底气骄傲。
  
  瞿振元强调一个理念:人才强校。“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人才是根本。”这是他经常说的。除却引进海外高端人才,他也加大对青年教师队伍的培养,一个有着强健生命力的人才梯队已然形成。
  
  校园内,教学楼林立,绿树成荫,有老师说,这些得益于瞿书记陈校长对校园建设的重视,这几年,校园面貌变化太大了。瞿振元微笑,创造好的生活工作环境,这也是奔向世界一流大学必不可少的啊。
  
  但是,他更注重对学生素养的培育。他始终记得美国一位学者所说的话,“凡不曾培养出真正受到良好教育公民的国家不能称其为泱泱大国”。他鼓励学生注重打好基础,推荐学生多读好书,支持学生社会实践,他期望,中国农业大学,不仅仅是培养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技术人才,也是培养一个人素养,提高内心涵养的地方。而这些,是陪伴一个人一生的财富。
  
  “人在年轻时吃苦是一种幸运。”他认同这句话,也鼓励年轻人去吃苦锻炼,这种吃苦,不仅仅是鼓励大学生勇于去偏远地方实现个人价值,也不仅仅是建立长效机制激励大学生当村官,他更希望这是年轻人的一种生活态度。在困难中学习成长,在困苦中成就辉煌,这样的一种态度,可以裨益一生。
  
  他也一定想起了自己的大学时代,那时,他刚刚从启东乡下来到清华,一切新鲜有趣,却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周围的人怎么都那么优秀呢?他看到了差距,压力之后便是不懈怠地学习,向身边的每一个人学习,此后,学习便成了他生命中的关键词。
  
  所以,他能在人生的每一个节点上都踏上节奏。所以,他从来都会不急不徐。他温和地,稳健地调动内心存储的能量,去应对一次次挑战,然后迎纳一次次新的喜悦与平和。
其他文献
好象是男人就要关心足球。而男人与足球的关系,是女人永远都不会明白的,但女作家池莉则语出惊人“我看足球,其实是在看踢足球的男人”。  说起足球和男人,让我想起了黄健翔的书《像男人那样去战斗》。“像男人”这句话其实暗喻着“有很多男人不像男人”之意。的确,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男人徒具男性特征,但其言行却没有一点男人味,令人生厌。我身边有个哥们,办起事来慢慢吞吞拖拖拉拉,比较娘,我就会开玩笑甚至当着朋友们
期刊
原輝,男,36岁,中共党员,1994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工商管理系,北京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经济师、会计师,中国粮油学会营销分会副会长。卫辉市第十二届人大常委,卫辉市第九届工商联副会长,卫辉市首届优秀民营企业家,现任河南龙升面业集团董事长。    2004年,原辉协助市政府改制原卫辉市面粉厂。刚到面粉厂时,员工200多人,人浮于事,因为制度的问题使一个具有50多年历史的当地重点粮食加工骨干企业瘫痪。  
期刊
状元都不是一天炼成的。  作为1996年辽宁省文科高考状元田锋慧的父母,吴银实与田承国的陪考经历在绝大多数家长看来无疑是平静如常,波澜不惊,甚至成了一个充满无限期待的幸福过程。  时隔多年,再次回味多年后的那段历程,吴银实夫妻二人还是津津乐道,比回忆自己的昔日辉煌更兴奋。    吴银实:12年中只给孩子开过最后一次家长会    田锋慧的母亲吴银实,是沈阳市外国语学校高中部的特级英语教师,后任校长助
期刊
一场高考就是一场严酷的战争!  没有经历过高三的学生不会知道什么是辛苦,什么是竞争,什么是残酷,而没有做过高三学生家长的人,也许对什么是忧心如焚,什么是焦虑不安,什么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体会如此之深。如果仅仅光是辛苦,到也罢了,那操心、担心、揪心、烦心、堵心、闹心……总而言之一个字:累。让家长们个个觉得身心俱疲,身体累,心更累。  有人将高三称为人生的“炼狱”。其实,对于高三学生的家长来说,没有谁能
期刊
张继荣在大学里工作。作为中国传媒大学的教务处副处长,多年来,他对大学的环境和氛围习以为常——覆盖着半壁爬墙虎的苏式建筑四平八稳,背着书包提着水杯的学生来来往往,去教室、图书馆,听课、读书、求知。  大学对于中国的学生和家庭,其意义不仅仅在于获取知识。多年前,“进了大学门,就是国家人”,大学一道围墙,成了“穿皮鞋还是穿草鞋”的分水岭;近些年,高等教育逐渐普及,但在人们心中的分量却丝毫没有减轻——在社
期刊
福建南安市石井镇是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故乡,这里与台湾隔海相望,泉金航线将两岸连接在一起。驻守在这里的福建边防总队石井边防工作站牢固树立大局观念,主动服务两岸交流,服务台胞,在当地传为佳话。  “边防官兵功不可没!”  个头不高、为人和善的王世哲一直致力于推动两岸经贸交流,如今他投资开发的福建闽台农产品市场,已成为大陆对台农贸最重要的平台之一。  闽台农产品市场的建立,成就了两岸农业“优势互补,共创双
期刊
李冰 CCTV-7《每日农经》节目主持人,第九届、十届、十一届全国青联委员    虽然从李冰的脸上无法看出“岁月无情的变迁”,然而,这位“七套一姐”作为优秀的央视主持人的代表已经连续三届当选为全国青联委员。  对于青联活动,她说自己“从来都是义不容辞”,“即使有一天因为年龄的原因离开青联,我也会很感激这段岁月。我感受过这个团队的温暖,青联很多优秀的朋友很值得我学习,他们让我更有进取精神。能待在这样
期刊
在“锦城”成都市,彭萍夫妇俩算得上是社会上的佼佼者:妻子彭萍是四川大学的副教授,业余还办了一所外语培训学校;先生蓝明春,在一家事业单位任主要负责人。不管是社会地位还是家庭收入,夫妇俩都让许多人艳羡。但多年来,他们倾注最多心血的,也最让夫妇俩引以为自豪的,还是对独生儿子的培养。  早在去年年底,他们读高三的儿子凭借在全国生物竞赛获奖,被西安交通大学提前录取,轰动了各自的朋友和同事圈子。半年多来,向他
期刊
“每天骑车2小时,只为准点给女儿做饭”    曾晶个子高、速度快,是个不错的篮球手。不过这是20多年前的事了,自从有了女儿小讷,或者说自从她北大研究生毕业开始,她就很难有大块的时间来锻炼自体,更别说上场比赛了。年近半百,她又把自行车拣起来了,每天骑2个小时,就为了能准点给女儿做两顿饭——小讷高三了,老师说这一年一定要加强营养。  曾晶是技术专家,小讷上初中时,她在国家某部属事业单位,工作中报告多、
期刊
阿庆在新浪高三博客圈中人气极旺,虽然她的女儿是2006年考生,去年已赴美国读研,但她对高考的关注却从未减退。她以“春来茶馆”为名的博客以写高考相关的内容为主,几年间,发表博文1300多篇,点击率达320多万,关注人气高达上千。有意思的是,她开始写博客是在她的女儿已经高考结束后进行的。她说,她写博客的目的,就是要为大家提供更多有关高考的信息和义务咨询服务,让其他人免受她在女儿高考时经历的过山车般的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