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udou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标要求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要课堂与教学达到与时俱进,因此教师需要对此做出相对应的改革措施,以便让初中数学课堂更高效。如何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本文中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发表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营造氛围;媒体辅助;生活实际;夯实基础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0-0137-01
  新课标要求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要课堂与教学达到与时俱进,因此教师需要对此做出相对应的改革措施,以便让初中数学课堂更高效。一堂数学课的质量如何就要看能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全体学生参与进来,学生合作意识增强,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和发展。
  一、加强相互沟通,营造良好氛围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高效课堂的重要保障。很多教师在教学时只注重了教学方法的开展,却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实践表明,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为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提供有力的保障。对于情感浓重的初中学生来讲,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几乎关乎着教学的成败,拥有良好沟通关系的教师开展的教学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可以在课下多与学生进行沟通,针对自己的教学询问学生的意见,对于学生提出的意见教师需要鉴别性地吸取,从而更好地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准。
  二、开展分层教学,提升综合效率
  最好的教学方式就是因材施教,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展与能力制订合理科学的教学计划,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升。在现在的教学条件下,一个班上几十个学生由一个数学教师负责,要想制订出针对每一个学生的教学计划,难度太大,但是我们可以使用分层次的教学方法来开展教学。分层教学,就是将程度较近的学生划分为一个阶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更有针对性,这样,可以在现阶段满足因材施教的需求,同时还能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提升每个学生的学习效率,加速高效课堂的构建。
  三、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学生感官认识
  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通常将教学重點放在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完成上,对抽象的和难度较大的数学知识点,没有进行系统和细致的讲解,学生无法真正理解和掌握这一部分知识,从而影响课程学习,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学习效率大大降低。而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将初中数学中的抽象理论知识转化为直观的图形,帮助学生理解。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开教学,将初中数学的抽象理论知识或者立体图形通过图片、视频的方式清晰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更快地理解和接受,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四、发挥主体地位,引导自主学习
  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通过指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开展数学学习,便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例如,教师在教授“勾股定理”时,应当组织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探究,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形成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向学生进行提问,利用三角形的教学知识,当三角形的其中两边为6和8时,则第三边的边长如何计算。学生根据教师的问题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自主计算题目内容,便于学生理解勾股定理的相关知识。通过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可以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使学生能够高效掌握数学教学内容。
  五、引入生活实际,培养数学思维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当根据数学教学的特点,适当引入生活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使学生能够利用实际案例掌握数学知识,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通过引入生活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可以使学生将抽象化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具象化的案例内容,使学生能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专注研究学生的学情,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学生的学习主人翁的地位,需要教师的鼓励和激发,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在课前进行预习,课后积极进行复习。另外,教师也要注意在教学中多加引导,让学生对一些问题的思考更加深入。例如,在教学“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时,教师这样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一定要强调等腰三角形”。在教学时要鼓励学生对任何一个问题都去探索,或提出与众不同的看法,甚至提出其他学生或老师一时也想不到的问题,这是学会质疑的关键。让学生提出疑问,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的时间,教师的引导就会起到明显的作用。要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要让学生多问一些为什么。当然,问为什么不是一种形式,而是为了促进他们对问题思考的不断深入,让他们的思维得到发散。这对于学生数学的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可以促进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
  七、夯实基础,提升技能
  对于初中数学学习,基础知识是关键。基础知识牢固,后面才有更高的上升空间,相反,基础知识薄弱,后面深入学习时学生会感到吃力。题目描述不管如何千变万化,其考查的知识点都是书本上的。学生只有掌握了数学知识的本质意义,解决这些实际数学问题时才会得心应手,有目标,也有方向。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注重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对待理论、公式都是一知半解的状态,都会导致学生在考试中判断错误。可见,要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师要切实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和教学。
  构建高效课堂是每个教师的目标,也是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水平的必由之路。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思路和方法,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从设置合适的教学情境、精选适合学生发展水平的习题和增加师生间交流等方面着手,构建初中数学教学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李春明.构建中学数学“高效 生态”课堂策略研究[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49).
其他文献
摘 要生活中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现象,大部分都可以运用物理知识来解答。物理是一门抽象的学科,看不见,摸不到,可是它又无处不在。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就是为了将抽象的事物形象化,融会贯通,方便学生的接受和理解。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认识;研究  中图分类号:B017,A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0-0136-01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初中物理教学内容
摘 要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教育事业更加的重视,小学教育作为孩子的启蒙教学,也就更加的受到老师和家长们的重视。数学是一门从小到大都会学到的一门学科,数学也是理论与实践并存的一门学科,在生活中,我们随处可以看到应用到数学的场面。数学可以说在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等各方面都是有帮助的。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在数学教学中,人们也加入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手法,试图让孩子在实践活动中学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探索世界、認识世界的重要阶段,这也是奠定学生写作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基础阶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习作教学是困扰着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难题之一。小学生对习作普遍不感兴趣,甚至存在排斥心理。这种心态下,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内容空洞,情感生硬,难以引起读者共鸣。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教师可以适当地运用生活化教学策略,本文就如何通过习作生活化教学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习作教学;生
“哗”,大雨倾盆而下,一群年轻的学生拉着行李往教室里跑,张加洪也连忙跑了进去.他昨晚特意查过天气,预报说会是一个大晴天,突然而至的大雨“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那些好不
期刊
摘 要为了满足当前階段的小学品德教育要求,培养小学生的人文情怀,及时矫正他们生活中的不良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对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有效教学策略进行研究实属必然。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是小学生品德培养过程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为了迎合现代现代品德教学工作的需求,教师要积极优化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策略,提高小学生的品德,为即将来的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教学目标;有效性教学;策略研
摘 要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教师要有全新的教育理念,教师要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在合作学习中,学生要充分,教师要做到收放自如、随机调控,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42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0-0138-01  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转变。随着现代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