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患者维持性低血压的原因分析与护理体会

来源 :健康指南·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fei1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维持性低血压是血液透析过程中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一般指收缩压降至90 mm Hg以下或平均动脉压较透析前降低30 mm Hg以上。有文献显示[1],其发生率可达20%~40%。维持性低血压可造成透析血流量不足,透析不充分,内瘘使用寿命降低,影响透析效果;而且还可诱发绞痛、心律失常以及残余肾功能的进一步下降,严重者会导致患者死亡。因此,为了降低该症的发生率,我们对其发生因素进行初步分析,并就相关的护理措施提出初步的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0年8月到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透析治疗患者,共67例。男39例,女28例。年龄25~78岁,平均54.3岁。原发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21例,狼疮性肾炎15例,慢性间质性肾炎13例,糖尿病肾病9例,高血压肾病6例,梗阻性肾病3例。透析机为德国费森尤斯4008B透析机;透析器为配套的4008B空心纤维型,型号为FB-130 U,FB-150 U,均为规律性透析,每次3~5 h,每周2~3次。
  1.2 方法
  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评估。初次患者要仔细阅读病例,包括患者体质,并发疾病,肾病病情和性格特征等。对于之前已经前来透析过的患者,要重点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和进展情况。对于初次透析,年龄大,体质虚弱,有贫血症状,以及高血压或心脏病等疾病的患者,其维持性低血压发生率相对要高,要给予重点监护。
  透析室要保持整洁,明亮,温度适宜,通风良好。帮患者选择合适的电视节目,避免增加患者烦躁情绪,提高患者的心理舒适度[2]。协助患者摆好体位,一般采取平卧姿势,在不影响透析的前提下摇高床头20°~45°,在透析操作前后,给予患者适当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透析过程中,对于患者合理的要求给予及时的满足,提高患者的身体舒适度。
  对易发生低血压的患者采取下列预防措施:(1)高龄透析者采用缓慢连续透析或短时多次透析。(2)合理设置干体重,适当增加透析频率和时间。(3)控制透析温度。避免高温透析,透析液温度维持在34.5~ 36℃左右。有资料显示[3],此温度范围内外周血管收缩,血压较为稳定。(4)低蛋白血症者在透析中补充白蛋白,严重贫血或营养不良者在透析时行输血措施。(5)为防止脱水过量过快,应降低进食含水食物,并限制钠盐摄入,必要时禁食。(6)合理调节钠浓度。为保持心血管系统的稳定,先将透析液钠浓度调至140~150mmol/L,透析2h后再调至调正常范围。(7)必要时使用升压药维持血压。
  治疗前后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肌酐、血常规、血尿素氮、血小板水平;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β2–MG水平。透析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血压,脉搏,心率,呼吸等指标的变化情况。若患者出现血压降低至低血压,或血压虽然暂时无明显变化,但出现打哈欠、出冷汗、呕吐、恶心、面色苍白等症状时,要立即给予相关处理措施,以避免发生休克或急性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
  暂停超滤,做好患者的情绪安抚工作,让患者保持平稳体位,立即减慢血流量,头偏向一侧,避免呕吐窒息。同时快速输入0.9%生理盐水200~300 ml。同时有低血糖症状者,可静脉射60~100ml的25%~50%葡萄糖。同时给予吸氧,以改善心功能[4]。对于有严重低蛋白血症的贫血患者,可酌情输入一定量血制品或白蛋白,迅速改善血容量。如果输入500 ml生理盐水后症状仍无明显缓解,应终止透析,并针对病因进行对症治疗。
  2 结果
  67例患者透析期间发生维持性低血压13例,发生率为19.4%,其中11例经过吸氧,调整透析温度和钠浓度,快速补液等处理后,症状得到缓解,继续透析。2例经上述措施处理后无明显改善,终止透析,无死亡病例。护理总有效率为84.6%,显示了较好的护理效果。
  3 讨论
  透析过程中,维持性低血压发生的原因较为复杂,目前一般认为主要有下列因素[5]。(1)患者自身因素。如年老,体弱,贫血,在透析中大量饮水,或大量进食造成暂时性缺血,以及长期服用降压药或镇静药,或透析过程中心理紧张等。(2)透析因素。如血容量控制。(透析膜生物相容性,透析液钠浓度和透析温度等。
  从我们的临床体会来看,发生低血压的患者,多为自身因素较为明显者,考虑到体质,年龄等因素很难短期内改善或根本就不能改善,提前对患者资料进行充分评估,并做好相应调整和重点监测,对于降低发病率和发病后及时处理也是很有意义的。
  低温透析可以增加外周阻力,刺激血管收缩。有资料显示[6],透析温度每升高1℃ ,低学压发生率会增加3倍。而高浓度的钠离子,对于维持有效血容量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认为,在预防措施中,除了控制透析速度等,低温,高钠也非常重要。
  对于已经发生低血压的患者,迅速的综合抢救措施是非常关键的。但我们也注意到,本次研究中有2例患者终止透析,而上述2例患者均有心脏病,我们分析,可能是葡萄糖等高渗溶液会增加心率和心肌耗氧量,导致心脏急性缺血,从而使有效血容量提高效果受到影响。当然,这只是我们的初步猜测,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总之,我们认为,透析过程中的维持性低血压处理措施,更多的重点应该放在预防上,通过预防性措施和严密监测,尽量减少该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王敏.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30例护理体会[J].航空航天医药.2008,4(19):243-244.
