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初中语文教学的思考与建议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中考题试卷分析后反映出来的问题
  1.必要的古诗词底蕴的欠缺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2.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亟待加强。
  3.学生质疑、解惑,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亟待培养。
  考试的问题出现在学生身上,而问题的根子却在我们教学本身。是我们忽视语文知识的启发和点拨。阅读教学,重分析,轻感悟;重讲解,轻欣赏。教学方式上重包办代替,轻学生自主探究。新课程标准把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规定为语文教学的目标。从这样的理念出发,没有一定的知识,就形不成相应的能力,没有适当的过程和方法,就不会产生自主创新的冲动,没有相应的感悟和体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就难以体现。在语文教学中,除了必要的知识教学和点拨外,重视引导学生进入情景,感悟和体验经典,得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产生自主创新的冲动尤为重要。
  二、引发的思考与教学建议
  我经常遇到老师提出这样的问题:新课程新教材,有什么样的新方法?有什么样的新模式?面对这样的问题,我常常无言以对。新课改到底要改的是什么?是方法吗?是模式吗?我以为都不是。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教学只有方法运用得不恰当,而没有什么新方法,更没有什么新模式。语文教学从来没有模式,一旦有模式,就不是语文教学了。我认为,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应注意以下四个转变:
  (一)学习方式的转变
  反对“一言堂”“满堂灌”,提倡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讲究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体现在:
  1.进一步抓好预习。预习很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能为课堂教学奠定基础,节约许多时间。所以,大家要重视预习,对学生的预习要提出具体要求,检查、评价要落实。
  2.“综合性学习”课前要作好充分准备。老师要引导学生积累素材、搜集资料、参与活动,大力提倡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合作。
  3.课堂上,要重视主动参与、积极交流、注重合作和深入探究。
  (二)语文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方案)的过程,而且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作为学习引导者,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
  作为学习参与者,要把自己当着学习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作为学习促进者,一是积极地旁观。学生在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教师要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二是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三是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注意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
  (三)阅读教学方式的转变
  1.由教向学转变,要变以往的教读、自读为精读、略读,原则上,精读2课时,略读1课时。
  2.教学目标要依据“单元导语”“课文提示”中的要求,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和学生共同制定。
  3.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一要重视整体感知,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二要突破重点,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三要注重探究、创造性阅读,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善于联想,由此及彼,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4.重视积累,多读多背,课堂上多朗读,每册的“课外古诗词”要背诵。
  (四)综合性学习方式的转变
  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突出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
  1.要端正态度,对“综合性学习”要予以足够的重视;
  2.活动要扎实,要注重评价。作文批改和评讲、口语交际、语文活动要加强。
  3.活动内容要依据教材,但不要拘泥于教材。
  (作者单位:西藏定结县中学)
  (责任编校:石良)
其他文献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他是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代表人物(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强的武将之一,古人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  人生浮华,转头成空。  在我眼里,项羽是一位英雄。提起他,心中总有一种感动,仿佛千年前项羽的身影投在我的心中,依稀能看见那个时代的残血夕阳。  一把长剑,高高举
早年,三叔在深山中做守林员。那时山里野味非常多,他偶尔会抓一些小动物给自己打打牙祭。三叔说,除了小动物,他还抓住过体形很大的野猪。有段时间,野猪经常把房子的篱笆拱得七零八落,他便琢磨着给野猪一点厉害瞧瞧。野猪一般重达几十斤,甚至上百斤,还具备很强的攻击性,想要抓住它们很难,三叔便在房子周围挖了陷阱。野猪很聪明,似乎看穿了三叔的“招數”,总能巧妙地避开。后来,三叔想了一个妙招,接连成功地捕获了几头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