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辨率空间望远镜分块主镜位置误差的在轨校正

来源 :光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huanghehuangg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同轴偏场三反射镜系统用Zemax软件建立了主镜分块模型,提出了基于灵敏度矩阵反演的分块镜位置误差校正方法.对于非圆形的环扇形分块镜,采用环扇域正交的Zernike多项式拟合出瞳波像差.仿真计算了分块镜的灵敏度矩阵,验证了分块镜位置误差和出瞳像差变化量间的线性关系.仿真结果表明,当分块镜具有五个校正自由度时可以将光学系统恢复到设计状态,当分块镜只有三个校正自由度时会有少量剩余误差.
其他文献
目的 比较三种微创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40例子宫良性病变并行子宫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62例行传统开腹全子宫切除术( TAH组)、57例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 TVH组)、61例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 LTH组)及60例行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 LISH组),比较各组手术和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TAH组、TVH组和LISH组手术时间分别为(94
中国种业正处于一个产业不断集中的快速变革时代,种业公司之间兼并重组早已不再是新闻,那么并购重组是否适合所有的种子企业呢?不同的种子企业又应该如何选择并购重组模式?本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检查在先天性肌性斜颈(CMT)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6例怀疑CMT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析CMT患儿高频超声声像图特征并评估其准确性,探讨高频超声在CMT患儿成像功能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结果36例患儿中有23例经高频超声被诊断为CMT。以临床检查为准,高频超声诊断CMT的敏感性为87.5%,特异性为83.3%。21例CMT患儿患侧胸锁乳突肌超声下均可见异常声像图改变。高回声患儿
目的 探讨去骨瓣减压术联合颞肌脑表面贴附术治疗老年人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1例老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采用去骨瓣减压术联合颞肌脑表面贴附术治疗(观察组),并与仅采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存活率(76.19%)明显高于对照组(47.62%)(χ2=3.98,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GOS评分[(16.84±2.52)分]、BAI评分[(
目的 探讨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对大鼠腺性膀胱炎细胞组织形成、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将30只Sprague—Dawley(SD)雌性大鼠分为两组,各15只,均采用大肠埃希菌溶液进行膀胱灌注以诱发腺性膀胱炎,对照组未做特殊处理,实验组口服选择性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饲养45d后处死,观察大体及光镜下两组大鼠膀胱黏膜变化,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p53及Ki-67等蛋白的表达情况
目的 观察胸腺肽α1联合短程化疗治疗糖尿病并肺结核的疗效。方法90例糖尿病并肺结核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降血糖基础治疗和常规抗结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胸腺肽α11.6 mg,1周2次皮下注射,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43/45),对照组为77.77%(34/4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8,P<0.
目的 探讨胃支架置入治疗晚期胃癌所致胃出口梗阻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晚期胃癌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接受胃支架置入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28例,回顾调查分析其支架置入情况、术前和术后生存质量评分及术后反应、并发症。结果28例患者中1例患者由于狭窄严重未完成支架;术后患者整体生存质量评分为(32.48±4.13)分,低于术前的(56.81±5.7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3,P<0.05);术后患者恶心
目的 比较不同方法治疗脑血管病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脑血管病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4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三组,A组15例,采用动力髋螺钉( DHS)内固定;B组15例,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 PFNA)内固定;C组10例,采用保守治疗。比较分析A组、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观察三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比较骨折愈合率,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 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
目的 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医疗卫生机构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差距,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今后新疆医疗卫生机构规范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所收集数据采用excel电子表格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17.0软件对有关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不同类型的统计分析。结果2008-2012年新疆卫生机构数及卫生人员数呈增长趋势;新疆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职业(助理)医师及注册护士数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目的 探讨胸腔镜下肋骨骨折可吸收肋骨钉固定术的护理措施及其效果。方法肋骨骨折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胸腔镜下可吸收肋骨钉固定术结合围手术期护理,术后功能锻炼。结果患者均治愈出院,但观察组住院时间、胸部可活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5.210、13.201,均P<0.05);观察组出现肺不张、肺炎、胸闷等并发症的概率低于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