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体育文化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促进作用的研究

来源 :今日湖北·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y1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从区域体育文化背景出发,分析了区域体育文化的有关特征,指出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之间的关系,从建设体育强国、高校体育人才培养、文化传承与创新等三方面剖析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区域体育文化 校园体育文化 促进作用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区域体育文化作为文化的一部分,是形成于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差异。区域体育文化是指生活在特定区域的人群在从事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的体育文化价值观念、心态、精神、风俗习惯、道德规范等的总和。它是由特定区域的地理环境、人们的经济生产方式和社会生活方式以及历史文化传统所决定的一种地域性体育文化。(1)高校作为文化教育单位,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作为区域体育文化的一个部分,具有着鲜明的创新性、引导性、传承性。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区域体育文化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相互交融也日益深入,研究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对其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区域体育文化的特征
  1、多样性
  文化的多样性是在人类文化遗产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表现形式来表达、弘扬和传承的多种方式,是在历代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得到进一步强化。我国地域辽阔、幅员宽广,不同地域的区域体育文化都表现出各自鲜明的特点,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具特色的区域体育文化已大体形成,如三晋、齐鲁、幽燕、秦、荆楚、吴越、巴蜀七大体育文化区和西南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区。
  2、地域性
  区域体育文化的形成是与地理位置有关的文化特征,而且它的生成机制、结构形态、基本精神、历史演进过程都具有其本身的地域特色,比如具有悠久历史和显著少数民族特色的新疆传统体育项目达瓦孜、秋千、赛骆驼等,中原地区的武术之乡、东三省的冰雪节,南方的赛龙舟、泼水节等。
  3、传承性
  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传承,文化传承是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之所以形成不同区域的体育文化,主要是因为他们各自在历史长河中承继了不同的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各地区人民在长期的实践活动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它与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传承息息相关。
  二、区域体育文化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关系
  区域与高校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大学植根于区域之中,区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大学自然的带有区域文化的印痕;而大学文化的开放性也决定了它对外来文化秉承的兼容并蓄和吸纳扬弃的一贯态度。区域体育文化的形成具有典型的地域性特征,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体育文化领域中独特的一角,其对地方大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大学长期在特定的区域体育文化之中,校园体育文化中深受浸染,校园体育文化从所在地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民俗活动等地域特征中不断发展,高校发挥其功能优势,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体育人才,同时也给学生搭建一个展示才华和发挥特长的平台。
  三、区域体育文化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促进作用
  1、 区域体育文化发展对体育强国建设的分析
  “十二五”规划时期是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时期,体育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体育文化的繁荣和加强,不可能建设成体育强国。体育文化一切物质和精神的文化活动都包含于高校校园文化中,而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和区域体育文化互相融合继而整合出的一种文化形式,它所具有的健身功能、社会化功能、导向功能等都有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以及全面建设体育强国具有积极的作用。
  2、区域体育文化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人才培养作用分析
  依托地方文化发展特色专业,将区域体育文化纳入到高校的教学活动中,加大对相关学生体育社团的扶持力度,开展具有地方色彩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在运动会及其它群体竞赛中加入区域特色体育活动,切实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发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社会化等特殊功能,通过多种途径培养体育方面人才,提升高校人才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同时也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
  3、区域体育文化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传承创新作用分析
  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对历史的传承和发展,更离不开文化的创新。大学是一个思想创新、知识创新、文化创新的最具活力的场所,发挥校园体育文化的导向凝聚功能、整合创新功能,利用区域体育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战略资源,更好地发展校园体育文化,在继承传统区域特色体育的情况下发展校园体育运动。
  四、结语
  在区域体育文化背景下,高校应以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为核心,合理利用区域体育文化资源,营造高品位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并通过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既丰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促进体育文化的发展,又推动建设体育强国,并通过对区域体育文化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研究,建立一套相关的文化传承体系。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韩敬全,张振华.试论当代中国农村区域体育文化建设[J].体育与科学.2005(9).
其他文献
摘 要:项目导向教学法是现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大方向,与之相匹配的项目导向的高职综合课程开发也成了现在各个高职院校改革所面临的一个问题。基于项目导向的高职综合课程的实质就是将相关的知识点综合起来,以项目为载体,讲授相关知识,以工作任务作为基础设置课程模式,  关键字:项目导向 高职 综合课程  一、综合课程特征  1、整体性特征  基于项目导向的高职综合课程不是有些人认为的将以前所讲授的几门功课知
摘 要:教师“教什么”, “何时教”、“在何处教”、“为什么教”、“怎样教”等问题是教师必须回答的问题。交流式反思是反思教学非常重要而且有效的一种方式。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就建构交流式反思教学模式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达到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的目的,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反思 教学 交流  “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新!”教学反思有助于丰富自我素养,提高个人业务水
目的:对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选取本院糖尿病患者共7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胰岛素进行治疗
摘 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在企业中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现状需要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在新时期新形势下,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有着新的要求和使命,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进一步明确定位,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从内容到形式全方位改进。本文提出了党建思想政治在工作工作体制、机制、内容的创新,私营企业党组织设置原则和流动党员管理问题,以及充实企业项目党务干部队伍的几方面的问题的思考。  关键词:党
摘 要:“灌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之一,在无产阶级革命时期,“灌输”理论对于革命的成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灌输”理论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人们对于“灌输”理论的看法褒贬不一,但不容忽视的是“灌输”理论对于思想政治课教学方面所具有的指导意义。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更应该采用发展了的“灌输”理论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灌输”理论 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 
目的:分析郑州市部分适龄女性乳腺癌筛查结果,探讨乳腺癌筛查的临床意义.方法:乳腺癌筛查采用乳腺临床检查及超声检查进行初筛,部分高危患者给予乳腺X线检查.筛查数据来自“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摘 要:幼儿教育阶段是人生教育的重要阶段。越来越多的家长和老师们都意识到这一点,并且开始重视对这一阶段的教育,但是目前的幼儿教育无论是在认识和实践上都存在着很大的误区,很多幼儿教育都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幼儿教育方面存在的几个误区;然后分析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征,并由此思考幼儿教育误区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了一些利于幼儿终身发展的教育方法。  关键字:幼儿教育 误区 对策 
摘 要:日本的文学作品中存在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在汉字上标注释性读音。这种注音并非该汉字的一般读音,而是起到一语双关或注释等的作用,这同日本文化中特有的人名的特殊读音现象十分相似,源于日语自身的特殊性,形成日本文学独有的特性之一。本文中将其称为汉字“假读”现象,拟对这种表现形式的出现和在文学中的效果进行分析和阐释。  关键词:汉字“假读” 日本文学 艺术效果  一、概述  日本人在将汉字和日语结
摘 要: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是英语学习的重点难点和薄弱环节,也是语言学者和英语教师不断思考和实践的问题。近年来,有很多人从图示理论的角度论证了背景知识对听力理解能力提高的影响和作用,本文试图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论证二者的关系。  关键词:听力教学 背景知识 图示理论 输入假设理论 实证研究  一、引言  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理解能力是语言学者和英语教师不断思考和实践的问题。近年来,很多人从图示理论的角