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化学实验与初中化学教学融合策略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son1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技术是有机融合的基础性平台,教学情境是有机融合的重要载体,教师的引导和组织是有机融合的主轴.
  关键词:信息技术 化学实验 初中化学教学
  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丰富了初中化学教学手段.那么,如何将信息技术、化学实验与初中化学教学有机融合,让各种教学因素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效率呢?
  一、信息技术是有机融合的重要平台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效率一直受到两大因素制约,一是实验现象的可见度,二是实验信息的容量.不可否认,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的基础,但是某些实验的现象不够明显,或者危险性较大,不宜在课堂呈现,然而不进行展示又是教学环节的重要缺失,这就让实验陷入一个尴尬的境地.此外,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相关操作水平也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务必要将实验器材、操作要点等内容讲解清楚.这在原有的化学教学中需要直接呈现或是借助挂图和板书完成,但是必然挤占课堂教学时间.信息技术的应用解决了上述矛盾.它的可视化强、集成性高等特点,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以信息技术为平台,对化学实验和化学教学进行融合,不仅能提高化学实验教学效率,还能优化化学课堂教学.
  一些原本现象不够明显的演示实验,教师可以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出来,将现象进行放大处理.比如,铝、镁、锌、铁等与酸的反应速率对比.利用信息技术,实验现象能够明显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一些危险性大、污染性高的实验,教师可以拍摄好视频资料.比如,硫磺在氧气中的燃烧.在实验过程中,会产生有毒的二氧化硫气体.因此,实验必须在通风的环境中进行,显然不适合在课堂上演示实验.教师事先用摄像机将实验过程记录下来,在课堂上予以播放,能提高学生对实验原理的认识.
  利用信息技术,能够将大量的图片、文本、影像等资料整合于一体,而且呈现方式灵活.相比于传统的挂图和板书,这种手段更加快捷,而且色彩真实、图文并茂的资料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动态化的实验展示能够对学生起到提醒作用.例如,在复习“气体的制备方法”时,涉及的气体包括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教师可以通过课件的形式呈现制取气体的基本原理、实验装置、操作要点、收集方式以及检验方式等.这样,能便捷地将实验装置图呈现出来,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教师还可通过视频再现各类气体的制备过程,引导学生回顾相关操作,并自我总结.这样,有助于学生系统化地认知气体的制备方法,有助于学生知识网络的建构.
  信息技术的优势还在于信息共享的便捷化.这主要体现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便利地共享学习资料,分享学习经验,探讨学习问题.比如,教师可以将实验视频、知识点梳理资料通过互联网共享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后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地进行观看和学习,也可以让学生在网络上自由地沟通和交流.
  二、教学情境是有机融合的重要载体
  学生的化学学习离不开恰当的学习情境,教学情境是有机融合的重要载体.信息技术在情境创设方面有其独特的优点:它能跨越时空和地域的限制创设问题情境,以形象生动的方式,启发学生参与知识的探索和发现.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手段,有着声像并举、能动会变等特点,教师要由此出发结合教学需要创设问题情境,让抽象的化学知识更加具体形象,降低学生认知和理解的难度,同时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乐于参与学习活动.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联系教师所提供的知识背景展开探索与发现.富有问题因素的情境,还能够点燃学生参与讨论的热情,使他们在彼此讨论中相互启发,培养创造性思维,最终实现问题的解决.例如,在讲“燃烧和灭火”时,教师可以播放厨房用火、火力发电、森林大火等视频,引导学生探讨火与人类文明的关系,帮助学生了解燃烧现象的利弊.此外,教师可以从燃烧现象的本质入手,引导学生探讨火灾发生的原因以及防止火灾的注意事项.在讲到火情的处理时,教师要发挥实验的优势,制造小范围的“火情”,让学生从化学原理出发,采用各种手段进行“灭火”,如用水、沙土、湿布或干粉.只有通过实验操作,学生才能形成深刻认知.
  借助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创设穿越时空的情境,带着学生经历一场奇幻之旅,让学生回到近代化学发展的关键节点,见证那些美妙的实验和重要结论的提出,从而引出问题,让学生结合情境分析和探索.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法国科学家探索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过程,通过动态的实验课件呈现当时实验的基本原理,特别要突出曲颈甑中水银面上升的实验过程,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认识.教师还要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你还有哪些方法证实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结合这个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并展开讨论,启发学生设计新的实验,并创造条件让学生到实验室验证自己的设想.
  初中生正处于一个求知欲强、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年龄段.信息技术提供的声、光媒体的刺激,能够激起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直观的感性体验.但是我们必须承认这种刺激和体验都是被动的,技术永远只是一种手段.教师要鼓励学生参与科学探究,积极进行各类化学实验,从而见证化学现象最本质的一面.
