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戏谑和玩弄的真相

来源 :南腔北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e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博尔赫斯的小说中虽说运用了侦探小说的体式,但他在掩盖真相时的手法是玩弄时间;格非受了博尔赫斯的影响,表面上同样是探寻真相的游戏,但实际上却是使真相彻底消失。本文着眼于他们共同的对真相的探求,研究他们在玩弄真相时运用的手法,包括对侦探小说形式的借用、运用不断分岔、扭曲的时间线以及对记忆的改写等。
  关键词:博尔赫斯,《小径分岔的花园》; 格非,《褐色鸟群》
  前言:
  博尔赫斯似乎对侦探小说颇为倾心,侦探小说是爱伦坡制定的关于真相的游戏,真相被层层的谜题所掩盖,侦探们必须将看似无关的事项重组,并最终剥离出一条清晰的线索。一代代的小说家们醉心于这种抽象推理的游戏,他们不断虚构着种种密室、手法、工具,创造出种种令人惊呼的障眼法。
  博尔赫斯似乎在这种近乎成熟的程式上别开一路,他的障眼法是时间,不断分岔的迷宫般的时间。他的时间不再是西方传统的那种线性的时间,而似乎更多的是心理时间,时间仿佛与空间相交融,可以不断地岔开、合拢、交错。这似乎与他的失明有关,他一点点地丧失着他的视力,从最初的看不清书上的字,到看不清朋友们的脸,再到甚至认不清镜子中的自己,疾病使他不断地从外界回到自身,从探索外界到沉迷于回忆。对时间的概念也就有了更深的理解。
  格非可以说是最早一批接触到博尔赫斯的作家,博尔赫斯似乎成为其先锋探索的一个样本。格非的小说中在涉及到对真相的探求的时候,运用的仍然是戏谑的手法。他任意地玩弄着时间,让它不断拼接、扭曲。他的小说中数次提出关于记忆的“格言”,然而这似乎是个讽刺,人物对记忆的描述就如同罗生门,让人陷入到眩晕中,不知真相在何处。
  本文将着眼于两位作家对真相的探求,研究他们在玩弄真相时运用的手法,包括对侦探小说形式的借用、运用不断分岔、扭曲的时间线以及对记忆的改写。
  一.对侦探小说的叙事体式的借用
  博尔赫斯《小径分岔的花园》中,整个事件的真相便是余准为了向德国传递情报,打死了一个与需要传递的地点同名的汉学家。然而作者精巧地掩盖着这个真相,他用了大篇幅的动人的设置谜题的过程,使整个事件扑朔迷离,最后才揭露的谜底,使读者感受到了阅读的快意。他的另一部作品《死亡与指南针》,底牌打出得太快,使读者的阅读感受大打折扣,而《小径分岔的花园》在最后仍然给读者出了谜题——“他不知道我的无限悔恨和厌倦”。
  博尔赫斯在借用侦探小说的模式的时候,也对它进行了戲谑。侦探小说在展开谜题的时候,尽量使用写实的手法,让读者获得一种真实感,而博尔赫斯的谜题却是处处充满了幻想的。余准时常会沉浸在对一个包罗万象的迷宫的幻想中,现实与幻想不断地交错,花园的道路在草地里不断地岔开,祖父建构着书的迷宫,祖父文字的迷宫下又是时间的迷宫……一个个谜题相互缀连着、包蕴着、缠绕着,令人感到晕眩。余准最后感到的厌倦,或许也有沉溺于迷宫无法自拔的原因。
  格非《褐色鸟群》中也同样是一个探寻真相的故事。棋来拜访我,我向她诉说着关于我的爱情故事:我曾在黑夜里追踪一位穿着栗树色靴子的女性,我明明看着她走上一座窄窄的木桥,然而,当我追上去的时候却发现她消失了,守桥人也称并未看到过有女性上桥,返回时看到了被我无意中撞到的那个骑自行车的人,他的尸体正陷入在排水管道的沟渠里。多年后我又与那个穿栗树色靴子的女人相遇,但是对方却说自己从十岁起就没有进过城里,但她却提到了曾经有一个骑自行车的年轻人,掉落到断桥下被溺死。
  虽说明明有“物证”——栗树色的靴子,但是事件的真相却让人琢磨不透。
  如果说博尔赫斯的小说中最后总归是会揭示出一个真相的话,格非的小说中真相已经完全迷失了。格非只展现一个个谜团却不解开它,而表象与事实的错位似乎带有反讽意义。故事中的我,亲眼看到棺材中的男人动了——他抬手解开了上衣的扣子,正在我开始怀疑女人的悲伤是不是装出来的时候,棺材被永久地钉上了。这似乎令人想到“盖棺定论”,这是大众往往会认作的“真相”,但是现在我看到的“真相”与大众认知的真相是相左的。真相可能是女人故意要害死丈夫,但是真相永远地被盖上了,我能了解的只能是表面的现象,其中的真相永远不可能被了解了。
  二.使用平行、分岔、扭曲的时间线
  博尔赫斯对时间的感受是独特的,他年少时就饱受失眠和噩梦的困扰,失眠使他饱受时间的折磨,噩梦中时间不断伸长、扭曲,这使他感受到了时间的多种可能性。
