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诗歌鉴赏中意象的解读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daobl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诗歌是情感的精灵,是美神的骄子,是灵魂的造化,是人文精神不倦的歌手。它流光溢彩,倾国倾城。三月桃夭,七月流火,呦呦鹿鸣,瑟瑟秋风,大江东去,冷月无声。一串串鲜明的意象,一曲曲动人的歌谣。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解读诗歌的意象,准确理解诗歌所要表达的感情呢?
  一、要求学生掌握诗歌常见意象的内涵
  在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漫长历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它们蕴涵的意义基本是固定的。如果学生熟悉这些意象,会给鉴赏诗歌带来很大帮助。
  二、明确意象与意境的关系
  意象是带有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形象,是诗人感情的载体,是生活的外在景象与诗人的内在情思的统一。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意象与意境的关系:
  刘禹锡说:“境生于象外。”可理解为“象”是“境”的摇篮,“境”不拘于“象”的框架,因读者阅历不同而有不同层次的升华。阅读时最好能调动学生已有的审美经验,往往能够四两拨千斤。
  三、意象的色彩
  诗人在抒发情感时,往往根据感情的需要,会选择带有冷暖色彩的意象入诗。
  1.暖色:预示着热烈活泼,积极向上,意气风发。
  如,杜甫的《绝句二首(其一)》:“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为了表达愉悦、闲适的心情,选取了带有明丽色彩的意象:暖暖的日光、美丽的江山、馨香的花草、自由飞翔的燕子、静睡的鸳鸯等,写出了蓬勃盎然的春意。试想,一位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老人此时的内心是多么的宁静、平和,正是这种感情,所以在他笔下所呈现的意象都带有明丽的调子和生活气息。
  2.冷色:代表着冷漠低沉,消极颓废,孤寂凄凉。
  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人落第之后的心情是糟糕的,这幅枫桥夜泊图的情调是孤寂的,由月亮、乌鸦、寒霜、枫树、渔火、寒山寺和夜半钟声等诸多意象,构成了一种凄美的幽愁意境。
  四、意象的作用
  1.意象与画面。
  古诗中出现的意象一般不止一个,而是一连串,且这些意象不是孤立的,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是由颜色的深浅、虚实、远近组成的一幅幅画。明白意象与画面的关系,对解读诗歌感情至关重要。
  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这首诗中句句都是意象,处处有景,也处处活动着诗人的身影,移步换景,景中有人,如诗如画,生动表现出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这里的画面是动态的,出现的五个虚词“初”“谁”“渐”“才”“最”,它们所起的重要作用,就是把一幅幅画面从外部串联在一起,远近、俯仰、动静结合,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2.营造氛围,奠定感情基调。
  如,《琵琶行》中的“枫叶荻花秋瑟瑟”句,就营造出与朋友离别时的萧瑟、落寞的氛围。
  3.借景抒情。
  王国维说“物皆着我色”,“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歌中描写的景物是为抒情服务的,诗歌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抒情,一切的表达都是为抒情服务。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在这首词中,词人借助淡酒、过雁、晚风、黄花、梧桐、细雨这几个意象来抒发内心无法排解的浓愁。
  4.塑造背景或环境。
  这一作用与“营造氛围”有相似之处,但亦有不同,那就是通过多个意象组合成意象群,为人物的活动提供背景或环境,这种作用在山水诗、边塞诗中运用较多。
  5.衬托人物气节、品质或性格。
  这种作用在咏物诗中较为普遍,在表达技巧上,常用象征手法或比喻修辞,借助雪、竹、梅、松、鹤、荷、平仲、金风玉露等,或言志,或抒愤,或刺世,或言理,或寄趣,衬托人物的品行高洁、性格坚毅、情感纯洁等。
  6.以景衬情。
  这种作用在诗歌中亦常出现,其表现为诗人用意象颜色的浓淡衬托情意的浓淡,这种方法又往往与谐音双关的表达技巧相关联。
其他文献
《林黛玉进贾府》是人教新课标版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外小说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选文中作者借林黛玉进贾府来描写小说的典型环境,让贾府中一些重要人物登场亮相。不过在这里,《红楼梦》中的另一个重要人物还未出场,那就是薛宝钗。而凡读过《红楼梦》的人,几乎无一例外地关注着林黛玉和薛宝钗这两个人物的命运,几乎都无法回避“林黛玉和薛宝钗你比较喜欢哪一个”这个话题。在《林黛玉进贾府》的
期刊
