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视域中的家庭伦理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nd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三峡好人》、《图雅的婚事》从物质和精神文化层面看到普通的中国人似乎没有分享到现代化发展的积极成果,却不可避免地承受着现代化带来的生存压力,面临家园丧失与重建的双重困局。
  关键词:家庭伦理《三峡好人》《图雅的婚事》
  
  2006年9月9日,贾樟柯的《三峡好人》获得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2007年2月18日,王全安的《图雅的婚事》又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第六代导演的电影连连获得欧洲电影节的肯定.给不景气的中国电影带来了不少喜气。这两部电影都不是商业片,因而在票房上并不怎么成功,但是他们还是得到影评人与观众的一致好评。细看这两部电影.可以发现这两位导演关注的许多共同之处;他们把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了西部,投向了底层,关注小人物在中国现代化语境下的生存挣扎,这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无论从物质层面还是精神文化层面来看,普通的中国人似乎没有分享到现代化发展的积极成果,但却不可避免地承受着现代化带来的生存压力,面临家园丧失与重建的双重困局。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义无反顾地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今天虽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不少的隐忧,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地区差距的拉大,东部和西部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而且短时间无力改变。在整个中国的现代化格局中,西部往往承担着能源供应的角色,三峡大坝这个史无前例的伟大工程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启动的。在影片中通过沈红和韩三明的眼睛我们看到三峡已变成一个巨大的工地,到处都是触目惊心的废墟,这些废墟暴露着狰狞的面孔,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变迁。生存的物质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无数家庭被迫迁往外地,两千年历史的旧县城在两年之内拆掉并将永远沉没于水底,成千上万的三峡人将失去历史的记忆,面临家园的丧失与重建。《三峡好人》在情节的设置上正是这一现实的隐喻。两个山西人来到三峡寻找亲人,试图重建破碎的家庭。女护士沈红从太原来到奉节,寻找她两年未归的丈夫,他们在三峡大坝前相拥相抱,一曲舞后黯然分手,决定离婚。煤矿工人韩三明从汾阳来到奉节,寻找他十六年未见的前妻,两人在长江边相会,彼此相望,决定复婚。
  这一离婚与复婚背后暗含着导演对现代性背景下家园丧失与重建伦理困局的思考。现代化的过程实际上伴随着工具理性伦理对传统的政治伦理、亲情伦理等价值标准的转换,也就是说社会成员之间将通过法律关系、利益关系被重组起来。沈红离婚原因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丈夫的身份已在时代的动荡中发生了变化,他成了一个有钱的商人,“商人重利轻别离”,他的新情人也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利益的选择已使他不可能再念旧情。婚姻家庭中金钱地位的上升、时代价值的多元无序化使现代中国的家庭关系发生了诸多的变数。这里导演让沈红离婚似乎包含着对这一婚恋伦理的思考与批判。而韩三明的婚姻是与现代婚恋伦理相悖的,他们的婚姻是买卖中产生的,不但违法也违理,但因为他们都生活在贫困中,没有更多的选择,所以决定复婚。这里我们看到现代性的文明似乎还没有影响到韩三明他们,他们似乎还生活在前现代。艰难地维系着古老中国的婚姻伦理,而正是这种伦理却使他们原本因现代法律的介入而破碎的家重新缝合了起来。虽然韩三明也必须面对金钱的困扰,需要钱为妻子“赎身”,但这并没有阻碍他重建家庭的信心,他毅然回老家挖煤,用生命做赌注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亲情。
