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心理效应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安徽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itetoo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教育教学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常见的心理效应,包括罗森塔尔效应、同辈群体效应、首因效应、刻板效应、饿猫效应等。科学、合理地运用心理效应可以有效地促进教育教学。比如巧用罗森塔尔效应,可以激发学生潜能,发挥同辈群体效应,培养良好心理品质;而利用首因效应,可以帮助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等。
  关键词:心理效应;教育教学;教学应用
  心理现象错综复杂,但是常见的心理效应有规律可循。正确地认识和了解心理效应,熟练掌握并运用心理效应,有助于教师的教学和日常管理。教师可以运用心理效应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具体表现为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等方面。
  一、巧用罗森塔尔效应,激发学生潜能
  罗森塔尔效应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贾布森提出,他们从古希腊神话故事中获得启发,选择一所小学的学生做发展测试,测试完成后给了学校老师优秀学生的名单,并且表示很看好这些孩子的未来。他们的做法使得学校老师相信这些孩子比其他孩子优秀。一段时间以后,被选中的孩子果然不同于其他学生,表现出很明显的进步。而实际上,这批孩子是完全随机抽取的。
  罗森塔尔发现,教师收到了心理学家的优秀名单,就会对被挑选的孩子有更多的期望,这些期望会影响到孩子们的成长,使其朝着我们想要的方向发展。罗森塔尔效应的背后是学生向师性心理特点的体现。当学生发现自己好像被教师所期待,也就意味着学生意识到自己被教师贴上了积极、优秀的标签,那他们就会努力地向标签靠拢。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获得很大的进步。教师将自己对学生的积极暗示和影响传递给学生,那学生就会朝着积极的方向努力转变,获得成功。
  值得注意的是,罗森塔尔效应证实了学生的大量潜能可以得到开发,但需要教师正确积极的引导。教师给学生贴标签时要慎重,尤其要避免消极的、负面的标签,因为学生对自己的归因不仅仅来自客观的成绩,更多地来自教师主观的评价。
  二、利用同辈群体效应,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高中年级的学生处于青春期,他们生理的加速发展使其有了成人感,产生摆脱长辈和老师的强烈意愿,而更愿意和同龄人交朋友。同伴群体对学生的影响作用在逐渐增强,到高中时期,同伴群体取代了父母、他人,成为高中生心中的重要他人。小伙伴们年龄相仿,兴趣相投,学生不愿意和父母老师沟通,但却会轻易向好朋友敞开心扉。
  同辈群体效应具有双面性。一方面,如果学校所倡导的教育理念被同伴群体所接纳和践行,就会潜移默化地对群体中的学生产生正面的影响和作用;另一方面,如果同伴群体的风气不正,就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同辈群体效应的应用需要一定的教育智慧。同辈群体里的榜样力量是巨大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同辈群体效应,号召同学们向正面榜样学习,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同时也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同辈群体效应会产生一定的舆论压力和环境影响,比如学生一些不良的言行举止在群体压力下会有所收敛和改变。同辈群体营造的环境也可以帮助教师塑造学生的正面行为。
  三、利用首因效应,给学生留下良好印象
  首因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先前获得的信息作用会更大,首次获得的印象会比其他时间获得的印象更深刻。
  首因效应其实反映的是时间因素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人们对其他人印象的形成有两次特别重要:第一次和最近一次。先前输入的信息作用远大于其他次,被称为首因效应。最近一次或最后一次印象特别深刻,则被称为近因效应。第一次印象非常深刻,远超其他任何次,我们会将对其他人的第一印象固定下来,而且第一印象还会持续发生作用,继续影响我们对其他人的看法。
  首因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第一印象是非常强大的,我们要重视第一印象。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也是如此。教师和学生首次接触时,应该争取给学生留下好的第一印象。比如在首次上课时,学生会从各个角度观察、评价教师,从教师的穿着上判断教师是否严厉苛刻或温和可亲,从教师的言行举止上判断教师的性格与业务水平。
  学生会对第一次见面的新教师有新鲜感,会特别留意教师的一言一行。并且第一印象的形成还会影响接下来教师和学生的相处。教师应该重视第一印象的作用。好的第一印象可以帮助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获取学生的信任。学生对教师的良好印象可以为以后的教育教学奠定基础。
  除了首因效应的积极面外,我们也要看到该效应的消极面,过于相信第一印象也可能带来片面的评价。这就需要教师不能过分放大对学生的首因效应,以免影响到以后的师生关系。因此在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过程中,了解和研究学生是必要的,也需要教师用心关爱学生,一视同仁,避免轻率评价学生。
  四、正确对待刻板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人们在生活中常常会产生刻板效应,比如认为男性就应该强壮刚强,女性就该温柔似水、小鸟依人。而在教育教学中刻板效应也比较常见,教师观察学生的时候,会有意无意地将学生分门别类,并且把分类的群体特征归结到每一个人身上,认为每个学生都是如此。
