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文化行为的“女性化”倾向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cc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种现象既不是统计学方面的偶然,也不是短期的时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文化领域的从业者和消费者有了根本的变化,女性由少数逐渐变成了多数。不仅女性受教育者更多,学历更高,观看艺术表演更多,读书更多,而且男女之间的文化鸿沟日益加宽。社会群体的性别比例失调,必然会带来社会文化旨趣、欣赏习惯、价值取向等诸多方面的影响。
  文化行为的“女性化”倾向,人们通常认为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多种多样。她们有更多的业余时间;较小的社会压力;女性更“敏感”;她们所受的教育侧重于文学艺术和传统文化的要求,还有与男性相比她们更重视对子女的文化传承。当然合理的解释应该来自于社会的发展和女性本身。
  
  “行为基因学”的释解
  
  科学研究发现,女性与男性相比,两条X染色体上多出了200~300个活跃基因。由于X染色体上与智慧相关的基因是其他染色体上的3~4倍,因此这些额外的基因会令女性更加复杂、多样,而且适应能力较男性强。还有些科学家认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X染色体可能是很多赋予人类智慧的基因的发源地,这些基因促使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语言和文化以及其他更复杂的高级神经活动。
  研究认为女性的两条X染色体只有一条起作用,另一条早在她出生前就已停止工作。女性从每个亲体身上各继承一条X染色体;而男性则从母亲那里得到X染色体、父亲那里得到Y染色体。他们的结论是只有一条X染色体有活性的情况下,女性才能与仅配备一条X染色体的男性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但也有证据表明,女性体内那条失去活性的X染色体上确有些基因已经打破沉默并活跃起来,科学家们发现其中多达25%的基因都在工作,它令女性体内很多重要的基因产物的含量高于男性。
  那条失活的X染色体上的25%活性基因中有15%是女性共有的,另外10%是随机出现的,换句话说,与染色体有关的行为将具有多样化的表现方式,这在同卵双胞胎的女性中也得到证实,尽管她们基因相同,两人之间的智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技能的差别大于男性同卵双胞胎。美国埃默里大学医学院人类基因学主任史蒂夫·沃伦说,这显然是一项惊人的发现并且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现在已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基因对各种行为的影响,尤其是具有性别特征的行为。“女性比男性拥有较多的活跃基因,女性有些基因表达在男性体内并不存在,这对女性有多方面的影响”。例如这也许可以解释女性更长寿;女婴成活率高以及女性心脏病患病率低等现象。
  哈佛大学校长拉里·萨默斯最近提出,男人可能天生比女人更擅长数学和理科。这话激起了很多的反对意见。萨默斯没有提到的是: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2003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在43个发达国家中,女性几乎在各方面的学术成就都优于男性。
  但是,确定行为的影响因素非常困难,因为基因和文化的作用是相互依存,并彼此渗透的。
  伦敦大学精神病研究所的遗传学家伊思·克雷格与同事通过对400对同卵双胞胎进行的研究发现,孪生女中每个人的失活染色体中活跃的基因不同,因而造成了她们不同的行为模式。同卵双生兄弟则更容易有近似的行为模式,因为他们只有一条X染色体。男性的这条X染色体如遇基因突变则是危险的。X染色体上的基因故障更容易使男性患上色盲症、血友病、多动症、孤独症等。女人还有一条X染色体,可以用好的基因补偿有害基因,从而有力地抵御了这类疾病的发生。
  
  差别源于大脑
  
  男婴与女婴出生时就不同,他们天生喜欢不同的玩具,男女性彼此的行为差异在成长过程中显现出来,然而这些性别差异哪些是“生理的”,哪些是“文化的”、“环境的”,却很难分清楚。新达尔文主义的成功为讨论为什么一些性别差异是先天造成的提供了理论依据。而最新的扫描技术也使研究人员能在大脑工作的同时对其内部进行研究分析;研究表明,男女大脑的活动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差异,斯特拉斯大学神经学教授特雷西·肖尔斯认为,大脑是随激素水平的两次增加才区分出男女大脑的特征。也有人认为是Y染色体上的SRY基因——它赋予个体雄性特征和脑部结构特征。从出生时起男性大脑比女性大9%,这并不是聪明的依据,而是因为男性较女性高大所致。近几年来,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与男性大脑相比,女性大脑中大脑灰质的含量较高,而白质含量较低。此外,女性大脑中某些部位的脑细胞的排列比男性更加紧密,把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就是说,男女大脑的脑细胞数量实际差不多。然而差别却在于连接左右脑的重要成分,由白质组成的胼胝体的含量男性比女性低。这是不是可以正确地解释男性在处理一些问题时只用大脑的一侧,而女性却同时使用左右脑。这些结构上的差别似乎不会产生大的影响。虽然不同性别的人在做这些测试时使用方法不同,但测试结果相差不多。例如,用数百个关于词汇和阅读理解能力的测试表明,其差别也比人们通常认为的小得多。问题也许就出在这看似不大的差别之上。
  
