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高考备考攻略之答案篇

来源 :语文世界(高中版 )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wo25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高考备考攻略(一)
  
  1.问号改为逗号,句号改为问号。2.叹号改为逗号,句号改为叹号。3.顿号改为逗号。4.第二个逗号改为句号。5.第一个逗号改为句号。6.第一个句号改为逗号。7.第三个逗号改为分号。8.第二个逗号改为分号。 9.分号改为逗号。10.分号改为逗号。11.去掉书名号,分号改为逗号。12.第二个引号改为书名号。13.引号改为书名号。14.书名号改为引号。15.书名号改为引号。16.问号改为句号。17.两个问号分别改为逗号和句号。18.第二个问号改为逗号。19.第二个问号改为逗号,叹号改为问号。20.去掉“等”字,问号移至省略号前面。21.问号改为句号。22.去掉“第十八、九”之间的顿号,“第一二三志愿”改为“第一、二、三志愿”。 23.第一个逗号改为句号,三个顿号改为逗号。 24.第一、三个顿号改为逗号。25.句号放到括号的后面。26.去掉第一个句号,后引号放到括号前面。27.冒号改为逗号,第一个句号改为分号,后一个句号放到引号外面。 28.句号放到引号外面。29.第一个句号放到引号里面。30.“三高”加引号,并在其后加破折号。31.只在“松”和“紧”上加引号。 32.去掉引号。33.括号移至“理论”的后面。 34.改为“是众多的爱——父母之爱、手足之爱、甚至许多陌生人之爱——让我活得有希望。”35.改为“山阴(今浙江绍兴)人”36.第三个分号改为冒号37.后一个逗号改为冒号。38.去掉冒号。 39.去掉冒号。 40.冒号改为逗号。41.破折号改为逗号。42.破折号改为冒号。43.第二个破折号改为逗号。44.“心语”后面加破折号。
  
  2006高考备考攻略(二)
  
  一、“尊师重教”公益广告
  1.师训如酒,久酿沉香。
  2.薪火相传,尊师重教。
  3.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4.尊敬老师,从小事做起。
  二、“关注心理健康”公益广告
  1.尊重生命,追求成长。
  2.给心灵一个空间,给自己寻找一个方向,给生活一份希望。
  3.从小自立,长大自强。
  4.珍惜健康,珍惜生命。
  三、“打击盗版”公益广告
  1.为了不使你的偶像变形,请杜绝盗版。
  2.华丽的外衣掩饰不了你空虚的灵魂,更哄骗不了群众雪亮的眼睛。
  四、“校园”公益广告
  1.字字含意韵,句句传真情——宣传橱窗
  2.求知而来,载知而去——阅览室
  3.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阅览室
  4.做人讲德,用水思源——自来水
  5.懒惰者不会在此留下矫健的身影——运动场
  6.该出手时莫出脚——屋门寄语
  7.我的形象全在你的举手投足之间——墙壁寄语
  8.知道我在等你吗?——垃圾桶
  9.不要让我无故流泪——水龙头
  10.您的爱心能托起一项事业——希望工程
  11.滴滴情深自来水,请你拭去我的泪 ——请节约用水
  12.举手投足间,别忘了我饥饿的大嘴 ——果皮箱
  13.人间知音难觅,校园草坪难培——请爱护草坪
  14.武术家松动了我的骨头,艺术家拧紧了我的眉头——课桌
  12.顺“便”冲水——卫生间
  13.吐气如兰,缘于心香如蕙——语言美
  17.天地“粮”心,惜食莫蚀——食堂
  18.痰纸(弹指)一挥间,风度尽逝矣! ——讽乱扔废弃物
  19.等待您心灵的爱护!——窗户
  
  2006高考备考攻略(三)
  
