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醒”不悟的乡居人生

来源 :书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and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大鹏(1857-1942)本是个无名之辈。他出生于山西太原县(现太原市晋源区)赤桥村,八岁开始在村塾读书,十五岁结婚;二十四岁离家到太原崇修书院读书,十年之后离开书院去富户家中坐馆教书;三十七岁得中举人,三十八岁第一次离开山西进京赶考,一直到一九○五年科举废除都未考中进士。此后的刘大鹏以务农、坐馆为生。辛亥革命后,担任过县议长、省议员,也在县商会当过领薪水的执事,参与过煤矿经营。刘大鹏平凡而琐碎的生活逐渐走着下坡路,他的家庭也遭遇了死亡、疾病等磨难。与人们一般对“举人老爷”的印象不同,刘大鹏生活穷困,连日记本的纸张都是拼凑而来的。晚年的刘大鹏还曾遭侵华日军士兵责打,且未能亲眼看到抗战的胜利。
  这么一位平平无奇的华北乡居者之所以成名,和他勤于写作并留下日记、县志等大量手稿有关。此外,英国汉学家沈艾娣的传记著作《梦醒子》(赵妍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也贡献颇多。沈艾娣大量采用传主日记,还借鉴了自传、报纸、地方志以及口述史材料,呈现了一个足够立体的刘大鹏。在沈艾娣的努力之下,刘大鹏成为我们能了解的为数不多的与“现代化”保持距离的人,而且是个有血有肉的鲜活形象—这自然离不开沈艾娣优秀的叙事技巧和文学想象的帮助。
  一、瞌睡汉与梦醒子
  嵇康曾在诗中慨叹:“人生譬朝露,世变多百罗。”(《五言诗三首·其一》)在政治、经济、文化全面转型的历史进程中,整个近代中国堪称世变孔亟。朝露一般短暂的人生遭逢重大的世变,原来熟睡的人们渐次梦醒。先别忙着琢磨梦醒之后是否有路可走—单说“梦醒”,每个人的梦不一样,醒法也各不相同。刘大鹏以他独特的方式从他的梦里醒来了。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梦”与“醒”是一对极富象征意义的语码。梦是虚幻的、短暂的、失真的,代表了主体所不属于、所迷失的境界;“醒”则意味着了悟,从迷失中走出,因而有觉悟和重生的意义。诸子的散文、历代的小品、传世的小说,都大量采用了“梦”和“醒”的意向。《梦醒子》选择了刘大鹏的号“梦醒子”作为书名,既符合刘大鹏的自我认知,又和全书的内容形成了一种呼应。这个名号来自一个梦。一八九三年冬至,刘大鹏三十七岁,尚未中举。他梦到了一个“形容甚古”的老者,并且向老者请教。老者告诉他,“子欲学为圣贤,从事诚敬足矣,无庸他求。古圣先贤无一不是从诚敬来者”。听闻此语,刘大鹏从梦中惊醒,觉得自己得到了对症的良药,“乃知从前竟在梦中过活,今日方才梦醒耳”。他的梦醒,就是坚持诚敬的君子之道,学做圣贤。
