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推进 有效综合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j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毕业班数学总复习阶段,应该是有效地集点成片、联片成网、归类整理,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再创造”的过程,而不是重复耗时、讲多练少,“炒冷饭”的过程。毕业班的老师对知识点的梳理、专项练习的巩固、综合练习的提高大多能做到“全”而“细”,但很少关注学生的差异,让有差异的学生参加无差异的复习,就会出现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复习时,课堂上老师往往陷入两难境地。笔者认为可从“三化”入手,提高小学毕业班数学总复习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实效性。
  一、班级教学复式化,增强复习的针对性
  从心理学角度看,学生是存在着个体差异的。面向全体学生就不能无视这种差异。古代教育家孔子在教育实践中,承认个体差异的存在,承认程度的高低。他举例说过:“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在教学中应充分因材施教。当代发展性教学理论进一步提出“差异是一种资源”,因此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因人定标、因材施教,是我们总复习课堂的一个重要理念。
  对于班级学生的分类,要以学生的调研成绩和对学生的能力素质综合考察为依据,把班内学生对半分成两个组或者分为好、中、差或A、B、C三个群体,当然也可以取个性化的组名,如雄鹰组、骏马组、博智组、慧心组,一般比例为3:5:2。分组应是相对的,并非一成不变,要根据学生实际,有层次地升降变迁,引入适当的竞争机制,要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达成本学习领域的共同目标后,选择高一层次的目标进行学习,用不断递进的分层目标来引导和要求学生,使教学要求和学生可能性的关系始终处于动态调整之中。
  怎样面向群体,又兼顾个体?笔者认为对教学过程分层,既要有面向全体的“合”,也要有兼顾各组的“分”。保证在一节课内既有统一的讲解、答疑、矫正,也有分层的教学、自学、合作学,还有分层次的练习和个别指导。要注意“分”而不“离”,“合”而不“死”。
  如“概念”的复习课,我们可以设计出这样的基本模式:“合”(明确目标、总体复习)→“分”(优组作业、差组精细复习或差组作业、优组提高复习)→“分”(优组交流、差组练习或差组提优、优组练习)→“分”(优差结对、生生辅导)→“合“(反馈纠偏、课堂小结)。这样才能兼顾全体和个体,促进有差异的全体有不同程度的进步,体现课堂的有效性。这不仅适用总复习课堂,同样适用于一般课堂。
  二、作业设计分层化,增强复习的有效性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有一个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要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要求,在他人帮助和自己努力下“跳一跳,摘到桃”。让每个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以“成功”来激励自己,增强求知的内驱力。如作业“一刀切”,过难或过易,缺少层次,不利于不同类型的学生,尤其是后进生与优等生的发展。实施作业分层布置,照顾到了好、中、差三方面的学生,既使后进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又能保证优等生免受“饥饿”之苦。
  学生作业的分层,应该是一种隐性分层,更应该是一种动态分层。分层作业可以把作业改为A、B、C三种难度的作业。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选择不同层次的作业。分层作业也可以是教师对学生布置同样内容的作业,但是对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如布置同一张练习题,可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A组学生只做每一类题的后2~3题,而解决问题的题目可以只列综合算式不计算,同时要求依照解决问题的后两题模仿出题并解答;B组学生只要求完成中段题目,如有兴趣,可以选做A组的题目;C组学生,只要求完成每个题型的前三分之一,但计算类题目必须认真完成,解决问题的题目必须完整解答,如学有余力,还可以解决B组的题目。针对同一问题如复习“相遇问题”,C组学生仅要完成基本的题型,会画出简单的线段图,正确解答;B组学生要求不仅能够解决书本题目,而且能根据线段图正确编题,能解决课本上的思考题型;A组学生要能够将工程问题、分数问题、分配问题融合其中,而且难度加大,用画图、方程等自己喜欢的方式灵活解决问题。
  在实施分层作业时,评价也要分层评价、同等激励。此外,三个层次的作业,无论选用哪一种,如果得“优”,同样表扬,表扬同质。我们在分层作业时努力设计激励性评价,对不同学生,尤其是对C组学生予以激励。对C组学生作业中的错误要学会“熟视无睹”。“看,老师小时候也和你们一样因为粗心弄错过,你可不能再犯这样的错误呀。我相信这题你肯定会做,你再试试看。”这样的评价语让学生牢牢树立“基础并不重要,进步才是关键”的观念。投之以桃,就会报之以李。教师积极、公正的评价,可以换取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和理解,师生之间就会架起沟通的桥梁,自然会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发展,从而提高复习教学的有效性。
  三、学习活动小组化,增强复习的实效性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追求实效性的教学形式,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新课标要求:“课程必须基于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一生发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充当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把学习、探索和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为每个学生个体提供更多的机遇。在传统问答式的复习课堂教学中,随着复习时间延伸,学生的疲劳感加重,热情减退。小组合作复习,就是变复习中的师生互动为生生互动,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分组时,可以按学习水平层次归类分组,也可以好、中、差学生搭配分组。如按照学习水平分组,学生探究、复习质量、难易度更有针对性;如按学习不同层次分组,可以强调小组合作,以好带差,生生互动,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小组学习要让所有学生都有能力参与,学习任务可分割为不同层次的小任务,以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够为完成学习任务作出贡献。