  在《小径分叉的花园》中,小说的叙述永远是分岔的,余准面临着种种选择,如果他没有成为间谍,如果他晚几分钟踏上火车,如果他在交叉路口右拐等等,都可能使他的人生发生转变。小说中艾伯特说:“由互相靠拢、分歧、交错或者永远互不干扰的时间织成的网络包含了所有的可能性”[1]。余准做出了一个选择,他沿着这样一条路走下去,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另外一条路就此封闭,它作为另一层的平行空间,自顾自地延伸下去,组成时间网络中的一重“可能”。然而,在选择的过程中,有些因素并非是人为可以控制的,这也就使事件的发展不可预知,也就使事件发展有了神秘的成分。
  格非似乎将这种平行的时间线加以发展。《褐色鸟群》中他们中的每一个人似乎都是生存在一重时空中,而同时也有数条平行的时空在延伸着,他们之间的相遇似乎只是任意时空的偶然交错,这也就造成了多种的可能性。如果穿栗树色靴子的女人进城并且恰巧被我遇到,那么我就有可能会因为追随她偶然撞到骑自行车的人,使他丧命于沟渠;而如果她没有进城,我也就不可能与她相遇,那么那个骑自行车的人最终的结局就会改写——他就可能会因为不小心踏上断桥,溺水而死。本身这只是两条互不干扰的时间线,然而作者却让它们断裂、交错,造成了认知的错位。   这样也就将真相完全地打乱了,处在时空之网中的人,完全地被戏弄着,没有人可以解答这偶然的联系,也就没有人可以解答事件的真相。
  三.对记忆的改写
  当博尔赫斯在逐渐失去视力时,他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自己的记忆。他回忆着过去的经历,也试图复现自己的梦境,然后把它们转化成文字。博尔赫斯似乎对“书” 的意象有所钟爱,他的好几部作品都涉及到书,书对博尔赫斯来说是“记忆和想象的延伸”[2],当记忆被书写,也就有了被长久保存的可能,也就有了超越时间的可能。
  《小径分叉的花园》从它的第一段来看,我们可以发现这整篇其实就是余准的证言,也就是余准的回忆。所以在叙述的时态中,既有当下,又有过去,还有过去的过去,不断地在几种时间节点上随意转换,而且在心理时间中,时间可以被任意地拉长或是缩短。他事无巨细地叙述着事件的经过、自我的心理活动等,让读者十分信任地跟着他向前走,却忽略了他暗藏下的关于真相的蛛丝马迹。同时,在书写记忆的时候不免让一些想象掺杂进来,余准在与汉学家交流的时候,谈论着象征的迷宫和分岔的时间,想象不断地发散着,引领读者走进一个玄妙的世界。然而这实在是一个巨大的障眼法,让人沉醉在玄思中,而忘却了最初想要获得的“真相”。
  《褐色鸟群》也同样是用回忆的方式来叙述的,依然是对记忆的书写。文中我信奉着这样一句格言“回忆就是力量”,但我的记忆却被不断地质疑。我对棋丝毫没有印象,棋诘问着我,“李朴你也不认识我你也不认识你难道连李劼也不认识吗?”“你的记忆全让小说给毁了”。我第二次遇到穿栗树色靴子的女人,当我仔细地询问着细节,试图唤起她些许的记忆的时候,她却说:“我们这儿没有什么企鹅饭店,没有大街,也没有买木梳的女人。你喝醉了,要不你是认错人了?”最后她又加了一句,“我从十岁起就没有去过城里”,就这样一个人的记忆被完全否定了。这让我对自己的记忆产生了怀疑,当我勉强承认我记得棋的时候,其实一定程度上也是在改写自己的记忆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记忆,而每个人的记忆又相差甚远,正因这样真相开始变得扑朔迷离,记忆似乎很不可靠。格非作为先锋小说的代表人物,书写记忆或许带有历史隐喻意义,记忆不是客观的、唯一的,历史也没有完全的真相,况且我们还分明感受到了回忆的困难,一如陈晓明所说:“格非要写出的不再是关于真相的记忆,而是这一代人受损的记忆,记忆的受损状况。”[3]
  四.结语
  博尔赫斯的想象层出不穷,如同大珠小珠落玉盘般散落下来,对他来说,侦探小说的模式就如同“玉盘”,给他那个杂乱无章的世界提供一个秩序。“迷宫”作为博尔赫斯钟爱的意象,一方面或许因为这是他戏弄真相的极好的手段,另一方面或许也是因为“迷宫”这样一个意象可以恰好来呼应他的感觉——时常感到的茫然。
  对格非来说,他的写作是受了博尔赫斯的影响的,在他的创作中,也时常出现“棋”、“镜子”等带有浓浓博尔赫斯意味的意象,或许是博尔赫斯的创作恰好契合了格非在“文革”后先锋创作的心境。他渴求真实,但真实又不可知,试图依靠自己的记忆,但记忆又如此的不可靠,所以他的作品中真相完全丧失了。真相完全地破碎了,褐色鸟群呼啦啦地飞走,徒留人在悲哀的历史中。
  参考文献:
