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

来源 :作文通讯·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lw3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变幻的生命里,岁月,原来是最大的小偷儿。”岁月流年,一晃而过,好似一个神秘的小偷儿,不经意间偷走了时间长河中沉甸甸的传承,偷走了父母没有说出口的关爱,偷走了青春时光中那个单纯的、热血的自己……
  当然,岁月从不厚此薄彼,生活就是一种积累。当你凝望生活,轻轻推开记忆那扇尘封的门,你也会发现那些岁月偷不走的珍贵……
  请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写一篇600至800字的文章。

题解


  这道作文题把岁月比作神偷,写出了时间的流逝,也提醒我们收藏珍贵的记忆。在选材构思时,我们可以从生活的细微处找到切入点,可以是上小学时用的一个旧书包、一盒没用完的蜡笔、一件珍贵的礼物,也可以是陪伴自己长大的一棵树、一种声音和一本童话书,还可以是展现国家改革开放进程的老物件。总之,同学们要在这些事物上凝聚情感,表达自己对亲友、老师的深厚情感和真挚的家国情怀,表现自己成长中的思考。从文体上说,这道作文题更适合写记叙文。同学们可以通过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和引人入胜的细节描写,展示自己在岁月流逝中的成长感悟。

学生例文


  消逝的声音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永兴学校初中部王俊逸
  指导教师文怡希
  咚、咚、咚……
  熟悉的声音,从白墙黑瓦的巷子那头传到这头。每到此时,家家户户都会有人冲出大门,一眨眼工夫,巷口就人头攒动,喧闹声从黑瓦白墙的那头传到了这头。
  挑担子的中年货郎放下担子,不停摇晃着手中的拨浪鼓。他的身边围满了看热闹的人:小孩子在担子的那头隔着玻璃对担子里的糖果玩具指指点点,时不时央求大人付钱;老人挎着一篮子的鸡毛、鸭毛和甲鱼壳与货郎讨价还价;姑娘们则拿起担子里的头饰,不停地在头上比画着,和同伴叽叽喳喳……
  太阳落在西山头,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货郎慢慢蹲下身,扛起减轻了许多分量的担子,笑容满面地赶去下一个村子,手中又不停地转动着拨浪鼓。
  咚、咚、咚……
  不知过了多久,小时候的村子变了模样:水泥路代替了砖石路,家家户户的木门换成了锃亮的不锈钢门,路边的电线杆多起来了,村民们开着汽车在水泥路上来来往往。
  两鬓斑白的货郎仍挑着沉甸甸的货担走进撤村新建的居民区,他的肩膀明显下凹。望着街道上不同的景象,他重重叹了口气,感慨身边不再有人围着,更听不到那些喧闹声。姑娘们在服装店里拿着衣服比来比去,仍争论着这个怎么样,那个怎么样;小孩子们则在玩具店里笑得前仰后合……
  这个场景曾经多么熟悉,又多么陌生。他手中的拨浪鼓也渐渐摇不动了。
  他放下担子,倚着一根电线杆,用手揉揉凹陷的肩膀,深深吸了口气,蹲下身,挑起担子离开了。那微弱的拨浪鼓声在嘈杂的街道里渐渐消逝。
  咚、咚、咚……
  教师点评
  小作者通过描写一位挑担子货郎的故事,揭示了传统生活方式的逐渐消失。阅读此文,我们仿佛走进了那条白墙黑瓦的小巷,感受着热闹的小巷生活和温馨的人情味。文章用对比手法讲述新时代小人物的喜与忧,同时以货郎的坚守号召同龄人积极关注那些被遗忘的民间文化,思考城市化发展中如何保护珍贵的历史记忆这一主题。(文怡希)
  岁月偷不走的枣树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永兴学校初中部陈柯琪
  指导教师丁玲琴
  奶奶家的院子里长着一棵枣树。
  它没有笔直的树干,甚至长得歪歪斜斜,有些难看。它也没有豐硕的果实,一年只结几颗枣。我不明白奶奶为什么留着它,一留就是十多年。细细想来,枣树比我还大几岁。
  曾几何时,一把摇椅、一片树荫、一台老旧的收音机陪伴着我美好的童年。那是我最珍贵的记忆。