  如果说,课堂分层给了学生一片得以翱翔的天空,分层作业就是给了学生一对翅膀,小组合作则是给了学生搏击长空的激情。在小学数学总复习中,只要我们做到教学任务巧搭配、组织形式巧安排、训练任务巧设计,分层推进,有效综合,课堂就会真正成为学生体验成功、张扬个性的平台,复习的针对性、有效性、实效性就会更强。
其他文献
练笔是语文阅读教学中常见的一种训练形式,在教材中选择一两个语言训练的切入点,巧妙设计,就可积累学生练笔的理想素材,从而为学生提供语言支架,让静态的文本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生动语言。但也正是由于这一方式的简便易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不免也存在着设计随意、目标指向不明、训练过度、为练而练等弊病。笔者认为要有“的”放矢,增强针对性,才能提高练笔的有效性。那么这个“的”是什么呢?我认为可以从教材中“不同
人类只有永远保持发现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期待,才会不断产生学习、探索的热情与冲动:这正是一切创造性学习、研究与实践的原动力。习作亦如此,如果它失去了学生对生活(包括习作本身)的“发现”意识,其终究将沦为学生的精神负担。钱理群教授说:“中小学的写作教育如果能引导学生永远处于婴儿般‘发现’状态,那就不仅为学生的终生写作,也为其终生精神发展打好了一个底。”所谓“婴儿般的‘发现’状态”,就是让学生对习作保持婴
千种植物转录组与绿色植物的系统发育基因组学  nature封面:达尔文在《物种起源》结尾所描绘的各个物种交错生长的“枝蔓缠绕的河岸”示例。nature杂志第7780期封面文章报道了“千种植物转录组”计划的科学家们报道的1124种植物的转录组,涵盖了展现植物多样性的各个物种,包括绿色植物、灰藻和红藻。研究者构建了一个系统发育基因组框架,借此推断不同物种之间的演化关系,并划分历史上绿色植物发生基因组变
2015年诺贝爾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在颁奖典礼上,这位跟中医药研究打了一辈子交道的科学家特意提到了中医药学的发展潜力及背后的群体:“我只是中国科学家群体中第一个获奖的女性科学家,我相信未来中国将有许多的项呦呦、齐呦呦、柴呦呦、尚呦呦、魏呦呦能够获得这一殊荣……”当获诺贝尔奖的欣喜逐渐淡去,中医药学的神奇魅力及背后的科学家群体开始进入大众的视野。  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有这样一群持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改革开放以来的40多年里,以生命科学领域为例,大概前30年,我们的科研基本上都是跟在别人后面学习。好的方面,是我们通过学习,培养了一批人才,也建设了一批有利于促进学科发展的创新平台,学科发展也有了很大进步。  但不足也顯而易见。别人做出了成果,我就换一个物种做一做,这样的科研是取得了所谓的成功,但这样的成功没有太大的意义。  随着国际经贸形势风云变幻
首届科学传播人颁奖盛典,从“科学与人”出发,在全国科技周期间首次推出北京地区科学传播界的年度盛会,科学传播界首次迎来属于自己的颁奖盛会!颁奖礼于2012年5月20日在农业展览馆新馆正式开幕。  盛典活动从“科学与人”出发,首次推出北京地区科学传播界的年度盛会。活动旨在科学传播中树立以人为本、服务公众的理念,褒扬新时期科学传播人的奉献精神与社会责任,加大科学传播共同体影响,为公众分享科学、参与科学倾
2009年浙江省教研室出台《浙江省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建议30条》,其中第6条指出:“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合理安排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和体验作业。语文作业重在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低年级以单项作业为主,重在词语的理解、积累和运用,中高年级适当增加综合性作业,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运用语言文字。课内书面作业时间一般不少于8分钟。”  建议中提到的“课内书面作业一般不少于8分钟”,这是针对课改以来
目前的语文教学中,思路的研究被忽视了,理清文脉的教学隐去了,文章层次逻辑的理解淡化了,整体把握的训练削弱了。引导学生一头埋进文本一叶障目的教学过头了,抓住一词一句无节制地挖掘感悟红火了,支离破碎的讲解分析风行了,导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一鳞半爪似的教学比比皆是,学生往往能走进一篇课文,却走不出一篇课文——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句话,理清思路有必要重新提上议事日程。    一、理清思路是传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曾艺研究团队发现多能血管内皮干细胞的身份属性,以及血管旁周细胞的新起源,研究论文发表于《细胞研究》。血管生长和重塑是一个持续发生的生理事件,它伴随了所有组织的发育、自稳态维持、为其输送所需的氧气和营养,对生物体内各组织的功能维持和病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血管新生是成体内血管系统稳态维持和重塑的主要途径,它依赖于血管内皮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分化以提供新
著名学者成尚荣先生认为:“毋庸置疑,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儿童,教育是依靠儿童来展开和进行的,教育应从儿童出发。这就是教育的立场,因此,教育的立场应是儿童立场,儿童立场鲜明地揭示了教育的根本命题,直抵教育的主旨。”  英语教学的影响力最终也是要通过儿童自己去实现,英语教学自然应当从儿童出发。然而,我们常常以成人立场来从事教育,常常有意无意地用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儿童,常常把自己的需求当做儿童的需求,以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