  虽说自号“梦醒子”,可梦“醒”得并不彻底,刘大鹏还是常做圣君贤相的美梦,有时也以“瞌睡汉”自省。一九○一年秋天,他梦到自己中了进士,还在朝堂上勇斗奸臣。一九一五年又梦到了洪宪皇帝袁世凯,他不愿随班拜舞,计划不受职务而趁机逃走。此梦发生时,刘大鹏已经五十八岁了。到底是梦醒子,还是瞌睡汉,恐怕连他自己也说不清。这位乡下读书人拥有成为圣贤的梦想,同时也放不下内心深处拜相封侯的古老执着。在一些伟大人物身上,这两者并不矛盾,大清的中兴重臣曾国藩,正是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典范。可刘大鹏没有曾国藩的才具,也没有曾国藩的机缘,即便他立志学曾,还是只能成为刘大鹏。只有做梦才能成为自己心目中的忠臣能吏—刘大鹏舍不得从这样的梦里醒来。
  刘大鹏的“梦醒”虽然蕴含着难以解决的矛盾,却也有着强大的能量。学做圣贤的觉悟贯穿了刘大鹏的后半生,使他成了一个不一般的乡居者,一个在当地乡土社会特立独行的人物。沈艾娣曾在序言中说,像刘大鹏这样能坚持记五十年日记的人,当然不具备代表性。实际上,就算上推到清代鼎盛时期,笃信诚敬之道且能终身努力践行的士子亦不算多。刘大鹏不仅在大变革时代是非主流的,在康乾盛世很可能依然是非主流的。经常在日记里痛骂自己的曾国藩是刘大鹏的引路人。刘大鹏开始写日记不久,就开始读曾國藩的家书,把曾国藩为子弟订立的修身规范抄写在日记里,同时在日记里省身改过,并把不间断的日记作为修炼恒心的法门。在读曾国藩的劝诫之前,刘大鹏的日记偶尔中断,读过之后就再也没有中断过。对刘大鹏来说,曾国藩意味着“学做圣贤”的崇高理想,同时提供了一整套的生活方式,以及“不问收获,但问耕耘”的心理调节机制。
  二、时代的落伍者
  刘大鹏曾在日记中吐露心声:“以身处乱世,心无所寄,唯于日记册中聊寄慨叹而已。”其实,这种“心无所寄”的情况,在刘大鹏“身处乱世”之前就已存在。庚子国变之前,他是一个“屡困场屋”的乡下读书人,必须要在光耀门楣和修身立德之间找到平衡。是把圣贤经传当作敲门砖,成为小人儒,还是把儒家伦理当作生活方式,成为君子儒?刘大鹏的选择是后者。他从此成了异类,无法与其他多数士子、乡人和光同尘。因为对大多数人而言,圣贤经传只是进身之阶,而非生活方式。在书院学习时,身边的同学质疑他饮食寒素是为了博得俭约的美名。不难看出,官方意识形态已经失去了最基本的信众,即便在为国储才的官办书院也是如此。这固然是官方意识形态的悲哀,何尝不是仅存的真诚信仰者的孤独?
  为了博取功名,写好八股、揣摩试题显然比潜修德行有用得多。当时朝廷也广开捐纳之门,豪富之家的子弟轻松就可买到顶戴花翎。皇帝的训谕、官吏们的标榜、圣贤经传的教诲都与社会现实脱节。士子们很清楚哪些话只是拿来说的,哪些事是必须为自己做的。刘大鹏所赖以建构身份和认同的儒家义理本身,面临着来自功利主义和社会现实的冲击。因而,仕途进取和学做圣贤之间的矛盾,既是科举制度下作为上升通道的教育及其目标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也是曾国藩式生活方式所注定的与世俗生活的矛盾。
