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肝解郁法治疗心衰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疗效观察

来源 :中医临床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gangg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心衰合并焦虑抑郁患者采取疏肝解郁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9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及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心衰合并焦虑抑郁患者80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采取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柴胡疏肝散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再入院率及安全性、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中医证候积分、焦虑(SAS评分)、抑郁(SDS评分)情况、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6min步行距离]及血清因子[脑钠肽(BN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效果:治疗组治疗心衰总有效率为90.00%(36/40)、治疗焦虑抑郁总有效率为92.50%(37/40)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症状及焦虑抑郁改善情况: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SAS、SD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 0.05);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心功能:治疗前两组LVEF、6min步行距离、CO、LVEDD对比无显著差异(P> 0.05);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LVEF、CO高于对照组,6min步行距离远于对照组,LVED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4)血清因子水平:治疗前两组血清BNP、IL-6、TNF-α水平对比无显著差异(P> 0.05);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血清BNP、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5)安全性及再入院率:治疗组再入院率为30.00%(12/4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0%,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心衰合并焦虑抑郁患者采取疏肝解郁法治疗对改善焦虑、抑郁情绪及中医证候具有重要作用,能有效降低血清BNP、IL-6、TNF-α水平,提高心功能,缓解炎症反应,预防病情反复,且安全性高。
其他文献
随着5G手机试点城市的逐步开放,“5G技术”这一在学界热议的话题也在实践中引起广泛关注。与5G技术的低时延、大流量、广接入等特征相伴而生的,是对于万物互联、实时共享的全媒
报纸
本文介绍了近百年来北欧国家自杀现象发生的趋势,自杀率较低的挪威居民的某些特点,慢性嗜酒、吸毒、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及神经症者自杀的某些特征,青少年自杀的特点。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不断深化,高等教育由跨越式发展阶段进入稳步调整和提高质量阶段,要求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柱和基础
基于网络的语文教学模式主要有这样三种:①基于网络工具的课题研究模式;②基于网络环境的课堂教学模式;③基于专门软件平台的专题学习模式。其中借助网络进行课题研究是传统
自杀是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中不可回避的主题之一,从《春秋》《左传》及《史记》等重要史料中总结自杀事件性质,分析自杀事件原因和背景是研究相关话题的重要角度。除去传统意义
东西方文明史表明,道德教育历来为统治阶级所重视,为思想家、教育家们所关注。我国在进入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革命浪潮的掀起,社会环境发生巨变,当代大
缅语是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中最大的语言,使用人数超过4000万。缅语也是汉藏语系中分布最南的语言,使用区域分布于中南半岛西部,以伊洛瓦底江流域为中心,遍及缅甸14个省邦,是缅
本文分析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应用"学案导学"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案发挥出"导读、导预、导教、导学、导思"的作用.
坚持党的领导,既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应有政治权威的政治决断,亦是我国现行宪法明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在依法治国原理指导下稳步建设党内法治体系,并
[目的/意义]大数据时代,政府作为数据资源的最大拥有者,其实施数据开放对提升政府透明度和公信力、挖掘数据潜在价值、实现数据增值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从活动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