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理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mf6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当前我们教师重要的研究课题。创新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综合过程,本文从以下几方面阐述了作者的观点:一、教学中要注重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二、物理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强创新思维教育;三、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创新思维 物理教学 培养 能力
  许多教育专家认为:“中小学的创新,其目的不是为了追求发明发现什么人类尚未发明发现的东西,而是为了培养创新精神、能力和人格。”因此创新思维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和呼唤,而我们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适应时代的呼唤,承担起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任呢?
  一、教学中要注重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爱因斯坦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要巧设情境让学生进行大胆想象。例如:在教学牛顿第一定律这一课时,演示牛顿第一定律实验,把实验小车分别放在毛巾上、在较光滑的木板上、在平滑的玻璃板上,小车运动的路程越来越远,让学生大胆猜想,假若在理想情况下,在没有阻力下,小车将永远运动下去。即牛顿第一定律: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通过想象,突破了现实条件下不能进行实验的难点,通过想象更有利于潜能的开发,达到创新能力的培养。
  2.训练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要让学生形成创新思维能力,必须有一个量的积累的过程。我们必须利用多种渠道,采用多种形式,通过多个层面对学生进行思维方法的训练,以达到“量”的积累,实现“质”飞跃,培养思维的集中性。在教学物理概念、规律、结论的时候,我们应将现象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地小结、分析、讨论,然后“升華”成一种结论,对结论进行多个侧面以及应用上的分析,总结出概念或规律的所有内含和外延,体会物理思维方法的严谨性,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集中性、逻辑性。
  二、物理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强创新思维教育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基本手段,有其特殊的教学功能: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验证物理定律,而且能够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加深对基本知识的认识程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例如“判定感生电流方向的楞次定律”的教学,课前可先留给学生一个思考题:如何判定感生电流方向?怎样通过实验加以归纳得出?从而强化学生的创造意识。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带到实验室,根据电磁感应现象的知识,共同设计一个用线圈、电流表、条形磁铁组成的实验线路。让学生自己动手连接线路,观察实验现象,并做好记录;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边发现问题、边解决问题,并根据实验记录加以分析、归纳和总结,帮助学生从中得出感生电流的磁场总是要阻碍原来磁场的变化的结论。然后,引导学生将磁铁换成通电螺线管再做实验,或把通电螺线管放在线圈中,改变通电螺线管电流的大小,并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最后归纳得出上述不同情况下的电磁感应现象所产生的感生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原来磁场的变化的结论,即楞次定律。通过启发诱导,大部分学生都能熟练应用楞次定律,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成效。
  三、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有赖于长期的综合性熏陶,而民主、自由、和谐、安全的课堂环境是创新思维能力不可缺少的条件。只有在民主的氛围当中,才会有人格的自由与舒展,才会有思维的活跃与激荡,进而才会有创新潜能的迸发。有研究显示,“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是创新思维能力形成的两个最重要的条件。教师不要约束学生的思维,不该规范地方不要规范,让学生感到一种自由,才能畅想联想。教师不要以权威的身份阻碍学生的言论,延缓评价是给学生“安全感”的好办法,为了民主氛围,教师要改一言堂、满堂灌的习惯为师生平等交流、一同讨论。斯坦福大学校长卡斯帕尔教授在谈到斯坦福的成功时就认为:在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会轻松地展开想象的翅膀,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会充分显示出来。如:纸盒为什么能烧水?冬天玻璃上为什么能出现各式各样的窗花?孔明灯为什么会飞上天?磁悬浮列车为什么速度快?这类有探索性的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此外还可以介绍物理学家的故事、科技新发现、身边的物理现象等,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
  总之,“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教育是新时期对教育的挑战和呼唤,而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法、创新思维能力是教师的责任。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综合过程,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引导帮助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廖伯琴《新课程物理学科教学培训教材》。
  [2]冯容士《革新实验手段,贯彻课改理念》。
  [3]国家教育部 全日制中学物理教学大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4]张大昌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简介。
  [5]彭前程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简介.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 要: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学生获取文字信息、认知世界、发展思想、提高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加强语文阅读教学,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实践,对阅读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索研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研究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应如何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本文
期刊
在中小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已是人们所关切的课题。当前学校教学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中,讨论如何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一个要求很高的课题。能影响创造力的因素很多,很复杂,有知识积累和经验因素,有思维方法和思维习惯的因素,也有社会、环境因素,有个性心理特征的因素、意志品质的因素等。这些因素跟我们教师的教育有很多是相关的,那么中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该做些什么?  
期刊
多媒体教学手段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以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传递信息,以生动直观的形象帮助学生建立起概念与表象之间的联系,能直接刺激学生各种感觉器官,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但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教学手段,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  一、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优势  1.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程要求“关心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关注科技发展给社会进步带来的影响,逐
期刊
在素质教育发展的今天,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都由“单一”走向“多元”。为了能更快、更好地贯彻课改精神,研究有利于培养21世纪极具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发展型人才的教学方法,我在实践中学习,并发现探究性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培养。  一、我的课堂我实践  在学习电路的连接方法时,考虑到这是整个电学知识的基础,又是中考重点考核内容,假如按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上把“用电器的串联”与“用电器的并联”
期刊
在初中生语文素质的培养中,我认为必须抓住“听、说、读、写”这四项基本功。先说“听、说”。“听、说”是最基本的素质,叶圣陶先生以精练的语言阐明了“听、说”的重要性。研究表明:在人们的语言交际中,听说方面所占比重很大。培养孩子的听说能力,还能促进孩子读写能力的发展,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素质。怎样培养“听说”素质呢?  培养方法之一:增强兴趣,激发欲望。  首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至于方式可有多种,比如
期刊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教育把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摆在首位是非常必要的,本文探讨了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如何从多个方面、多层次、多渠道地培养学生的能力,真正让高中教育转向素质教育。  关键词:物理 综合能力 素质教育 互动教学  为了落实国家提出的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造就一流的人才,以适应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要,要求中学教育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视为一项刻不容缓的战略性任务去认真完成,彻底实现由应试教育
期刊
摘要: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历史教学的根本,这些能力将来步出校门后,可以用于实际生活,因此,我们历史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获得有益的知识,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培养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应当依据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有步骤、有计划地在历史教学中实施。  关键词:高中历史 思维能力 教学策略  无论是新课程改革和新课程高考要求,还是人本身的发展需要,历史教学都重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创新思维能力的
期刊
摘 要:本文分析了职高英语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阐述了职高英语教学必须作出相应的改革,以适应新时期课程教学总目标。  关键词: 职高英语 教学 层次 训练  要教好职高英语,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经过努力使每一个学生的素质都能得到尽可能的发展。因为每个学生的智力、体力、文化基础、学习环境、条件、学习动机、意志等都各有差异,我们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就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首先,教师应该摸清每个学生的情况,
期刊
一、真实写作的定义及特点  什么是真实写作?真实写作就是以真实的阅读为前提,让学生在大量、持续的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或以交际实用为中心的写作实践中发展习作能力,让学生的认知、思维、情感等综合语文素质得到提高。学生写的日记、书信、读书笔记、发言稿、广播稿、实验报告等都属于真实写作的范畴。  真实写作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一是真实写作必须是真实的,即写作必须负载真实的信息,必须有真实的信息输出,换句话
期刊
生物活动教学是指在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建构一些既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又具有生活性、趣味性的学生主体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一、生物学科课堂教学活动化的研究实施  谈到“活动”,人们普遍想到学科课堂以外,冠以“课外”前提。即使是生物课堂活动,为了赶进度,许多学校也多是延续到课外,学生自行开展,教学质量难以控制。我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