  庚子国变后,清廷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新政。尚未考取进士功名且无钱捐官的刘大鹏,一展身手的希望愈加渺茫。从晚清到民国,国家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标榜仁义的朝廷正在变成追求富强的民族国家。作为一个并未转型成为现代知识分子的“士”,刘大鹏自然会产生“今非昔比”的遗老心态。他对正统儒学的坚持,亦是世变之中安顿身心的自救之道。这样的选择无可厚非,毕竟对于每一个历史人物包括我们自己来说,未来常常是未知的、难以预料的,而可资利用的精神资源又很有限。快到花甲之年、鄙弃洪宪帝制的刘大鹏,不会知道二十世纪的中国即将遭逢更大的变革甚至动乱,也不会想到他的子孙会遭遇席卷一切的现代化洪流,变成他完全不认识的样子。后人没有资格指责前人“思想不先进”或者“革命意识不强”。别说未来,哪怕对当下身处的具体时空,我们又能了解多少呢?如果舍弃后见之明,易地而处,不难体会到一个落伍者安顿身心的难度。   刘大鹏并不怎么关心“我是谁”,而是关心“我要成为谁”;他是农夫,却一定要把自己想象成统治阶级的一员。中国读书人千百年来对于吾国吾民的责任感极可宝贵。刘大鹏乐于为乡民代言,曾经投书南京国民政府,抗议阎锡山的山西政府收税太高。事后国民政府虽有回复,也不过是一纸具文罢了。哪怕是在日据时期,刘大鹏还在积极为地方事务发言,试图减轻本地的苦难。刘大鹏在日记中说:“处此乱世,不能做一件救济本村之人,恨己无德,没由上格天下,下去民害,何以仰慰先父、先母在天之灵哉?不孝之罪大焉。”(刘大鹏《退想斋日记》,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
  刘大鹏的努力与争取只是螳臂当车,毫无效果。在朴素的道德观念及“士”的承担精神的支配下,刘大鹏表现出了堂吉诃德式的勇气。刘大鹏曾提议由富户为贫民承担一部分税款,事实上无人支持,他就做了一个愤怒的演说,指责县长劫贫济富。他的梦也像是对一个失败骑士的心理补偿:梦里他率领民众催迫富户完粮纳税,以解“贫穷之受困”。周作人在他的《欧洲文学史》中这样介绍堂吉诃德:“Cervantest(塞万提斯)以此书为刺,即示旧思想之难行于新时代也,唯其成果之大,乃出意外,凡一时之讽刺,至今或失色泽,而人生永久之问题,并寄于此,故其书亦永久如新,不以时地变其价值。书中所记,以平庸实在之背景,演勇壮虚幻之行事。不啻示空想与实生活之抵触,亦即人间向上精进之心,与现实俗世之冲突也。Don Quixote(堂吉诃德)后时而失败,其行事可笑。然古之英雄,先时而失败者,其精神固皆Don Quixote也,此可深长思者也。”(周作人《欧洲文学史》,止庵校订,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刘大鹏与堂吉诃德都是“后时而失败”,且皆有其“人间向上精进之心”,渴望意义和使命,想要超脱于世俗。在近代中国,类似的堂吉诃德气质所在多有,革命者群体中尤为明显。刘大鹏的存在则提示我们,在你方唱罢我登场、城头变幻大王旗的大时代中,“后时”者与“先时”者可能拥有相似的气质和基因。
  三、谁的“现代化”?
  近年来,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化保守主义者的研究形成了一个学术潮流。比如,文学史家看到了被僵化文学史叙事遮蔽的林纾、学衡派、甲寅派的本来面目,以及他们与新文化运动之间互动的复杂性,梳理了文学史上“反动派”的生成过程。刘大鹏的被“发现”,也可置于这一学术潮流的组成部分。刘大鹏为什么要自觉自愿地主动落伍,成为在辛亥革命后的“新国”中被边缘化的“往士”呢?
