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幼儿教学中有效利用标志识物

来源 :现代教师与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ong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上往往需要一些形象的无声语言——公共标志,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以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将此做法移植到我们的幼儿园中,让一些标志恰当地出现在幼儿身边,必将会引导孩子们健康成长。在我们生活中,许多地方都离不开标志,标志随处可见,为了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标志的不同含义,并初步学会运用标志。养成关注周围事物的习惯,培养幼儿探索周围事物的兴趣。
  【关键词】标志 幼儿生活 认识事物
  随着现代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社会上往往需要一些形象的无声语言--公共标志,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以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在我们生活中,许多地方都离不开标志,标志随处可见,为了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标志的不同含义,并初步学会运用标志。养成关注周围事物的习惯,培养幼儿探索周围事物的兴趣。将此做法移植到我们的幼儿园中,让一些标志恰当地出现在幼儿身边,必将会引导孩子们健康成长。那麽,如何利用标志 指导幼儿的日常生活?试从以下几方面谈起。
  1.利用标志认识事物
  幼儿初期的儿童无意识记占优势。凡是儿童感兴趣的、印象鲜明、强烈的事物就容易记住,让记忆服从于一定目的还有困难。在教育影响下,幼儿晚期的儿童有意识记和追忆的能力才逐步发展起来。有意识记最初是被动的,记忆的目标通常是由成人提出的,而后儿童才能主动确定目标,进行记忆。有意识记的出现标志着儿童记忆发展上的一个质变。
  标志是直接反映事物主题的一种符号,它以简明的方式向人们传递这各种信息。
  1.1 认识事物的特征
  我们可以在食谱表上使用鱼、蛋、蔬菜、瓜果等标志,可以让幼儿一目了然今天吃什麽。鲜明的事物形象既有助于幼儿认识,又能增加幼儿的食欲。植物角的标志可让幼儿了解哪些花喜阴,哪些花喜阳,以此来帮助幼儿了解某些事物极其特性。
  1.2 显示区域活动的内容及特征
  在各个活动区域内较明显的地方,贴一些能够体现该区域活动内容或特点的标志,以便于幼儿选择活动。如:打击乐区的标志可以设计成"",阅读区的标志可以设计成"",舞蹈区可以设计成""等。
  2.利用标志,区别归属
  2.1 为了训练幼儿分门别类认识事物的能力,可以较好的利用标志区别事物的归属。
  我们可以让每一个孩子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标志*(通常是一些色泽鲜艳、易于辨认的图案),让这些图案和孩子的手帕、茶杯、小椅子、彩笔、床铺等物品一一对应,孩子就不会认错了。
  如:我们提供给孩子的图书常常是分类分层摆放的,但幼儿往往无法记住他们原来的摆放位置和顺序。这时
  我可以在书架上贴上一些不同颜色、不同图案的标志,然后在每本书上也贴上相应的标志,这样幼儿就能够很容易的给图书分类,并把书放到相应的位置。
  3.利用标志激励幼儿上进
  戴红花是表彰先进的标志。幼儿守纪律、懂礼貌、肯动脑筋,可奖励幼儿一个印有小红花的标志,这种效果要好与鼓掌或口头表扬。手洗得干净、衣服整洁、床铺的平整,奖一个小白鸽的标志,它能强化幼儿的整洁意识。
  4.利用标志暗示活动规则
  无规矩不成方圆。幼儿活动有了规则就有了安全,有了规范。利用标志暗示活动规则是幼儿教师不可忽视的一面。
  如:我们可利用方格来告诉幼儿区别容纳的最多人数。当孩子看到方格已被鞋子占满时,便不会再进入,而是重新选择别的区域或学会的等待。对于一些危险性较大,教师难以全面照顾的活动如:滑滑梯、荡秋千等,我们可以在醒目的位置贴一些相应标志,来告诉幼儿排好队,不要拥挤或倒着爬滑梯等。
  标志的制作应色彩鲜明、构图简单、富有童趣、大小适当、含义明确、使其具有标识性、趣味性、科学性。并让幼儿参与标志的设计、修改和布置。
  标志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与生活,如何能够巧用、妙用,也能发挥出很多隐性的教育功能,它不仅仅具有简单的提示功能,而是具有多种教育功能的环境资源。我们常说一日生活皆课程,正是在这种大教育观的影响下,通过研究、通过标志的科学有效使用,帮助幼儿养成了有序的生活习惯,提高了思考与推理的能力,积累了有益的生活经验,真正实现了在玩中学,在做中学的自然学习理念。还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社会意识以及做事细心、有条理的好习惯,让我们努力做好幼教工作中的标志教育吧。
  参考文献
  [1] 牟映雪. 论新时期幼儿教育改革的新观念[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4)
  [2] 姜勇. 论儿童发展的可能性--从教育的"规范世界"走向"生活世界"[J]. 学前教育研究. 2002(06)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准》明确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并突出强调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挑战传统语文教学,大胆走进新课程,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是当前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光荣使命。  【关键词】小学语文 德育 渗透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的性质定位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并且采用三维设计: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出了在教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加厚学