  1.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2.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5.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6.示例: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或《钱塘湖春行》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或《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7.示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思乡)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思亲)
  8.示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9.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
  10.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国破山何在城春草木深
  1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2.示例: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
  1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4.浅草才能没马蹄
  稻花香里说丰年
  晴空一鹤排云上
  千树万树梨花开
  15.示例: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课外)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雪: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月: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16.天街小雨润如酥
  浅草才能没马蹄
  大漠孤烟直
  瀚海阑干百丈冰
  天涯若比邻
  千里共婵娟
  会当凌绝顶
  只缘身在最高层
  舍生取义者也
  留取丹心照汗青
  17.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符合题意即可。)
  18.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1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0.示例:①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②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③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1.示例:①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②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③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鬃毛衰。
  (答案不限于此。符合提示要求且准确无误的即可)
  22.示例:岳阳: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黄鹤: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2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25.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6.示例:①沉舟侧畔干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②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7.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8.示例:
  [登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观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曹操《观沧海》)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29.夜泊秦淮近酒家
  乱花渐欲迷人眼
  雪却输梅一段香
  悠然见南山
  弓如霹雳弦惊
  晴空一鹤排云上
  白云红叶两悠悠
  30.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31.示例: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31.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
  32.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3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34.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35.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36.由俭入奢易 由奢入俭难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37.不令而行虽令不从
  38.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39.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40.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41.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
  42.秋水共长天一色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月是故乡明
  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
  4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44.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45.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46.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4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8.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49.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50.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1.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52.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5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54.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55.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56.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57.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58.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59.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60.路曼曼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61.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62.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6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64.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
  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
  65.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
  66.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67.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68.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69.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70.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71.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72.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73.(1)春风十里扬州路(2)豆蔻梢头二月初(3)二十四桥明月夜
  74.(1)怎一个愁字了得(2)两处闲愁(3)问君能有几多愁
  75.⑴千里澄江似练(2)叹门外楼头(3)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76.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77.(1)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2)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7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79.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2006高考备考攻略(四)
  
  1.柳絮池塘淡淡风
  2.(1)跃马争先(2)修德百年功(说明:答案不惟一。)
  3.流水夕阳千古;春露秋霜百年。(说明:撕去的是尾字,两字一减,“千古”“百年”,洋溢着喜气,巧绝!)
  4.(1)飞龙舞凤成夜色,击鼓踏歌皆春声。(2)银花焰吐长春景,火树光腾不夜城。(3)一路笙歌春似海,千家灯火夜如年。
  5.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说明:首先,要把五个句子的外部顺序调整为:“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红雨树边,此间有尧天舜日。”其次,上联“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为顶针修辞,故下联的“红雨树边”应调整成“树边红雨”;最后,根据对联的特点进一步调整,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6.香港欢送金牌选手;澳门喜迎体坛精英。
  
  2006高考备考攻略(五)
  
  一、文言判断句练习
  (一)1.C(直接把主语“此”和谓语“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放在一起表示判断。)
  2.A(从句式角度看,句①句②是无标志判断句,句③是用“……也”表示的判断句;如从结构上讲,句①句②句③都是主谓结构,句④为偏正结构,所以答案为A。)
  (二)1.王烈派(人)寻找,就是那个原先偷牛的人。(用副词“乃”表判断。)
  2.这些金钱,是圣明的君主赐我用来养老的。(用“……者……也”式表判断。)
  3.服从命令而放跑敌人,不是好的将领。(用“非”表否定判断。)
  4.这难道不是上天保佑他的勤勉谨慎吗?(用“非”表否定判断。)
  5.听说太子您想要用我的原因,是想中止大王对斗剑的喜爱。(用“……者……也”式表判断。)
  
  二、文言疑问句练习
  (一)1.(1)范家富贵,为什么不取消这门亲事呢?(“盍”是疑问代词,相当于“何不”。可译为“为什么不”“怎么不”。)
  (2)(你)想要(的东西)已得到了,还请求什么呢?(用疑问代词“何”和疑问语气词“焉”表示疑问。)
  2.对医生告诫我不要吃东西怎么办?(或译为:医生告诫我不要吃东西,对此该怎么办?)(用固定结构“奈何”表疑问。“奈何”就是“如何”,意思是: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或怎样对待等。)
  (二)1.不是夏桀谁能做出这种事情呢?(用固定结构“非……其孰”表反问。)
  2.什么叫做在心里获得它(射箭之道)?(用固定结构“何……之”表疑问。)
  3.他不摔破头、折断身肢就很幸运了,(还)期望什么射中呢?(同2)
  4.假使尧在上主政,咎繇当法官,怎么会有夺人马驹的事呢?(用疑问代词“安”和语气词“乎”表疑问。)
  5.各人有各人的志向,我哪能因为利禄改变它呢?(用固定结构“岂……哉”表疑问,“岂”是语气副词,句尾常有疑问语气词“哉”“邪”“也”跟它配合,可译为“难道”“哪”“哪里”等。)
  6.在赵国想要什么而不能得到呢?(用疑问代词“何”和疑问语气词“也”表疑问。)
  7.(宾客)都是晚上到达早上离开,难道会有爱惜之心吗?(用固定结构“宁……耶”表反问,“宁”当“难道”讲,相当“岂”。意在否定。)
  
