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汉县:“3+”模式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来源 :四川党的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chen37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秋时节,走进宣汉县庙安乡八庙村,蜿蜒曲折的水泥路旁,李子树沿着高低起伏的山地浅沟连片成林,林中坐落着几间房屋,太阳从东边冉冉升起,雾渐渐消失。
  八庙村村民舒天富在自家脆红李产业园里忙活起来,给果树培土施肥,只为来年有个好收成。在八庙村,像舒天富这样的产业大户还有很多。
  近年来,八庙村将产业扶贫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结合,坚持党建引领、品牌塑造、农旅融合,加快发展脆李产业、脆李加工、乡村旅游,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达1.8万元。作为宣汉县产业发展的先行者、脱贫攻坚的排头兵,八庙村正全力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党建+产业,引领致富路
  “群众要致富,关键看支部;党员个个带头,产业发展不愁。”八庙村党支部书记姚文太如是说。
  近年来,村“两委”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一目标,充分发挥党支部主体作用,以“全民产业、全科干部、全责党员”为抓手,强化“组织引、党员带、群众跟”的工作举措,为推进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去年卖了12万元左右,今年比去年增加了两三万元。在我们村民小组,像我这样通过种植脆李年收入超过十万元的家庭就有十多户,现在村上家家户户都栽种了脆李,忙的时候党支部和党员无偿为我们帮忙。”正如村民舒天富所说,八庙村党支部在全村产业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为提升全村干群致富活力,八庙村党支部依托“农民夜校”“成人教育中心”开办培训班,打造能干、善干、会干的“全科干部”,培养敢跟、敢拼、敢闯的致富能人。
  “要管理好咱们的李子,不学习不行,有时间去听课,就一定要去,不能砸了咱‘庙安脆李’的招牌。”60多岁的老党员桂复轩准时来到村委会活动阵地,准备听一听乡农技员胡忠讲的脆李秋管技术课。
  此外,八庙村党支部发挥党员引领作用,以“设岗定责、评星晋级”为抓手,推行全责党员,设置政策宣传、义务保洁、村务监督、纠纷调解、技术服务“五大”岗位,以岗位分类建立党小组,并与党支部签订目标责任书。
  品牌+产业,打开致富路
  “一亩果园十亩田、轻轻松松挣万元”“千元树小康田、幸福生活抿抿甜”这已成为当地群众传唱的顺口溜。
  脆李是八庙村,乃至整个庙安乡的支柱产业。为了打造脆李品牌,八庙村积极推行“标准化脆李种植、果农养成标准化生产习惯”,坚持专合社组织带头、企业标准创建、核心示范带动、组团跨越发展、逗硬监管秩序等工作思路,从苗木培养、苗木定植、土肥水管理、修枝整形、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储藏等七大方面,全面推行“庙安脆李”标准化生产。同时,还在八庙村9组建立了脆李苗木基地,在3组建立了标准化种植示范区。
  胡忠说:“我们根据脆李的生长习性,定期对种植户进行技术培训和‘一对一’技术指导,主要从脆李的疏果、修枝、施肥等方面进行指导,果子质量全面提升。”
  为延长脆李保鲜期,庙安乡充分利用低(恒)温冷库(库容量5000吨)实行错时错季错位销售,并成立了宣汉县庙安水果专业合作社,采取“专合社+党支部+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吸纳党员群众以资金、土地、果树、技术入股,经营性收入按照“11233”分成模式,即:专合社公积金留存10%、村集体经济收入10%、科技人员技术分红20%、社员股权量化分红30%、社员交易数量分红30%,确保果农增收。“通过专合社入股分红,群众收入大幅提升,实现了全村人均收入过万。更重要的是,我们有了一个稳定的经济来源。”专合社成员舒天富说。
  “为实现产品品牌效应,2010年我们注册了自己的商标‘庙安’,并先后取得脆红李、青脆李绿色食品产品认证。目前,全村贴牌销售的‘庙安脆李’已占总销量的65%,脆李平均价格也由原来的3.5元一斤涨到了4元一斤。”庙安水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村文书黄孝权自豪地说。
  为有效解决脆李销售难这一“瓶颈”,八庙村积极与宣汉电子商务中心合作,网上销售成了果农的“致富路”。宣汉电子商务服务中心运营总监陈维说:“今年宣汉县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的脆李高达三百多万斤,其中庙安乡八庙村销售的脆李就占了40%以上。”
  旅游+产业,拓宽致富路
  每年三月,李花如白雪,在微风中摇曳,加上田间地里金色的油菜花做点缀,给人一种如临仙境之感,引来四方游客赏花,品尝农家生态食品。
  八庙村3組的黄孝鹏、田淑英夫妇瞄准商机,利用自家庭院开起了特色农家乐,年收入20多万元。像这样的农家乐,在八庙村有数十家。黄孝鹏告诉笔者:“每年李花节期间,每天都要筹备十几桌饭菜。”当问起收入时,站在一旁的田淑英笑着说:“平均每天净利润几千元,比在外打工收入高多了。”