  童年时的每个暑假,奶奶和我坐在枣树下,阳光穿过树叶缝隙映在我们身上,坐在摇椅上的奶奶拿着一把大蒲扇,惬意地听着收音机。那棵枣树不知是被收音机里的声音吸引还是因为风儿的吹拂,树叶发出“沙沙”的声响,似在拍手叫好。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那段时光似乎格外短暂,时间很快流逝。如今的我已长大,那些记忆已有些模糊,唯一深深印在脑中的只有那棵枣树。
  升入初三后,我没时间回老家,心里一直惦记着它。
  前几天回到奶奶家,我迫不及待地跑过去仔细观察,它的树干和树枝的外皮长着一道道深深的沟壑,像极了老年人饱经风霜的脸。
  “在看什么呢?”奶奶笑着问。
  “奶奶,这棵枣树……”
  “知道,它有些年头儿了嘛。”奶奶抬头望了望那棵枣树。它仍那么矮小,树干还是不够直,歪歪斜斜的,虽然不起眼儿,可我看见它感觉特别亲切。
  “当年栽种时,它才这么高。”奶奶笑着用手比画着,“你爷爷和我那会儿种的,没想到,一眨眼二十多年就过去了。”奶奶伸手摸了摸树干,好似见到亲人一般。她的脸上也布满皱纹,就像那棵枣树一样。奶奶又说:“它是我这二十多年的生活见证啊。”
  那棵枣树承载了亲人们太多欢乐的时光。那一道道的沟壑,像是留给我们的生活记忆。无论春夏秋,它一直这样默默陪伴着亲人们。
  岁月偷走了太多东西,但永远偷不走那棵“枣树”。
  教师点评
  流逝的时光可以带走很多,也可以沉淀更多。小作者性格细腻敏感,以奶奶家院里的一棵枣树为线索,寻找童年的美好记忆,描写“我”与奶奶的亲情和成长的收获,情感表达真挚深沉。此外,作者擅长以细节描写表现生命里的美好瞬间,一棵枣树、一把摇椅、一把大蒲扇都具有特别的韵味。文章还通过枣树的模样生动呈现岁月的痕迹,并与奶奶的对话相融合,达到了借物喻人的艺术效果。(丁玲琴)   外婆的花头巾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永兴学校初中部陆妤涵
  指导教师陈雪勇
  “小花头巾头上戴,真呀真好看……”熟悉的歌声传来。
  “哎呀,妈,快拿下来。”又是熟悉的、责备的语气。
  我坐在沙发上,看着外婆与妈妈争夺那块泛黄的、花色已模糊不清,甚至还带着点点霉斑的花头巾。自从外婆患了老年性痴呆症后,家里就经常出现这样的场面。外婆把花头巾叠成三角形,套在头上,仔细地打好结,再将褶皱抚平。妈妈见她又戴上了,赶忙走过去扯下来:“妈,这多脏呀!”可外婆用足力气,执拗地一把推开妈妈,又仔细地将头巾上的褶皱抹平,戴端正后还系紧下巴上的结。妈妈拗不过,只好叹着气离开了。而外婆则像小孩子似的得意地扬了扬头。
  那天,外婆坐在椅子上发呆,妈妈和我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外婆突然冲过来,一把抢走妈妈手中的遥控器摔到地上。妈妈吓傻了,目瞪口呆地看着破碎的遥控器在地上打转儿。
  外婆紧紧抓住妈妈的双手,好像要将那纤细的手腕生生折断,急切地说:“东西呢?在哪里?在哪里?在哪里?”妈妈一头雾水,站在原地不知所措:“什么东西?”
  外婆也不回答,立刻摔东西。她一边摔,一边大喊:“在哪里?!在哪里?!”妈妈见外婆这样疯狂,声调提高了几分:“你到底在找什么啊?!”外婆吓了一跳,突然像小孩子一样蹲下来,哭着说:“不见了,囡囡的头巾啊!”
  外婆把鼻涕眼泪全抹在脸上,布满皱纹的脸像垃圾场,这里一片,那里一坨。妈妈毫不嫌弃,抽出纸巾,蹲下身捧起外婆的脸,一点点擦去那些脏东西。她动作轻柔,双眼红肿,眼泪抑制不住地往外流……妈妈擦干净外婆的脸,将她扶回房间休息。
  转天,妈妈早早去上班了。我走进客厅,看到外婆正坐在昨天的座位上望着窗外。与昨天的疯狂不同,她的嘴角挂着一丝微笑,目光流露出无限柔情,就这样静静坐着,面对阳光的双眼慢慢溢出点点泪光。我想也许阳光太刺眼,连忙走过去,打算拉上窗帘。
  她的头上,那块泛黄的、带着点点霉斑、褪色的花头巾一下子闯入我的眼帘……