  三、文言被动句练习
  (一)1.C(从整个句子看,是个表原因的判断句,这样,就可排除B、D两项。再从主语部分看,应为被动句式作主语,这样,又排除了A项。)
  2.C(B项中虽有“于”,但不表被动,作“到”讲,排除。A、D项中没有表被动的词语,动词也不含被动意味,排除。C项中虽无被动标志,但表示的意义却是被动,其句意是:齐国一定会被侵略。)
  (二)(所以)始终不被愚蠢的和尚、庸俗的士人开凿所玷辱。(用介词“于”表被动。)
  (三)1.县官经常派猎人捕捉(捕、捕杀)老虎,(猎人却)常常被猛虎吃掉。(用“为所”表被动。)
  2.如果有人像这个老人一样被欺负,也一定不会给他马驹。(用“见”表被动。)
  3.而丙吉被认为能为边务与职守忧虑,是车夫的功夫。(前一分句用“见”表被动,后一分句用“……也”表判断。)
  4.吴王被困在姑苏城上,向勾践哀求饶他性命。(该句是无标志被动句。句中的动词“困”含被动意味。两个“于……”为介词结构后置。)
  5.朱晖做官很刚直,被上司忌恨,所任职之处,他都被人弹劾。(第一个分句中的“于”不表被动,相当于“在”,可不译。后两个分句中分别用“见……于”和“被”表被动。)
  
  四、文言省略句练习
  (一)1.“不若与人”后省略谓语“乐乐”。
  2.“每闻”前面省略主语“促织”。
  3.“督师”后省略介词“于”。
  4.“束载”前省略主语“秦人”。
  (二)1.到了(鞠咏)到任后,(王化基)对他一点儿不加以礼遇,而是非常急切地考核其公务。(介词“及”后省略宾语鞠咏;第二分句前省略主语“王化基”。)
  2.于是向李氏讨取(这部书)回家。(动词“乞”后省略介词“于”,介词“以”后省略宾语“之”。)
  
  五、文言变式句练习
  (一)1.A(“未之识”是个宾语前置句,A项和它相同。B项为定语后置句,C项为紧缩复句,D项为介词结构后置句。)
  2.C(“美哉寿也”是个主语后置句,C项与它相同。A、B项均为疑问句中的宾语前置句,D项为被动句和状语后置句。)
  3.A(题干中的句子与B、C、D三项均为倒装句,而A项是判断句。)
  (二)1.把金玉看得低贱,把人民当作宝贝。(这两句均为宾语前置句,分别用“之”和“是”把宾语“金玉”“人民”提前。)
  2.大概将要死于此地,虽然知道他的贤德,(但)我还能用什么方法来传扬他的事迹呢?(“何以”即“以何”,介词宾语前置。)
  3.大概是说李将军吧?(宾语前置句。用“之”把宾语“我”提前。)
  4.不知你根据什么知道这件事呢?(“奚以”,即“以奚”,介词宾语前置。)
  5.他的孝顺恭谨在他的族人中得到传扬,他的信用道义在他的朋友中得到彰显。(介词结构“于其族”“于其友”今译时均提到动词前作状语。)
  6.在这个亭子里喝酒并以此为乐。(介词结构“于斯亭”今译时提到动词前作状语。)
  7.独自整天在山涧峡谷中,啄食青苔,踩着白石头。(介词结构“于涧谷之间”今译时,语序和古汉语同。)
  8.范献子把董叔抓来绑在庭院中的槐树上。(动词“执”后省略宾语“之”,即“董叔”。介词结构“于庭之槐”,今译时可仍作补语。)
  9.认为他品质非凡,立刻许诺把女儿嫁给他。(介词结构“以女”今译时提到动词“字”之前作状语。字,动词,女子许嫁。如《周易·屯》:“十年乃字”。)
  