南北朝词赋大家江淹在《别赋》中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生离死别是人间最伤心的事情,这种苦痛也触动了许多诗人的诗情,写出了流传千古的诗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燕太子丹与刺客荆轲的“壮别”;“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是高适与董大之间的“慰别”;“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王维与元二之间的“酒别”;“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这是白居易与客人
期刊
高考阅卷时间紧,任务重,天气又热,评卷教师每天面对电脑屏幕不停地敲击键盘,甚是辛苦。一篇作文怎样立刻获得评卷教师的好感,取得高分呢?通过对高考的评卷过程进行梳理,以议论文为例加以分析,总结出“六看”,以求引起教师和考生的重视,并希望及时加强训练。  一、看文面。  文面如人面,是敲开阅卷教师心扉的第一块砖。考生应当注意以下三点:  1.字迹。书写清楚、工整干净、没有错别字的文章,一定会引起阅卷教师
期刊
如何消除学生作文的尴尬现状,让学生掌握丰富的素材,写起文章来能文思敏捷,得心应手,左右逢源?作家秦牧曾说,“一个直接材料的仓库装从生活中得来的材料,一个间接材料的仓库装从书籍和资料中得来的材料”。显然,学生要积累写作材料,首先必须要做个生活和学习的有心人。关注生活,热爱阅读,将见闻到的典型人事或读到的精彩故事及时记录在笔记本中,聚腋成裘,构筑自己的作文素材仓库。  学生要做到这些,该怎样做一个有心
期刊
有一位老校长曾说:课堂效率能不能提高,教学效果是否能达到最好,关键在于你是否能赢得学生的认同。相对于教学娴熟却满脸严肃、口出恶语的教师来说,一个和蔼可亲、父母兄长般的教师更容易得到学生的尊敬与认同,从而为课堂教学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正所谓: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得到学生的尊敬与认同,就是一个教师应该具备的人格魅力。  所谓人格魅力,是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很能吸引人的力量。
期刊
语文课改走到今天,不管是前沿的教师、专家,还是专门研究课改的同仁们,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转向了“教什么”这个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因为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更重要。  教学内容的确定成为最近语文教学研究的重点,但文言文教学内容的确定作为教学内容确定的重要分支,却少人问津。文言文教学面临诸多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教学内容。目前对于这个问题,研究者寥寥,而实际上,却问题多多。  以一节公开课《秋
期刊
文言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词性或用法的语法现象。主要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等的活用,它是文言文学习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虽然高考不会直接问你某个词的活用现象,但是在阅读理解文言文和文言文翻译中,会考查到活用的内容,而学生对此经常难以做到准确判断。追本溯源,症结在于学生对词性的语法功能缺乏必要的了解。古人没有词性的概念,语言运用属于约定俗成的一种习惯,而现代汉语往往从
期刊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内容和阅卷者情感、心理之间的第一个接触点,也是传递作品主题、展示作者才情的重要内容。俗话说“秧好一半谷,题好一半文”“文题善,佳篇成一半”,好的标题能使文章光彩照人,能迅速吸引阅读者人的目光,为自己的作文赢得良好的“第一印象”。   目前,有些高中生在拟作文题目时非常随意,有的题目与文体不符,有的与文章的主旨没有丝毫关系,有的缺乏文采,有的过于平淡,没有新意,……在课堂上
期刊
朱熹曾说过,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至精。而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也莫过于此,朗读是基础。对于语文教学而言,“读”显得尤为重要。  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等。语文课改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空间。  一、散文教
期刊
最新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作文教学任务有这样一条要求:养成观察、积累、思考和多写多改的习惯。目前,许多学校对作文教学只重视写,却忽视了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以致大多数学生不会修改作文,这也是学生作文能力难以提高的原因之一。   一、改材料:即原文选用的材料比较牵强,欠说服力,改为选用恰当的典型材料,以增强说服力。如:论点为“创新是企业发展动力”的议论文,一些学生选用了“小米手机”作为论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