  在发展脆李产业的同时,八庙村紧紧围绕打造“春观光、夏品瓜、秋摘果、冬赏雪”乡村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地这一目标,统筹乡村旅游和美好乡村建设项目,打造了庙安乡脆李文化长廊,成功创建庙安花果山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切实推动农旅深度融合。“庙安的乡村旅游值得开发,我相信我的选择。”达州市庙安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姚于太说。
  2017年,庙安乡乡村旅游创造的经济效益突破1000万元。2018年,李花节开幕当天,庙安水果专合社共卖出李子酒1000余斤,收入达2万余元。“下一步,我们拟投入300余万元建设年产200吨的李子酒厂,开发多类产品,满足游客‘购’的需求。”庙安乡党委书记李建军说。
  “我们将以党建为引领,让土地充满希望,让李花开满村庄,抓住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改善、公民道德教育不放松,早日建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村,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李建军的脸上写满了希望。(责编:范吴瑕)
其他文献
基层检察院工作任务重、职务犯罪预防部门工作人员配备少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开展。在当前预防检察人员无法得到尽快充实的情况下,如何最大限度提高现
【摘要】一直以来,我国都存在着重视城市发展规划建设,而忽视乡村规划建设的问题,这使得我国村镇建设不仅缺少必要的科学规划,而且基础设施配置水平也比较低。为了能够尽快实现新农村建设任务,我国相关部门应该就村镇规划编制工作展开研究。本文主要从闲现状、存在问题、措施等方面对我国村镇规划编制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我国村镇规划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村镇规划;编制体系;问题;措施  由于我国自建国以来都比
2010年1月21日,湖南省第二届“富民强省新闻人物、明星单位”暨“湖南省新农村建设十大杰出人物、十佳明星单位”评选活动在长沙落下帷幕.该活动评出了湖南省新农村建设“双
电子商务环境下,用价值工程方法解决物流行业存在的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据统计资料报道,我国物流服务的效率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我们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设计优化的物流系统。而物流成本的控制及物流服务效率的提高,可以通过价值分析的方法对物流系统优化设计来实现。换言之,在物流服务中应用价值工程围绕控制和降低服务成本的问题,对物流对象的成本和功能进行全面分析,产生最优价值方案,达到最优化整
经济的迅速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促使工商管理信息化进程不断推进.我国工商管理信息化发展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但直至九十年代才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工商管理信息化发展的
激励就是设计、选择、实施调整一定的制度、体制、政策、措施,满足个体的需求,促使个体沿着既定的目标行动.激励的目标是促使个体沿着既定的目标行动;激励的方式是设计、选择
【摘要】城市地下商业建筑属于城市元素中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它不仅起着购物娱乐休闲的作用,同时也融合科技文化等诸多元素,是城市交通换乘、商业娱乐休憩等功能于一体的地下综合体。但是因为地下空间自身的特殊性,如封闭/空间感受限/缺乏日光/缺乏自然风等,让我们在进行地下商业建筑公共空间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各方面的问题。现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研究,对城市地下商业建筑公共空间的基本概念、当前我国城市地下商业建筑
【摘要】川南地区缺乏区域性中心城市,影响了区域重新城市对周边地区有效的辐射带动作用,制约了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自贡作为川南地区第一座现代化特大城市,如何构建区域中心城市,是成渝经济区整体发展的重点。  【关键词】中心城市;成渝经济区;自贡;城市研究  自贡作为川南区域中心城市,成渝经济圈南部中心城市,享“千年盐都”,“恐龙之乡”,“南国灯城”,“美食之府”之美誉。从2011年《成渝城镇群协调发展规
为纪辛亥革命100周年,缅怀孙中山、黄兴、宋教仁、蔡元培、秋瑾、林觉民等辛亥前推翻封建、首建共和的丰功伟绩,继承辛亥革命精神,弘“民主、共和”理念,促进海两岸和平统一,
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黑龙江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队伍“十一五”期间的流动情况,从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两个方面进行细致、深入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