  2006高考备考攻略(六)
  
  1.①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 ②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 ③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 ④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 ⑤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句尾语气词、发语词、特殊句式、固定句式)
  2.太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
  (选自唐·刘觫《隋唐嘉话》)
  (对话标志词“曰、问”句首标志词“谁、岂、安、今、故、妾”等)
  3.齐桓公之郭,问父老曰:“郭何故亡?”曰:“以其善善而恶恶也。”公曰:“若子之言,乃贤君也,何至于亡?”父老曰:“不然。郭君善善不能用,恶恶不能去,所以亡。”
  
  2006高考备考攻略(七)
  
  一、1.B(A、C两项,对“势能与动能”的性质均未涉及,因此对“海洋波能”的解释就不够科学;且A项对“海洋产生的起伏运动”的原因解说片面。D项,“由水质点具有的势能与动能”,表述含混。)
  2.D(原文提及的波能中间转换器类型有三种:直接机械式、水动式、气动式。)
  3.A(B项,“受波体、中间转换器和最终转换应用设备必须统一”不妥,最终转换应用设备是根据用户需要设计的。C项,陈述对象不是“波能转换装置”。D项,“气动式装置”与“水动式装置”只是“中间转换器”的类型。)
  二、1.(1)取舍、剪裁。(2)自然(答“人生世相”亦可);艺术(或艺术作品、作品)。(3)“不即”指诗必有所创,创为艺术;“不离”指诗必有所本,本于自然。
  2.要素一:生动的画境、戏景。要素二:勾摄神魂的情感。
  3.特点一:刹那间成为终古。特点二:片断成为完整的形象。特点三:在无数心灵中复现。
  
  2006高考备考攻略(八)
  
