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自然蕴藏着巨大的教育财富,是孩子们天然的老师,是一部直观、具体、生动的百科全书,它为当前幼儿园推进《纲要》实施,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了无穷无尽的可利用的宝贵素材。
关键词:大自然;活课堂;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0-020-1
一、新《纲要》凸显农村幼教资源观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突出了情感、兴趣、态度、个性等方面的价值取向,着眼于培养终身学习的基础和动力。它强调幼儿的主动学习,着力于组织适合幼儿的活动,创造适宜的教育环境,从幼儿的实际生活中发现教学赖以展开的资源。我们领会到《纲要》的教育内容,强调了“四化”的特征。即:
“情景化”——“环境会说话”,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
“活动化”——活动既是教育内容的载体,也是教育内容的本身;
“过程化”——强调活动过程与方式方法本身的教育功能;
“经验化”——强调注重儿童的经历、感受、体验的教育价值。
二、新“课程”——大自然中的课堂
带着《纲要》的精神,结合我们江苏省《幼儿园综合活动丛书》中的主题教育活动内容,把目光投向我们农村广阔的天空,引领我们城里的孩子面对大自然,与真实接触,向自然发问。你会发现大自然才是孩子们的最爱,是孩子们真正需要的天地,是孩子们能够真实演示自己喜怒哀乐情感的发源地。
案例:大班语言活动:《秋天的雨》
城里一所幼儿园的老师为了帮助幼儿理解秋雨带来的五彩缤纷的色彩,秋雨带来的好闻的气味及自然界的快乐。用买来的教学挂图,把黄色的银杏树、红色的枫树、一席席金色的田野,各色的菊花应有尽有地呈上画面,同时还买来了各种水果,加上配套录音磁带。通过一遍又一遍,变换花样,找出理由让孩子们边看挂图边听录音欣赏散文,终于让大部分幼儿会心地感受了散文中秋雨带来的美景和欢乐。然而出乎意料中,有一个小朋友发表意见:“老师,水是无色的,我们在中班就做过实验了,雨水也是无色的”。可见,这孩子还是没有很好地理解秋雨带来的缤纷五彩。
农村老师同样上《秋天的雨》:
镜头(一)稻田
一群孩子和老师一起唱着歌漫步在家乡熟悉的田梗小道,田野里一片金色,饱满的稻谷穗咧着嘴巴迎面点头招呼,很快地这金色的海洋之间点缀着一张张红扑扑的笑脸,如诗如画。“老师,这是梗米,还是糯米?”“老师,这稻粒圆圆的,应该是梗米。”“这稻粒鼓鼓的,我奶奶说今年又是丰收年。”教师激情洋溢地说:“秋天,刚下过一场雨,这稻田像染上了一层金色,好美啊!”孩子们和老师一起,指指点点,讲讲说说……
镜头(二)小堤坡
孩子们在溪沟堤边的小坡上,黄色的银杏树、红色的枫树下面,经过了一阵子看、摸、讲、议的自由观赏后,有的坐在地上双手托着脸蛋,眯着眼睛,有的躺在地上张开双臂舒展身体,无论怎样的姿势他们都专注于陶醉在老师那充满感情的优美动听的散文诗《秋天的雨》——“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她把黄颜色给了银杏……黄了的树叶扇呀扇呀,像一把把小扇子,扇走了夏天的火热;她把红颜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飘呀飘呀……”
农村的孩子们就这样,在亲历了真实活动的背景下欣赏着散文《秋天的雨》,不仅感受而且还享受到了散文中秋雨带来的美景和欢乐,理解了散文中运用的比喻表达方法,妙不可言。
三、新途径——城乡互动,充分利用农村教育资源
在以前的教研活动师资培训中,我们开展了每学年都有的农村老师进城学习,听城里老师的专题讲座、示范课,观看城市幼儿活动现场,或者是城市老师送教下乡,基本上都表现出城市幼儿园观念新、令人羡慕。如今的一切都在改变。手拉手活动——晓店乡中心幼儿园的小朋友和宿城区机关幼儿园的小朋友一起挖山芋。
镜头(一)迎接
机关幼儿园的小朋友坐着公交车从城里来到晓店乡,刚下车就被早已等候的农村小朋友热情地包围着,他们亲热得手拉着手,带着自备的工具(铲子、小筐)兴高采烈地走向山芋地,一路上,城里的孩子不时地问:“山芋是长在山上吗?”“山芋多吗?我要挖好多好多。”
镜头(二)山芋地
刚到山芋地,城里的孩子们就像到了一个新的童话世界,奔跑着,大喊着:“我来啦,山芋你好!你在哪里?”
等老师帮我们把山芋秧划过去,我们就开始挖。
乡下的小朋友真是热情宽厚、不厌烦、不怕累,一遍一遍地讲,一次一次地挖,一个一个地把山芋装进城里朋友的包包里。
镜头(三)送别
农村的孩子把挖出来的山芋分了大半送给城里的孩子,并一个一个地都帮着城里的小伙伴背着沉沉的包裹,送上车。老师与老师告别,孩子与孩子挥手,竟有一个城里的小妹妹拉着农村大哥哥的手好久好久,不说再见,也不松手,那真是两小无猜!
