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班主任教学管理有效性分析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ge1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初中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时期,也是学生最为叛逆的时期。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除了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需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保证班级纪律和教学质量。本文主要就初中班主任教学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探究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需要的基本素质,期望对提高初中班级管理有所帮助。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初中班主任;教学管理;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5-0002-01
  在班级管理活动中,班主任担任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一个班主任素质的优异与否直接决定了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优秀与否。初中生在青春期发展阶段不具备成熟的判断能力和理性的思维能力,这给班主任管理带来了一些困难,在此状况下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更需要不断改进,不断融入现代化管理理念,从而提升班主任教学管理的有效性。
  一、班主任管理活动中面临的挑战
  (一)电子信息设备的影响导致学生过于早熟
  电子信息设备的普及给学生带来了便捷也给学生带来了“灾难”。现在很多学生在寒暑假期间都疯狂玩手机,一到入学的时候都会感觉到不适应或者“不自在”,认为身边没有手机就好像丢了什么东西,甚至一些同学私自将手机带入校园中与同学一起玩,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另外,网络设备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诱惑信息,很多初中生在这个年龄阶段好奇心强,尤其是青春期的男生很容易被一些不良信息误导。因此,新时期班主任面对的管理问题十分艰巨。
  (二)学生心理教育困难
  现在,初中生与网友的交流比较频繁,与教师和家长几乎都没有很多的沟通,因此,班主任想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或者是个人情感状况可以说十分困难。另外,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发育阶段,个人情感难以得到抑制或者控制也可以理解,学生们开始对异性有一定的憧憬,但是初中生想要追求的独立生活心理与自身的能力并不相匹配,这常常让学生感觉到痛苦。教师目前针对初中生青春期心理教育工作开展还不全面,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容易出现叛逆心理。
  (三)传统管理模式更改困难
  班主任管理工作比较传统,想要突然改变传统管理模式比较困难。首先,学校并不允许班主任对管理制度进行过大的改变,只能小范围改变管理内容和管理要求。其次,学生对班主任管理工作并不重视,将班主任看成“老媽子”,并没有过多地听从班主任的指导和建议。再加上很多班主任自身的管理知识和管理理念没有得到及时补充和更新,管理手段也是沿用过去的手段,管理创新工作无法得到有序开展。
  二、班主任管理活动具体建议
  (一)组建优秀班级干部队伍,起到模范作用
  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可能存在代沟。班级管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抓住班级管理的核心,首先教师可以发挥班干部的主要作用,利用优秀班级干部的优秀品行影响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班级氛围。其次,教师还需要学会放权,让学生管理学生,让优秀班干部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另外,班主任还需要及时更换班干部,最好让每一位同学都能获得管理班级的机会,让学生体会到管理的不易,这样学生才能主动协调其余班干部的管理作用,共同沟通和开展班级工作。
  (二)注重学生心理教育工作
  新课改要求教师注重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初中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学生在这个阶段容易被各种不良信息和不良内容诱导,甚至一些学生会沉迷于游戏、恋爱等不合时宜的事情,这也会导致学生心理产生不健康的思想。笔者建议教师每周开展一次班级会议,主题内容就围绕着健康心理素质养成进行研究。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班主任首先需要想的是帮助学生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是责备学生,过于严苛的责备只会疏远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另外,爱是最好的管理方式,班主任一定要将班级学生看作自己的孩子一样教育,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帮助学生主动改正错误,成为身心健康的学生。
  (三)更新管理观念
  教师要想不断完善班级管理方案必须要具备充实的理论基础,要能让所有的实践基础有理论依据。在实际工作中,教师不能出一点纰漏和过错,不能出现“大跃进”现象,只能从细小的管理情节入手慢慢完善管理措施。另外,教师还需要总结自己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模式,对不同的实施对象和实施班级体要采纳不同的模式,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班主任在管理创新的同时也需要从传统管理模式中吸取优秀的内容,不能完全抛弃传统管理模式,要将传统与现代管理模式相互融合,让民主与约束共存,这样既能减少学生对班主任的抵抗心理,又能让班主任的管理权威性不受挑战,有利于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营造出良好的管理氛围。
  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教师需要不断改进自己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成长,才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使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穆传新.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班主任教学管理有效性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663(07):40-41.