  1.描写了大自然明暗对照、阴阳交替的画面。
  2.“秘密”指的是“夜的阴”使万事万物的阴“都无从分辨”,“消融了所有的阴”。(出题点在第三段,答案在最后一段)
  3.先用简笔带过晴天浮云“来不及阴”,再用繁笔分别从时间、范围、感性形象等方面分类对比描写云的“浓阴”和“轻阴”。(与概括说明相对应的关键词语:时间——“一天半天”与“持久”;范围——“整片的地,整片的海”与“好像谁望空抛了一匹轻纱”;感性形象——“草像凄恻,树像落寞,山锁着幽郁,海压着愤恨”与“虽然撩拨不开,却又飘忽得捉摸不住。恰似初解愁闷的少年心情”等)
  4.⑴作者淋漓尽致地描写空灵之物“阴”,意在表达一种人生哲理:世间万物都有“阴”,阴阳交替是事物的根本规律。(可巧用5题中信息)⑵ 抒发了对阴柔美的肯定之情。
  5.DE(D项中的干扰点是“拟人化”,干扰法是以偏概全,文中有的“阴”的描写未用拟人化。如文中“木头”“石头”的描写便是。E项中的干扰点是“阳刚”,“阴柔之美”才是本文的重点)
其他文献
你可曾这样问过自己:“假如我可以重新来过……?”有一天,我曾经这样静心地坐在桌前扪心自问了一回,发现如果时间可以倒流的话,很多事情我都希望可以重新来过。我会把所有的悲剧主题,一一粉碎,然后按照心灵的意愿,将它们重新排列组合。不过,生命中又有多少个“假如”可以重来呢?这正是问题的所在。所以,还是珍惜现在吧,把现在的每一天都过得精彩绝伦,我们就不必去思考“假如可以重新来过”的命题了,不是吗?  If
期刊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书店看到了语文老师在课上曾经向我们推荐过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以下简称《规范词典》),我便拿过一本翻了起来。  作为众多词典中的一员,《规范词典》是后起之秀。它吸收了前人的许多优秀成果,又很好地反映了时代精神,是一部具有鲜明特色的工具书。虽然对学生来说它的价格有些贵,但一部好的工具书可以受益终生,性价比是很高的。于是我毫不犹豫地倾囊而购。  我是一名高三学生,正处于紧张的复习
期刊
作文的关键问题是“写什么”和“怎么写”,而“写什么”决定着“怎么写”。写什么呢?好多学生习惯于拿着题目去搜索现成的文字材料,求助于报纸、杂志、散文集、作文选……恰恰忽略了自己的“生活素材库”。其实,写什么先要调动生活积累,寻觅自己成长的足迹,“捕捉”那些曾感动自己的瞬间,借助回忆展开联想。我们的生活也许不够丰富,阅历也许不够丰厚,但“幼稚”有“幼稚”的情趣,“青涩”有“青涩”的味道,用真实的生活和
期刊
一千多年来,唐诗宋词一直代表着我国古代语言魅力的高峰,只可惜由于年代久远,我们已无法领略它们配乐吟唱时的动人之处,只能从字面上去体味古代语言的精髓。还好我们现在有经典好歌,可以带我们在优美的旋律中感受现代语言的华美。从本期开始,“音乐词话”这个栏目就为大家一一品析在当代华语歌坛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作词大师,从他们灵动的文字中把握流行音乐的脉搏。  (昕 晴)  提起《爱的代价》《伤痕》《梦醒时分》《
期刊
走进2006年,日历又翻过了新的一页。每一位站在新年门槛上的人,此时都满怀着希望和憧憬。即将参加高考的你,一定在憧憬着2006年走向向往已久的大学校门吧。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如何有效地复习备考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期“学习DIY”,我们请一线教师为你答疑解惑、指点迷津,希望能使你事半功倍,帮助你顺利通过高考,走向更精彩的人生。  (编 者)    【备考指导】    高考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考查,
期刊
鲍林根据自己的多年研究,于1970年出版了《维生素C与普通感冒》一书。书中的观点是:每天服用1000毫克或更多的维生素C可以预防感冒;维生素C可以抗病毒。这本书受到读者的赞誉,被评为当年的美国最佳科普图书。  可是医学权威们激烈反对鲍林的论点。有的说:“没有任何证据能够支持维生素C可以防治感冒的观点。”有的说:“这对预防或减轻感冒没有用处。”权威部门也纷纷表态,例如美国卫生基金会就告诫读者:“每天
期刊
诗词鉴赏的方法有很多,如知人论诗、以察诗情;把握特色、重点突破;推敲诗题、以明意旨;品味语言、披文入境等等。不同的诗词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鉴赏,诗词是高度浓缩的文学作品,可以说是“字斟句酌,字字玑珠”,在鉴赏时如果从关键词句入手,就可能找到打开诗词鉴赏之门的钥匙。  所谓关键词句,就是指那些能够帮助我们快速准确理解整个作品主题思想或者脉络层次的词句。就诗词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寻找关键词。  
期刊
血与火铸就的胜利  ——抗战诗文选读    凌夫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本期选了9篇抗战诗文,虽然勾勒的只是神圣抗战的几个片断,但再现了真实的历史,定格了难忘的岁月。回望历史,我们会受到感染,得到警示。    松花江上    张寒晖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
期刊
剑门道中遇微雨    陆 游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剑门关(今四川剑阁县境内),是入蜀孔道,又是历史名胜,历代诗人题咏甚多。这是一首广泛传诵的名作,诗情画意,十分动人。然而,也不是人人都懂其深意,特别是第四句写得太美,容易使人“释句忘篇”。如果不联系作者平生思想、当时境遇,不通观全诗并结合作者其他作品来看,便容易误解。  此诗作于南宋孝宗乾道八
期刊
由《语文世界》杂志社承办的“‘语文报杯’全国语文规范化知识大赛”已近尾声。应广大学生的要求,针对“中学组试题”中错误率较高的题目,我们特邀请国家教育部语用司普通话推广处袁钟瑞处长作了详细解析。  6. 国家当前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是( )   A.大力提倡,重点普及,逐步提高  B.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C.大力推行,重点普及,逐步提高  此题正确答案是B,这是国家语委正式文件中的正确表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