  《图雅的婚事》王全安将电影的场景放在了同样落后的内蒙。在电影中我们同样看到物质环境的变化给家庭维系带来的压力。今天内蒙草原已不再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人间天堂。到处都是干旱,缺水成了生存下去的第一难题。图雅的丈夫巴特尔就是因为打井而被砸伤成了残废.图雅不得不一个人挑起家庭的重担。长期的劳碌让她腰椎病变,甚而也有下肢瘫痪的危险。在物质生存环境的压力之下,图雅选择了“嫁夫养夫”。嫁夫养夫体现了图雅坚守对丈夫、对家庭的责任,坚守亲情爱情,吃苦耐劳,能同甘共苦,具有牺牲精神.导演王全安对图雅的这些品德是持肯定态度的。图雅的这些好人品因未出场的两个女性反衬更为突出。一个是森格的妻子,她嫁丈夫的标准就是有钱没钱,她背着森格与人私通,最后同别人合伙骗了森格的卡车,总之她已不再接受传统家庭伦理道德的规约了。另一个就是宝力尔的妻子,她在丈夫钻油井赔钱之后毅然离去,而当宝力尔发财后又要求复婚。宝力尔在图雅家痛哭外面人情的淡薄,图雅离婚后络绎不绝的求婚队伍等这些都说明金钱伦理已颠覆了传统的家庭伦理,正是因为如此.图雅看似前现代的道德选择才显得弥足珍贵。得到人们的赞扬。
  但是嫁夫养夫的伦理选择不是没有问题的。嫁夫养夫在现实生活中的落后地区的确发生过,这几乎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神话,是古老中国婚恋伦理的一种体现。嫁夫养夫是男权中心主义的,意味着女性为男性的牺牲,所以著名电影评论家崔卫平就认为《图雅的婚事》不过是一个修正主义版的“烈女传”。嫁夫养夫组成的新家庭势必矛盾重重,图雅如何在两个男人之间自处?森格和巴特尔这两个男人又将如何相处?扎亚怎样面对两个父亲这一事实?图雅的这一选择将使人性面临艰难的考验。影片结尾图雅婚礼中图雅一个人的黯然垂泪、森格与巴特尔打架、扎亚与邻居小孩打架都说明了这个特殊的家庭可能并不会导向幸福。虽然图雅的道德选择有诸多值得肯定的美好之处。但这种选择付出的伦理代价同样是不可低估的。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两位导演共同关注到现代化中国在物质环境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以及这种变化给底层老百姓带来的生存压力。底层的老百姓似乎并没有“共同富裕”.依旧为基本的生存苦苦挣扎。另外他们似乎也没有受到现代性精神文化的浸染,在应对人生问题时求助的依然是古老中国传统落后的伦理价值观。虽然这种价值观使他们的人生得到某种程度上的安妥。但在现代性文化的背景下难以避免地显出它在应对现实人生问题上的困难。而两位导演虽然都敏感到了这种传统价值观在应对现代问题的窘境,但出于对底层的人文关怀.并没有给予明确地批判,正如崔卫平所言:“从这个角度看过去,我要说我们这个年代的人们,对于人性的水准和要求,比起我们的前辈来,要放得低得多”。这也许正是影片伦理价值选择上的暧昧与不足。
其他文献
陳新浪  2015年,我奉命赴河南永城市茴村镇吕店村任扶贫驻村第一书记,几年来有收获,有喜悦,也有茫然,但更多的是坚强的信心。作为一名第一书记,我与吕店村的父老乡亲从不熟悉到熟悉,从熟悉到朋友,我完完全全融入到了这个大家庭。发展养殖业。 陈新浪 摄  吕店村共有贫困户16户35人,大多都是因病、因残或者因年龄大没有劳动力人员。贫困户王风光因为智障不知道钱是什么,也不知道怎么花钱,我就安排他的弟弟王
[摘要]本文从社会学的角度,探讨电影《香港制造》所呈现的社会问题和社会意义,该电影从独特的人物视角,叙述了青春、死亡、城市三者之间的纽带关联,展示了未成年人与成年人之间的矛盾与碰撞,从而表达了创作者对于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的思考。  [关键词]香港制造 死亡 成长 城市    《香港制造》是陈果97年的影片,十年之后重温,依然震撼人心。当年观看这部影片的时候并未有太多的感想,可能是因为自己也正处在