  三、教师的引导和组织是有机融合的主轴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手段.信息技术改变着初中化学知识的呈现方式,也改变着化学实验与课堂教学的整合形式.在教学中,教师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倡导尊重学生探究主体性的今天,教师的教学方式和课堂参与形式虽然有所改变,但是教师的职责没有减轻,教师的工作量比以前更大,这是因为教师的引导和组织是有机融合的主轴.
  有的教师这样感慨:信息技术就是好,上课省事多了,课件放一放,教材翻一翻,任务就此完成.这种想法表明,他依然在用老的思维模式组织课堂,只是将信息技术替代了黑板作为知识的呈现方式.对于化學实验,有些教师是两种思路,要么是演示一下给学生看看,要么就是让学生根据教师的安排重复操作一遍,根本没有让学生将实验作为知识探索的重要途径.上述教师对待信息技术和化学实验的态度都是错误的.正确的融合过程,应该是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然后由学生自主展开探索,并结合实验进行相应的研究,最终进行结论的总结.例如,在讲“酸和碱的反应”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通过互联网搜集酸碱反应的生活实例,并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激起学生的探索欲:酸和碱的反应有什么规律?接着教师安排学生进行实验:向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稀盐酸溶液,观察现象.实验中没有显示出直观的现象,与学生预想的情形不一样,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接下来的探究过程中更加投入,直至发现规律.
  总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将信息技术、化学实验与初中化学教学有机融合,从而提高化学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杨文斌.谈建构主义理论与中学化学教学[J].化学教育,2004(11).
其他文献
近几年的各类竞赛中,经常遇到一些需要  利用不等式的性質才能解答的问题,现介绍如下。
父亲(贾卫章,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老师)读后感:那个以前视老爸如保护伞的小孩慢慢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还时不时与老爸争论是非。我虽懂得应当“待子如宾”,却总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和儿子争吵之后,情绪降至冰点,感觉儿子不再是以前那个乖小孩了。可看了他的文章,我发觉他是真的长大了,外表淡漠,却掩饰不住内心对父爱的感恩。我家有儿已长成,无论何时与何地,老爸始终与你同行。  我爸是个典型的山东大汉,精
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时,会发现自己真的很棒,希望同学们都向刘怡志同学学习.我家住在渤海边的一个农村,我们村前还有一条小河.春天,站在我家的小院向前望去,
过了很久,才再一次翻开这本书——《花开半季,情暖三生》。  正翻看着,企图寻找一缕重读此书的思绪,一张不知何时夹进去的书签就这样莽撞地闯入我的手中。  这是当时有意留下的心情,还是随手做下的记号?书签上有一句话赫然在目:谢谢你,曾经来过,发现人海中这么不起眼的我。  是巧合吗?这句话竟像是这张书签对我的深情告白。也许在过去的某一天,一个姑娘在抽屉深处找出一张书签,特意将它夹在床头那本书中。再后来,
期刊
集气瓶是初中化学实验常用的仪器之一,其本身稍作改动后,可以发挥多种用途,既增强了实验的趣味性和思考性,又提高了实验学习效率.一、中考真题分析依据2011年宁夏中考化学学
期刊
2011年,大旱第三年袭击云南,持续干旱  已造成云南几百万人受灾,因干旱造成种植  业直接经济损失超过6亿元人民币,为了支援  受灾较严重的大理、楚雄两地的抗旱救灾工  作,政府准备从距离两地较近的A、B两个水  库调水。
四周充斥着可人的绿色,金色的花朵在风中摇摆,这是蓬勃盎然的春天。然而,这一切悦目的色彩,此刻在她眼里变成了冰冷的灰色。曾无数次令她驻足倾听的婉转曲调,此刻也变得锋利刺耳,一刀刀割裂她已结痂的伤口。  她缄默良久,耳畔反复响起老师嘴里轻描淡写的那句话:“这次主角由Q同学跳。”她无法回忆当时这句话是怎样穿过她的耳朵,扎入了心里,以至于她来不及感伤,只能故作从容地弯下腰去,用无力的手指把原本完好的蝴蝶结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是中考的重要考点,考题新颖.为了能帮助同学们摸清考题的脉搏,现对2011年的考题进行归纳剖析,供同学们欣赏! Uniform inequality group is an important te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笔者经常把数学学习比喻成一个流动的过程.这其中的知识内容并不是静止于自身范围内的,而是与相关内容之间时刻发生着联系.如果我们把握住这种联系,以动态的眼光加以捕捉,就能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拓展学习的视野.我们在这里所谈到的动态,指的就是知识的多方向迁移.  一、关注旧知向新知的迁移,顺畅学习思路  新旧知识之间是存在着普遍联系的.如果找到这个联系,并以迁移的方式引出新知识,就能帮
期刊
杠杆作图题是初中物理力学中的重点.主要包括以下三种题型.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