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幼师英语课堂教学现状与困境分析

来源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yc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就全国的就业形势来看,师范类毕业生中幼师生的需求量最大,其中对幼儿英语教师的要求最高。因为当今社会每个家庭都特别重视对幼儿的早期教育,这就对我们师范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程改革至今已近十个年头,然而幼师英语课堂教学现状却仍然令人担忧:学生参与度不高,课堂积极性不够,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对于新课程改革感觉并未与以往有多少变化。
  作为师范院校的英语教师,该怎样做才能激发幼师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提高教学质量,进而在新的形势下让幼师生顺利就业,满足市场越来越多的幼教英语老师的需求呢?
  一、现状调查
  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实现自主学习,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强化所学知识的教学目的。然而就目前的研究来看,在幼儿师范院校的英语课堂中,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情况并不乐观,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
  新课改后的英语课堂教学,教师一言堂现象仍然非常严重,学生活动的时间很少,仅仅是在教师提问或是有问题讨论时才有机会发言。
  2.教学容量过大
  幼儿师范院校对于英语教学的要求非常高,这也导致了很多老师在备课时加入了大量的知识点,导致幼师生在学习中负担很重,而且幼师生课后需承担大量的专业课训练,因此用来消化英语课堂学习内容的时间很少,所以很多学生感觉无法承受英语学习的压力。
  3.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课堂教学的目的是要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特别是对教学重难点的攻克。目前的幼师英语课堂中,有些时候整个课堂气氛看似热烈,但讨论问题大都浅尝辄止,无法解决实际教学中的重难点。
  4.学生表现冷热不均
  作为幼师学生,在实际的英语课堂中,有的人性格开朗,发言较多,而有的则始终沉默,整个课堂仅仅参与一次或两次对话,表现出冷热不均、两级分化的情况。
  二、原因分析
  1.对新课改理解不深
  幼师生早已习惯了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新兴的教学理念能让学生感到一时的新奇,但大多数学生仅仅是把自主学习变为自己学习,合作学习变为一起学习,并未能深入理解新课程改革的真正内涵,改革无从谈起。
  2.教师教学问题
  从全国范围来看,英语教学还是停留在为应试教育服务的基础上,尽管也投入了很大的资源,但其利用率不高。比如对多媒体的使用,大部分老师仅仅是把这项技术当做是对以为粉笔和黑板的代替,并不能真正挖掘其使用价值。
  3.基础薄弱
  大多数幼师生都是初中毕业后考入幼师院校,其中英语基础较好的同学寥寥无几,大部分同学只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对话,写作能力不强,其重要原因是他们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由于初中学习基础不牢,进入幼师后并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因此对英语课产生反感,这就使得英语教学的难度加大了。
  4.态度问题
  很多幼师生认为自己的专业是艺术类课程,英语成绩并不会对其就业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并不重视对英语的学习,课堂上走神开小差,有的甚至出现迟到旷课、课后作业抄袭等现象,这些都能反映出幼师生的态度问题。
  三、解决建议
  幼儿师范教学有着基础教育所没有的特殊性,在此基础上,怎样才能将新课程教学改革融入其中呢?结合幼儿师范英语教学的特点,作者提出以下建议。
  1.结合师范生特点,注重其教学素质的培养
  幼师生以后也要成为一名教师,因此其自身要具备扎实的教学功底,要对教学能力有一定的掌握,比如教学语言吐字清晰简洁,日常用语规范,要学会用多种形式来提升课堂气氛,这些教学常识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因此教师自身要懂得课堂上的教学策略,要让学生明白,要想成就一堂好课,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教学提问言简意赅,通俗易懂,不乏趣味性;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不能偏向那些好同学而忽略了学困生;积极创设情境,多给学生创造英语交流的机会;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教师在教学中思路一定要清晰,不能忽左忽右,让学生摸不到头脑。
  一堂优秀的英语课要求老师不断地激发学生的想象,而学生也会积极地与老师配合,教师自身要在教学中要做到以上几点,从而起到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作用,同时也应尽早将这些思想传授给学生,让其逐步了解教学规律,以便以后顺利地投入到幼儿英语教学当中。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在课堂上并非仅仅传道授业,更应该包含一种对学生的关爱,平易近人、放下“为人师”的架子,他们才会喜欢老师,当学生感觉到自己被老师重视,便会从心里开始接受老师,从而接受老师所教授的内容,进而接受这一门学科,最终提升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因此我们应保持亲切和蔼的态度,对学生表现出热情的接纳和帮助,逐步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3.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不论学生在初中时英语学习得怎么样,英语教学都要遵循教学规律进行,那就是要循序渐进。基础不好可以从音标入手,夯实学生对英语48个音素的认知,基本具备拼读单词的能力,然后再扩大词汇量,形成自己的词库,加强对英语单词的书写要求,巩固语法知识,增强语感。教师在学生出现错误时要多鼓励,帮助学生树立信息,由此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师的教学内容应该适应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水平,不能超出他们的理解范围,同时也不能低于该水平,太难和太易都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4.改进教学方法