通过这次手拉手的活动,我们感慨万千,大家认为这样的活动才是最淳朴、最真实、最有益的教育活动。在这次活动的启发下,我们区掀起了手拉手活动的热潮,城乡幼儿园自由结对,先后成功地开展了“美丽的农村”、“拔萝卜”、“种黄豆”、“搓玉米”等手拉手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开阔视野,互相学习,相互帮助,获取经验,建立友谊,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同时,通过我们的活动,还改变了广大农村家长的教育观,他们再也不把孩子关在家里强制写拼音、写数字、做算题了。他们也懂得了一些科学教育的方法,也在逐步配合我们探讨适宜孩子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大自然;活课堂;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0-020-1
一、新《纲要》凸显农村幼教资源观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突出了情感、兴趣、态度、个性等方面的价值取向,着眼于培养终身学习的基础和动力。它强调幼儿的主动学习,着力于组织适合幼儿的活动,创造适宜的教育环境,从幼儿的实际生活中发现教学赖以展开的资源。我们领会到《纲要》的教育内容,强调了“四化”的特征。即:
“情景化”——“环境会说话”,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
“活动化”——活动既是教育内容的载体,也是教育内容的本身;
“过程化”——强调活动过程与方式方法本身的教育功能;
“经验化”——强调注重儿童的经历、感受、体验的教育价值。
二、新“课程”——大自然中的课堂
带着《纲要》的精神,结合我们江苏省《幼儿园综合活动丛书》中的主题教育活动内容,把目光投向我们农村广阔的天空,引领我们城里的孩子面对大自然,与真实接触,向自然发问。你会发现大自然才是孩子们的最爱,是孩子们真正需要的天地,是孩子们能够真实演示自己喜怒哀乐情感的发源地。
案例:大班语言活动:《秋天的雨》
城里一所幼儿园的老师为了帮助幼儿理解秋雨带来的五彩缤纷的色彩,秋雨带来的好闻的气味及自然界的快乐。用买来的教学挂图,把黄色的银杏树、红色的枫树、一席席金色的田野,各色的菊花应有尽有地呈上画面,同时还买来了各种水果,加上配套录音磁带。通过一遍又一遍,变换花样,找出理由让孩子们边看挂图边听录音欣赏散文,终于让大部分幼儿会心地感受了散文中秋雨带来的美景和欢乐。然而出乎意料中,有一个小朋友发表意见:“老师,水是无色的,我们在中班就做过实验了,雨水也是无色的”。可见,这孩子还是没有很好地理解秋雨带来的缤纷五彩。
农村老师同样上《秋天的雨》:
镜头(一)稻田
一群孩子和老师一起唱着歌漫步在家乡熟悉的田梗小道,田野里一片金色,饱满的稻谷穗咧着嘴巴迎面点头招呼,很快地这金色的海洋之间点缀着一张张红扑扑的笑脸,如诗如画。“老师,这是梗米,还是糯米?”“老师,这稻粒圆圆的,应该是梗米。”“这稻粒鼓鼓的,我奶奶说今年又是丰收年。”教师激情洋溢地说:“秋天,刚下过一场雨,这稻田像染上了一层金色,好美啊!”孩子们和老师一起,指指点点,讲讲说说……
镜头(二)小堤坡
孩子们在溪沟堤边的小坡上,黄色的银杏树、红色的枫树下面,经过了一阵子看、摸、讲、议的自由观赏后,有的坐在地上双手托着脸蛋,眯着眼睛,有的躺在地上张开双臂舒展身体,无论怎样的姿势他们都专注于陶醉在老师那充满感情的优美动听的散文诗《秋天的雨》——“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她把黄颜色给了银杏……黄了的树叶扇呀扇呀,像一把把小扇子,扇走了夏天的火热;她把红颜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飘呀飘呀……”
农村的孩子们就这样,在亲历了真实活动的背景下欣赏着散文《秋天的雨》,不仅感受而且还享受到了散文中秋雨带来的美景和欢乐,理解了散文中运用的比喻表达方法,妙不可言。
三、新途径——城乡互动,充分利用农村教育资源
在以前的教研活动师资培训中,我们开展了每学年都有的农村老师进城学习,听城里老师的专题讲座、示范课,观看城市幼儿活动现场,或者是城市老师送教下乡,基本上都表现出城市幼儿园观念新、令人羡慕。如今的一切都在改变。手拉手活动——晓店乡中心幼儿园的小朋友和宿城区机关幼儿园的小朋友一起挖山芋。
镜头(一)迎接
机关幼儿园的小朋友坐着公交车从城里来到晓店乡,刚下车就被早已等候的农村小朋友热情地包围着,他们亲热得手拉着手,带着自备的工具(铲子、小筐)兴高采烈地走向山芋地,一路上,城里的孩子不时地问:“山芋是长在山上吗?”“山芋多吗?我要挖好多好多。”
镜头(二)山芋地
刚到山芋地,城里的孩子们就像到了一个新的童话世界,奔跑着,大喊着:“我来啦,山芋你好!你在哪里?”
等老师帮我们把山芋秧划过去,我们就开始挖。
乡下的小朋友真是热情宽厚、不厌烦、不怕累,一遍一遍地讲,一次一次地挖,一个一个地把山芋装进城里朋友的包包里。
镜头(三)送别
农村的孩子把挖出来的山芋分了大半送给城里的孩子,并一个一个地都帮着城里的小伙伴背着沉沉的包裹,送上车。老师与老师告别,孩子与孩子挥手,竟有一个城里的小妹妹拉着农村大哥哥的手好久好久,不说再见,也不松手,那真是两小无猜!
通过这次手拉手的活动,我们感慨万千,大家认为这样的活动才是最淳朴、最真实、最有益的教育活动。在这次活动的启发下,我们区掀起了手拉手活动的热潮,城乡幼儿园自由结对,先后成功地开展了“美丽的农村”、“拔萝卜”、“种黄豆”、“搓玉米”等手拉手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开阔视野,互相学习,相互帮助,获取经验,建立友谊,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同时,通过我们的活动,还改变了广大农村家长的教育观,他们再也不把孩子关在家里强制写拼音、写数字、做算题了。他们也懂得了一些科学教育的方法,也在逐步配合我们探讨适宜孩子的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