  不妨从刘大鹏所处空间的流动及空间本身的变化说起。刘大鹏一生中有过几次重要的空间流动。其一,是从家庭空间到国家空间。刘大鹏少年时在家学习,后来在省城的书院学习、生活。书院空间是清代士子能接触到的公共领域之一,也是未来精英的养成所。其二,中举之后,进京赶考的游历也带给刘大鹏全新的体验。相比之下,刘大鹏日记里呈现的诸多辛亥革命后“新国”的细节:乡村衰败、四民失业、民生凋敝……毫无疑问,刘大鹏不会认为这样的“新国”属于自己。如果旧制度复辟呢?议员刘大鹏给洪宪帝制投过赞成票,但他说这是被胁迫的。所以,洪宪帝制也与他了无干系。日军占据华北之后,造成了极大的社会动荡,刘大鹏也曾被日军士兵责打。他在日记里称自己为“亡国奴”,侵略者治下的伪政权也不是他所认可的国家。总之,经过一系列巨变,刘大鹏永远地失去了他的国度。
  沈艾娣在传记中,从写作者、儒生、孝子、议士、商人、老农等几个身份入手呈现了刘大鹏的一生。这样的写法有其好处,因为人生不是凝固的公式推导,一个落伍者的人生也可能变化繁多。保守人士当然不欢迎社会所发生的重大变化,但他们也有自己的应对策略和生存之道。沈艾娣成功地呈现出刘大鹏身份的多样与流动性,对背后的成因和影响也有细致的阐述。多重身份的变化,呈现出刘大鹏适应新时代的努力,虽然总体的趋势是他在遭受近代变革中的“进步之苦”。刘大鹏终其一生所坚持的君子之道,曾经给他带来社会地位和良好的工作机会,最终也在种种世变中让他显得无意义且滑稽。
  沈艾娣在书中把主持新政的人物称为“现代派”。如何理解刘大鹏的人生,与如何评价“现代派”的努力和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从刘大鹏的生命史以及故乡赤桥村的地方史看来,现代国家财政汲取能力的提升,前现代政治制度的遗留,乃至突如其来的日军侵华战争,皆可能是近代变革中的“进步之苦”的成因。如果暂不考虑外在因素,只考察中国内部,我们或许会产生这样的印象:与其说刘大鹏遭受的是近代变革中的“进步之苦”,不如说他的苦难大多因为中国还不够进步、不够现代化。“不够进步”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现代化过程中公平和正义的缺席。
  进京赶考的时候,乡居者刘大鹏暴露了他的劣势。二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信息差。常年乡居,刘大鹏更难把握到政策导向的变化,更难接触最新信息,眼界也更为狭窄。类似的尴尬,曾国藩也曾遇到过。他在家书中也曾对诸弟抱怨,“乡间无朋友,实是第一恨事,不惟无益,且大有损。习俗染人,所谓与鲍鱼处,亦与之俱化也”。(“道光二十三年正月十七日致诸弟信”)
  如果我们据此而提問:还要不要现代化?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并且事实上我们仍处于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之中。刘大鹏的执“醒”不悟,是一个传统读书人应对现代化的方式,是落伍者在风起云涌的大时代安顿身心的努力,也是二十世纪里一段非主流但宝贵的记忆。
其他文献
你的前额纯洁开朗无污点,  如梦的眼睛真美妙,孩子!  虽然时间飞逝,而你我之间  年龄上相差足足有半世,  你可爱的笑容一定会评价  这一篇作为爱的礼物的童话。  我没有见到过你的灿烂的面容,  也没有听到过你的动听的笑声;  你的年轻生命的未来时日中,  不可能想到我这样一个人—  只要你现在愿意倾听就够啦,  倾听我的这一篇童话。  ……  —选自刘易斯·卡罗尔《爱丽丝镜中奇遇记》 卷首诗 
期刊
树的存在先于人类。从古代文明中的巨树崇拜,到融杂各种意象的咏树诗,树不仅是树,也是世界之镜。有的树孑然矗立在平原,有的树缄默沉睡在高岩。有的树能在白日洒下树荫,有的树能在黑夜轻抚无眠。有的树互不靠近,阴郁地保持着距离;有的树总爱携手,织出密网般的回忆。有的树让人梦回温暖的故乡,有的树却肃穆得让人黯然神伤……  二十世纪德语诗歌中关于树的阐述,无法绕开贝尔托特·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
