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水稻种子愈伤组织胚性细胞系筛选耐盐突变体

来源 :江苏农业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2009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籼、粳稻及其杂种的成熟种胚愈伤组织胚性细胞系为材料,用NaCl作为选择剂,采取正选择法进行筛选。比较了不同基因型及不同筛选方法的选择效果,明确了耐盐细胞系的有效选择周期和其再生植株分化的主要影响因子,获得了耐盐的突变体。这些变异体脱离选择剂6个月后,耐性稳定,具有对盐逆境的系列适应性状,其再生植株后代及其幼穗培养也表现出耐盐性。
其他文献
在3个籼稻杂交组合的未经选择的高世代(F_6)群体中,选择有关农艺性状的极端选系,进行再杂交,并与原杂交组合相比较,以研究这些性状杂种优势的遗传机制和基因效应.结果表明:出
源自普通小麦中国春幼胚的胚性愈伤组织经4—5个月继代培养后仍保持胚性。选取没有明显形态分化的致密胚性愈伤组织进行悬浮培养;通过向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炭(AC)和延长继代间
以家兔为试验材料,采用5μm注射针法及8μm注射针法,借助显微操作仪将单个精子注入不同卵龄的卵母细胞的细胞质,旨在建立高效率的显微受精技术系统,并获得后代。结果表明:5μ
在光抑制条件(CO_250或60ppm,O_22.5%,光强1050μEm~(-2)s~(-1))下,比较了耐光氧化和不耐光氧化两个水稻品种的CO_2交换特点和有关酶超氧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磷酸
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法,研究了50个品种(系)和杂交组合F<sub>2</sub>、F<sub>3</sub>和F<sub>4</sub>代皮棉产量与纤维品质这两组性状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皮棉产量与纤维品质
对菲律宾雨养旱地、雨养低地和灌溉田以稻为基础的农民和实验种植方式,进行能量平衡和能量投入、产出效益的评价。显示:①实验方式的光能利用率比农民方式高33%—66%。②随着种
利用C-分带技术对普通小麦品种扬麦3号的体细胞染色体进行分析,发现其1B和4A染色体与普通小麦品种中国春明显不同。扬麦3号的1B长臂与中国春4A长臂带型相同,而其4A长臂带型又与中国春1B长臂带型
BT型梗稻不育系六千辛A在自然条件下的自交结实现象普遍存在。历年鉴定结果,其群体自交结实率在0.020—0.384%之间。高温对六千辛A的花粉发育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自交结实
为提高离体条件下挑脱病毒的效果,本研究比较了茎尖分生组织培养和微型嫁接两种脱病毒技术。采用倒“T”型和“孔穴”嫁接法,将“红港”嫁接在“CT2692”上,其成活率分别为18.2%和49.5%。试验还表
根据抗感杂交6个世代群体的分析,选用4个白叶枯病菌系接种,研究了江苏省太湖地区8个晚粳品种的抗白叶枯病遗传。结果表明,品种与菌系间有明显的特异性互作,抗病性受感病亲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