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与读者

来源 :旅游纵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chunyang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今年的大一新生陆续入学,2019年高考终于落下帷幕。而今年的高考作文像往年一样,在6月份的热搜榜单上一直占领着首位。
  2019年浙江高考作文题非常值得我们思考,原题是这样的:有一种观点认为,作家写作时心里要装着读者,多倾听读者的呼声;另一种看法认为,作家写作时应该坚持自己的想法,不为读者所左右。假如你是创造生活的“作家”,你的生活就成了一部“作品”,那么你将如何对待你的“读者”?
  于内心而言,谁又不是各自生活的“作家”呢?或茕茕孑立,或人声鼎沸,或小桥流水,或金戈铁马……既然是作家,那必是言为心声的,所谓心声,必是要符合心之本源,心之本真。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写出的作品供读者阅读,必然也是想传递一种心声,如果作者一味地自书情怀,而不顾读者情感需求,其文章也难免索然。
  在日常的工作中,编辑接触最多的也是作者,因为从约稿到付印的所有环节,编辑都需要和作者沟通,这不仅是对作者负责,对杂志负责,更是对读者负责,我们希望传递作者内心深处的心声,也努力满足读者对文字的需求。我们努力使作者和读者在杂志上感受到某种动态平衡,作者需要从读者的阅读反馈中获得灵感,读者需要从作者的文字中收获启迪,不管是作者本人也好,读者也罢,能够心灵相通,产生共鸣,是因为有共通的载体与桥梁。
  有作者曾经表示:游历过大山大河,见证自然界的奇妙,对人生是一种顿悟,在这个过程中开阔的不仅是眼界,更是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有一位“80后”作者,大学毕业后一直留在北京,突然有一天,决定“裸辞”,然后收拾行囊,从俄罗斯的贝加尔湖开始环游世界的步伐,如今的他不仅活出了全新的自己,还用文字感染了大批读者。而他“裸辞”的决定,也是受到了一位作者的启發。
  文字的力量是不容小觑的,当作者笔下的文字流露出智慧的光芒,文字可以产生一种直击心灵的震撼。一段段文字的传播,深刻地影响每一个阅读者,从而引导每一个阅读者发生潜移默化的转变。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上、下蒂型咽后壁瓣术后血管重建的一般规律.方法将10只杂种犬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只,分别作上、下蒂型咽后壁瓣手术,并分别于术后即刻、3、7、30、90d处死,用血管造影X线片研究其血管重建情况.结果上蒂型咽后壁瓣术后血管重建快,3 d即有贯穿全瓣的轴型血管网,30 d轴型血管网已基本重建完成,其血供主要来自蒂部;下蒂型咽后壁瓣术后血管重建慢,其血管自瓣蒂及瓣尖软腭区逐渐向瓣中部生长;90d
激励型地学人才培养模式将激励理论贯穿于地学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通过搭建培养平台提高地学专业学生对地学专业的认知度和兴趣度,促进地学专业学生主动提升地学理论水平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