  平时成绩较为落后的学生,在老师眼里是“差生”,一旦某次考试成绩有进步,有些老师就会认为该学生存在考试作弊的嫌疑,这是因为老师对学生已经形成刻板印象,没有意识到学生也是会进步的,学生的水平并非一成不变的。如果教师依旧以原来的眼光看待学生,很容易造成偏见。
  刻板效应的产生是因为个体希望能够以经济、概括的方式来形成印象和进行评价,我们要正确对待刻板效应,充分发挥刻板印象的积极作用,避免其消极作用。教师应该把握学生身上共同的、典型的群体特征,也应该意识到每个同学都是不一样的,都有自己的特点。
  五、利用饿猫效应,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心理学家桑代克通过餓猫出笼实验提出了完整的学习理论。他将饥饿的猫放进笼子里,而将鱼放在笼子外面,饿猫为了吃到鱼就想要去开笼子,但并不知道如何才能打开笼子,只能在笼子里到处胡乱尝试,直到偶然一次猫碰触了事先设计的开关,打开笼子并且吃到了鱼。
  随着时间推移,饿猫尝试的次数越来越多,而开笼所需要的时间越来越少。桑代克的实验反复做了多次,最后可以达到饿猫一放进笼子里就能熟练打开笼子吃到鱼的效果。饿猫效应揭示了准备律这一教育规律。准备律是说学生在学习之前需要学习动机,就像猫觉得饿了才会试图打开笼子,饥饿感产生求知欲,理想诱发学习动机。如果是只吃饱的猫,就没有开笼子的动机。
  我们通过饿猫出笼实验发现,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像饿猫需要鱼一样渴望学习,是所有教育教学问题的开始。在当前教育的大环境下,尤其是高中学生面临着高考的升学压力,不少教师陷入了盲目追求分数的怪圈,忽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心理感受,反而加重学生学习的负担。
  教育只考虑分数,而不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非常可惜的,我们要试着利用学生对知识的渴求,让学生保持一定的饥饿感,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就要求教师通过一些接近现实或较为有趣的内容吸引学生的目光,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
  参考文献:
  [1]范树成.运用心理效应提高教育实效性[J].思想教育研究,2011(8).
  [2]李永龙.运用心理效应,巧施教学策略[J].基础教育参与,2010(10).
  [3]倪和方.浅谈教学中的心理效应[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3(9).
  [4]陈晓燕.浅谈各种心理学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读写算,2012(45).
  [5]姚本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73.
  [6]刘儒德.教育中的心理效应[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8.
  责任编辑:丁 蔚
其他文献
终身学习时代背景下,宁波广播电视大学自主研发全媒体教材,发放给终身学习者。以《说好普通话》全媒体教材为例,为调研对其满意度情况,自制满意度问卷对102位宁波社区大学老
冷光牙齿漂白术是使用专用牙齿美白剂,通过冷光美白仪照射,对氟斑牙、四环素牙等着色牙进行漂白的技术。冷光牙齿漂白术克服了传统牙齿漂白术存在的疗程长、患者依从性差的缺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小学美术中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是指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制作,传递交流信息,美化生活及环境,培养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本文以"台历的设计"这一节课为
临床90%的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需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治疗,约27.9%~40.2%的ESRD患者在MHD过程中并发抑郁。目前MHD并发抑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与非药物治疗。第一代与第
【正】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中的宗教意识,长期以来一直是文学批评界关注的中心问题之一.对这一问题的不同看法,往往决定着对作家创作的总体的评价.评论者们往往站在不同的立场
本文以廉价原料尿素为前驱体制备石墨相氮化碳,研究其在可见光条件下对多种染料(罗丹明B、磺酰罗丹明B和亚甲基蓝)的光催化降解性能;考察pH、光强等因素对光催化降解的影响;利用原位红外光谱技术探究其降解机理。主要结论如下:(1)BET与SEM表征结果说明,高温条件下制备的石墨相氮化碳比表面积和孔容显著增大,微观结构由bulk块状转变为片层状。FTIR、XRD与XPS结果表明,催化剂高温制备提高了石墨相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应用于急性重症细菌性感染性腹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本院诊治的急性细菌性感染性腹泻患者120例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临
摘要:为加强疫情防控期间中小学线上教学和教研工作管理,2020年3月中旬,池州市教研室在先期启动高三、初三线上教学和省统一开展线上教学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了全市中小学线上教学问卷调查,经过对后台数据汇总分析,我们一定程度上掌握了本市线上教学新模式的运行情况和存在问题,就下一步线上教学及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 线上教学 问卷调查 数据分析  2020年3月11日—18日,池州市教学
当下中学作文教学,从总体来看,往往集中在写作方法的讲解这一层面,很多写作方法没有被学生熟练而巧妙地运用,因此也就不可能转化为写作技巧,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思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