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贤乔木佚事

来源 :同舟共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ha123456he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贤胡乔木(1912—1992)是江苏盐城人,虽然按当下的区域划分,乔木出生地是盐城市所属盐都区张本村人,我是该市所属建湖县人。但在清代及民国年间,盐城地域辽阔,1942年新四军挺进盐城,建立抗日根据地,为便于管辖,开展游击战争,从盐城县中分出建阳(1950年因与福建建阳县重名,国务院令改名,县政府召开座谈会,因县属建阳镇,是南宋民族英雄陆秀夫故里,县治所在镇名湖垜,故改名建湖县)、射阳、南阳(即今大丰等县)。余生也晚,知道乔木大名,是解放初上初中时,政治课必读教材是乔木著的《中国共产党三十年》。授课老师是盐阜地区著名的教育家、老共产党员杨学贤先生(已故)。他告诉我们,乔木是党内大秀才、理论家、毛主席的秘书,《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就是他加工整理成文的。又说,值得我们骄傲的是,我们盐城有二乔——胡乔木、乔冠华(乔冠华是建湖县乔家舍人)。胡乔木原名胡鼎新,后改名乔木,乔冠华也写得一手好文章,笔名也是乔木。毛主席曾问他俩,谁先署“乔木”这一笔名写文章的?胡乔木回答是他,毛主席便勸乔冠华以后别用这个笔名了,他自然遵命。教我们英语和生理卫生课的蔡仲勋老师(已故)也曾在课堂上说:胡乔木的父亲胡启东先生(1885—1957)与我很熟,三十年代时我们曾在盐城县政府主持下续编盐城县志,在一个饭桌上吃饭,他为人谦和,学问好,诗也做得好——有其父必有其子,难怪胡乔木文章写得这么好,他有家学渊源嘛。从此,乔木的名字,便深深地留在我少年时代的记忆中。
  1979年春节刚过,我奉调至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乔木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兼任中国社科院院长。当时,邓小平强调批判封建专制主义残余对党和国家的危害,乔木曾派秘书来找历史所所长侯外庐先生,要他开一个批判封建专制主义的基本参考书目。侯老病得很重,无能为力。他的秘书、思想史研究室主任黄宣民先生与我有私谊,跟我说:王兄,你读书多,请你帮忙开一个书目。我答应了,很快开了书目,有二十多种。我并未具名,因此乔木并不知道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研究人员。1979年秋,我在院写作组办的内刊《未定稿》上发表了《“万岁”考》。《未定稿》当时由原《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林韦主编,李凌(曾任西南联大地下党支部书记、《空军报》理论部主任)担任编辑部主任,王小强、王小鲁当编辑。时任社科院副院长兼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邓力群主管《未定稿》,发行从原来的一百多份到后来的一万多份,影响很大。最早提倡包产到户的文章,就是《未定稿》发表的。后来我到了一些省市才知道,一些地方宣传部门领导,实际上是把《未定稿》看成党中央的一个窗口。《“万岁”考》发表后,很多省份凡是恢复了社联机构的,都在其内刊上转载此文。这年10月号的《历史研究》经主编丁伟志事先来电,征得我同意后,公开发表此文,香港的《大公报》很快也用显著版面刊出,台湾的《中国时报》还发了消息。乔木读了此文后,显然是赞赏的,亡友理论家张显扬是我院第一次党代会代表,他告诉我,乔木在党代会上作报告时,强调要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并说:“王春瑜同志写的《“万岁”考》,就是批判封建专制主义的好文章。”我听了当然高兴。
