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风湿热620例辨证体会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医所谓的痹证,包括风湿性关节炎、发热诸症,现代医学所称风湿热属中医“痹证”范畴,因经常出现发热,故与热痹尤为接近。但痹症并不完全等同于风湿热。“关节舒散”,外治风湿热痹,能较好的缓解关节疼痛、肿胀,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对血尿酸、血沉等实验室指标也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风湿热 痹证 风湿热痹 补气血 解热止痛 内服外用 “关节舒散”
  1 关于风湿热
  中医所谓的痹证,根据“痹论”及后世有关论痹内容来看,凡筋骨、肌肉、关节沉重疼痛,肌肤麻木不仁,或如虫行,或屈伸不利,筋脉挛缩,关节肿痛统称为痹。可见中医所论的痹证是包括风湿热之关节炎、发热诸症。现代医学所称风湿热,属中医“痹证”范畴,因经常出现发热,故与热痹尤为接近。但痹证并不完全等同于风湿热。
  风湿热是一种全身变态反应性结缔组织疾病,主要侵犯患者的心脏、关节,其次可累及患者皮肤、脑组织、血管和浆膜等。本病具有反复发作的倾向,如预防和治疗不彻底,可形成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患者主要表现为长期发烧。一般下午三四点钟发烧,称为阴虚;早上发烧,称为阳虚;早晚都烧,称为阴阳两虚。
  本病初发年龄以5~17岁多见,主要发生在青少年。幼儿阳气未充,或素体阳虚,腠理疏空,风寒湿邪乘虚入侵肌体,搏结于肌肉、关节,致气血经络闭阻而发生肌肉酸痛,关节肿痛。感受风湿热邪,或风寒湿从阳化热,流注脉络,以致气血运行不畅而出现发热,关节红肿热痛。湿热之邪久而不除,邪气深犯于脉,随气血入经络,流窜于心,久则心体受累,损其心膜、心络、心肌,致使心失所主,故见心悸气短,胸闷。湿热之邪滞留筋脉,湿阻热瘀,筋脉失养,致使筋脉拘急不能自控而出现挤眉弄眼,伸舌歪嘴,手舞足蹈。
  西医认为,风湿热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的急性或慢性身性结缔组织炎症,主要累及心脏、关节、中枢神经系统,皮肤和皮下组织。临床表现以心脏炎和关节炎为主,可伴有发热,毒血症、皮疹、皮下小结,舞蹈病等。它通常发生于链球菌感染后2~4周,是一种对咽部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急性发作时通常以关节炎较为明显,但在此阶段风湿性心脏炎可造成病人死亡。急性发作后常遗留轻重不等的心脏损害。
  2 风湿热疾病的病因和病机
  风湿热的病因病机主要由于肝肾亏虚,营血虚于里,卫气虚于外,腠理失固,致风、寒、湿、热、燥邪乘虚而入;或恣食辛辣厚味,湿蕴生热,或居处潮湿,或长时间地下及水中作业,或劳伤心脾,失其运化之职,复感外邪,首先上犯肌表,渐至入里。热腐咽喉,湿浸肌肤,湿热合邪痹阻经络,气血运行失畅,留滞筋骨关节,常对称累及膝、踝、肩、腕、肘、髋等大关节,表现为游走性关节炎,局部呈现红、肿、热、痛的炎症。久病入络,累及心脏,发为心痹。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完整和统一的有机整体,当受到内因的影响或外因的侵袭时,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及机体内外相对平衡就会遭到破坏。大量的研究证实,风湿热是与多种因素有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均参与了这一病变。
  西医学认为,风湿热的确实病因迄今尚未完全明了,但就临床、流行学和免疫学方面的一些资料分析,都支持甲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与本病的发病有关。目前一般都认为风湿热与链球菌的关系是一种变态或过敏反应。从免疫学上得知链球菌菌体及其代谢产物具有高度的抗原性和特异性,抗原和抗体能从血液渗入结缔组织,也已证明这些抗原能渗入网状内皮细胞的胞浆及颗粒,因此当人体产生足够抗体时,这些抗体和抗原物质将广泛存在于结缔组织内,使组织退化和溶解。
  3 风湿热导致疾病的主要表现及体征
  主要表现:心脏炎、游走及多发性关节炎、舞蹈症、皮下小结和环形红斑。
  次要表现:发热、关节痛、心电图P-R间期延长,血沉增速、C反应蛋白阳性、白细胞计数增多、过去有风湿热病史或现在有非活动性风湿性心瓣膜病者。
  体征:
  发病前1—3周,约半数患者有咽峡炎或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史。起病时周身疲乏、食欲减退及烦躁,典型表现有发热、关节炎、心脏炎、皮下小结、环形红斑及舞蹈症等。
  (1)发热:大部分患者有发热,以不规则的轻度或中度发热为多见,但亦有呈弛张型高热或持续性低热者。(2)关节炎:在急性期发生率约为75%,典型表现是游走性的多关节炎,常累及双侧膝、踝、肩、腕、时、髓等大关节。局部呈红、肿、热、痛,但不化脓。(3)心脏炎:为风湿热最重要的临床表现,约50%风湿热首次发作者出现心脏炎。约1/3心脏炎病例既无发热、关节炎等典型表现,心脏炎本身也不引起自觉症状,但却发展为慢性心瓣膜病,即所谓隐匿型风湿性心脏炎,成人较多见。(4)皮肤表现:渗出型,以环型红斑较多见,常见于四肢内侧和躯干,为淡红色环状红晕,边缘略隆起,中心肤色正常。增殖型,皮下小结如豌豆大小,数目不等,带硬性,触之不痛。(5)舞蹈症:系风湿热炎症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基底节的表现,症状为四肢不自主、无目的、不协调的运动。(6)其他表现:风湿热炎症偶可侵犯其他器官而造成风湿性胸膜炎、腹膜炎、肾炎和脉管炎者,应引起注意。
  4 中医辨证治疗风湿热
  风湿热在进行中医药治疗之前,首先整体地观察风湿热全病程各个阶段的不同病情,结合中医理论系统分析。在首选“关节舒散”系列方剂的基础上,我们根据临床几种常见的风湿热症候辩证进行治疗。
