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归来兮

来源 :中国三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fw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湖,记忆中最早的湖rn江陵县最偏隅的小镇沙岗,是我出生的地方.rn我所在的村子叫刘湖村,但等到七十年代中期我出生时,已不见湖了.1969年,村里挖了一条河——十周河.十周河流经彭家台,再汇入五岔河,直奔洪湖而去了.有了十周河后,便有了水利闸.再遇旱涝,也不太怕了.
其他文献
云南是野生菌的王国,几百种食用野生菌当中,究竟哪一种野生菌的受欢迎程度在云南排名第一?综合调查考证下来,虽然各地有各地的偏好,但有一种菌子在众多菌子里脱颖而出——鸡(瑽).rn鸡(瑽)是被云南官方志书最早记载的野生菌.从1455年即明景泰六年的《云南图经志书》开始,明正德年间的《云南志》、明万历年间的《云南通志》、明天启年间的《滇志》、清康熙的《云南通志》、清雍正的《云南通志》、清道光的《云南通志稿》、清光绪的《云南通志》,一直到民国时期的《新纂云南通志》,无一例外,对鸡(瑽)都有记载.
期刊
说起四大菜系中的川菜,就不能不提到成都.得益于两千年前建造的都江堰,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被称为天府之国.由于自然条件优渥、物产丰富,“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人民有大量时问和物产花费在美食烹饪上.在重庆直辖前的漫长岁月中,成都作为四川省会,荟萃了巴蜀各地的食材及烹饪方式.
期刊
云南所出的松茸一属,其实不止一种,有松茸、假松茸、青冈蕈、粗壮口蘑、黄黑褐口蘑几种,虽然外观粗看比较接近,细看却差别明显,对采集者和加工经营者来说,因为熟知并不很难辨识判断.rn20世纪70年代,我还在尾随“菌前辈”开始上山学着拣菌的那些年里,滇中一带的松茸还只是一种杂菌,甚至连个稍微正式些名称都没有,只能山寨鸡(瑽)的名号,等而下之叫做“臭鸡(瑽)”——该菌当时可以获得的最高待遇,可能只是偶尔被某根棍子幸运地扒开满头松毛,一见天日;更幸运些的,可能还会继续挨上一棍子或者一脚,短程旅行一下,避免生于斯长于
期刊
规矩为先谋定而动rn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rn右边是江水苍茫,左边是草木葱笼,在猇亭江边公园散步的人们,一定会被这样的美景撩拨诗兴.rn公园里,松下听涛、雨水花园、临江揽胜等多个分景错落有致,园中央,一座造型别致的雕塑格外“吸睛”,银色的圆规屹立在蓝色飘带上,寓意“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规矩立在母亲河上,表达着人们对一江清水永续东流的无限憧憬和美好展望.
期刊
滇中的昆明、玉溪、楚雄一带,菌季的开场标志无疑是见手青.云南百菌,关于吃菌子这件事情也会内卷——见手青不出场,不真正吃进嘴里,其它同期出现的菌子吃得再多,也不好意思对外宣称“吃着菌啦”.rn“吃着菌啦”,一句昆明常用口语,字面意思以外,一旦口风有变,转变成疑问句或是反问句,立刻凶神恶煞起来,程度相当于全国通用的“吃错药了”,经常用来向一切得意忘形、冥顽不灵的语言行为实施口头打击,情感内涵丰富,愤怒、讽刺、怜爱……都可能蕴藏其中.这句话里,“菌”所特指的菌子,就是见手青,云南人对这种菌子的复杂情感,由此可见
期刊
《左传》所记载的“江汉沮漳”中漳河,发源于湖北省南漳县薛坪镇三景庄,流经远安、荆门,但与发源于荆山众多注入汉江的河流不同,漳河与沮水在当阳合流为沮漳河后是直接注入长江的.的确,漳河是一条有个性的河流.在源头地区,充沛的水资源和漫山遍野的毛竹成就了历史上多家造纸作坊.岁月流转,龙王冲村的漳河峡谷中,至今仅留下最后一家古法造纸作坊.rn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所在,夜不闭户;一家与世无争的手艺人,守着自己的家业;一个完整的古法造纸作坊,呈现着古人的智慧.
期刊
世人都爱李白.今日可见,许培武爱得更加深切,有作于壁上为证.他1984年见到那本松浦久友撰写的《李白——诗歌及其内在心像》起,追寻诗仙足迹,临李白诗意之地,便成为步履不息的跋涉.
期刊
青头菌rn青头菌学名变绿红菇,云南菌季里一种很常见的野生食用菌,早年的价格平易近人,近年来因为安全可靠,价格连年上扬.rn青头菌上市很早,落潮很晚,6月起11月落,产量不小.青头菌的外观有点吓人,绿色的菌帽还带斑点,一副青面獠牙的面孔.但菌不可貌相,青头菌菌肉比较松散,胶质丰富,昆明一带喜欢配蒜片、皱皮辣子先炒再添水烩到汤汁浓郁,用来拌饭,堪称下饭神器;或者先炒再添水煮成菌汤,汤味鲜美清爽.高级些的做法,如菌帽酿肉,肉与菌柄切碎拌和后,酿入菌帽隔水蒸十几二十分钟,算道工夫菜.
期刊
民生为上、治水为要.水利兴则天下定,天下定则人心稳,人心稳则国运昌,国运昌则百业兴.回首过往,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史几乎就是一部治水史.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我国人民开展了波澜壮阔的大坝工程建设,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为宏大的大坝基础设施体系,彻底改变了数千年来中华大地饱受洪旱之苦、人民群众饱经用水之难的艰辛局面,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改善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谱写了中华民族治水史、世界水利发展史上的辉煌篇章.
期刊
石,一般是指由碳酸钙和二氧化硅组成的小型岩体,其形各异,质地坚固、脆硬,功用良多.从传说的女娲补天到精卫填海,从燧人氏的击石取火到山顶洞人的石穴群居,从绵延万里的长城到规模宏大的莫高窟,从雄伟的紫禁城到工艺精巧的赵州桥;无论是从脚下平凡的铺路石还是巍峨的纪念碑,无论是象征永恒的金刚钻石还是游弋在空中的细小沙砾;不论是海枯石烂,更不论是滴水石穿……世间几乎所有的平凡与伟大,高雅与平庸,瞬间与永恒,精彩与平淡,石头似乎都不曾缺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