  进化的生理与结构
  
  女性与男性看、听、触、摸和感知的方式,甚至生理机制都不相同,这些也是造成职业取向和社会分工的基础依据。
  女性的脑重量较男性轻9%,但脑供血流速快0.3%。女性的右脑(负责联想、情感等)更发达。而男性左脑(负责逻辑思维等)更发达。
  女性的脂肪比男性多15%。男性的肌肉比女性多20%。
  女性的听觉更敏锐,尤其是分辨高频率的声音,因此更能区分人噪音的细微差别和变化。
  女性的声带较男性短,因此声音尖细,语速更快。
  女性的平均心率为每分钟80%,而男性则是70%。
  女性的夜视能力及目测能力皆弱于男性。
  女性皮下组织分布比男性多15%的神经末梢,因而更重视触觉。而触觉可以更多地刺激脑垂体后叶分泌催产素,一种刺激大脑工作的激素,使思维更加活跃。
  女性视野开阔,视力的余光能更好地照顾到旁边发生的事情。也更注意中间色及过渡色调。
  女性的平均体温比男性低0.2摄氏度。男人的汗腺数量是女性的1.5倍。
  女性更擅长轻巧的运动,例如针线手工等。
  女性更易陷入抑郁,有过歇斯底里(意即子宫的病)反应的女性是男性的3倍。女性患神经官能症及与之相关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概率是男性的2.5倍。
  由于身体的物质交换,女性的血管适应性更强,不易患动脉粥样硬化。男性的血液浓度较女性高10%,更增加了血栓形成的可能性。因此,男性脑卒中和心肌梗塞发病率是女性的两倍以上。
  女性的垂体后叶催产素分泌较多,使皮肤更具有对触觉的敏感性。而男性的下丘脑比女性大0.3倍,能分泌更多的促性腺激素,使男性在性方面更有主动性,甚至带有攻击性;也许正因为如此才使美国监狱男犯人的比例占到99%。
  