  风湿热盛,阻痹经络证:症见发热,关节红肿疼痛,游走不定,烦躁,多汗,舌淡红,苔白或黄腻,脉滑数。应疏风清热,利湿通络。
  风寒湿盛,留著关节证:症见关节肿胀疼痛,肢体沉重,活动不便,肌肤麻木不仁,或关节屈伸不利,舌质淡,苔白,脉弦细。宜祛风散寒,利湿通痹。
  湿热内侵,心脉受累证:症见关节疼痛,面色苍白,心悸,气短,胸闷,乏力自汗,舌淡苔白,脉细弱或有结代。应益气通脉,养心安神。   邪犯筋脉,引动肝风证:症见患儿肢体不自主动作,挤眉弄眼,吐舌歪嘴,舌质红,苔白,脉弦滑。应平肝息风,祛风解痉。
  5 临床资料
  5.1 病例选择本组共620例,女363例,男257例;年龄14~60岁;病程5天~10年余。偏于上肢者364例,偏于下肢者256例。临床表现以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局部灼热红肿特征,或伴有发热畏寒,汗出口渴等全身症状,反复发作,影响工作与生活。理化检查均有血沉增高,而ASO偏高者189例。
  5.2 诊断标准:根据1981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制定的诊断标准,并参考现行版本科教材《中医内科学》。本组病例均源于2003年3月至2011年2月,所有病例均据西医诊断标准诊断明确,同时排除畸形、残废、丧失劳动力的患者。
  5.3 中医辨证必须具备以下2条:①肌肉或关节红肿热痛或无明显红肿而按之有热者;②舌质偏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6 治疗方法
  620例均采用本院自拟“关节舒散”,外用散剂调膏贴敷患处,内服汤剂加减调理。药膏三日一换,内服汤剂每日1剂。
  6.1 疗效标准临床治愈:症状全部消失,关节功能恢复正常,血沉以及ASO结果均正常;显效:全部症状消除,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血沉、ASO结果基本正常;好转:主要症状基本消除,主要关节功能明显好转,生活能够自理,工作和劳动能务有所恢复;无效:自觉症状无改善,血沉、ASO变化不大。
  6.2 治疗结果620例中,治愈387例,显效163例,有效6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8.6%。治愈的病例中,用药最少15天,最多6个月。
  7 典型病例
  林某平,男,28岁。2005年6月初诊。膝关节肿痛4年余,加重1周。经常咽痛,膝关节肿胀疼痛,行走痛剧,步履艰难,屈伸不利,局部灼热,下肢呈大小不等散在结节性红斑。伴有发热畏寒,夜寐不安,溲黄便秘,舌苔黄腻,脉沉滑。体温38℃,血沉90mm/h,ASO 800u,证属内有蕴热,复感外邪,风湿与热相搏,以致气血郁滞,痹阴经脉,治宜清热解毒,化瘀通络。来本院调治3月后,诸证悉除。复查血沉、ASO结果均正常。临床治愈,能参加农业劳动,后经随访6年之久,病未复发。
  8 讨论与总结
  风湿热属于中医的“热痹”范畴,本病不仅因有蕴热,外感风湿热毒之邪而起,风寒湿邪郁久化热亦能形成风湿热痹。治疗本病,既要按照疾病不同阶段和临床见证,随机应变,用药合理,又要切忌操之过急,轻率易方。“关节舒散”是根据本病“湿、热、痰、瘀”的病机,选用汉防己、龙胆草、黄柏、生大黄、芒硝等数十位味药物组成。诸药合用,清而不滞,温而不燥,清泄湿热而无凉遏之虑,共奏清热祛湿,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体内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我们根据“内病外治”、“以痛为腧”的理论,将药物加工而成中药散剂,外敷局部病变关节,从受邪之处治之,通过热力、药力的蒸腾,使玄府洞开,药力从皮到肉,由筋达骨,层层渗透,直达病所,开发腠理,使湿热随汗而解,既透邪外出,又减轻症状,使经脉流畅,血活气行,达到通则不痛、标本兼治的目的。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既减轻患者长期服药的痛苦,又避免了肝脏的“首过效应”和胃肠道环境对药效的干扰和作用,减轻了药物对胃肠道、肝、肾等造成的副作用。
  我们的体会是:“关节舒散”作为一种独特的抗风湿特效中药,在临床上治疗风湿热痹可与非甾体抗炎药和激素类药物相媲美,能较快地改善风湿热痹活动期临床症状、体征和炎性标志物,且止痛、消肿,改善关节功能优于非甾体抗炎药。其优点在于肌肉注射通过血液循环,使药物较快到达病变部位,改善微循环,减轻病变局部炎症,抑制病程进展,从而有利于疾病的痊愈。
  本临床观察显示,应用本院自拟“关节舒散”,外治风湿热痹,能较好的缓解关节疼痛、肿胀,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对血尿酸、血沉等实验室指标也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且无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摘 要】 外阴白斑是指外阴局部神经与血管营养障碍引起的组织变性与色素改变的疾病。病因不祥,主要由于长期的外阴感染、慢性炎症有关,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女性外阴皮肤和周围粘膜发生变性,色素变化,外阴瘙痒,粘膜变白,可至皮肤破损、皲裂,脱屑,皮肤变薄,弹性减退,继发感染。寻常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所银器的一种皮肤良性肿瘤。好发于青少年,多见于手指、手背、足缘等处。皮肤和黏膜的损伤是引起感染的主要原因。我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肘法推拿治疗慢性腰腿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医院2012年10月到2015年7月期间诊治的慢性腰腿痛患者中抽取200例作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100)和对照组(n=100),观察组应用肘法推拿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推拿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疼痛程度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7.0%,远高于对照组的81.0%(P<0.05),而其VAS疼痛评分则明
