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空对话郭嵩焘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enchang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郭嵩焘是一个超越其时代的思想者,是一个在一百多年前就懂得“文明互鉴”之理的思想者,是一个被晚清大变局所反衬出来的思想独醒者.正是基于这种认知,我拜读了孟泽的大著《独醒之累:郭嵩焘与晚清大变局》(岳麓书社2021年版,以下简称《独醒之累》).
其他文献
对杂文的编选,除去“遍读”之难,另一个让人进退维谷之处便是老生常谈的文体问题.实际上,杂文从古至今都没有脱离一种“集合”式的文体概念,明代吴纳《文章辨体序说》有云:“文而谓之杂者何?或评议古今,或详论政教,随所著立名,而无一定之体也.”(2)现代以来,在鲁迅等人的思考、匡正之下,杂文开始具有文体意识,一度有从“文体的一类”变为“文体的一种”的趋势.但如今的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指点江山的激情,又不乏激扬文字的平台,放眼望去,我们身边尽是短小的文本,影评书评、时事议论、随笔游记,甚至一个别出心裁的广告文案、一
期刊
近代世界的起点rn以往人们一般将“文艺复兴”“大航海时代”或“工业革命”等,视作近代世界的起点.但这是已经受到普遍批判的“西欧中心论”的看法,人类历史发展,不是某一种文明的独力作为,而是多种文明的合力推动.这在近代世界的起源上,同样如此.近代世界的主体力量,并非西欧一种文明,同样还包括阿拉伯文明、俄罗斯文明与中华文明.相应,这四种文明的角逐,而非西欧文明的一枝独秀,才构成了近代世界的整体图景.
期刊
几年前偶翻《琴曲集成》,翻至第四册《五音琴谱》,由于是难得的明代藩王的辑谱,又是海内孤本,于是特别留意了一下.书前查阜西先生提要云“明藩王朱珵辑”,这引起了我的疑惑.按说明宗室以五行命名,名字偏旁总要带个“金木水火土”,难不成这“朱珵”是个例外?且根据书前《刻琴谱序》,此谱的纂辑者为“沈国保定王德轩”,查阜西先生所谓的“明藩王朱珵”是从哪来的?
期刊
一、生与死的终极追问rn存在与死亡是一个现实问题,也是一个哲学问题,几千年来,文学家们对于它的表现与探讨在终极意义上是为了弥合生命中有限与无限之间的裂隙,弥合的努力也就是对个体生命的“救赎”过程.在浪漫主义作家眼中,死亡是人生的一个大谜团,对于死亡的自觉意识是人类自我精神觉醒的重要标尺.这或许也可以算作是对于孔子的话的颠倒运用:“未知死,焉知生?”出于对生死问题的敏感,徐訏将浪漫主义文学的这一义理欣然接受,这就使得他的创作和五四以来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浪漫派有了质的差异.
期刊
近世名臣曾国藩素以“识人知人”著称,晚清曾有“天下督抚,半出曾门”之说.虽然该说法未免言过其实,但曾国藩不遗余力地培养和识拔人才却是实情,特别是对于一些政治上不成熟、心性上有缺点的军事将领,他总是能够悉心给予提点,尽显其爱才惜才之意.这其中,被曾国藩誉为湘军“第一著名骁将”的“霆军”统帅鲍超就是一例.曾国藩曾三次在紧要关头对鲍超殷殷教导、谆谆告诫,其语重心长、苦口婆心,可谓不厌其烦,使鲍超从出身穷苦的一介小兵,逐渐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一代名将.当然,鲍超有时也任性使气,罔顾曾氏劝诫,这也导致其仕途最终未能大进
期刊
张謇是近代杰出的实业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难得的民间外交活动家.在张謇的外国友人中,有被称为“日本资本主义之父”“日本企业之父”和“日本金融之王”的日本财阀涩泽荣一,他和张謇同为“实业领袖”,两人虽从未见面,但为寻求合作却交往不断;有与张謇相识四十余年的挚友,被称为“韩国屈原”的金沧江,流亡中国后定居于张謇家乡南通二十余年,在张謇影响下,金沧江在民初申请加入中国国籍,自称“中国新民”;还有张謇创办的通州师范学校里的一群日籍教师;也有1922年6月张謇七十岁生日时,特地赶来的一批西方驻沪领事和商人
期刊
清咸丰二年(1852),始终蛰居乡间,半耕半读,已有四十一岁的左宗棠,总算得到机会,来到湖南巡抚张亮基手下,当了“刑名师爷”.两年后张亮基升迁为湖广总督,他复入湖南巡抚骆秉章幕僚,干了六年之久.
期刊
一、何为与艺术有关之“物”rn艺术与物的关系,这个题目太古老,讨论者已经太多,各个角度都被人探究过,有何必要再谈一遍呢?再谈一次,还能谈出什么新意?但一旦我们仔细检查有关文献,应当说:这个题目远远没有被讨论清楚,有些似乎明白的地方,甚至越讨论越糊涂.
期刊
1983年6月,我因父亲几次生病住院,放弃某省省会的公务员工作,调到父亲那所大学的中文系当助教.我当时热衷于写诗,已在《诗刊》《人民文学》发表诗作,俨然是一个小有名气的青年诗人.我那时以为,写诗比做学问更有才华,这种观念影响了身边的学生,也阻碍了自己尽早在大学里潜心治学的状态.直到1984年底,我看到《文学评论》上发表了某著名诗歌批评家写的一篇文章,心里不以为然,于是产生了写篇与之商榷文章的念头.
期刊
意大利吉奥乔·阿甘本(Giorgio Agamben,1942-)被认为是当今欧洲,乃至整个世界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神圣人:至高权力与赤裸生命》(Homo Sacer:Sovereign Power and Bare Life)既是阿甘本的成名作,也是其代表作,现已成为经典的政治哲学名著.此书为阿甘本“\'神圣人\'生命政治系列开篇之作”.“正是这部著作,使阿氏正式跃升为世界性的顶级学者之一;尽管其著述跨越政治哲学、法理学、神学、本体论、艺术、语言、美学、文学等学科领域.”在该书的第四章“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