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学中的细节品味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tl88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学语文教学中文言文阅读占有很重要的比重,由于文言文的特殊生成环境与中学生的距离较远,因此文言文教学较之现代文阅读理解教学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在整体阅读感知的基础上,挖掘个别重点字词的含义,从细节入手感悟文章,对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 整体感知 细节品味 素材积累
  
  流传千百年的经典古文承载着文化的密码,蕴涵着民族的底蕴,聚集着审美的意象。诵读学习传统文言文可以巩固完美语文教学,培养人的文化气质,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因而在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文言文作为历史的存留物,与今天的读者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因此,现在的学生要读懂它、了解它,有一定的难度。针对这一情况,中学阶段学习文言文,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要注重对细节的挖掘和理解。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以诵读为主要手段,以语言的积累为主要方法。随着生活阅历的增长,学生对文章有了一些自己的感悟,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适时引导学生重视一些字词句的积累,并且将字词句与文章的内涵紧密结合在一起,运用一些文学常识去解决一些问题。这种由细节加入整体感知的方法符合学生的一般认知规律,这里所说的细节就是指凝聚了作者心思、心力与心智的,能给予读者以暗示意义但又需要读者用发现的眼光来审视文本才能捕捉到的寻常言语。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而且有利于学生把握文章主旨。
  古人讲究炼字,因此在学习文言文过程中,字词的准确把握不可缺少。学生在品味诗歌语言时的问题并非是辨不清哪个字炼得好,而是对好在哪里、表达效果怎样颇费踌躇,说不出所以然来。可见学生整体朦胧感觉还是有的,只是没能掌握揣摩语言的方法。就如《将进酒》的诗末“与尔同销万古愁”中的“愁”与开篇“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中的“悲”关合照应,而“万古愁”的含义更为深沉。愁若止于一身是毫无意义的,难以引起他人共鸣。若叹韶光飞逝,则易流于浅薄与单调乏味。诗人叹“古来圣贤皆寂寞”,又为陈思王的遭遇抱不平,都表现了愁的深广。用历史的眼光看“抱利器而无所施”的贤能之士古代有,今日有,将来也一定还有——这样的愁情唯“万古愁”一语才可当知。由此观之,本诗尽管多次出现豪情万丈、洒脱不群的诗句,有悲、有乐、有愤、有狂,但情感的源头还在于愤激。豪放洒脱只是外壳,而内核则是愤激之情。这就是通过文中带有感情色彩的字来传达感情。
  在阅读过程中要用善于发现的眼睛去看,有时一个词语就是整体感知文本的一个绝妙的入口。在《琵琶行》一诗中前后共出现了七次“闻”字,由它切入便能迅速找到体现诗歌主要内容的诗句:“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这句诗的大意是诗人听了琵琶女弹奏的乐曲和悲苦自诉后,情不自禁地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深沉感叹。因此“凡六百一十六言”的长篇叙事诗经整体感知后,就可浓缩为精简的九言:闻琵琶—闻此语—叹沦落。这样抓住“闻”字切入,学生整体感知文本用时少,并且印象深刻。
  在阅读庄子《逍遥游》节选部分时,就应注意到多次出现的“笑”,学生在标画出“笑”字出现的位置时也就不难说出“笑”所对应的具体内容。在学生准确说出蜩与学鸠这二虫嘲笑“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的贤人时,教师可适时点出能够体现整体感知成果的关键词:二虫笑鹏—斥鹌笑鹏—宋笑贤人。从关键词可以看出,庄子写虫写鸟的最终目的是写人写事,庄子的本意不在谈自然,而在谈社会、谈人生。表面上是写小动物的生命运动方式,实际上是写庄子所神往的人生至高境界。
  对于文言文中细节的关注,还可以更好地塑造出鲜活的人物形象,对于人物性格的凸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带领学生找到几点,就会加深学生对文意的理解。这一作用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在《鸿门宴》这一课。在教学《鸿门宴》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刘邦对张良的称呼前后有什么不同。学生很快就能找出文中刘邦对张良称呼了五次,三次在宴会前,两次在宴会后。宴前,项羽即将大军压境,自己的功业将毁于一旦,惊恐万状,无计可施,三次称张良为“君”。“君”是对对方尊敬的称呼,且常常用于平辈之间。而刘邦是主,张良是仆。很显然,这里的称呼是极尽屈身拉拢之能事,降低身价,进一步密切双方关系,以求得张良献计为目的。宴后,张良不惜冒着生命危险留在项羽军营以拖延时间,刘邦改换以前称谓,两呼张良为“公”。“公”也是尊敬称呼,且往往用于尊长者。从这两个称呼中,学生就能感受到刘邦为了让张良为自己排忧解难,不惜屈尊降贵,一再谦恭,语气由恭敬乃至哀求的情态。由此可见刘邦多谋机诈、很讲策略的性格。
  再如《鸿门宴》宴会上的礼仪也很有讲究。古人席地而坐。肉在镬中煮熟后,用匕首将肉取出,放到一块砧板上,这块板叫俎。把俎移到席上,用刀割着吃。刀、俎不可缺一,所以用来比喻宰割者。《鸿门宴》:“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樊哙后进营帐,身份又低,自然与席无缘。但他覆盾为俎,以剑代刀,吃得有气魄而又合“礼”。这两处描写,活脱脱刻画出一个豪爽果决但又粗中有细的形象。
  而范增在鸿门宴上“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暗示杀刘邦,使得渐趋缓和的形势又紧张起来。在项羽“默然不应”之后,范增一计不成,又生一计,邀项庄以舞剑为名,行刺杀之实,并晓以不杀后果,可谓计谋老到。“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一出戏的上演,使本来紧张的形势更趋严峻,叫人紧张得屏住呼吸,非谋士安能出此毒辣之计?而当两计未成,刘邦脱逃,张良献礼之时,“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还破口大骂。玉斗是一种名贵的酒器,且有奉觞上寿之意,实在是吉祥的好东西。可他愤而把玉斗砸得粉碎,并借机指桑骂槐,这一细节使范增刚直率性的性格跃然纸上。
  品味字词不仅有利于领悟作者情感之路,而且可为学生的写作提供大量的素材,学完《琵琶行》,可以就“感我此言良久立”的“感”字,让学生对琵琶女的心事进行推敲,写一篇“秋叶的回忆”。学完《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这样一位老人:孤身劝退强大的秦国军队,保存郑国,何故?没有超人的胆量,没有丰富的常识,没有非凡的口才,试问如何可以成功?這篇文章可用于“胆识”、“口才”、“说话艺术”、“综合素质”等话题。学完《劝学》,学到了学习要注重积累,要有恒心,要专一,这是常识,也是真理,有不少同学把荀子的《劝学》一文背得滚瓜烂熟,但在实践中却忘记了这几条最基本的原则。我们可以扪心自问,自己做到“积土成山”了吗?做到“锲而不舍”了吗?做到“用心一也”了吗?由此本文可用于“学习”、“恒心”、“说与做”等话题。在《过秦论》中,秦可以灭六国,统一天下,却二世而亡。贾谊分析道:“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秦的教训,似老生常谈,但对于今天,仍有借鉴作用,如果我们的政府,我们的领导干部不为人民谋幸福,也一样会遭到人民的反对,可用于“反腐倡廉”“民心”等话题。
