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抓“三要素”,打开“话匣子”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ibagg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小学语文也要在核心素养的影响下,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只有抓住语言表达的三要素,即精准性、简练性、流畅性,才能促使小学生打开话匣子,想说、会说、愿说,清晰地表达自身的观点和想法。本文旨在围绕小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小学语文教学提高小学生的表达能力,探索出系统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表达能力;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思维的结果。对于小学生来说,其表达能力是其展现自我内心世界,表达自我观点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是培养小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场所,小学语文本身的学科特性决定了小学生在文化氛围的熏陶中表达自我。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儿童时期如果不进行说话的训练,真是遗弃了一个最宝贵的钥匙,若讲弊病,充其量将使学校里种种的教科书与教师的教育全然无效,终身不会有完整的思想和浓厚的感情。”可见,表达能力对于小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抓住语言表达的三要素,让学生感受到表达的乐趣,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选择趣味话题,激发表达的准确性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生来说,其注意力容易被转移,对于枯燥的事物容易失去兴趣,因而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表达能力的培养受到了阻碍。为了提升小学生的表达能力,不管是在语言表达还是写作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必须要选取一些趣味性十足的话题,将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迁移的作用,激发小学生的表达兴趣,然后准确地表达出相关的问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就是要对于某个需要表达的话题或者内容进行准确的表达,促使旁听者能够准确理解表达者的想法和观念。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趣味话题,为小学生提供可表达的素材,促使小学生能够准确表达,培养表达的准确性。《搭船的鸟》是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一篇歌颂大自然的课文,主要是让小学生认识翠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在教学的过程中,促使小学生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小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感。在导入阶段,教师可以选择动物作为导入的主题,不仅与本节课学习的主题一致,同时还能够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师展示很多动物的图片,让小学生围绕图片开始表达,说出图片上的动物是什么,这种动物在做什么。最后,展示翠鸟搭船的图片,让小学生围绕教学内容展开表述,从而提高小学生表达的准确性。
  二、加强表达训练,强化表达的简练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表达的精准性、简练性、流畅性成了小学生表达的重要因素,也是评价小学生表达能力的有效标准。只有不断加强表达训练,才能让小学生在日益积累的实践、训练中掌握一定的表达技巧。加强表达训练是强化表达的简练性的基本途径。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其发展的不充分,对于语言表达的简练性掌握不够,往往在回答问题或者交流的过程中出现口语化过多、抓不住表达重点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小学生语言表达的简练性,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真實情感或者内心想法。而在这个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利用提问达到这样的效果,促使小学生在教师的不断提问中积极表达,从而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简化语言表达,实现语言表达的简练性。《搭船的鸟》中最主要的教学内容就是对于整篇课文进行精读。精读课文内容主要是采取问题式的教学方法,通过问题引导小学生加强对于课文内容的认知。在阅读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提问、指导小学生描述翠鸟的样子。小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会找寻相关的句子,从而对于翠鸟做出一定的结论。但是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小学生的表述会存在大量累赘性的语言。因此,语文教师要在小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对于小学生展开一定的指导,将语言进行简化,概括出翠鸟的特点。通过这样“设问——回答——引导”的方式,小学生能够不断加强语言的训练,在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之下采取简练的语言回答问题,从而培养小学生语言表达的简练性。
  三、组织趣味活动,巩固表达的流畅性
  语文学科本身具有的人文性和思想性促使小学语文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组织各种各样的趣味活动,让小学生在趣味活动的影响下加强表达,从而在活动的过程中巩固小学生的表达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小学生开展各种各样趣味十足、教育性十足的活动,例如朗诵比赛、朗读比赛、征文比赛、文艺表演等,让小学生在丰富的比赛活动中巩固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小学生语言表达的流畅性。小学生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会存在很多问题,由于思维发展不充分、不成熟,语言表达的流畅性成了小学生遇到的表达障碍之一。对此,语文教师可以立足教学内容,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促使小学生在现有文本的流畅性的基础之上培养小学生语言表达的流畅性。《搭船的鸟》这篇课文的主人公是“翠鸟”,通过阅读促使小学生对于翠鸟有深刻的认识。然而,在学习的基础之上,语文教师也可以以“鸟”作为活动的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促使小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语言表达的训练,提高其表达的流畅性。例如,语文教师可以开展以鸟为主题的阅读活动,让小学生自己选择阅读文本进行阅读,相互分享。当然,语文教师也可以指导小学生围绕《搭船的鸟》进行读后感写作,让小学生通过写作的方式表现自己的内心,从而从写作的角度培养小学生语言表达的流畅性。
  表达能力是小学生的基本语言能力,是小学生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只有掌握表达能力,才能融入社会,展开交际。新课程标准指出:“说话训练要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一定要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从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帮助小学生不断提高表达能力,促进小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娜.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之思考[J].学周刊,2018(28).
