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镜辅助眶上锁孔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

来源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fanjia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鞍结节脑膜瘤手术经验,探讨在眶上锁孔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术中神经内镜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6月在神经内镜辅助下的眉弓锁孔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术19例。分别在鞍结节脑膜瘤切除术中置入观察肿瘤和血管的关系,视神经管内和鞍内是否有残留,进一步在内镜下进行切除。

结果

切除程度:Simpson I级5例,Simpson II级14例,随访3个月~4年,术前发生视力和视野变化的13例中,好转10例,2例不变,1例轻度视力恶化。未见明显复发。无脑脊液漏,无内镜相关的并发症。

结论

神经内镜在眶上锁孔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过程中能有效弥补显微镜的不足,有效地观察到向鞍内和视神经管生长的肿瘤,提高肿瘤的切除率,减少并发症。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下简称流脑)的疫情趋势变迁。方法定性分析1949年至2014年石家庄市流脑疫情严重程度、分布与血清群变迁,以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定量评估流脑发病的长期变化趋势。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1949年至2014年,石家庄市共报告流脑53 779例,男36 170例,女17 609例,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
期刊
目的探讨CHB患者血清、肝组织的病毒因素与肝脂肪变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9年至2015年确诊为CHB并行肝活组织检查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根据肝脏病理中是否存在脂肪变性,分为脂肪变性组和非脂肪变性组,采用倾向值匹配法校正两组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后,比较肝脂肪变性与病毒因素的关系。数据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秩和检验及Pearson相关分析。结
期刊
目的了解无锡地区儿童感染呼吸道病毒的流行特征和流行规律。方法收集2011年6月至2014年12月无锡市儿童医院因急性呼吸道感染就诊的患儿2 747例,采用反转录-PCR检测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Ⅰ~Ⅳ型、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人偏肺病毒、人博卡病毒、冠状病毒和鼻病毒。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所检2 747份标本中,856份标本病毒核酸检测为阳性,阳性率为31.16%。各季
目的探讨二尖瓣前叶腱索与乳头肌交界血性囊肿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提高对血性囊肿的认识,及时作出诊疗,进一步探索其形成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合并二尖瓣前叶腱索与乳头肌交界血性囊肿10岁男孩的临床资料,总结诊疗经验,并结合相关报道进行文献复习。本例术前经胸心脏超声未见肿块,二尖瓣口收缩期可见轻中度偏心性反流血流信号及湍流血流信号,缩流径宽3.0 mm。术中开胸前食道心脏超声探查始见二
目的通过对第1掌背动脉及指固有动脉背侧支的解剖学观察,总结第1掌背动脉及指固有动脉背侧支走行及分支吻合规律,探讨示指背侧矩形皮瓣修复拇指末节套状撕脱伤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2006年2月-2014年2月,用6只新鲜成人手标本,经天然乳胶灌注,显微解剖观察第1掌背动脉终末支及指固有动脉背侧支走行及分支吻合规律和特点;以第1掌背动脉供血,切取示指近中节背侧矩形皮瓣,修复拇指末节套状撕脱伤皮肤缺损2
期刊
目的探讨倒梨形设计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创面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9年7月至2015年11月,应用倒梨形设计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胫前、跟骨、内外踝以及足背等处软组织缺损共37例,其中男31例,女6例。年龄2~88岁,平均50岁。皮瓣切取面积为4 cm × 3 cm~18 cm × 12 cm。结果37例皮瓣全部成活,仅1例修复足背静脉曲张性溃疡创面部分表层坏死,经二期游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