  [2] 杨慧.舒适护理在腹膜透析整体护理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0,23(7):249.
  [3] 马惠章.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并发症的护理观察与处理体会(附36例报告)[J].中华护士杂志,2010,20(4):46-47.
  [4] 吕程,刘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低血压的原因与护理措施[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年,24(12):95-96.
  [5] 尹春红,陈英.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分析及护理措施[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3(4):465-466.
  [6] 丁虹.血液透析低血压的发生机制[J].医学综述,2006,6(2):91-93.
其他文献
【摘要】探讨护理及预防对突发性耳聋患者辅助治疗效果。在配合医疗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积极有效的护理及预防措施,以达到最大限度挽救患者听力,降低该群体的发病率和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护理;预防  突发性耳聋又称暴聋或特发性聋,简称突聋。是一种突然发生且原因不明的耳鸣、耳聋,于数小时或数日内听力迅速丧失的感觉性神经性耳聋;也有晨起时突感耳聋。是耳科常见病。慢者耳聋可逐渐加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并发不同程度内科疾病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 选择我院于2008年3月至2013年6月接收的合并有不同程度内科疾病的74例高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28例、慢性支气管炎25例、有心梗并史或冠心病的患者21例,14例患者同时出现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变,根据患者合并出现的疾病采取相应的围手术期护理方式,并回顾性分析所有的护理经验。结果 通过积极有效的护理治
期刊
【摘要】总结32例新生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肺炎患儿的护理体会。由于新生儿RSV肺炎临床表现不典型,进展快,护理重点为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维持呼吸道通畅,改善呼吸功能,积极有效合理用药,切实消毒隔离,可以有效提高治愈率。34例患儿足月儿26例(78.1%),早产儿8例(21.8%),合并心衰6例,呼衰13例,其中31例治愈出院,2例好转自动出院,1例法洛四联症患儿死亡。  关键词:新生儿 呼吸道合胞病
期刊
[摘要]目的:针对老年危重者的心理问题,探讨心理护理对老年危重者的重要影响。方法:随机对89例老年危重者行分组护理:对照组(44例)研究组(45例)。对对照组的45例老年危重者的护理:基本护理。对研究组的44例老年危重者的护理:基本护理+心理护理。分析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9.6%。研究组的总有效率:88.9%。显然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即有统计学意义)。结
期刊
摘要:神经内科的护理工作对神经内科的患者的康复和治疗质量是相当重要的。本文通过分析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常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对神经内科护理工作现状问题的对策,并作出了总结。  关键词:神经内科; 护理; 常见问题; 防护措施  我国医疗水平日益发达,对于神经内科的治疗和康复,大多医院都具备着高超的医疗技术和优秀的医疗团队。神经内科的护理工作是对神经内科患者康复治疗中最重要也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在了解神经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精神分裂症复发的因素 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再次入院的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复发的因素 结果:擅自减药停药是精神分裂症复发的主要因素,家庭因素及不良生活事件等是复发的次要因素 结论:围绕影响复发的各种因素实施护理措施,以减少复发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科最常见的一种疾病。精神分裂症极易复发,据报道即使精神分裂症住院痊愈后2年复发率为45. 00%[1], 5年复发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和评价在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治疗中,综合护理干预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情况。方法:随机选择在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接受护理干预的冠心病患者82例,将他们随机的分成两组,每组患者各有41例。分别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和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进行统计、比较和分析。结果:经过统计学分析显示,在日常生活能力、焦虑障碍、抑郁障碍以及对社会活动影响等方面上,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的生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家庭护理模式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108例住院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并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家庭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采用家庭式护理模式的观察组患者缩短了住院时间,用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其复发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有明显差距。结论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用剂量不一的芬太尼以及罗哌卡因来腰麻分娩剖宫产的相应效果。方法:随机将160例以剖宫术来生产的女性分组:腰麻组、腰麻1组、腰麻2组、腰麻3组。给予腰麻组的方法:只用6mg罗哌卡因(浓度为0.5%)。给予腰麻1组的方法:6mg罗哌卡因(浓度为0.5%)+5ug的芬太尼。给予腰麻2组的方法:6mg罗哌卡因(浓度为0.5%)+10ug的芬太尼。给予腰麻3组的方法:6mg罗哌卡因(浓度为
期刊
摘要 分析25例居家腹膜透析患者并发腹膜炎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早期采取防治措施,进行积极有效的健康指导,对减少腹膜炎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腹膜透析 腹膜炎 护理  腹膜透析(以下简称腹透)是治疗尿毒症的主要方法之一。腹膜炎是腹透最常见的并发症。自1976年Fried等[1]首次开展腹透以来,随着透析管路和腹透液的改进,腹透技术的日臻成熟,腹透相关感染性腹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