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bin5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本质出发,探讨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有效引导,为增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服务。
  关键词: 有效引导 激发兴趣 知识积累 知识深化 知识交流
  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与老师的互动过程,也是一个学生在老师的有效引导下,逐步将所学内容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新课程改革以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现了质的飞跃,学生在课堂上的话语权得到了保障,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使课堂气氛轻松活泼。如何进行有效引导,使学生在自由的氛围中,始终围绕知识点进行提问,表现精彩,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激发兴趣还需好的情境设置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其良好学习效果的保证。特别是小学生,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要想使课堂教学取得好的效果,必须从激发其学习兴趣入手。而要实现这一点,创设好的学习情境必不可少。每一节课的导入,要有一个由头,能够在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兴趣的导引下,以更强烈的求知欲投入到学习中来。例如在讲《分米、厘米的认识》一课时,一上来,先出示一段数学日记:早晨,我从20厘米的床上起来,穿上衣服,将150分米的被子叠好,用12厘米的牙刷刷好牙,再吃下10分米的面包。这段日记一读完,学生就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接着让学生将这段话中的问题一一找出来。由于是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问题,学生很快就找出了不合理的地方。很显然,这样的新课导入,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的主动提问中,新知识的学习也顺利展开了。根据课本上的内容,教师巧妙地通过一篇有着明显漏洞的数学日记,创设了能够激起学生兴趣的情境,使学生迅速将注意力放到教学内容上来,可谓是无痕的导入,无声的过渡,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知识的积累还需及时提炼总结
  新课程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事实上,在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思想放得开,也想多,能够很好地理解所学数学内容中的重点与难点。但毕竟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总是零散、不系统的,要实现知识的积累,教师必须及时提炼总结,帮助他们梳理知识,进行整体思维的引导与点拨,进而使学生在点性思维的同时,形成线性思维,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巩固。要做好课堂的及时提炼总结,老师应该注意在学生对知识的现有认知与理解基础上,多设置一些问题,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不由自主地进行知识拓展,让学生在新问题下激发灵感,并通过与同学、老师的交流,思考能力与知识结构都得到更大的提升,使其知识建构更加合理。例如:在《小数比较大小》一课的教学中,讲完内容后,再问学生怎么比较小数的大小。读过教科书的学生会提出一些方法。老师继续问:真的是这样吗?学生会经历一个自我否定与自我肯定的过程,再回忆课堂上老师所讲的,进而又得出新的方法。如此一来,不仅使学生对课堂所学进行了回忆与总结,而且有助于学生认识的提升,加速学生知识的构建。
  三、知识的深化还需巧妙运用学生错误“资源”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出现错误,是很正常的现象,同时也是数学教学中不可忽略的资源。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学生出现错误理解,正意味着学生思考上的另一种创造,这种理解比不理解更可贵。对于数学老师来说,要懂得运用学生错误“资源”,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老师正视学生的错误理解,有效地引导学生本人及其他同学对这种错误进行分析思考,可以使学生本人和其他同学都对此错误加深印象,从而深化正确的知识。一方面,要关注学生产生错误理解的原因,再对其进行分析,肯定其中的可取之处,从而既实现对学生思考的肯定,又实现对学生错误的纠正。另一方面,要对学生产生的错误过程进行分析,引导学生从产生错误的那一个环节入手,将其带到正确的道路上来。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学生能够完成正确知识的建构。例如:讲解《乘法分配率》一课时,当学生基本了解这个运算定律之后,出一系列的题,对学生所出现的错误进行一一讲解。先请出现错误的学生讲讲他们的思考过程,再请其他同学一起分析错在哪里,并问学生应该怎样避免错误。对错误答案的讲解,使出错学生和其他同学一起再次加深印象。既纠正了学生的错误,同时又使其他同学从错误思维中得到了创造性思维的启发,一举多得。
  四、知识的交流要注重教学的重点线
  学生的自由交流与勇于表达意见,成为新课程教学的重要特点。但应该看到,学生的交流容易偏离教学重点,对主题的把握也容易出现问题。这种情况下,教学必须把握每堂课的教学的重点,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偏离,并运用合适的方法,将学生知识的交流始终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一方面,在学生思维受阻,思路偏离时,老师要发挥引导者的角色,通过一些问题的提出,使学生重新回到课堂上来。另一方面,当学生游离时,要通过及时点拨,为学生提供可供其探索思考的方法指引,进而使学生沿着正确的思路进行思考。无论是哪一种,教师都需要对学生的交流保持清醒的认识,在肯定他们交流成果的同时,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控,从而使学生的交流始终在正确的范围内,真正起到交流与深化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詹志毅.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2010(12).
  [2]王彩华.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4).
  [3]于文青.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学生主体性建构[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0(12).
其他文献
从土壤基础理化性状和辣椒的生物学特性、果实性状、产量、常温下果实的耐贮性等方面,研究连盾基质有机肥在连作土壤辣椒栽培上的应用效果,并对实际生产中的问题进行分析。结
摘 要: 学生出错是难免的,而我们要合理挖掘“错误”的价值,将其当成一种教学资源,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信心,深化对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有益的素材。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错误 数学能力  新课标指出,教师在用好教材的同时,要随处挖掘教学资源,来完善我们的教育教学。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错误”,也正是一种很好的教学资源。只要能因势利导,正确地、巧妙地加以利用,
摘 要: 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作者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创新能力 实践活动  一切教学方法、教学活动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发现学生在做某件事或对某种事物的思考不是模仿别人或者重复别人,而是自己想出来的,即使这种做法已
目的:  总结现代医学对股骨粗隆骨折治疗的认识及研究近况;探讨手法复位支架外固定术对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骨折(EvansⅣ)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通过查阅 Medline、Vip、CB
随着汽车电控系统的日益复杂,汽车电子控制单元(ECU)已越来越多,对ECU的总线故障诊断要求也越来越高.IS0 14229协议定义了通用故障诊断服务,是未来汽车电子领域的通用诊断标
十一月五日,耒阳县委隆重举行“中共耒阳县党史陈列馆”开馆典礼。这是目前省内第一个县级永久性党史陈列馆。耒阳,是我省建立中国共产党组织的最早县份之一。自一九二四年
摘 要: 本文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学习习惯 培养方法  常言道“习惯成自然”,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终身受益。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很重要的教学任务。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数学能力与学习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数学能力的基础。如何
目的:  观察体外高频热疗联合中医药辨证治疗对中晚期肝癌(Ⅲ、Ⅳ期)患者在稳定病灶、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存期、改善反应肝功能的指标等方面的影响,从而为中晚期肝
摘 要: 在低年级数学课堂上,教师应采用合理可行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作者在教学中采取了做游戏、讲故事等手段来激趣。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低年级学生 学习兴趣  从教多年以来,我发现,许多低年级学生在刚进入小学学习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没有兴趣。尤其是对小学数学更觉得枯燥无味。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呢?我结合平时的工作经验谈谈认识,仅供同仁参考。  《新课
目的:准确判定五种补益中药(人参、绞股蓝、甘草、黄芪、女贞子)水提物在不同剂量下的抗诱变性能,确定每种中药抗诱变性能的剂量效应,筛选出抗诱变活性较强的中药,并从细胞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