  [2]熊永兵.善用教学方法,打造高效课堂——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J].新课程(中),2015(6).
其他文献
上海移动基于RFID技术企业级物联网商业应用投入运行    近日,中国移动上海公司与上海汽车工业集团合作的“企业一卡通”项目投入应用,这标志着上海首例基于RFID技术的企业级物联网商业应用正式运行。一张升级版的移动SIM卡,一举满足了800多名上汽员工“刷”手机签到、坐地铁、购物消费、领取使用洗衣票等日常工作生活需求。这是上海移动通过企业合作模式,快速大规模实现“数字惠民”规划迈出的重要一步。  
摘要 正所谓“生活处处皆学问”。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不止加减乘除,还包括几何、概率、排列组合等多个方面。但是,由于初中数学缺乏生活化的引导,由此导致人们普遍认为初中数学与日常的关联性很小,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掌握,同时也不利于其对数学知识的运用。本文从教学内容、作业练习以及生活实践三个方面对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进行阐述,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教学;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
摘 要 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为学生创造一个活泼、生动地获取知识、信息的氛围,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 信息技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化  数学学科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而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学习
摘要 近些年来“群文阅读”这种新型阅读教学模式悄然出现在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中,这不仅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阅读速度,并且有助于调动学生阅读学习积极性。本文中笔者从自身的实践教学经验出发,对小学高年级语文单元主题拓展性群文阅读教学作出相关实践研讨。  关键词 小学高年级语文;单元主题拓展;群文阅读  中圖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6
摘 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当前提出要以幼儿为主体进行教育,对教育工作者而言,是要多去了解关心幼儿,无论是教育幼儿还是关心幼儿,都要以爱为基础,老师要学会用爱去教育孩子,感染孩子,用爱去包容孩子,让幼儿接受到最好的教育,这是每个老师的使命。老师要教会幼儿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良好的道德品质,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本文主要通过分析老师用爱去教育幼儿的最美教育,为教
11日,武汉市政府常务会审议政府公开数据服务平台方案,要求政府开放数据平台年内建成。首批33部门520个数据集向公众开放,2015年实现公众查询、下载等服务功能。  武汉市决定先期投入366万元,清理数据源、传输系统,规范元数据,逐步形成“一朵云”(云服务平台)、“一张图”(地理信息)、“一套标准”、“一种模式”和“一站式”开放平台。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政府数据的开发利用,培育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摘要 新课改以来,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实际问题出发,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借助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  关键词 初中数学;应用意识;“用数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2-0071-01  在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活动要以学生发
摘要 在新時期环境下,国家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同时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发生改变。情境教学法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其也逐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这种教学法具有着显著的特点和优势,有效地实现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下面,本文就针对情境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希望对其他教师教学提供帮助。  关键词 情境教学;初
物联网(Internetof Things,简称10 T)是指在需要连接的物体上安装感知节点以获取所需要的信息,通过网络实现信息的交换和通讯,由终端来处理信息并实现智能化管理的一种“物物相连的网络”。通过物联网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把任何事物实时联入网络、从而达到进行主动信息交换的目的。可见,从技术上可以把物联网分为如图1所示的三层:  感知层:在需要检测和管理的物体上布设大量的传感节点,实现一
摘要 教师写文章、学生完成习作都是一个人语文综合素质的展现。学生的习作,是对学生在学习语文学科后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考查。作为语文教师,要关注学生生活,激发习作兴趣,培养成就感;丰富课外阅读,积淀文化底蕴,增强自豪感。  关键词 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C41,D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2-0141-01  在实际的习作教学中,教师怕上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