期刊
哈里·列文在评论海明威及其时代时说:“在今天这样一个混乱的时期里,更为广泛、更为成熟的再现往往是虚假的。”所谓“更为广泛”,或许指的是长篇小说所呈现的宏大场面和多重面向;所谓“更为成熟的再现”,无疑指的是那些小说家沉迷于自以为是的技巧。换言之,许多作家除了变换“技巧”这一花样外,已一无所有。《老人与海》[ 美] 欧内斯特·海明威著董衡巽等译漓江出版社1987 年版  一个好的小说家的任务是消除先入
期刊
一捆捆死亡如彩旗般插滿了你的笑容。世界的厚度里尝试的开口。  —伊夫·博纳富瓦(陈杰译)  致树  你们,在她的途中消隐了的你们,  在她身后重新关闭了道路的你们,  确保杜芙即便死去,化为乌有,  也将是光的你们,冷面的保人。  你们,浓密,纤维物,  我身边的树,当她跳上  亡者之舟,口中紧含着的,  是饥饿,寒冷和静默的铜钱。  经由你们,我听到她和狗,  和飘忽的摆渡人所尝试的对话  纵使
期刊
自古以来,日本文学或者说日本文化之中始终贯穿着“物哀”这种审美意识。按照日本国学大师本居宣长的说法,“世上万事万物,形形色色,不论是目之所及,抑或耳之所闻,抑或身之所触,都收纳于心,加以体味,加以理解,这就是知物哀”,而“看到、听到那些稀罕的事物、奇怪的事物、有趣的事物、可怕的事物、悲痛的事物、可哀的事物,不只是心有所动,还想与别人交流与共享。或者说出来,或者写出来”,这就是在表现“物哀”。这样的
期刊
詹姆斯·伍德有一句关于小说细节的有趣论述,他说文学作品里有一种细节叫“告密的细节”,比如“侦探注意到卡拉的发带出奇地脏”。契诃夫在中篇小说《草原》中一时“疏忽”写下的一句话,也成了一个“告密的细节”,不过此告密非彼告密,“告发”的不是作品中人物,而是作者契诃夫本人。纳博科夫特别强调观察细节的重要性,但现实中往往是我们被“搁浅在细节上”,契诃夫被自己的细节搁浅了吗?一  “即使太阳也有黑点,有一次,
期刊
一  一七七三年六月,在经历了三年凡尔赛宫充满繁缛礼仪、无趣压抑的生活后,时为王妃的玛丽·安托瓦内特得到路易十五的准许访问巴黎,并在大街上受到千万民众的热忱欢迎。在后来给母亲特蕾莎女王的信中,安托瓦内特的感动与惊喜流溢笔端:“一个人以如此微不足道的代价而能换得如此广泛的深情厚谊,置身其境,幸运之至。”这段文字出自茨威格为她所写的传记。任何熟悉安托瓦内特悲剧命运的人都不难从中读出反讽的意味。在风雨飘
期刊
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爱琴海边,年轻愤懑的德摩斯提尼在寒风中裹紧袍子,抓起几粒大理石石子塞进嘴巴里,面朝怒涛,练习发声,克服口吃。也是,在雕塑之风盛行的古希腊,找几粒大理石石子还不是俯拾皆是?据说,经过如是这般刻苦的训练,他终于成为一位杰出的演说家。  这是德摩斯提尼留在许多人心目中的形象,尤其是对口吃的人来说。这是多么心灵鸡汤、多么励志的一尊神像!我早年口吃,非天生,而是在八九岁时通过嘲笑并模仿一个
期刊
大巴在维也纳金秋的夕阳下开了半个小时,才从市中心来到了美泉宫附近的这家传奇餐厅。它在歌剧院边上的分店早在一个月之前就被订完了所有的位子,此时必定也已高朋满座。奥匈帝国的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曾经对着他的王公大臣宣布,这家店里的牛肉汤是他最喜欢的食物,没有之一。于是,餐厅骄傲地直接把这句话印在菜单的第一页上。这道“皇帝牛肉汤”采用上好的牛肩肉,盛在中号的铜锅里上桌。按照习惯,首先要喝牛肉清汤,然后将
期刊
在寒冬之际,我发现在我心中有一个不可战胜的夏天。这让我快乐,因为不管这个世界如何与我作对,我的心中有一种更坚强、更美好的东西可以与之抗衡。  ——加缪一  我绝大部分的写作源于怀旧,失去、离别这些经验促使我写作,并在其中得到治愈。我渴望有所归属,属于一个大家族,属于一个社区。我的第一本书《幽灵之家》就是为了寻找在流亡中失去的祖国、家庭、朋友、工作以及家园而写。写作界定了我,给我身份。我是作家,因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