  [2]洪五和.小学语文教学中促进口语表达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探讨[J].小学教学研究,2018(21).
  [3]张小娟.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课程再造与教学表达[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8(07).
  作者简介:黄瑾珲,女,1988年生,福建霞浦人,本科,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初中生语文写作的核心素养可划归为灵性与理性两大类,其中灵性是学生与生俱来的天赋与潜力,理性是通过教育培养而形成的写作技能,只有将两者结合,方能形成写作的核心素养。以此为出发点,本文以培养“理性”、激发“灵性”为主旨,围绕四个培养路径的构建展开探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核心素养;阅读品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严格来说,写作核心素养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外在体
【摘要】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以来,小学教育无疑是学生成人、成才的根基。古人云:“无基而不坚也”。在新世纪、新时期里,越来越需要具有综合性素质的人才。要让学生做时代的弄潮儿,成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更离不开小学教育这个基础,摒弃此基础而言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就好比“无源之泉,无本之木”。小学毕业班是小学阶段的一个小结,是升入初中的一个“开端”,是学生人生路上的一个驿站。  【关键词】小学教育;乐中求
【摘要】古诗词是我国五千年绚丽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也是世界优秀艺术宝库中的一颗耀眼的明珠。它为我们提供了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感受语言的优美,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中国古典诗歌自古以来就具有“诗情合一”的特点,将语言、意境与思想情感统一结合起来。正是这“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这不仅孕育着中华民族绚丽多彩的传统文
【摘要】目前语文课中古诗教学的普遍缺陷是习惯于用对待一般文章的方法,对古诗做刻板的结构和语言的分析,这样古代优秀诗篇中完整的艺术形象往往被分割成几块僵死的“预制板”式的部件。  【关键词】古诗;情境;艺术化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古诗除了内容美,还有形式美。古诗的形式美是由它的语言、韵律、节奏以及诗篇的句式结构等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变化,数字化教学已经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广泛应用,使语文教学变得异彩纷呈、绘声绘色。把数字化教学资源融入国学教学中,能激发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热情。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图片、图像、动画、视频、音乐等形式与国学经典整合于一体,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使学生为之所动,产生共鸣,帮助学生摒弃假的、恶
【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简单化但是具有较高实效性的图像思维工具,通过图文并重的应用让关键词和图像建立有效的记忆连接,促使学生可以在艺术和科学之间形成平衡的发展。教师通过让学生写图文并茂的作文,不仅能够对所学的文字进行有效的利用,同时也能促使学生形成更高的审美能力。所以,本文对思维导图进行概念分析的同时,探究如何在作文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写图文并茂的作文方式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提出了关于朗读的教学目标,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里“有感情地朗读”是指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在日常的教学中,每个教师都能要求学生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但能达到“有感情地朗读”就很难。本篇论文从自身的教学实
【摘要】“东野圭吾”在最近几年内呈现愈加火热的趋势,不少高中生以阅读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为潮流。针对这一现象,面向北京四中呼和浩特分校高一至高二学生展开调查,分析其受到高中生群体的热捧背后原因,对高中生造成了哪些影响,并在“热捧”背后又应当注意和避免什么,提出合理的建议。调查发现半数以上高中生因东野圭吾小说的情节辗转和人性刻画深刻、突出人性和社会矛盾而喜爱阅读其小说。同时应当注意的是,要引领高中生正
【摘要】一个人的字如一个人的“门面”,可以表现人的性格气质、学识修养。一手好字,总能令人赏心悦目、啧啧称赞;而每当看到歪歪扭扭的字,顿觉交流受阻。本文主要谈从低年级抓写字练习,培养学生认真的写字态度,练就扎实的写字技能,写出一手赏心悦目的汉字来。  【关键词】低年级;写字水平;提高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
【摘要】汉字,作为一种文化,作为母语的书面符号,出现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汉字,作为一种学习的工具,它影响着儿童整个发展过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幼儿语言方面的发展也有具体的目标:认真听并能听懂常用语言;愿意讲话并能清楚地表达;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喜欢听故事,看图书;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具有书面表达的愿望和初步技能。我们幼儿园开展的科学认读活动、小主人兴趣班,将识字活动寓于各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