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高机电专业教学中经常出现的是抽象的概念、复杂的定义以及繁杂的推理。一方面,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的教师讲授使得课堂教学变得枯燥乏味。另一方面,学生自身成绩低下而产生的行为规范缺失,导致了学生情绪不稳定、厌倦感强烈和紧张焦虑等负面心理问题。“自主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改善这种学生自身学习能力不足的局面,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树立学生学习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主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并在探究过程中深入理解知识。全面掌握所学内容,进而实现预期教学目标。
一、自主学习在职高机电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在确定教学目标后,学生并不会立即积极投身到学习中去,此时就需要教师创设有利于学生思考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教学参与性。心理学研究表明,怀疑能够有效诱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所以,教师在具体课堂教学中,要在教学总体目标之下,精心创设能够诱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比如,在进行“二极管”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状况,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加以合理分组,并最终形成元件认识、电路安装、图形绘画以及电路分析四个小组,并对各组安排不同的学习任务,元件认识组主要以认识二极管的特点性质为学习任务,电路安装组主要以根据电路图进行实际焊接和安装为学习任务,图形绘画组主要以根据具体制图要求绘制完整电路图的学习任务,电路分析组主要以用所学知识对整流电路作理论层面的分析和研究为学习任务。最后,通过小组间的讨论和交流,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使每一个小组的成员都有所收获。
2.自主探究,发现问题。问题的发现和解决关键在于精心的阅读和准确的理解。由于学生在预习阶段已经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了大概认识,并已经产生了一些问题,所以学生在自学提纲的具体指导下进一步探索和认识,解决自己仍未明白的问题。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积极创设教学情境,鼓励学生自主发现和探索问题,然后教师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关键点,予以指导,让学生自主思考。所以,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并引导学生勇于怀疑和批判,要大胆实践,鼓励那些标新立异、敢于创新的学生。
二、合作学习在职高机电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1.小组合作学习。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师可自由改变小组成员的组合。对于简单的探究对象,可以让同层次的学生组成小组,对那些成绩差的学生组成的小组要安排难度适当的学习任务,而对那些成绩好的学生组成的小组则可以适当增加学习任务难度。对于较为复杂的学习项目,教师要使得各小组的实力相对均衡,小组内要包括各层次的学生,并结合实际安排具体不同的任务,不仅要满足高水平学生的成就感,还要让低水平学生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进行小组交流,各成员之间在相互交流和探讨的过程中逐步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小组内部的合作学习的形式来初步达成教学“技能目标”,最终有效提高小组的整体水平,然后对没有解决的问题进行及时记录,留待班内交流时解决。
2.班内合作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的问题在班内合作学习时提出,然后由各小组代表发表本小组的观点和看法,并进行小组间的探讨,最后,教师予以总结和点拨,形成全面共识,进一步加强和巩固“知识目标”。比如在进行“铰链四杆机构基本类型判定”的讲解时,教师可以举一生活实例,组织小组讨论和判别,然后再进行小组间的讨论和交流,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予以积极指导,并进行信息反馈比较,最后,做出总结和点评。如此一来,学生在合作学习之后,不仅有效解决了相关问题,而且又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所以,班级合作学习是师生探求新知的有效平台,是学生提高自身能力的过程。
3.巩固训练。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检测,而最为直接的方法便是设计检测题。教师必须对检测题进行精心设计和安排,主要是由于学生在做这样的检测题时,能够全面、积极掌握教学知识,能够有效提高自身创造能力。而要想充分发挥检测题应有的作用,教师在设计和安排时必须要注意由浅到深、层次分明、重点突出以及题型合理搭配。教师要以贴近教学目标、有层次性为准,灵活运用合作教学方式,如小组竞赛方式,进行知识巩固训练,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通过本组或他组成员进行及时纠正,若是存在异议就进行交流讨论。通过巩固训练进一步巩固“知识目标”,形成技能。此外,教师也要考虑创新题型增设的比重和难度,尽量减少“是什么”、“以为如何”、“为什么”等设问,有意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总之,在职高机电专业教学中实施自主合作学习模式,能够凸显学生学习主体性,尊重彼此的个性、创造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非常浓厚的人文情怀和精神,体现了时代特征,希望广大师生接受这种能够诱启心智、拓宽思维的学习方式。