  乔木位居要津,我见到他本人一共两次。一次是1979年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纪念五四运动”大会上,一次是该年10月在同一场合召开的我院庆祝国庆30周年学术讨论会上,乔木都坐在主席台上。前一次我因事迟到,位子都满了,只好坐到第一排。说来有趣,第一排只坐了一个人,就是邓力群副院长。我坐到他身边后他笑了笑,本来以为他会批评我,这也可看出邓老待部下、年轻人的厚道。邓老后来曾筹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馆,拟放在国家图书馆内,但遭到该馆的抵制。(笔者按:我所同事元史学者杨讷后调至国家图书馆任副馆长,告诉我他当面拒绝邓力群的要求,邓很生气,事后通知主管部门,解除了其副馆长的职务。)后在地安门西大街的旌勇里成立了当代中国研究所,邓老把参加他主编的《当代中国研究丛书》的作者都调到所里去,享受厅局级待遇,每人都配有电脑,真不啻享如天之福了。邓老现已一百岁,双目失明,躺在北京医院北楼的高干病房里,享受副总理级待遇,看望他很麻烦,我只好望门止步。
  邓力群对乔木非常尊敬,说乔木很有思想,学问很大。但胡耀邦、胡启立、张光年都说过:“乔木一日无君则惶惶如也。”同时,乔木对耀邦的学问未免太小看了。近来我去拜访李锐老人,请他为攀枝花市“大三线纪念馆”题字,闲谈中他不无感慨地说:“耀邦为人太老实。”一次乔木给耀邦打电话,说:耀邦,你只有小学文化(按:耀邦跟着表哥杨勇参加红军时,是初中文化),你写文章,先寄给我,经我修改再拿出去发表。乔木此话相当不妥,耀邦是个刻苦读书并博览群书的人。1975年,他被“四人帮”靠边站,闲居多暇,特地来到我所向侯外庐先生借了其大著《中国思想通史》(共四卷),从头至尾认真读了一遍。该书枯燥无味,耀邦竟读来津津有味,真让人佩服。从我而论,也算一名史学家,只看了这部大书的第四卷明清部分,而且因学术观点不同(我不赞成中国市民阶层及其启蒙思想说),也未读完。
  乔木学问固然很好,但也有其局限性。他大概受胡适、鲁迅影响,认为并无施耐庵其人。因此,当上世纪80年代苏北兴化、大丰发现了出土的《施廷佐墓志铭》、施满家的《施氏家谱》等文物史料,证明确有施耐庵其人时,我闻讯,在时任所党委书记梁寒冰(“文革”前任华北局宣传部部长)的支持下,开了所介绍信,到兴化、大丰作了实地考察。之后写了《施耐庵故乡考察散记》,刊于《光明日报》,文章几乎占一版,很醒目。乔木因根本不信有施耐庵其人,也派了文学所的刘某去调查,返京后,此人竟给乔木写了一封信,造谣说我去苏北的大丰、兴化调查,是胡乔木派来的。乔木信以为真,把此信转给文化部代部长贺敬之,贺让与他熟稔的我的好友冯其庸老大哥告知我此事。冯老对我调查、发表考察记都是支持的。我素来刚正不阿,“说大人则藐之”,义正词严地给乔木写了一封信,说明真相,并说:“我从来不打别人的旗号,也用不着打你的旗号。我不排除到法院起诉刘某。”我将此信交院办公厅转乔木,他收到后,自然是不了了之。   还值得一提的,乔木让文化部通知大丰、兴化政府,把文物、史料拿到北京,由其老同学文学所的余冠英研究员主持鉴定会,把历史所、考古所撇在一边。余先生是研究楚辞的专家,对明清史、考古并无素养,他主持的鉴定,能有什么学术价值?更有甚者,乔木还亲自打电话给江苏省领导,阻挠大丰建立施耐庵纪念馆,主管文教的柳林副省长置之未理。还有一件事,更令我大惑不解。上世纪80年代建湖县的一位副县长,来京找到乔木家中,请他支持陆秀夫纪念馆。乔木竟说:我从未听说过陆秀夫跟建阳镇有什么关系,拒绝支持。其实,早在明代,盐城就建有陆公祠(今犹存),在大街上竖有陆秀夫牌坊,30年代时乔木在盐城上中学,应当是看到过的,怎么会忘得一干二净?
  乔木学风严谨,近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书信集,其中有封信提到前述之事,说“我与历史所王春瑜同志不熟悉”,这是事实。我从未到院部找过他,一次我因事跟一位老朋友去南长街程子华上将家(时任民政部部长),他与乔木家相邻,我也未去拜访。上世纪80年代初,盐城县修新的县志,请乔木题签,乔木很快用毛笔题好后寄去。但这部县志,是一位大革命时期入党的老同志还玉先生主修的,所定体例甚不合理。盐城县志办公室曾将此志征求东台县志办意见,他们如实提了意见,还玉大发脾气,东台方面为息事宁人,特地到盐城办了一桌饭,向还玉老人赔礼道歉了事。盐城县政府郑重地将志稿寄请乔木审阅,乔木阅后,认为体例不伦不类,写信给盐城县志办,宣布撤销题签。不久,我去盐城办事,因我是县志顾问之一,县志办将县志样稿给我看,并告知还玉发脾气的事。我当场翻阅此志后,体例非驴非马,完全不符合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制定的新修方志条例。我给此志修改了体例,请他们认真修改志稿。并告诉他们,还玉如仍坚持己见,不必惹他,让他到北京来找我好了,当然也可请我来盐城与他辩论。盐城县志办严格按我列出的体例,认真修改志稿,后将定稿寄请乔木再审阅。乔木满意此稿,通知盐城县政府,同意恢复他的题签。此志公开出版后,赠乔木一部,也送我一部。印制精良,我很高兴。我想,乔木看了由他题签的这部故乡县志,也应当是高兴的。