【摘 要】 目的:对中医护理查房推广在提升中医特色护理中的成效进行评估。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月应用中医治疗的75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8例,对照组37例。观察组38例患者进行中医护理查房,对照组37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查房,护理周期均为2个月,2个月后对比评估两种护理方法的效果。结果:采用常规护理查房方法和中医护理查房方法均能对患者的恢复起
期刊
【摘 要】 目的:分析千金苇茎汤合定喘汤治疗支气管扩张并哮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5年11月收治的70例支气管扩张并哮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予以西药治疗的设为对照组,予以千金苇茎汤合定喘汤治疗的设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各症状积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治疗后PEFR、FEV1水平较治疗前均改善,且研究组改善幅度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分析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中医骨伤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5年5月期间符合研究对象的70例,按照住院时间顺序依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患者接受单纯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试验组35例患者接受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中医骨伤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总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后,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究半夏泻心汤加减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病例选择2013年4 月-2015 年7月我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17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采用半夏泻心汤佳节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痊愈率(63.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26.3%),总有效率(93.0%)明显高于对照组(64.9%)(P<
【摘 要】 目的:分析和探讨治疗中风患者中采用中医康复疗法对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2015年11月间我院收治的42例脑中风患者按照门诊就诊顺序,依照单双号原则将患者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中医康复护理措施,并对患者住院时间和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了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观察组21例患者治愈16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温经汤加减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4月~2015年4月之间收治的196例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196例,根据入院顺序和患者意愿,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8例患者,给予对照组常规的药物治疗,给予实验组温经汤加减治疗。结果:实验组显效例数为91例,占比92.85%,总有效例数为97,占比98.97%;对照组显效例数为68例,占比69.38%,
期刊
【摘 要】 介绍胡国栋主任医师对眩晕症的辩证和治疗方法。眩晕是中医门诊常见症,多发症,给病人造成了极大的痛苦,现代医学把眩晕分为中枢性眩晕和周围性眩晕,但不论是中枢性眩晕或周围性眩晕,现在医学都对此症存在着治疗周期长、疗效不佳的结果,而中医在治疗眩晕病上确实有很大的优势。胡国栋主任医师在几十年的临床工作中对本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治疗中收到良好的效果,我作为全国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和胡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