  社会文化与技术进步的结果
  
  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自改革开放以来,现代中国人的性别角色社会化已发生较大改变,一些有关男女性别角色的封建内容如男主外、女主内;夫为妻纲;女子无才便是德;成年女子要从一而终,等等,早已成为历史。随着中国加入WTO,与外界的交流日益频繁,现代中国人与外国人在性别角色社会化上表现出较大的一致性。与亚洲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在性别平等方面已遥遥领先。
  这是个巨大变革和转型的时代,它不仅是一个时间概念,而且也包含了“空间性”要素。每一个时代的经济基础、社会制度、文化流转等因素都构成了人们活动的广阔“空间”,制约着人们的选择。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的技术因素,更是成就今天文化领域里众多女性从业者的基础。现代社会没有科学技术,就不能称其为现代,今天与昨天的差别主要是通过技术来显现出来的。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女性更多地拥有较高的文化和职位。技术成为现时代的象征,成为时代的“空间性”要素中造福人又制约人的因素。所以现代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人与世界的关系首先不是认知关系,而是操作关系。黑格尔也充分肯定了技术的意义“手段是一个比外在合目的性的有限目的更高的东西”。但众所周知,事物都有正反两面性,技术的演进,也是一把双刃剑。社会的“现代”效果是将过程压缩以使结果极度奏效,即“压缩过程所有的时间性,尊重效果所具有的空间性,”这就是节约时间为空间服务。不错!人的本质,毕竟不是空间,而是时间。人只有在历史中才能设定和体验自身的意义。技术体现了一定时代下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了人对自然的征服程度,因而反对技术无异于反对历史进步,并且也是不可能的。但对个体而言,技术不能带来人的精神生活的自然提升;对社会而言,技术往往加剧不同群体之间的文明鸿沟。正是如此,城乡二元状态下的女性分化尤其明显,——技术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成为现代人的异化力量。
  技术是时代降临到人的普遍性力量之一,它同商品、货币、资本一样是使人陷入两难境地的异化力量。对于时代纠缠于人身上的种种矛盾,马克思指明了切实可行的解决途径,就是通过时间,借助人的实践力量予以解决。黑格尔也表述过类似的思想;理论的东西本质上包含在实践的东西之中。对文化领域的女性化倾向考察认识,我们不仅应把握她们与上一代在遗传信息、生理构造上的一致性,更应考察理解我们这个时代,现代世界和社会凸显出对人本身价值的重视和张扬。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看到,文化领域的这些女性是在拥有良好教育、健康和财富的同时越聚越多。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技术与时代的双刃剑下、在政府经济和就业统计中的性别敏感、增设收入、社会保障、失业和非正规就业等性别指标,那些基于性别、年龄、身体、地域的歧视,而妇女面临的是多重歧视造成的伤害。那些没有良好教育背景的女性失业率高于同类男性也是我国失业人口的特点之一。
  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提高妇女受教育的水平;职业与劳动者的技能和受教育程度连在一起。这也说明,中国女性已成为中国巨大的经济和社会资源,推动着我们现代社会隆隆前行。
  (作者单位:河南教育学院艺术系)
  编校:杨彩霞
其他文献
牛津小学英语,具有很强的交际性,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互动式的英语课堂,是新课改教育理念的基本要求。文章结合英语学科特点和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归纳创设互动英语课
编辑同志:坐月子真不容易,要半夜给宝宝喂奶、换尿布,睡不成一个完整觉。现在宝宝已经能够规律作息,不需要我半夜起床了,可是我的睡眠质量还是不高,出现了明显的眼袋和黑眼圈
摘 要:英语是初中教学的主干课程之一,英语教学质量的高低关系到学生英语学习水平和学校的教学质量。兴趣是先导,良好的兴趣是学生学好英语课的关键,所以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至关重要。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兴趣培养    新课改后,初中英语教材的编写有了很大的变化,内容的趣味性增强了,并与科学性和实践性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这就要求初中英语教学也应适时地改变教学方法,以教材为依托,转变教
现代报业观念认为,传媒发展已经进入品牌时代,在同质化竞争中,比拼产品和价格,已很难有大的突破。只有通过品牌增值提升党报的核心竞争力,才能有效地在目标群体中锁定注意力、形成影响力。    品牌和品牌价值    按照现代营销学的定义,品牌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运用,其目的是借以辨认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区别开来。  媒体品牌是媒体总
众所周知,新闻舆论监督是针砭时弊、扶正祛邪、预防失察、惩治腐败的有力武器,是反映人民群众呼声、帮助单位和个人纠正错误行为、改正工作缺点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我们党和
目的探讨脐血IgE、IL-4、IL-12水平对婴儿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生的预测价值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变化关系。方法应用美国IMX型化学发光检测仪,采用免疫荧光方法测定129例新生儿脐血I
报刊的理论宣传工作要收到好的效果,要求报刊理论工作者不仅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一枝生花的妙笔,还必须有深厚的理论功底,能够站在时代的高度,理论的前沿,针对群众的思想特点,运用群众的语言,精心策划选题,灵活运用版面,使理论宣传既能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又生动活泼,既能释疑解惑、又可读可看,既能体现权威性、又讲求引导艺术,让干部群众在轻松愉悦中得到感情净化、思想升华。  报刊的理论宣传要注意好引导舆论。坚持
随着媒体事业的迅猛发展,读者对新闻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提高新闻质量已势在必行,大量的实践告诉我们:策划和准备对提高新闻的质量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实现了图书馆信息化阅读推广,同时也推动了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管理的进程.为了让图书馆服务更加智能化,很多高校积极建设了文献
中国安徽省南部的黄山,耸立在北纬30°线上,集名山之大成:泰山之雄伟、华山之峻峭、峨嵋之清凉、匡庐之飞瀑、雁荡之巧石、衡山之烟云。黄山具有世界意义的天然美景,是中国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