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优化组合复习组员
智力测试表明,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的智商并无显著的差别,但学生的学前教育的充分程度差异颇大,学生的智力类型、认知风格及个性性格也会因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的影响而产生某些差异。而有差异的学生之间的相互感染,往往是全方位的,其力度甚至还胜过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这些影响在共同的学习目标下和有组织的小组活动中更能实现。因而我觉得复习组员的组合就显得相当重要。我根据学生的成绩、能力及性格、性别等诸多因素将他们分到各个小组,使每个小组基本上做到性别有男有女,成绩有好有差,能力有高有低。这样可以相互补充,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二、认真培养复习组长
常言道:“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鸟无头不飞。”“大海航行靠舵手。”小学生既有争强好胜、模仿性强的一面,又有自控能力差的一面,一旦缺乏有能力的组长的指挥,复习小组就只是形式上的凑合,组员要么我行我素,各做各的事,要么迟疑不动,等待拾取别人的劳动成果,根本无合作可言,也达不到合作复习的效果。因此,我非常重视对复习组长的培养。首先要求组长本人学习成绩要优秀,能以身作则,率先完成复习任务,其次要求复习组长尽职尽责督促组员完成每一个复习任务的情况,最后复习组长还要能带动组员互相交流,互相帮助。每次下达复习任务后,我总是先检查复习组长完成的情况,接着才抽查每个小组的组员复习的情况,课堂上还要密切观察各小组交流的情况,如果发现组长在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就应该利用下课的时间悉心指导。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大多数复习组长都能做到上述要求,还能主动将组内的复习情况与效果向全班汇报。
三、教会学生合作复习
复习要做到既全面又有侧重点,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小组合作复习时可以达到这个效果。正如西班牙谚语所说的那样:“许多人的眼睛总比一个人看得清楚。”所以,努力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合作复习,以便达到陶行知先生追求的“教是为了不教”。
1. 小组合作拟定计划
订好计划是复习的前提,有的放矢可以提高复习的效率。许多小组不仅采纳了老师的建议,能根据本组的实际来制订计划:如以吴艳芳为组长的复习小组认为基础知识重要,占分也不少,就放在前面复习;而以纪惠婷为首的复习小组则认为作文占分最多,须花费的时间也最多;刘安屹一组在归纳完试卷的类型后还参考了其他小组的复习内容,计划订得更为详尽。
2. 分头找资料做准备
确定复习计划后,每个组员都应积极行动起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任务。如复习多音字,同一组的四个人有人在课本找,有人在试卷找,有人在其他参考资料找,还有一人则去其他小组或其他班打听有关多音字的复习情况,做好交流多音字的充分准备。
3. 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一个学生找到的资料固然有限,但当大家的资料放在一起的时候,你就会从中受益匪浅。因此,每次复习任务下达后,我都会专门组织学生组内交流各自找到的资料并讨论解决遇到的难题。巡视检查时,我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话:“哇,你找得真多啊!”“这几个词(句子)我怎么没发现呢?现在得赶紧抄进我的复习本中!”“你的抄错了,快点改正吧!”……学生交流讨论时那热烈的场面正是在宽松愉快的气氛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的最佳表现,也可能是很多老师梦寐以求的状态。而这,仅仅需要老师为学生设置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合作起来。
4. 组长归纳汇报
每次交流讨论完毕后都由复习组长把本组情况归纳起来向全班同学汇报,组员补充,其他小组再补充相关意见。这样,大家都能享受每个小组的学习成果,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交际能力,还能拓宽每个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一举多得。
四、定期评选最佳合作小组
孩子和成人一样,渴望成功,而且他们还更加在意老师对他们成功的肯定——奖励。奖励能激发人的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因为人的行为都是由一定动机引发的,动机是推动人们行为的内部力量。通过奖励能使人产生良好动机,始终维护一种兴奋、积极的状态,从而以极大热情去从事某项工作。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适时、适地、适度地去奖励,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所以每一个复习任务完成后,我都组织学生根据小组组员的复习状态、合作情况、合作效果,评选最佳合作小组,及时奖励。
