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语文教学的朗读

来源 :课外语文·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l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是小学教学中读的基本目标,也是衡量一节语文课任务完成的标准。
  【关键词】存在问题,朗读基调,朗读技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是小学教学中读的基本目标,也是衡量一节语文课任务完成的标准。”但是由于缺乏经验和方法,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在课堂上有很多学生读不完或者是读的效率不高时,教师只能是一带而过,时间长了,就会出现大的分层,好的越来越好,能力差的得不到锻炼,差距越来越大。
  因此,必须改变这种状况,切实整体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朗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
  许多语文课堂中,僵化的教学模式严重地阻碍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很多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尽可能地多给学生讲,还没有做彻底,就进入到下一个环节。朗读就成了样子,没有读透,后面的一系列环节,都不会很顺,反而会耽误时间,俗语说,磨刀不误砍柴工。
  (二)朗读教学的目的性不明确
  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教师设计的朗读教学总是甲生读了乙生读,男同学读了女同学读,看似热热闹闹,其实读前老师的要求不明确,学生在读的时候没有明确的目的。只是为了读而读,所有的注意力都没集中到课文中而是有口无心地“念着经”。这样的朗读事倍功半,而且容易导致学生做事心不在焉、缺乏目的性。
  (三)朗读的面窄
  每次读过课文以后,总会有反馈,要求设计的问题要有层次性。这样,很多学生参与进来,不做观众。
  (四)朗读评价单一
  教师对学生读的评价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总是很好,很有感情,应该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的进步,用眼神、肢体语言,感受到对他的鼓励,激励读课文的信心。
  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朗读中存在的问题。
  (一)体会感情——把握朗读基调
  在学习一篇文章之前,高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这是最关键的,他带着什么样的心情去读,如果有浓烈的好奇心和目的性就会在短时间内快速的读和记忆,那就需要我们老师去煽情,去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们的导语很重要,如我在教黄山奇石中的启发语,有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有很多奇怪的景色,有天上掉下来的桃子,有蹲在那里一动不动的猴子,还有一位无所不知的神仙给人指路,你想去吗?学生带着这个兴趣能读二遍,但是有的同学就有了厌烦的情绪,这很正常,我们要二次提起学生的兴趣,可以计时读,这样的一种形式,就是让读的慢的学生有个过程,只要在读就可以,虽然慢读的遍数少,也会有效果。这样整体把握一种基调,大家都在一个起跑线上,都在向前走。5遍之后,对文章大致有了了解,把一些简单的问题留给稍差一些的同学回答,让他感觉到我能行,提升兴趣,激扬感情。有了学习热情的基调,就会学好。
  (二) 品味语言——训练朗读技巧
  读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通过读,学生也同时获得了说话的样本和写作的范例。这些技巧都必须在品析词句段、体会感情中掌握。
  1.有选择地挑出一些句子和段落,对着读,轮着读,有感情地读,背着读变换读的方式、方法,整体地感知一篇课文,从整体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
  2. 限时记忆,根据课文内容进行选择填空,对填不上的,可以翻书找答案,这也是学习的过程、内化的过程、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此时所起的作用就是引导,记住什么。课文名称,主要内容。这样就完成了熟读的任务。
  3.选择精彩的剧情段落,对一些好孩子可以放手讲述剧情,可以编排动作,以表演的形式完成对课文的理解,那么我们又是深化的过程。
  4.这时我们需要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回到课堂上,可以用听读的方式再进行巩固这样所有的学生在整节课都能达到10遍的阅读量,差距自然就变小了。在深入了解课文内容时,通过对语言、文字、句段的训练,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以听促读提高阅读水平。
  (三)学生进行讲说——巩固学习效果
  “读”是“说”的前提,“说”是“读”的后续,在朗读训练时,可以把说迁移至读,在读中汲取说的方法、说的技巧,以便克服读中一字一顿、拖腔、唱读等现象,便于巩固朗读训练的效果。
  教学《黄山奇石》时,在大家都能熟读课文之后。也能对文章所描述的景物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我在多媒体课件上找来了许许多多的图片,让学生把这些景物穿插起来,自己做小导游,按一定的顺序和特点进行讲解和介绍。尤其对仙桃石和仙人指路很多同学都加上了自己的想象,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而且能把作者的感情内化为自身的情感。他们会更感兴趣。
  (四)进行科学训练,创设乐读氛围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教师若引导学生善于读,则功莫大焉。”我们应该有计划、有目标地帮助学生进行朗读训练,给他们创造爱学习、会读书、乐读书的良好氛围。
  最后,语文课堂上的初读、细读,都是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去完成,一定要培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每天保持一定的阅读量。养成读书的好习惯。读书是一种能力,更是发展学生想象思维的手段,也是写作的源泉。鼓励多种形式的表现方式,课前展示,故事比赛,用多种途径来强化学生的朗读能力。
  (编辑:李敏)
其他文献
【摘要】现阶段我国绝大部分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缺乏必要的主动性,尤其是在学习那些需要花大力气下苦功夫的知识的时候,缺乏主动性的现象尤其明显。本文从我国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现状出发,系统阐述了培养我国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主要途径,旨在进一步提高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水平,为小学生将来升入初中做好准备。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教学水平;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现阶段,我国小学
目的检测Phb2蛋白在HeLa细胞内的表达与分布情况。方法将HeLa细胞裂解,提取总蛋白,进行Western-Blot检测;借助免疫细胞荧光,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其在HeLa细胞定位。结果 Weste
目的:分析中医药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效果与疗效评价方法。方法:择取收治的122例病毒性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1例,对照组患儿采用注
目的:对某院2016年住院病历用药情况进行抽查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随机抽样法每月从医院HIS系统抽取病历50份,共计600份病历,由临床药师对住院病历用药情况
调研沈阳油田高凝油的生产特点、开发初期和现有集输处理工艺技术、现场实际集输处理状况,总结了油田开发中后期集输处理工艺调整改造内容及存在问题,提出了高凝油开发中后期
【摘要】看图写话是小学低年级说话、写话训练的重要方式,在看图写话训练中,如何把握这个“序”并做到循“序”渐进,本文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看图写话;写话训练;生活积累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看图写话是小学低年级说话、写话训练的重要方式,对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听了不少看图写话指导课,成功的案例很多,但也发现一些存在问
【摘要】写作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是中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但当今的中学生一提起作文,大多数学生感到无从下笔,无话可说,且内容陈旧,这主要是缺乏写作的兴趣。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可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乐于写作,是提高作文教学效率和作文素质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学生;写作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观察生
【摘要】纵向层面,语文课堂的有效性要通过全面的、重难点适宜、可操作性较强的教学目标的设置、因“境”制宜的教学实施及关注课后反馈来实现;横向层面,语文课堂有效性实现要有个性创新发言的学生、有把握新课标精神及独特文本解读能力的、感性与理性兼具的语文教师,以及实用的教学辅助工具等多种基本元素的有机运行来完成。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课
本文围绕电解式生活污水装置的原理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了南海某采油平台现场采取的一系列解决措施,在保证处理效果的同时,使得该装置能够更加适应特定海域环境的运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现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008年7月~2011年7月本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年来感染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