  幼师生一般都有较强的表现欲,他们活泼好动、爱好广泛,如果将这些特点融入到教学,利用多种手段活跃课堂,让学生心情愉悦地学习,就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利于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有效的教学技巧能使学生保持高度注意,发展发散性思维,作为教师应该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升驾驭课堂的能力,对教材要多研究,对其进行二次开发。上课前要认真备课,多和同课头教师交流,探讨教学方法,让学生对课堂产生兴趣。比如增加英语儿歌的学习,既能增强语感提高兴趣,又能让学生为自己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好基础。
  5.多开展英语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要紧扣这一原则,从教学知识点出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学的过程中要紧扣教学目标,创设教学情境,给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让学生放飞自己思维的翅膀。同时,幼师生的艺术课程很多,表演水平较高,因此可以利用他们的特长,对课文内的一些片段进行筛选,可以选取一些精彩的片段进行课本剧表演、对话英语活动等,这样就把学习和爱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除了课堂上的教学,教师还要多开发课外的活动,丰富有趣的英语比赛活动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
  6.了解幼儿教育
  从事幼儿师范教育的教师,首先要对幼儿教育有理解,要经常到幼儿园实地考查,了解现状,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才能有自己的教学创新。
  总的来说,幼师英语课堂需要改进的地方还很多,作为师范教育工作者应不断理解新知识、学习新理念、尝试新方法,将幼师英语课堂教学工作不断向前推进。
  参考文献
  [1]胡春洞,张思中.教学法与交际法之差异(上、下)[J].中小学外语教学法,1996.
  [2]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
  [3]毛晋平.学习与构建——论大学生的学会学习[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其他文献
在幼儿园集体生活中,幼儿除了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更重要地是学会如何与人相处,而在相处过程中,冲突难免时有发生。  一、常见冲突场景  场景一:区域游戏时,大宝和安安都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建筑工地,游戏开始后他们都在专心地搭建自己的房子。不一会大宝哭着跑进来把我拉到建筑工地,地下全是散落的积木,旁边站着闷闷不乐的安安。两个宝贝拉着我的手,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了事情的经过。原来随着房子的增高,积木也越来越少,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国际化大都市之一,上海的学前教育也走在全国前列,这次学习能有什么新的收获呢?3月29日至4月3日,在方明惠主任的带领下,张芬名园长工作室一行7人,参加了在上海举办的“上海市著名特级教师携一等奖获奖青年教师有效教学现场展示暨上海示范名园现场学习活动”。大家聆听了来自陈伯吹幼儿园方红梅园长及上海市教委教研员特级教师周洪飞的专题讲座,实地参观6所上海市级示范名园,并观摩了由应彩云等名师执
孩子们进入中班,区角也该进行相应的调整了,在原有区角的基础上,我们该为孩子们增设哪些区角呢?  捕捉兴趣设区角  外面阳光灿烂,天气晴好!  带孩子们做完操后,我们来到小树林中玩耍。男孩子们钻山洞,女孩子们攀爬,一切都井然有序。成成在地上捡了好多树叶和草根并大喊:“哦,来炒菜啰!”很多孩子立刻被吸引过去,兴致勃勃地玩起了“炒菜”游戏。  看着孩子们乐此不疲地用手翻炒着“菜”,我灵机一动,捡起一片树
“晚风轻轻吹,宝宝自己睡,闭上小眼睛,眼睛笑微微……”阵阵儿歌声,营造出欢快和谐的六一儿童节。5月28日,合肥市大西门幼儿园开展了“迎六一 幼儿自主管理儿歌朗诵展示”活动。朗朗上口的儿歌伴随着优美的舞蹈,美妙的歌声,展示了孩子们活泼向上的精神风采。这是自2014年9月大西幼开展的国家级课题“区域性推进学校现代公民教育的实践”子课题“角色游戏中幼儿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策略研究”研究以来,将孩子们在自主管
目的:比较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植入可调节非球面人工晶状体(IOL)和两种不同襻设计的普通单焦点非球面IOL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1月、术后3月、术后6月的主、客观调节力
先天性脊柱侧凸(congenital scoliosis,CS)是由椎体结构畸形导致冠状位侧方弯曲超过10°的三维畸形。活产婴儿发生率约0.5~1/1000。椎体畸形为特征性表现,常有多系统受累,如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