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检测肝移植术后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和胆汁白细胞介素-6 (IL-6)的表达水平,探讨肝移植术后监测sIL-2R和IL-6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采用肝移植治疗的69例终末期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分为2组,即急性排斥反应组共36例和无排斥反应组共33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患者的sIL-2R和IL-6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表达
【机 构】
:
410008长沙,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包头市第八医院普外科,410008长沙,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410008长沙,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检测肝移植术后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和胆汁白细胞介素-6 (IL-6)的表达水平,探讨肝移植术后监测sIL-2R和IL-6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我院采用肝移植治疗的69例终末期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分为2组,即急性排斥反应组共36例和无排斥反应组共33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患者的sIL-2R和IL-6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表达差异。
结果移植术后第1 d两组血清sIL-2R及胆汁IL-6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排斥反应发作前48 h血清sIL-2R为(471.82±66.46)pmol/L,胆汁IL-6为(621.81±76.92) pmol/L,确诊时为血清sIL-2R为(721.96±68.53)pmol/L,胆汁IL-6 为(858.71±89.52)p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经过激素冲击治疗后,血清sIL-2R及胆汁IL-6表达回落,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sIL-2R及胆汁IL-6与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关系密切,有望成为诊断急性排斥反应及评价疗效的敏感性、特异性指标。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脑胶质瘤患者手术前后睾酮水平及其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检测实验组(脑胶质瘤病例组)及对照组(颅内良性肿瘤、功能性疾病等病例组)术前、术后静脉血睾酮水平,两组均进行开颅手术。结果脑胶质瘤患者血清睾酮水平[男性:(15. 25±4. 68)nmol/L、女性:(1. 17±0. 59)nmol/L]明显高于颅内良性肿瘤或功能性神经疾病患者[男性:(10. 8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开始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本科2008年至2013年结直肠癌患者资料,所有Ⅱ~Ⅲ期结直肠癌术后接受辅助化疗的患者纳入本研究。主要通过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术后开始辅助化疗时间的独立因素。结果187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并接受术后辅助化疗的患者纳入本研究。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中位数为6(4, 8)d,手术至化疗时间间隔中位数为56(44,68)d,术后住院时间与
目的观察瞬时感受器电位离子通道香草素受体亚家族4(TRPV4)激动剂对缺血再灌注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治疗组(各8只)。治疗组大鼠给TRPV4激动剂GSA1016790A(30μg/kg),缺血再灌注组给予相同量的生理盐水,假手术组不夹闭肾蒂,余处理同缺血再灌注组。各组分别检测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组织病理
目的观察家兔胆管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Toll样受体4(TLR4)的动态表达过程,探讨胆管缺血再灌注损伤(I/R)与TLR4激活的相关性。方法建立家兔胆管缺血再灌注模型,对照组仅行解剖肝门手术,不进行缺血及再灌注,实验组各组缺血时间均为2 h,再灌注时间分别为0、6、12、18、24 h,在不同的再灌注时间点取材,通过光镜及电镜观察胆管损伤情况,免疫组织化学观察TLR4在胆管上皮细胞上的表达,检测静
目的采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 MS)技术筛选并鉴定输尿管癌的差异性表达蛋白。方法选取输尿管癌患者血清标本20例(输尿管癌组),正常对照血清标本(对照组)20例,采用SELDI-TOF MS技术检测并收集相关数据,并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串联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TOF MS)对筛选出的差异性表达蛋白进行鉴定。结果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得
目的观察维生素D和维生素K与在肾结石形成中的作用,探讨肾结石形成机制。方法将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普通饲料+自来水;诱石组:普通饲料+诱石剂;维生素D组:普通饲料+诱石剂,同时皮下注射维生素D,每只大鼠1万U/d,连续用药1周。维生素K组:普通饲料+诱石剂,并皮下注射维生素K3,每只大鼠4 mg/d,连续用药1周。收集第3、7天各组大鼠的24 h尿液,用乙二胺四乙酸(ED
目的观察胰腺癌Panc-1细胞中诱骗受体3(DcR3)基因沉默对T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构建针对DcR3基因的小干扰RNA真核表达载体,脂质体LipofectamineTM 2000介导DcR3干扰质粒转染人胰腺癌Panc-1细胞,转染48 h后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DcR3的表达变化;与淋巴细胞混合培养72 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