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之花”托起“教育之魂”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hi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师生工作学习的动力、生活的情怀、努力的希望;是学校综合教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展示;更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河北省迁安市大崔庄中心校大胆提出“以校园文化为引领,全力提升学校管理内涵,提高学校办学品位,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主张,大力倡导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办学层次的新提升。
  主题文化激励人
  2012年9月,大崔庄中心校大胆提出实施“快乐教育”的文化主题总目标,经过努力,各校的校园主题文化已经纷纷确立。树德学校的“德行文化”,引领全体师生做品德高尚、行为规范的人;擂鼓台小学的“和乐文化”,把和谐发展,快乐育人确定为办学目标;大庄小学的“文冠文化”,力争为社会培养新时代的德才兼备的全能人才;石梯子沟小学的“明星文化”,提出“创明星学校,做明星教师,育明星少年”的办学主张;西密坞小学的“快乐文化”,引导师生快乐学习、快乐成长;商庄子小学的“诚信文化”,创建“诚实做人,坦荡做事,自主快乐地学习”的良好学风;上金山院小学的“养习文化”,把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作为办学目标。明确的主题文化为全体师生指引了方向,激励大家奋勇前行。
  环境文化熏陶人
  让每一堵墙都说话 知识文化长廊、学生作品展、校园活动集锦、名人名言条幅,既美化了校园又富有教育意义;七彩画廊、七彩校园、空中课堂等大型学生绘画作品,更是学生进行学习、探究、实践的园地,展示才能的大舞台。
  让每块绿地都芬芳 百草园是学生畅想未来的美好空间;百花园是师生追求美丽热爱自然的快乐之家;一棵棵参天大树,不仅让同学们挂上了“身份证”,还是读书休憩的理想乐园;一个个文化石驻足了理念,散发着追求;一块块绿地散发出知识的芬芳。
  让每个班级都温馨 个性化的班名、班训、班徽,鲜明的班风、学风等由师生共同参与确定;班级愿景、公约也是经过认真解读内化于心,并外化于行;班级自己的仪式、节日和庆典,成为学生最快乐的日子;社团组织与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力争让每一个班级成员都能成为最优秀的自己。
  制度文化规范人
  学校管理要提升档次,必须要有言行准则,要按照规章制度开展工作。《大崔庄中心校学校管理考核办法》从十五个方面对各校进行考核,调动了各校工作积极性,规范了教育教学行为;《校际评比量化考核赋分标准》,每月一个分数,促进工作开展;《学校文化建设评比办法》使得各校文化建设工作有章可循,迅速提升;《快乐教师行为规范》从为人师表、渊博知识等五个方面规范要求教师……20多项制度的出台,为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提供了方向和保证。
  行为文化锻炼人
  行为养成活动 良好的习惯是人生成功的基石,习惯的培养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因此,校校都开设文明礼仪课,每学期都开展养成教育评比活动,早晨10分钟晨读、中午课前一支歌等活动产生了积极的效果,文明之花在每座校园绽放。
  精彩主题活动 中心校在原来主题月的基础上梳理、整合,每月确立一主题:三月雷锋节、四月体育节、五月劳动节、六月艺术节等。每个节日都提前认真策划,年年有新内容,年年有新形式,不断营造“人人参与,个个提高”的喜人局面。
  缤纷社团活动 各校通过内挖外引教育资源,开设了欢庆锣鼓社团、童声飞扬社团、笛声悠悠社团等93个社团,近1600名学生参加,既培养了同学们的兴趣爱好,又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
  多彩评比活动 师生春季运动会、篮球赛、冬季长跑锻炼了师生体质;卡拉OK大赛、红歌演唱大赛、书画大赛培养了师生的艺术才华;一站到底、校园吉尼斯等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
  总之,文化建设的开展,让学校充满了活力,校园有了灵魂,师生有了精神,学校工作得以顺畅开展。树德学校2014年中考更创佳绩,一中14名指标考取23名,超额指标64.3%,在农村中学排名第二;小学期末统考总成绩排名上升了7个名次;幼儿园教育到目前本镇一类以上幼儿园达到100%,居全市前列;控辍保学工作、仪器设备管理、成教工作均获得唐山市先进工作单位称号。但是,著名学者张文质说过:学校文化是一条流动的河,需要在坚持中一代又一代教师共同积累、维护、调整与提升。我们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与追求,大崔庄中心校的文化之花必将更加灿烂辉煌。
  (作者单位: 河北省迁安市大崔庄中心校)
其他文献
最近,江苏省黄莉新副省长要求各地抓住时机,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将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来抓,运用经济手段和政策的导向作用,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
在我国实施创新教育的今天,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推进创新教育的重要条件,它直接关系到创新教育的成败.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在教学方法改革中注
强卫华,中学历史高级教师,山西省贺昌中学历史教研组组长,吕梁市教育专家库成员。  我的梦想  “投我以木桃,报之琼琚”,足矣。教育的爱是不能用金钱和时间来衡量的。而我的教育梦,也许就是,能看到更多的教育者,在以后的教育道路上,用心播撒爱和感动,让学生在爱和感动中接受教育,快乐成长。  座右铭  不求闻达,但得心安。  打小,身边就有一位影响我人生的良师益友,那就是我的父亲。父亲是一位一生从事教育,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教学信息单向传输的模式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在近年工作实践中,笔者结合建构主义的理论指导,深入开展了网络环境下的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模式的构建研究,深刻感受到在网络环境下,如能方法得当、正确引导,更有助于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探求新知的助推器,学生具有想象力丰富、活泼好动、思维活跃等特点,如果在新课学习之前
现代家庭独生子女较多,很多学生长期以来接受了过度的表扬,部分家长和教师片面理解了“赏识教育”,对学生缺少必要的批评教育。使得很多学生自我感觉良好,而事实上心理又非常脆弱。  消除习惯性爱表扬心理  过多的表扬会让学生错误地认为自己的言行能够讨父母和他人的欢心。久而久之,学生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不是因为自己想做或喜欢做,而是因为这样做能够得到表扬。这样一来,学生就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时间长了,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