  文言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诵读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从细节的字词入手,选择细节作为整体感知的切入点,常常会使整体感知变得厚重起来。学生不仅可以掌握文言基础知识,而且可以从整体上感知文章的内涵,更可以为写作积累大量的素材。因此文言文教学中的细节不容忽视。教师应带领学生多多关注文言文中的细节,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达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的目的。
其他文献
摘 要: 实践性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环节。本文对经济学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改革思路与目标、实施方案、可行性、实施方法与考评设计进行具体阐述,以提升经济学专业实践性教学水平。  关键词: 石河子大学 经济学专业 实践性教学改革 可行性 实施方案    一、经济学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的思路与目标  (一)实践性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经济学专业实践教学
摘 要: 教育改革是一个长期而永恒的话题,我国的教育改革也进行了多年,国际教育改革对中国的教育改革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从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教育权力“下放”,教育的单元化到多元化转变,以及教育由民族化向国际化转变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国际教育改革 中国教育改革 改革方向    1.由只重教育质量到兼顾教育公平  教育质量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世界各国在教育改革中都将
摘 要: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求,优化教学目标,改变教学方法,在整合内容、发挥功能、目标任务、评价方式等方面下工夫;要创新教学观念,转换角色定位,创新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熟练驾驭课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在实践中自觉提高认识、获得知识、增强能力,发展智力,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催生学习情感 优化教学方法 放大教学效用    在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在各个行业领域的普及,信息技术基础课也成为高职学校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本文主要分析目前高职学校信息技术基础课存在的问题,探索如何根据职业学校特点开展信息技术基础课。  关键词: 高职信息技术基础课 问题 改革    信息技术基础课作为高职学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它的课程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一些基本知识,掌握自动化办公软件的用法和使用因特网的基本技能,使学生具备基本
摘 要: 《单片机应用技术》是高等院校电子信息、通信、自动化类等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应用性都很强的课程。本文针对高校在该课程传统教学环节上存在的诸多弊端,提出了从教材建设、师资培育、教学手段和方法、考试方法上等进行改革的思路,并分别进行了阐述。实践证明,通过上述改革教学效果良好。  关键词: 单片机应用技术 存在问题 教学改革    单片机以其体积小、功耗低、性价比和可靠性高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工业自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瞄准教学改革的新需求,主动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不断优化教育方式,创新教学形式,提升教学成效。新时期初中语文教师要注重强化自身综合素质建设,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教学实践中提升履职能力,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全力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实现语文教学新突破。  关键词: 新课改 初中语文教学 沟通交流 创新方法 整合资源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
摘 要: 本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岗位需求为依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胜任企业工作岗位为目标,根据生产实际对机械设计知识的需求设计《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内容,进行课程改革。  关键词: 《机械设计》 课程改革 内容设计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评估考核    1.前言  《机械设计》是机械(机电)类专业的主要技术基础课,同时也是这类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课程,该课程的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灵活性较强,且与
摘 要: 名词动用是常见的语言现象,使语言表达言简意赅,凝练生动。本文在认知语言学理论背景下,用原型范畴论和隐喻转喻理论解释名词动用产生机制的认知思维,并列举了名词动用的名词来源类别,以促进名词动用的使用,增强语言表达力。  关键词: 名词动用 认知思维 分类    一、引言  语言的发展变化最明显地体现在词汇的变化上。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也随之产生一定的变化,大量新词汇的产生,旧词汇的淘汰,以及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汤对创伤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动物模型的凝血四项及血浆D-二聚体各项指标的影响,初步探讨益气活血通络汤干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机理,并为该药的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