  [1]王永年,陈泉译. 博尔赫斯小说集[M] . 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5
  [2](阿根廷)博尔赫斯著. 博尔赫斯口述[M] . 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8
  [3](阿根廷)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著. 博尔赫斯谈话录[M] .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4]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著;王永年,徐鹤林,黄锦炎等译. 博尔赫斯谈艺录[M] . 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5
  [5]埃德温·威廉森著;邓中良,华菁译;博尔赫斯大传[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6](美)巴恩斯通编. 博尔赫斯谈话录[M] .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7](阿根廷)豪·路·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费·索伦蒂诺(Fernando Sorrentino)著;林一安譯. 博尔赫斯七席谈[M] .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
  [8]格非著. 博尔赫斯的面孔[M] .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
  [9]格非著. 戒指花[M] .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7
  [11]格非著. 格非作品精选[M] .武汉:长江文艺出版,2006
  [12]陈晓明.众妙之门:重建文本细读的批评方法(第二版)[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13]秦利利.论博尔赫斯对中国先锋小说的影响[D]. 山东师范大学 2008
  注释:
  [1]王永年,陈泉译. 博尔赫斯小说集[M] . 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5:79
  [2] (阿根廷)博尔赫斯著. 博尔赫斯口述[M] . 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8:119
  [3] 陈晓明.众妙之门:重建文本细读的批评方法(第二版)[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69
其他文献
好小说是什么样的?  回答这个问题就像弄清楚“活着还是死去”一样困难。困难的原因在于,每个读者似乎都有一套关于什么是好小说的标准与尺度。很长时间内,人们试图找到一个鉴别好小说的计量公式,一个普适的标志。无论是解释现有文学经典的来龙去脉,还是撰写文学史、审核教科书、编辑文学选本,制定一套客观的标准化评估体系是一个广泛的意愿。人们乐于通过一套标准一劳永逸地将古往今来所有的好作品一网打尽,从而逃开遗珠之
期刊
伴随着现代西方世界对儿童的“发现”,一种有别于成人文学的文学样式——儿童文学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儿童文学是“儿童本位”的文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不仅在思想情感上理解、关爱儿童,而且在艺术表现上具有朴素性、趣味性、情节性以及创意性等审美特质。作为儿童文学领域的重要建设性理论,儿童文学本质论既是打开儿童文学学科之门的重要钥匙,同时也构成了儿童文学学科理论的核心部分。整体性研究、实证体验研究以及儿童哲学研
期刊
摘要:田耳的小说具有雅俗共赏的特质,评论者对此特质的把握,往往是只可意会难以言传。这位聪明的作家,将具有通俗性质的文学质素遮掩在叙事过程中。其叙事策略的精心独到,是作品保持高雅秉性的因素之一。田耳在创作过程中借鉴具有通俗文学性质的叙事模式,除了常见的侦探小说模式外,言情小说叙事模式也出现在其部分作品中。其幽默风趣的文学语言,同样是田耳小说展现雅俗融合的有力表征。  关键词:田耳;叙事策略;叙事模式