  教师点评
  本文亮点很多:其一是敏锐的洞察力。妤涵同学通过外婆的花头巾这一线索表现了温暖的亲情。岁月偷走了外婆的记忆,却偷不走亲人的体谅和关怀。其二是巧妙的构思能力。文章以歌谣开头,引人入胜;文末,褪色的花头巾再次出现,事情將如何发展?文章结尾出乎意料,给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韵味无穷。其三是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生动的比喻、传神的细节描写扑面而来,展示出小作者深厚的写作功底。(陈雪勇)
  片段一
  如今,曾坐在琴凳上的人要参加中考啦!一年没弹钢琴,甚至连琴盖都没打开过,你问我“钢琴梦”,钢琴上堆满的各种教辅资料就说明了一切。其实,不为学习繁重,也不为琴曲难练,更不为父母逼迫,归根结底是岁月偷走了我心中最真实的东西———热血,我已不再是冲动的小女孩了。
  可我不甘心,总想把岁月从我这儿偷走的热血,在今年6月后再倾注到钢琴上。我相信“热血”一定会回来。岁月,你好意思再偷吗?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永兴学校初中部金倚帆
  片段二
  我试过逃跑,可被抓了回来,等待我的又是没完没了的监禁。匈奴人妄图给我找一位妻子,我啐了一口唾沫,不屑一顾。
  当李大将军出现在我面前时,我愣住了。耳畔传来匈奴人放肆的笑声:“你们的大将军都归降了,你还死守着作甚?”刹那间,我火冒三丈,用快要喷出火焰的目光怒视他们:“苏某生为大汉人,死为大汉鬼,容不得你们践踏分毫!”说完,我立刻把早已脱光毛的汉节紧紧握在手中。
  “真是不识趣!”
  其实,我每天都在等,我相信大汉会再派使节,但我怕自己等不到那一天了。恍惚间,我沉入梦乡,不知过去多久,耳边忽然传来一阵喧闹声。我翻身而起,只见远方走来一队人马,那随风飘扬的旌旗上,赫然出现了大大的“汉”字……
  岁月偷走我太多的东西,偷不走的是那颗为家国跳动的炽热的心。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永兴学校初中部张榆函
  片段三
  那晚特别冷,寒风呼啸,我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昏暗的夜色掩盖了我的落寞和伤心,真希望这暗夜能紧紧包裹住我。我拭干眼泪,发现前方的路被灯光照亮了,那灯光一直跟随我到了我家楼下。我明白,那是父亲打开了车灯,他不放心,一直慢慢地行驶在我的身后。
  第二天,父亲对我说:“媛,你长大了,我们能为你做的,只是你在暗夜里前行时,照亮你脚下的路,剩下的就靠你自己了。”岁月流逝,父母已两鬓染霜,为我照明引路的机会越来越少。我希望有更多这样温暖的日子,哪怕父母严厉批评我,我也能感受到满满的爱意。
  此后,那道灯光总出现在我眼前,在寒夜里带给我温暖,让我有了坚持的勇气。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永兴学校初中部凌圣媛
  素材一
  “七七事变”后,大数学家华罗庚从待遇优厚的英国回到抗日烽烟四起的祖国,不图名利,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46年2月,他应邀赴苏联访问;同年9月,他前往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访问。1948年,他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一流数学家,并被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聘为正教授,但是国外生活多年的时光也不能偷走他对祖国的思念与热爱。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华罗庚毅然放弃在美国的优厚待遇,带领全家奔向祖国的怀抱。
  素材二
  1948年初,人民解放战争进入最后阶段,6月,北平学生掀起了反对美国扶植日本军国主义的运动。此时,朱自清身患重病,又无钱医治,但他毫不犹豫地在写着“为表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我们断然拒绝美国具有收买灵魂性质的一切施舍物资,无论是购买的或给予的”的宣言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朱自清的气节与尊严,是再艰难的岁月也无法偷走的。
其他文献
