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龙浦农业合作社的“卖瓜经”

来源 :农村农业农民·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fuq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表浑圆,表皮翠绿,上面均匀分布着一条条墨绿色的波浪型纹理,这似乎是一个寻常的西瓜。不过,若是从中横切一刀,跳入眼帘的红黄两色瓜瓤,便显示出它的与众不同;再尝尝味道,满嘴的香甜爽脆,冰镇后还有一种刨冰的口感,高温天里吃起来格外清凉解暑。“双色冰淇淋西瓜”的名称,正由此而来。
  今年入夏以来,这种由上海农科院繁育、浙江宁海一家农业合作社种植的西瓜新品种,受到广泛关注,即便每个售价高达200元仍供不应求。目前,该合作社生产的约1万个双色冰淇淋西瓜已售罄,来自上海、江苏等地的大批客户仍慕名前来采摘或订购。
  一个有着冰淇淋口感的西瓜,究竟有啥不一样?
  苛刻的种瓜经
  走进宁海金龙浦农业合作社的生产车间,只见地面上摆满了一个个大小相仿、饱满浑圆的双色冰淇淋西瓜。工人们小心翼翼地把它们挨个放入垫有泡沫的纸盒内,再用电子秤称重。除去包装盒外,每个西瓜的重量都在5公斤左右。
  “从育苗到种植、灌溉、植保、保鲜储存、销售,全程都要精细化管理。”合作社理事长尤宏伟介绍,双色冰淇淋西瓜种植前,首先要对瓜地进行整体生态环境检测,包括抽取水样、土样是否达标等,只有全部符合条件才可种植。种植过程中,还需要由具有6年以上种瓜经验的农民操作。几年前,当地有位瓜农曾种植10亩该品种西瓜,由于技术管理问题,成熟后因果肉带有酸味,几近绝收。
  在热气弥漫的西瓜大棚内,农户秦文江一面忙着采摘西瓜,一面聊起近乎苛刻的“种瓜经”:每年春节,他们要对瓜地精耕细作,铺设滴灌带、地膜等,还要跑到几十公里外的海边养鸡场收集有机肥,运回来撒在地里作底肥;春节过后,再将瓜苗从温室移栽到大棚,每亩限种400株,每株瓜苗2元;瓜藤蔓延开花时,瓜农起早落夜穿行在瓜棚间人工授粉,绝不能使用坐果灵、膨大剂等药品,且每株只许结瓜果1个;收获时,该品种西瓜只能采收一茬,不能生长第二茬,而普通西瓜根据瓜藤长势,可进行多茬采收。
  据尤宏伟介绍,由于双色冰淇淋西瓜比普通西瓜难种,产量也比较低,如今他们只种了30亩。到7月初落市,符合标准的西瓜仅有1万个左右。但这种西瓜的魅力不小,宁海、余姚等地的不少瓜农,与合作社签订了协议,将严格按照金龙浦制定的绿色西瓜产品种植标准,生产双色冰淇淋西瓜。
  目前,合作社正在着手设计微信条形码。届时,只要扫一扫,双色冰淇淋西瓜生长、销售的各个环节,以及瓜农姓名、联系方式等信息都会显示在手机上,以便消费者进行全程追溯。
  艰难的研发路
  关于双色冰淇淋西瓜的来历,它的“发明人”、上海农科院研究员顾卫红最有发言权。
  1988年,大学毕业的顾卫红进入上海农科院从事西瓜育种研究工作,双色冰淇淋西瓜是她多年职业生涯中苦心培育的第一个西瓜新品种。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时,最受市场认可、在全国皆有销售的,是一种名为“新疆8424”的西瓜品种。但顾卫红认为,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西瓜的需求将日趋多样化,培育品质好、有特色的高端产品,是未来西瓜产业的一大趋势。
  “繁育新品种,靠的是资源、技术和独到的眼光,还有数不清的研究和试验。”顾卫红说,双色冰淇淋西瓜不是转基因西瓜,而是西瓜种植技术的一种突破与创新。
  科研之路,几多坎坷。20世纪90年代末,当顾卫红将第一次培育成功的双色冰淇淋西瓜推向市场时,却因西瓜瓤色不稳定而被停止推广。此后,在无数次实验中,顾卫红发现,这种不稳定情况,主要是由气温和光照环境变化所致,只要在西瓜生长发育过程中掌控好这些因素,瓤色就能逐步稳定下来。
  这项研究,填补了西瓜瓤色遗传理论的空白。同时,她还以豆饼肥、浸提液为原材料,成功研制出双色冰淇淋西瓜专用的追肥,让瓜苗吃上了专用保健品,在生长过程中无需使用其他化肥农药。
  2005年,尤宏伟看中这种西瓜的市场潜力,几经周折后找到顾卫红要求试种,并花30万元向上海农科院买断了5年的品种生产经销权。
  神奇的新产品
  2008年,尤宏伟带领社员精心培育的首批双色冰淇淋西瓜,在位于三门湾胡陈港畔的合作社内诞生了。
  尤宏伟还记得,那时由于缺乏知名度,售价又相对偏高,人们对这种西瓜并不青睐,他带着社员们头顶烈日,在街头巷尾推广仍鲜有人问津。而先期高昂的生产成本投入,也让很多农户不敢大规模种植。一位瓜农算了一笔账:以每亩瓜地产出300个标准双色冰淇淋西瓜计算,其收入只有1.5万元左右,而每亩各项成本投入就得6500元,再除去劳动力成本,几乎所剩无几。
  如何让双色冰淇淋西瓜在更广范围推广?顾卫红一直在想办法。由于这种西瓜每年只能种植一季、采收只有一茬,育种成功后,她又潜心研究双色冰淇淋西瓜的配套栽培技术,尽量为瓜农降低生产成本和风险。
  “优质优价,是今后农产品的发展方向。”顾卫红说,她对这个新品种充满自信,明年将进一步扩大种植范围,分期播种上市,以延长双色冰淇淋西瓜的供应期,让更多消费者吃到口感独特的优质西瓜。瓜农只要签订“标准化种植协议”和“达标收购协议”,从瓜苗移栽开始,技术课题组就将跟踪农户进行优质服务,符合标准化流程种植的西瓜全部以优价收购。一旦遭遇自然灾害,农户的所有损失由企业承担,以减少瓜农的种植风险。
  关于未来,尤宏伟也有自己的打算。他表示,合作社在做大做强西瓜产业、各类蔬菜种植和工厂化育苗的同时,目前正着手打造集一二三产多业态融合发展的创新型现代农业综合体,一期总投资7000余万元,已开工建设。届时,金龙浦农业合作社将成为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载体,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其他文献
针对传统的α扩展移动立体匹配算法计算时间过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α扩展移动算法。改进算法在α扩展移动的外部循环过程中建立了一种新的循环机制,构造的参数满足循环停止的条件时提前停止循环,节省大部分低效率的循环时间;在算法的内部迭代过程中优化了α的设定顺序,使得能量函数更快地收敛。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算法可以与原始算法获得几乎一致的精确视差图,并大大缩短了算法的运算时间。
针对现今网络在线自主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与系统交互能力差导致无法调动学习者积极主动性等的问题,结合面部特征识别与图像识别技术,定义了注意力不集中、疲劳、学习、无人、多人和时间过长6种状态,利用摄像头实现了基于视频流实时采集学习者学习状态,并通过3个阶段分析学习者面部眼睛、嘴唇的特征以及各种环境特征,从而对计算机前无人、多人或者学习者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疲劳、学习时间过长等的状态时对学习者做出提醒、提供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