期刊
中国的传统哲学认为,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阴阳互抱,对立统一,相互孕化。中国剪纸深受这一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  剪纸是在镂空中取舍的艺术,自汉代以来,这种历经近两千年演变过程的成熟的造型体系,在舍去的基础上来形成作品、完成艺术表现。王红川教授的剪纸作品,更加注重了阴阳相对的哲学观念,重视图、底取舍的对立统一关系,作品的图和底形成了合则为一、分则为二的两幅阴阳相对的正负形图案。在正负形互换中,诠释
期刊
[摘 要] 无论在西方文学还是在中国文学中,“父与子”的关系都是一个古老的母题。这种母题在西方文学的语境下,常常表现为旧秩序与新势力的激烈对峙,而在中国文学的语境下,却更多表现为不情愿的妥协和虚假的平衡。然而,这两种对应关系,在双雪涛的小说集《平原上的摩西》中却发生了新的改变。这既让我们因为看到了新的可能性而感到喜悦,又让我们因为堕入新的巨大困境而感到窒息。我们看到,弥漫在双雪涛笔下的这座几近黄昏
期刊
小时候,由于家里孩子多,父亲在部队,母亲是教师,他们工作忙,我被送到豫东乡下的姥姥家散养。姥姥是个身材高挑纤细、性情温和、说话慢条斯理的人,对我总是百依百顺,所以,至今我依然欢喜并难忘被送往乡下的那段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日子。姥姥家有一个不小的院子,静静的,是我在乡下的幼儿园。有时候,姥姥也会带着我一起下地劳动,当我在田边地头玩耍的时候,绿油油的田野,高高堆起的麦秸垛,就是我童年的游乐场。  近日,
期刊
我们把艺术与仪式联系起来,并不是什么创新之举。因为在古代,艺术与仪式就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尤其像舞蹈这样的集体行为的艺术形式。古希腊的春天庆典、戏剧、原始部落的跳神舞等,常常被视为艺术——用时髦的话说是一种“行为”的艺术,但本质上,这些艺术更像一种仪式。近现代以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化的丰富,人们更加崇尚个性,艺术与仪式的界限就变得越来越明显。再者,在艺术创作中,集体的意志往往被个人的行为所替代,
期刊
看惯了中原画家那种厚重雄健、恣肆淋漓的画风,忽有一日与这种简约隽永、深致清逸的画面相遇,一下拂去了之前的阅画经验。这是一个怎样的水墨世界?清旷的时空、皓洁的质地,在静穆寂远中通往心灵的澄澈之境。带着这样的印象,于戊戌暮春拜访了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丁中一先生。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信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气韵,当然,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追求与绝响。半个世纪前,清俊白皙的丁中一操着沪上口音来到中原腹地,仿若
期刊
“远古”作为一个名词,其本质元素已经与现实生活渐行渐远。信仰缺失、道德沦丧、金钱利益、私欲膨胀,已瘟疫般大面积传播,成为社会人人痛惜的公害。传承了几千年的“远古”美德正消失殆尽,甚至灰飞烟灭。子璋的长诗《抵达远古》就是基于当今社会现状,以强烈的忧患意识与沉重的社会反思贯穿字里行间,从始至终,读来热血沸腾,发人深省。诗人的道义、责任与担当如火滚烫,扑面而来,烧心燎肺,令人喟叹。  一位智者 只打断了
期刊
日裔英国作家石黑一雄先生,在2017年12月7日瑞典文学院进行“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讲时说:“一天晚上,我躺在屋里的沙发上,听着汤姆·威兹。这时,汤姆·威兹唱起了一首叫做《鲁比的怀抱》的歌。也许你们当中有人听过这首歌。我甚至想过要在此刻为你们唱上一曲,但最终我改了主意。这首情歌唱的是一个男人,也许是一名士兵,将熟睡的爱人独自留在了床上。演唱者用的是美国流动工人的那种低沉粗哑的嗓音,完全不习惯表露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