一、自主学习在职高机电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在确定教学目标后,学生并不会立即积极投身到学习中去,此时就需要教师创设有利于学生思考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教学参与性。心理学研究表明,怀疑能够有效诱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所以,教师在具体课堂教学中,要在教学总体目标之下,精心创设能够诱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比如,在进行“二极管”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状况,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加以合理分组,并最终形成元件认识、电路安装、图形绘画以及电路分析四个小组,并对各组安排不同的学习任务,元件认识组主要以认识二极管的特点性质为学习任务,电路安装组主要以根据电路图进行实际焊接和安装为学习任务,图形绘画组主要以根据具体制图要求绘制完整电路图的学习任务,电路分析组主要以用所学知识对整流电路作理论层面的分析和研究为学习任务。最后,通过小组间的讨论和交流,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使每一个小组的成员都有所收获。
2.自主探究,发现问题。问题的发现和解决关键在于精心的阅读和准确的理解。由于学生在预习阶段已经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了大概认识,并已经产生了一些问题,所以学生在自学提纲的具体指导下进一步探索和认识,解决自己仍未明白的问题。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积极创设教学情境,鼓励学生自主发现和探索问题,然后教师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关键点,予以指导,让学生自主思考。所以,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并引导学生勇于怀疑和批判,要大胆实践,鼓励那些标新立异、敢于创新的学生。
二、合作学习在职高机电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1.小组合作学习。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师可自由改变小组成员的组合。对于简单的探究对象,可以让同层次的学生组成小组,对那些成绩差的学生组成的小组要安排难度适当的学习任务,而对那些成绩好的学生组成的小组则可以适当增加学习任务难度。对于较为复杂的学习项目,教师要使得各小组的实力相对均衡,小组内要包括各层次的学生,并结合实际安排具体不同的任务,不仅要满足高水平学生的成就感,还要让低水平学生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进行小组交流,各成员之间在相互交流和探讨的过程中逐步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小组内部的合作学习的形式来初步达成教学“技能目标”,最终有效提高小组的整体水平,然后对没有解决的问题进行及时记录,留待班内交流时解决。
2.班内合作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的问题在班内合作学习时提出,然后由各小组代表发表本小组的观点和看法,并进行小组间的探讨,最后,教师予以总结和点拨,形成全面共识,进一步加强和巩固“知识目标”。比如在进行“铰链四杆机构基本类型判定”的讲解时,教师可以举一生活实例,组织小组讨论和判别,然后再进行小组间的讨论和交流,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予以积极指导,并进行信息反馈比较,最后,做出总结和点评。如此一来,学生在合作学习之后,不仅有效解决了相关问题,而且又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所以,班级合作学习是师生探求新知的有效平台,是学生提高自身能力的过程。
3.巩固训练。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检测,而最为直接的方法便是设计检测题。教师必须对检测题进行精心设计和安排,主要是由于学生在做这样的检测题时,能够全面、积极掌握教学知识,能够有效提高自身创造能力。而要想充分发挥检测题应有的作用,教师在设计和安排时必须要注意由浅到深、层次分明、重点突出以及题型合理搭配。教师要以贴近教学目标、有层次性为准,灵活运用合作教学方式,如小组竞赛方式,进行知识巩固训练,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通过本组或他组成员进行及时纠正,若是存在异议就进行交流讨论。通过巩固训练进一步巩固“知识目标”,形成技能。此外,教师也要考虑创新题型增设的比重和难度,尽量减少“是什么”、“以为如何”、“为什么”等设问,有意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总之,在职高机电专业教学中实施自主合作学习模式,能够凸显学生学习主体性,尊重彼此的个性、创造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非常浓厚的人文情怀和精神,体现了时代特征,希望广大师生接受这种能够诱启心智、拓宽思维的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