  乔木追随毛泽东多年,对毛的心思相当清楚。1959年,毛泽东在一次讲话中,号召人们向海瑞学习他敢于骂嘉靖皇帝的精神。李锐觉得奇怪,去问乔木,毛主席这番话到底什么意思?乔木说:“我看主席實际上是要大家不要向海瑞学习。”(笔者按:这是李锐老人与我聊天时所讲)呜呼:自古以来都是“天高意难问”,号召大家学习海瑞,不过是像1956年那样,又一次钓鱼而已。吴晗虽然是明史学界的前辈,但我认为,他并未读懂明史。毛泽东曾说过:中国历史上有两个皇帝搞得比较好,一个是刘邦,是个大草包,一个是朱元璋识字不多。(笔者按:实际历史是,刘邦写的《大风歌》传颂至今,岂是草包?朱元璋著有诗集,原稿今存台湾,已影印出版,怎能说识字不多?我曾著文辨正,此处不枝蔓)清初历史学家赵翼曾在《廿二史劄记》中指出,朱元璋效法刘邦,因为刘邦是流氓,朱元璋也是,两人的屠戮开国功臣,如出一辙。毛泽东曾公开承认自己“有猴气”。此气与那气,用句土话说,是“一鼻孔通气”也。按党中央布署,乔木与邓力群负责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个决议,最早还是在叶剑英、胡耀邦的建议下,在1977年召开的“理论务虚会”上,由我所科研处林英同志提出并写进会议简报,受到中央重视),我有幸看到了这份决议的征求意见稿,对毛泽东作了尖锐的批评,特别指出他发动的“文化大革命”,错误尤其严重。邓小平看了此稿,很不满意,找了乔木、邓力群谈话,说:“胡乔木,没有毛主席对你我的保护,你我还有今天吗?”邓力群后来在我院开会,向处以上干部作了传达,我因为与会,故印象深刻。
  乔木晚年身体不好,坐轮椅。他编辑了自己的文集,交人民出版社出版。责编是该社的一位副总编辑,与我熟稔。有一天他去乔木家,说:“乔木,你的文集中有四篇文章,《毛选》里都有,你看收还是不收?”乔木一愣,一分多钟后才说:“当然不收。”从这件事可以看出,乔木还是有“夫子气”,也未认真读过清代文字狱案例,为领袖代笔文,竟敢收入自己文集,是“大逆不道”之事。杨绛先生曾说“天下世界,最苦恼的人是胡乔木”,依我看,他是内心很纠结的人,加上有严重胃病,故难享高寿。我为这位乡贤深深叹息。
  2014年10月30—31日于老牛堂
  (作者系历史学者)
其他文献
武侠小说里面,从来见不到经济运营的痕迹。无论金庸还是古龙,那些萍踪侠影总是超凡绝尘——大侠怎能像俗人那样去赚钱呢?可读者未免要问:再英雄的大侠也要吃饭住店,你不屑谈钱也得用钱,而且,那钱还得有来处!  只靠打家劫舍,恐怕难成大业;若要拦路收费,又会沦为匪道。这一个钱字,任谁也躲不开啊。  辛亥革命,每次起事总是黄兴在国内现场指挥,而革命的最高领袖孙中山却在国外活动。这是因为,武装起事必须购买军火,
鱼小朵(清了清嗓子):下面,让我们有请助人为乐的贴心小助手上场—小助手(开心地):大家好。我叫e×eScope,“小助手”是我的昵称。我很荣幸为大家服务。闲话少叙,如果淀粉们想替换Q
期刊
采用直接投加碱化剂的方式来提高内冷水的pH值可达到减缓和防止发电机铜导线腐蚀的目的。通过静态挂片试验研究铜导线在不同体系和不同水质中的腐蚀情况,试验温度为50℃,挂片时
仿拟(parody)是一种“仿”此“拟”彼的修辞手段,是指仿照人们熟悉的语言形式,如:成语、谚语、警句、名人名言、名篇名句等,故意“篡改”其中某一或某些语言成分或语素,
中共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作为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
分享经济这个方兴未艾的经济发展模式,将会极大地促进各阶层之间的人际交往。让一切都向着好的方向发展。真心地期盼分享经济将能带给我们新型的健康人际关系新模式。
你能辨出真爱的面目吗?   ——(波斯)鲁米  请回答1988 (韩国)  虽然很多人认为《请回答1988》是一部适合在冬天看的剧,它的温暖能够治愈和感动人们时常冷漠的内心。它讲述的是一起生活在同一个胡同里的普通人身上所发生的故事。而在今年这个对很多人来说显得格外漫长、孤独,分外需要温暖的春天,追一追《请回答1988》似乎分外熨贴。这部剧展现的是八九十年代韩国的生活场景,但和我们的生活太过贴近,每
一般人认为听、说、读、写只是英语学习中的四项基本技能。然而,这四项并非只是技能,还是四种学习方法。它们之间是互为手段和目的,相互促进发展的。作为基本技能,对它们的讨论已
近来,由于工作轻松了,我也省心了不少,老妈的心情日益见好,加上厨艺精湛,导致她体重一路飙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