出色的控噪能力和宽容度表现,让尼康D780的画质表现非常均衡,足以胜任非常考验相机的星野题材拍摄。(图片来自尼康官网)单反的优势  在微单相机高速发展、光芒四射的当下,一台传统的数码单反还能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这个问题或许是很多人在尼康推出D780时都会萌生的。实事求是地说,单反相机尽管体积更大,但也因此有足够的空间放下更多按键,使用诸如双存储卡槽这样的实用配置。以尼康D780为例,它具备双UHS
[摘要]乡土音乐,这一深厚的民系或族群音乐文化资源,将其置于审美的视野中,从乡土音乐的美学特征,审美价值等方面进行探索,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关键词] 乡土音乐 美学特征 审美价    乡土音乐,就是某一地方或区域内的民系、族群所创造的音乐。与他音乐比较,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从内容到形式都打上了民系或族群的审美文化的烙印。  可以说乡土音乐记载了这一方水土民众的喜怒哀乐,它表达了生息于
摘要:莱辛在《拉奥孔》中提出了“诗中的画不同于画中的诗”的著名论断,爱因汉姆在《电影作为艺术》中认为电影艺术是一门把“技术上的缺陷转化为艺术上的优点”的艺术。前者是在绘画与诗歌两种艺术之间——在两种媒介不同的艺术之问——进行比较分析;后者是对一门艺术中的艺术媒介与现实实际物体进行比较分析。后者所总结的“现实物体与电影元素”的六大差别,实际上并不构成电影的艺术特性,在这种错误的层面上,根本无法建立起
[摘要]曹植《洛神赋》历代有多种诠解:第一种是感甄说,第二种是寄心君王说,第三是理想象征说,第四种是哀愁说。本文赞同第三种解释,但是和这种观点所不同的是,本文认为《洛神赋》是曹植和其理想之神的对话。  [关键词]《洛神赋》曹植 理想之神 对话    一、历代对《洛神赋》的诠解    《洛神赋》序曰:“黄初三年,余从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说神女之事,遂作斯赋”,表面
【摘要】电影《三峡好人》以“寻找”精神家园为主题和线索,以影象片段和声音为载体,表达了导演贾樟柯对于三峡两岸在迁徙中失去家因的普通人的生存状态以及他们内心感受和真实记忆的关注与思考。  【关键词】迁徙 寻找 影象 声音    迁 徒    迁徙,是贾樟柯导演的故事片《三峡好人》的真实背景,影片的开始随着江轮的缓缓行驶,三峡两岸的移动。汽笛的长鸣,把我们带进了正在迁徙中的三峡。一个承载了2000多年
佳能RF24-240mm F4-6.3 IS USM  建议零售价:6499元  规格亮点:  焦距覆盖:24-240mm  防抖性能:5级光学防抖  最近对焦距离:广角端约0.5m,长焦端约0.78m  最高放大倍率:0.26倍  滤镜直径:72mm  最大直径及长度:约Φ80.4×122.5mm  重量:约750g尼康尼克尔 Z 24-200mm f/4-6.3 VR  建议零售价:6499元
[摘要]绘画应该有自己独立的语言体系。通过对前辈大师优秀作品的学习实践,及对后来者的影响,引起我们对关于绘画语言的反思。分析理解大师艺术作品中的语言及起到的纽带作用,使我们认识到艺术语言本身就具有跨越时代的意义和永恒性。  [关键词] 绘画语言 艺术大师 纽带    在中央美术学院学习期间,听到最多的莫过于“绘画语言”这几个字了,在作品之中力图展现一个艺术家自己的绘画个性语言,在艺术作品中渴望找到
前时见高辉拍摄黄河沙滩痕迹之以小见大形态的照片,曾写下一则评论文章《形之像》。几年过后,又见高辉还是拍摄黄河沙滩痕迹的系列照片,依然是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却拓展出另一重景象。  “佛家言:‘一沙一世界’。意指大千世界里的纷纭现象,或可由‘以小见大’切入,照得宏观气象。”  此番高辉再度拍摄黄河沙滩痕迹,其进取层面由前番的二维平面衍化出三维的立体格局。这一手拓变,在视觉样式上推“无形”(前系列之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