责任编辑黄日暖
智力测试表明,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的智商并无显著的差别,但学生的学前教育的充分程度差异颇大,学生的智力类型、认知风格及个性性格也会因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的影响而产生某些差异。而有差异的学生之间的相互感染,往往是全方位的,其力度甚至还胜过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这些影响在共同的学习目标下和有组织的小组活动中更能实现。因而我觉得复习组员的组合就显得相当重要。我根据学生的成绩、能力及性格、性别等诸多因素将他们分到各个小组,使每个小组基本上做到性别有男有女,成绩有好有差,能力有高有低。这样可以相互补充,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二、认真培养复习组长
常言道:“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鸟无头不飞。”“大海航行靠舵手。”小学生既有争强好胜、模仿性强的一面,又有自控能力差的一面,一旦缺乏有能力的组长的指挥,复习小组就只是形式上的凑合,组员要么我行我素,各做各的事,要么迟疑不动,等待拾取别人的劳动成果,根本无合作可言,也达不到合作复习的效果。因此,我非常重视对复习组长的培养。首先要求组长本人学习成绩要优秀,能以身作则,率先完成复习任务,其次要求复习组长尽职尽责督促组员完成每一个复习任务的情况,最后复习组长还要能带动组员互相交流,互相帮助。每次下达复习任务后,我总是先检查复习组长完成的情况,接着才抽查每个小组的组员复习的情况,课堂上还要密切观察各小组交流的情况,如果发现组长在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就应该利用下课的时间悉心指导。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大多数复习组长都能做到上述要求,还能主动将组内的复习情况与效果向全班汇报。
三、教会学生合作复习
复习要做到既全面又有侧重点,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小组合作复习时可以达到这个效果。正如西班牙谚语所说的那样:“许多人的眼睛总比一个人看得清楚。”所以,努力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合作复习,以便达到陶行知先生追求的“教是为了不教”。
1. 小组合作拟定计划
订好计划是复习的前提,有的放矢可以提高复习的效率。许多小组不仅采纳了老师的建议,能根据本组的实际来制订计划:如以吴艳芳为组长的复习小组认为基础知识重要,占分也不少,就放在前面复习;而以纪惠婷为首的复习小组则认为作文占分最多,须花费的时间也最多;刘安屹一组在归纳完试卷的类型后还参考了其他小组的复习内容,计划订得更为详尽。
2. 分头找资料做准备
确定复习计划后,每个组员都应积极行动起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任务。如复习多音字,同一组的四个人有人在课本找,有人在试卷找,有人在其他参考资料找,还有一人则去其他小组或其他班打听有关多音字的复习情况,做好交流多音字的充分准备。
3. 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一个学生找到的资料固然有限,但当大家的资料放在一起的时候,你就会从中受益匪浅。因此,每次复习任务下达后,我都会专门组织学生组内交流各自找到的资料并讨论解决遇到的难题。巡视检查时,我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话:“哇,你找得真多啊!”“这几个词(句子)我怎么没发现呢?现在得赶紧抄进我的复习本中!”“你的抄错了,快点改正吧!”……学生交流讨论时那热烈的场面正是在宽松愉快的气氛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的最佳表现,也可能是很多老师梦寐以求的状态。而这,仅仅需要老师为学生设置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合作起来。
4. 组长归纳汇报
每次交流讨论完毕后都由复习组长把本组情况归纳起来向全班同学汇报,组员补充,其他小组再补充相关意见。这样,大家都能享受每个小组的学习成果,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交际能力,还能拓宽每个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一举多得。
四、定期评选最佳合作小组
孩子和成人一样,渴望成功,而且他们还更加在意老师对他们成功的肯定——奖励。奖励能激发人的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因为人的行为都是由一定动机引发的,动机是推动人们行为的内部力量。通过奖励能使人产生良好动机,始终维护一种兴奋、积极的状态,从而以极大热情去从事某项工作。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适时、适地、适度地去奖励,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所以每一个复习任务完成后,我都组织学生根据小组组员的复习状态、合作情况、合作效果,评选最佳合作小组,及时奖励。
责任编辑黄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