期刊
【摘要】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培养幼儿良好的自理能力要坚持对幼儿进行正面教育,增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采用游戏、儿歌等多种形式,教给幼儿生活自理的技巧,形象地教孩子学习各项生活自理。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还要经过反复训练并充分发挥家长教育资源,家园合作共同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  
期刊
如果岁月是一条河,那么童年就是河之源泉;如果人生是一本书,那么童年就是书最漂亮的扉页。它有着梦一般的色彩、诗一般的意境,那些天真无邪的花朵正是这童话世界里的主角。  数学将给孩子的美好童年留下什么,给孩子的明天又留下些什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让孩子们在自主、和谐、愉快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自主、和谐、愉快?这一系列问题时常萦绕在我的脑海、引发我的思索,激励我不断地探索、实践与创新。  1.自主的数学课
期刊
新课标指出:应用题是小学数学中最富有实践性、创造性的内容,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题枯燥、抽象,是教师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也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难点。我国小学数学教育专家邱学华先生曾提出:应用题教学关键不是分析数量关系而是理解题意,理解了题意,等于题目做对了一半。理解题意是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也是解答应用题的关键。下面就怎样理解应用题的题意,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1.将应用题与
期刊
【摘要】本文论述了多媒体在生物教学中辅助的作用,通过举例加以阐述多媒体课件可以较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诱导学生探究生命活动规律,不仅能优化课堂教学,而且能提高学生素质。  【关键词】生物教学 多媒体课件 作用  开展生物课教学,旨在启发青少年认识生物科学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关系,学习科学研究方法,了解家乡的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以及发展经济的资源优势,增进热爱家乡的情感,为家乡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
期刊
对于利用多媒体教学,我一直是采取保留态度的。往往用多媒体上一节课,教师在准备工作中所花的时间要远远多于上课时间。而这其中大部分的时间又并非是花在钻研教材教法上,而是用来解决多媒体制作中的一些技术问题。诚然,画面漂亮些,精致些,文字的出现富于变化,这些都能较黑板白字更能吸引人。而运用多媒体又能较传统的黑板教学节约了老师上课的板书时间与抄题时间。同时,多媒体还能将一些文字性的东西变成具体可感的图形或画
期刊
新入学的儿童,刚从轻松自由的幼儿班到比较正规有一定约束力的班集体,环境有所改变,知识要求有所增加了,他们扮演的角色也改变了,由随心所欲的幼儿转变为真正的小学生,是他们成长中的第一次转变,但他们的心理、生理并不能随着角色的改变而立即转变。那么,怎样使这些刚入学的儿童较顺利的学习数学呢?实践证明,利用直观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接下来就谈谈我在教学中利用教学的一些体会。  1.创设情景,营造学习氛围  
期刊
为什么要强调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那么就要从根本上认识数学的重要性。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学能够处理数据、观测资料、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可提供自然现象和社会系统的数学模型。这就决定了数学不仅是从事生产、生活、学习、研究的基础,而且是一门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  数学教育应该是现实的数学教育,应该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数学教育应该通过具体的问题来传授抽象的数学内容,应该从学习者
期刊
1.背景  《英语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指导思想:高中英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有利于学生改变传统的被动记忆、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采用积极主动的、参与式和合作式的英语学习方式,使他们通过接触与社会、科技和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比较真实和自然的语言材料,通过观察、体验、探究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用英语进
期刊
【摘要】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长期"霸占"课堂,工作非常努力,但是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反应平平,学习的积极性低,课堂气氛沉闷。这种课堂,大多数时候是教师在唱"独角戏",学生听得昏昏欲睡。  【关键词】英语教学 激发兴趣 积极参与  语言只有在真实生活语境及交际活动中,才能更好地形成一种能力。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