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茶叶产量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来源 :农业科技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b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印度中央食品工艺研究所从残茶中首次分离出一种天然植物激素—N-TRIACONTANOL,并可通过人工进行合成,由希腊化学有限公司生产,商品名GREENOL。这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大大提高茶叶产量,每公顷喷施1毫克即可使茶叶增产25—40%。田间试验还表明,它还能促使其他作物如大麦、玉米、水稻、小麦、高粱、甘薯增产。 India’s Central Institute of Food Technology for the first time from the residual tea isolated a natural plant hormone -N-TRIACONTANOL, and can be manually synthesized by the Greek Chemical Co., Ltd., the product name GREENOL. This plant growth regulator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yield of tea, spraying 1 mg per hectare can make tea yield 25-40%. Field trials have also shown that it can also boost the yield of other crops such as barley, corn, rice, wheat, sorghum and sweet potato.
其他文献
荞麦也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 物,各地都有种植的习惯。但每 年都遭受不同程度的虫害。据1959—1962年在沣县调查,一般荞麦损失8—25%。例如1959年沣县大围公社小渡口大队种荞麦
全国省 (市、区 )属高等医学协作院校年会于 2 0 0 0年 12月 18~ 2 2日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海南医学院承办了这次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的 16所院校的 35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协作
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小麦锈病的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但是目前适于各地种植的抗锈品种还很少,远远不能满足生产上的需要。即使已经种植抗病品种的地区,也往往由于品种本身抗
近几年来,我省广大贫下中农,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积极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大搞以间作套种为主要内容的种植革命,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粮棉产量迅速增加。随
桃蛀螟是我省泰安、郯城等栗产区的主要害虫,栗实被害率一般为20-30%,严重的达50%以上。经两年来在泰安地区的观察研究,初步明确了发生世代,田间发生消长规律及虫态历期。发
丁草胺为美国孟山都公司开发的稻田除草剂。1979年开始在我国试验,结果表明对稗草等多种一年生杂草有良好的防效。本试验从该药的除草活性、对水稻的安全性、在土壤中的持效
燃油税十几年难出台,交通部门大约24万人员的安置问题被认为是其中的一个主要阻力。此次燃油税改革,“不推向社会”和“内部消化”成为人员安置方案的主题词。根据目前燃油税
期刊
茶尺蠖 Boarmia obliqua hypulinaWehrli 是我国浙江、江苏、安徽等产茶省的主要食叶类害虫之一,常年造成茶叶产量的损失一成左右。为害严重的局部地区和地块,可将茶树老嫩
发现了小麦的一种“黄化类型”病害。病株维管束的韧皮部内有大量病原体。病原体有多种形态,大小一般约为0.5—0.8μm,并看到膜有厚薄不均的现象。四环素族抗菌素和青霉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