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激光器非典型宏通道水冷散热系统设计

来源 :红外与激光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ahui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散热系统展开设计研究.首先,对水冷散热系统的流体通道中的冷却液进行了流体分析,结果表明在传统矩形流体通道结构中,冷却液在进液口处和弯度较小处容易产生湍流空洞.湍流空洞不仅会产生空泡腐蚀效应,还会导致靠近热源的上层冷却液填充不充分,降低系统的散热效率;其次,在传统流体通道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非典型宏通道结构的优化模型.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Fluent分别对散热模型的分布和激光器模块器件的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流场结果表明优化模型中冷却液流动时没有湍流空洞产生,散热系统可靠性更高,冷却液在流体通道的上层填充效果更好,同时解决了传统模型中流体在局部流道中流速缓慢的问题,使散热系统具备更良好的散热性能.接着又通过温度场仿真结果得出,优化模型搭建的散热系统工作时激光器最高温度可降低2℃,且热源1上温度更均匀,热源3上温度降低1.25℃;最后,在激光器满功率输出情况下进行的散热实验对比,获得的实验数据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
其他文献
考察了玻璃纤维、滑石粉、云母、玻璃微珠和硫酸钙晶须等填料对溴锑(十溴二苯乙烷/三氧化二锑)阻燃尼龙6(PA6)的相比电痕化指数(CTI)的影响,发现滑石粉能明显提高溴锑阻燃PA6的CTI.随滑石粉粒径的减小,溴锑阻燃PA6的CTI有增加的趋势;用1.6μm的滑石粉,其添加质量分数为20%时,溴锑阻燃PA6的CTI最高可达375 V.
研究了PCL(聚己内酯)在PCL/PLLA(聚左旋乳酸)共混物或共聚物中的结晶行为,结果表明:PCL与PLLA为不相容体系,共混物在80℃热熔结晶后仅出现轻微相分离,但在180℃熔融后则出现明显的相分层;共聚物由于存在化学键作用,相分离现象不明显,但PCL结晶受限比共混物更严重.基于PCL与PLLA不相容的特性,通过2种不同的方法分别制备了PCL/PLLA双层膜和叠加膜,研究发现:在双层膜中由于两膜界面处存在部分混溶,导致PCL膜形成规整的环带球晶;叠加膜由于不存在界面混溶,只能形成普通黑十字消光球晶.
以碳纤维(CF)、玄武岩纤维(BF)、聚丙烯(PP)为原料,再与增容剂、抗氧剂混合制备改性PP粒料.讨论了 CF/BF复合纤维含量、CF与BF的配比、增容剂用量、抗氧剂用量、纤维添加方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F/BF/PP复合材料中复合纤维的质量分数以20%~30%为宜;复合纤维中CF含量的增加能提高复合材料的强度,但其含量过高会造成降解性能下降和加工困难;增容剂的质量分数以不超过15%为宜;抗氧剂的质量分数以0.50%为宜;BF与PP预先混合造粒,然后再与CF混合造粒得到的复合材料性能较
采用离子型聚合物(SurlynTM 离聚物)对玻璃纤维(GF)增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复合材料进行增韧改性,研究了离聚物含量变化对PBT/GF体系热学、结晶、力学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离聚物后PBT/GF复合材料的强度和韧性均明显提高,其中w(离聚物)为5%时冲击强度达到最大值,与未添加离聚物的体系相比冲击强度提高了34.5%;随离聚物含量的增加,PBT/GF体系的力学性能先增加后降低.结合差示扫描量热(DSC)和同步辐射小角X射线散射分析发现,添加少量离聚物时,对PBT/GF体系可起到促
我国医疗资源稀缺且分布不均,大量病患拥至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三甲医院异地求医,为当地医院带来医诊压力的同时,病患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病患及其家属在医院周边租住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也日益严重.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等方法进行信息收集,掌握异地就医低收入群体的暂居载体选择,进而聚焦暂居环境中的内部居住环境和外部空间环境两个主要方面,利用模糊评价法进行低收入群体暂居环境使用主体满意度评价,深度剖析暂居环境问题.从政策性与实施性两个方面提出优化暂居环境的建议.为提升异地就医低收入群体来京的就医效率与生活质量提供思路.
介于城市开放空间所具有的公共属性,对其包容性的研究不仅要聚焦于空间对弱势群体的包容性,还应当考虑空间中各类使用者之间的包容性关系.使用者对于空间各类功能的需求差异及差异程度是研究该层面包容性的关键.需求差异的定量化研究是城市开放空间包容性从理论转向实践的重要依据和过程.利用AHP分析方法来探析需求差异由定性研究转化为定量研究的方法.通过以示例场地中青年、中年和老年需求为例,介绍了AHP分析对于城市开放空间包容性研究的方法及运算步骤.并得出了场地对于三类群体相对的适宜性程度、适宜性程度差异和三者对于场地中各
目前我国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沿用城市标准,然而农村空间格局、规模结构、人口组成及产业业态等与城市存在很大差异,简单套用城市标准已经造成诸多问题.该文选取典型近郊村杭州市余杭区S村为样本,通过田野调查、地图描点等方法调查并归纳“核心生活圈”内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特征,发现农村设施资源配置形成核心化趋势,社交心理距离成为引导农村生活圈界定的分级标准;广泛存在设施闲置现象,以及大量尚未纳入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却被村民广泛使用的频用设施与空间.进而提出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应照搬城市社区的配置标准,而需要兼顾基本生活服
该文从园林“因借体宜”的造园思想出发,结合改造实例,研究造园法在工业遗存改造中的应用.案例选取大舍建筑事务所在黄浦江滨江的三个工业遗存改造方案,分别是龙美术馆(西岸馆)、艺仓美术馆、民生码头及八万吨筒仓.三个方案皆处江畔,功能近似,改造思路有共通之处.该文从“因”“借”“体宜”三个方面分别对其展开分析,归纳总结造园法在工业遗存改造项目中的具体应用方法,探寻此法能否对工业遗存园区改造思路有所启发,以及在改造工作中如何系统运用.
该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以及实际走访调研,发现当前国内住区针对儿童室外活动空间设计的关注度较低,经梳理归纳,提出了住区儿童友好型室外活动空间的规划设计策略,该策略分别从活动区域的布局、道路与活动场地的关系、安全性规划设计原则、小品设施的选择以及室外活动空间的舒适性五个方面展开论述.最终将本次的研究成果运用于居住区规划设计方案,以期对国内居住区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与借鉴.
岩庙是作为世界遗产的武当山建筑群中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该文选取武当山凌虚岩作为研究实例,首先通过田野调查,采用摄影测量手段获得岩庙及其所处自然环境的三维数据模型,随后对凌虚岩的空间格局进行分析,利用基于GRASSHOPPER平台的LADYBUG软件对其进行冬至日和夏至日的日照环境模拟,分析其所处自然日照环境的优劣性,指出明朝永乐大修使岩庙的使用功能以及人的生活场景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