我上学的那个年代,流行着“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观念,从老师到家长并不鼓励孩子们多读课外书,他们一致认为,与其看“无用”的“闲书”,不如多“啃”几个英语单词,多做几道数学题来得实际。我那时是个十来岁青头白脸的少年,面对索然无味的课本,为打发无聊的课堂时光,将小说摊放在膝盖上,从课前读到课后,从上学看到放学。看闲书能上瘾,在学校没读完的,回家接着“下回分解”。  我家的老屋是座两层多进的江南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作  大自然景物千千万万,丰富多彩。我们总是喜欢写那些自己熟悉和喜爱的景物,并在描绘时将自己的情趣寄托于景物中,使它们充满勃勃生气。  在《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中,作家在描写景物时,或写其颜色,或写其声音,或摹其形状,营造出别具一格的环境,创造出诗情画意的小说艺术效果,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示范。  一描写有特点的物品,烘托人物形象的性格  探春素喜阔朗,这三间屋
“烂醉如泥”一词最早出自《后汉书》。掌管宗庙礼仪的官员周泽,以身作则,常常斋戒后睡在斋宫里。他的妻子怜惜他年老多病,来探望他。不料周泽见到妻子,非但不感激妻子的慰问,反而大怒,以妻子触犯了斋戒期间禁令的名义,将妻子下狱。当时的人很同情周泽妻子的遭遇,写了一段话表达同情和怜悯:“生世不谐,作太常妻,一岁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斋。一日不斋醉如泥。”意思是说周妻命不好,嫁给太常周泽做妻子后,一年三百六
你是山中的穿林風  漫步掠过大自然的眉眼  在雨的唱和中缠绵着梦  你是清风里的草香  落叶拥着你的媚  花蝶在盘旋中流泪  日光拂过树梢  那轻柔,那婆娑  你是生机  万物的光芒你捧着  你是烂漫,瑰丽  你是纯纯的云烟  你是一寸一寸的爬蔓  你是林中呦鸣的鹿  你是伤,是梦  是重生  你是山中的穿林风
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南联邦的罗伯特·爱德华·李将军由于英勇善战,屡立奇功,成为南方人的精神领袖。然而,胜利的天平最终倒向了北方。为了保存实力,避免更大规模的伤亡,罗伯特将军无奈地选择了投降。  代表南联邦签字投降后,罗伯特深感屈辱,暗下决心:一旦时机来临,他一定要东山再起。然而,当他怀着沉闷又不甘的心情回到他热爱的南方时,眼前的景象却令他震惊:历经战火蹂躏的南方早已面目全非,满目疮痍。许多骄傲的南方
福建省三明市列东中学一年一度的科技文体周开始了,同学们走出教室,在创造的海洋中畅游。跳蚤市场、才艺演出、英语节、学科竞赛、趣味运动会……同学们开动脑筋,大展拳脚,展现别样风采!  我们了不起  福建省三明市列东中学初二宋海若指导教师 雷碧玉  这届科技文体周的“英语节”可谓我们班“有史以来”最轰动的英语节——我们要表演一场英语短剧!作为演员之一,我自然难掩兴奋之情。   “请看初二12班带来的英语
骑车记 孙天琛  伴随着春天的脚步,各种共享单车仿佛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天津的大街小巷。黄色的ofo、绿色的酷骑、橘色的摩拜,如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将津城装扮得更加美丽。  那天我陪妈妈逛街,一路上看见许多人骑着小黃车、小绿车或小橘车来来往往,又环保又省钱,还没骑过共享单车的我也特别想骑。可找了半天,都没发现一辆空车。正当我灰心丧气时,路边停着的一辆小黄车闯入我的视线。总算找到啦!我赶紧跑过去,生
他叫阿列克谢·阿尔希波维奇·列昂诺夫,俄罗斯人。1965年3月18日,他穿着白色航天服,完成了人类史上的首次太空“出舱”,成为太空行走“第一人”。那次太空行走持续十多分钟,说起来短暂,却九死一生———列昂诺夫的航天服出了故障,膨胀起来,进不了飞船的门。为了回舱,他不得不降低航天服内的压力,幸好处置及时,没有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剧。  其实,每一次太空之行都激动人心,也充满了危险。人类在走向太空的过程中
刘家坡是老家的一个地名,那里居住着我的族人。民国年间,为躲避战乱,族人从湖南迁徙过来。刘家坡有一户人家,书香门第,辈分要比我们高很多,他家的人我们要称为太公或者老太。这户人家每一辈都会出几个有出息的人,而且都刚正不阿,具有士大夫的气节与抱负。到了我这一代,他家的读书人就数殷最好学了。  殷的父亲是旧社会的书生,解放战争时期任村里的会计,分管村里的大小事务,由于他名字里有一个“薛”字,人们称他为薛会
题目  在这个冬天,没有哪句话像这一句让人感同身受: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春天意味着希望,意味着活力、朝气和阳光。春天像一粒种子,只有种下了,才会有希望,才能有收获。“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不管前路多么艰辛,只要我们拥有一颗火热的心,有打不败的精神,就能使大地处处铺满绿意。自然规律告诉我们:春天可能会迟到,却永远不会缺席。  请以“春天”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